乐读窝 > 杂文随笔 > 那个王爷心太黑 > 第一一六章 摄政王

第一一六章 摄政王


      “陛下驾崩了——”
      太监站在龙鳞殿外一声长喝,紧接着钟声响起。
      沉闷而悠长的钟声先是响九声,停顿两个钟声,接着又想九声,再停顿,如此反复敲响九九八十一声。
      钟声是由普渡寺来敲响,整个鹿京的百姓都能听到钟声。
      在外殿等候的大臣们,听到太监唱和完都齐齐跪在地上,用袖子抹着眼泪。
      萧淮安先进了外殿,他目光沉沉,面上是说不出来的沉重,看着个个悲痛欲绝大臣,哭得比死了亲妈还难过的大臣们,有些说不出来的讽刺。
      萧淮宇红着眼眶走在后面,神情恹恹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常青拿着遗诏,走到萧淮安身边,躬身问道:“殿下,是否现在就要宣读遗诏?”
      “等佛子来了再说。”萧淮安揉了揉被哭声吵疼的头,坐在了萧淮宇的身边,低声地和常青吩咐灵堂的布置。
      大楚大行皇帝的身后事,自然都是有一套严格的规矩。但一些小的细节,还是要由继任者来交代大内总管,再有大内总管来告诉礼部来操办。
      大臣们见萧淮安和萧淮宇两人都沉默不语,也觉得哭得似乎有些突兀,渐渐地都收了声,安静地跪在原地。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门外传来一声“佛子驾到”,紧接着殿门打开,元忍缓步走了进来。
      因为是国丧,元忍难得穿上了在典礼等重大场合,佛子才能穿的袈裟。
      袈裟主色是白色,上用金丝绣着梵文佛偈,点缀着龙眼大小的南海明珠,袈裟的环扣是纯金打造,扣子是天澜国的深蓝宝石。
      一身盛装的元忍仿佛是真佛降世,步步生莲。他依旧画着淡红的眼妆,但没有一点轻浮,反而衬的一双金眸愈发的悲天悯人。
      “拜见佛子大人。”大臣们都虔诚地跪拜道。
      元忍目不斜视地从大臣之间走过,仿佛脚下的重臣皆是不值一提的蝼蚁一般,不值得他放在眼里。
      “永安王,瑞王。”元忍左手执佛礼,对两人微微点头。
      萧淮宇双手合十对元忍回了一礼,萧淮安则对元忍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交换了个彼此都懂的眼神,又迅速移开。
      “常青,可以宣读遗诏了。”
      常青展开遗诏,朗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寿至,龙御宾天。册立皇七子宥为新帝,继承社稷。但因皇七子年幼,特令永安王为摄政王,一切大事皆以摄政王意见为主,直至摄政王觉幼帝可知朝政。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常青收了遗诏,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不多时,大臣之间开始小声讨论,紧接着开始大声喧哗。
      “安静。”萧淮安冷声道,“何故喧哗?”
      “王爷,七皇子还是婴孩,怎可为帝?陛下这遗诏是否……”一直是中立的右相晏相这回装不下去了,先众人一步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右相以为谁当为帝?”萧淮安淡淡地看着晏相,声音中没什么温度,冷淡的很。
      晏相脸色也不好看,他问这话本身已是大逆不道,但新帝是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孩?这孩子后面还有个亲母,这不是要乱吗?!
      “王爷当为新帝!”晏相也是豁出去了,头重重磕在地上,肃声道。
      有了右相身先士卒,本就是永安王的拥护者们接连发声,大有一副死谏的架势。
      “王爷,请您继承大统!幼子怎可为帝!”
      “王爷,老臣求您为了大楚社稷考虑啊!求您登基!”
      “王爷,七皇子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什么都不懂,怎么能一登大统?您才是大统的最优人选呢!”
      “王爷……”
      元忍垂下眸子,掩去眼中的笑意,用余光瞥向萧淮安,看他接下来的表演。
      “好了!”萧淮安沉声说道,大臣们一下子全部安静下来,但谏言的大臣们扔把头磕在地上,不愿意抬起头。
      “父皇立下这份遗诏,自然有他的用意,本王定当遵守父皇意愿。”萧淮安黑眸平静,语气平淡,仿佛大臣们为之委屈的人不是他一样。
      “本王不是负责教导新帝直至新帝学会政务为止吗?你们何须担心?”
      “王爷,七皇子身后还有柔嫔娘娘,七皇子一旦登基,柔嫔娘娘当为太后。在大楚,太后可代替幼帝管理朝政。”晏相语气哀戚,连眼中都带了层雾气,“到时候,大楚不就乱了吗?”
      “晏相说的对,王爷您要为大楚的百姓考虑啊。”
      晏相说的自然也是谏言的大臣们最怕的事情,大楚曾出现过太后掌权,外戚乱政的时代。
      那是大楚最黑暗的时代,幼帝与太后关系亲密,几乎大小事宜都听太后的安排。被安排辅佐朝政的老臣,都被太后陷害,不得善终。
      蛮族趁机劫掠大楚边城,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乱象直到太后突然病重神志不清,幼帝方才醒悟,派名将去边城驱逐蛮族,大楚方才慢慢恢复生机。
      而今的情形与那时何其相像,也不怪晏相等大臣害怕不安,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劝永安王一登大统。
      “各位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萧淮安声音温和下来,安抚道:“父皇已经令柔嫔陪葬,未来大楚将不会出现太后。”
      晏相一愣,目露惊讶,但还是不死心地接着劝道:“即便如此,王爷您登位也是最利于大楚社稷。”
      “晏相。”空灵的声音缓缓响起,晏相不自觉地跪直脊背,目光恭顺地看向元忍。
      “以及各位大臣,不妨听听和尚的意见?”明明是疑问句,却被元忍生生地说成了祈使句。
      “佛子请说。”晏相语气带了恭敬,说道。
      “说来也是奇迹,和尚很早之前夜观天象,发现天空出现了两颗紫微星。”元忍故意话一顿,引起了群臣的好奇。
      自古紫微帝星只有一颗,而今元忍说有两颗,这些人只觉得稀罕,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都侧耳恭听元忍怎样说。
      “和尚早就对先帝说过,永安王当为大用,这一颗星自然是永安王的。”
      群臣点头,都认同元忍的话,永安王本身能力出众,胸襟宽广,仁厚仁德,当为帝王。
      “之后,和尚发现又多出了一颗紫微星,当时和尚不懂。这种神迹,和尚也只在书上看过。”
      “直到皇七子降世,那颗紫微星越来越明亮,甚至一度超过第一颗紫微星。和尚明白了,皇七子也是可为帝君的。”
      “现如今,皇七子为帝,永安王为摄政王代理朝政,难道不都是一样的吗?都是为大楚的社稷百姓。”
      群臣一听都沉默了,如今佛子这样说,让他们不得不动摇了。就连最坚定的晏相,也沉默了下来。
      “两颗紫微星同时为大楚社稷出力,这难道不是大楚的幸运吗?”元忍金眸淡淡地扫视了一眼群臣,见他们动摇了,再接再厉,用他那空灵的声音蛊惑人心。
      一时间没人回元忍的话,元忍也不在乎,往后退了一步,站在了萧淮安的身边。
      他对萧淮安悄悄地眨了眨眼,手指拨过手上檀木佛珠的一颗。怎么样?和尚干得漂亮吧?
      萧淮安看明白了元忍要表达的意思,撇了撇嘴,实在不想理这幼稚的和尚。
      沉默持续了许久,晏相先是双袖一震,头抵在双手上,五体投地的姿势,大声道:“老臣有罪,罪该万死,请摄政王责罚!”
      一句话,晏相表了自己的立场。大臣们见晏相率先表态,也渐渐地想明白了,摄政王代理朝政与亲自登基为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幼帝成年,至少也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二十年,他们这些老骨头怕是早就化成灰了。
      只要他们活着的时候看到大楚繁盛强大,不受蛮族欺辱就好了。至于身后事,他们就不操心了。
      “老臣有罪,请摄政王责罚!”
      “本王明白各位的心情,之后还需要大家共同为了大楚出力,这事就翻篇了,休要再提。”萧淮安见这些大臣不在纠结了,认命了,暗暗松了口气。
      心中却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在大楚,圣旨与佛子的佛偈相比。世人宁愿信佛偈,也不愿意信圣旨啊。
      是幸,也是不幸。
      “臣等叩谢摄政王仁慈。”群臣也是暗自松了口气,毕竟忤逆遗诏,劝王爷谋逆,这罪可是要多大有多大了。
      之后便是为元和帝守灵,鹿京中的寺、观每日都须撞钟,必须在七日内撞满三万次。
      按大楚习俗,三七过后,元和帝入皇陵,柔嫔也被带入皇陵。这过程也是颇为艰难,毕竟柔嫔的求生欲非常人可比。
      但遗诏摆在那里,无论柔嫔怎样喊怎样闹,终究难逃活活饿死在皇陵之中的命运。
      断龙石缓缓落下,柔嫔本想最后拼一次,逃出皇陵。毕竟,断龙石一旦落下,就再难开启。
      只是,在她一抬头的瞬间,看到了萧淮安阴暗深邃的目光。只一眼,就整个人骇在了原地,甚至慢慢地往陵墓里退。
      她有种预感,饿死在皇陵,总好过拼了命逃出去的死法好。
      萧淮安,是真的恨她不得好死。
      【作者有话说:八十一响是阿渟杜撰的,三万次是明清时,主要是清时的风俗
      预计还有两三章完结,阿渟打算开篇追妻火葬场~
      顺便球一波收藏,推荐和月票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