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成功从底层开始 > 第20章

第20章



还有,再想吃个蛤蟆,也只能吃人工养活的了。所以说,小到一个人要成功,中到一个企业要发展,大到一个民族要强盛,这其中责任非常重要。因为有一句话说的好:“心放到哪里,他就会做到哪里!”

诚 信

人生在世,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誉,分明是自己把自己卖光了。从此,你在精神上便一贫如洗,你在社会上是孤家寡人。

在我们通化生产基地,我特意让人刻写了两幅楹联,一幅是:“秘制良药无人知,诚信为本有天晓。”另一幅是:“功道酬勤诚心为上,人有善愿天必宠之。”这两句话说的都是我切身的体会。一个“诚”字告诫我做人要诚恳老实,一个“信”字提醒我做事要恪守信用;做人做事——就这么简单的“诚信”两个字的组合,却囊括了人一生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我才把它们刻写在厂区最显著的位置,要让所有的员工上下班都能看到它,在心里面时刻都装着它。

我说一件事,前一段我急需二十公斤熊胆,往四川资阳市打了个电话,对方老陈很爽快地说:“好,我马上把货发出去。”他为什么这样信任我?因为几年前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推销,彼此间都还陌生,他就心眼挺实地把五公斤熊胆留下了。我当时说十天之内把货款寄给你,只是这么一说,连个纸上的合同也没有。记得是在第九天,我查看我的备忘录上有一笔汇款事项,就告诉财务科,马上把这笔购买熊胆的货款给人家汇过去。财务科的人说:“今天是周六,现在都下午三点多钟了,干脆到了下周一再汇吧。”我想想也是,不差这么一天的,但是又转念一想我既然答应了人家是十天,如果他较真核对汇款单一看日期延迟,以后不就对我们不信任了吗?我就说:“无论如何,今天这个款得汇出去。”结果这个老陈还真是一个认真人,他收到这笔款后就给我打电话,说:“你是第九天给我汇出来的。”所以说,咱们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誉。现在可好了,我只要打一个电话,人家几十万元钱的货马上发过来,因为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货的质量我也不用看了,每次都非常优良,人家也是十分讲信誉的。大家看,这就是商场上的双赢关系。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所以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要想在商战中立足不败之地,必须以诚相见,取信于人。

所以,我特别想对年轻人说,你刚刚步入社会,怎样才能结交到知心的朋友?你刚刚走进商场,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顾客资源?办法有许多种,但我认为最有效最长远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要时时事事对人讲“诚信”。你对别人的“诚”,也就是对自己的“信”,你因此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有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一点,但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意气用事,比如说昨天被某某人骗了一把,我本能的反应是这口气咽不下,无论如何明天也要回敬他一把。这不行!你可能出了这口气,但你一辈子在社会上都没有了立足的信誉。还有一些人只要遇上了利益的诱惑便把持不住,我今天闯红灯没有被警察看到,我明天办了张假文凭评职称不也顺利过关了吗……这心里是什么?第一天是侥幸,第二天就是沾沾自喜了。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你可以骗人于一时,绝不可能骗人于一世。”说的就是“时间最后总是公正的”的道理。

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十多年前,有一个小伙子高中毕业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凭着自己的聪明劲,他精确地估算出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上车。他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充满自信,他开始频频地出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然而,结局却是他没有想到的——这些公司都是先对他热情有加,然而几天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他写了一封措辞非常恳切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请他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被录用的理由。

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

“陈先生:我们十分赏识您的才华,但我们调阅了您的信用记录后,非常遗憾地发现,您有三次乘车逃票受罚的记载。我们认为此事至少证明了两点:1.您不尊重规则。2.您不值得信任。鉴于以上原因,本公司不敢冒昧地录用您,请你谅解。”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第二天,他就启程回国了。因为他终于知道了,在法国这个国家里,你要是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你都可以再重新站立起来。但要是你失去诚信的人格,你的信誉将一败涂地,一生的前程都将为此蒙上阴影。

讲这个故事的人是一位在我们国内很有名气的青年企业家。他是在电视台作访谈节目临近结束时,主持人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的关键品质是什么?”

他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沉思一会儿后,平静地叙述了上面的这一段故事。

故事讲完了,节目现场一片沉寂。这时候,主持人困惑地问道:“这个故事,难道能说明你的成功之道吗?”

“能!因为故事中的年轻人就是曾经的我!”他大声地面对着全场观众说道,“我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是因为我一直将昨天的‘绊脚石’当成今天的‘垫脚石’而已。”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的坦诚。知错而慎行,一个人的诚信失而复得,他肯定比别人格外地懂得珍惜。我也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生活在告诫我们:人生在世,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誉,分明是自己把自己卖光了,从此,你在精神上便一贫如洗,你在社会上是孤家寡人。

第三部分自律

自 律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觉悟。素质和觉悟从哪里来,它首先来自于自律。一个人能不能做到自律,关键是自身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是否在心中有道德感。

自律,说起来很容易,不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吗!但是,你现在用这条标准在心里衡量一下,很多人扑哧一声笑了:“自己还真没有做到。”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比如睡觉吧,本来计划好第二天早晨五点钟起床,结果早晨睁开眼一看太阳都老高了,心里想既然已经晚了,索性再睡一会儿吧。就这样,今天没有管住自己,明天又原谅了自己,日积月累的,耽误了很多时间很多事。

有的人见酒就醉,你能把自己喝醉你也太没有水平了。天上刮风、下雨,没看天气预报你掌握不准,难道你自己有多大酒量,还掌握不好吗?可有人说:“不对,你不喝酒当然这样说了,喝酒喝醉了是感情啊,喝醉了人家才觉得你够意思。”

我不信这个理。记得我当兵的时候,班里有十二个人,除了我,十一个人都抽烟喝酒。他们就“熊”我,趁晚上睡觉的时候,合伙把烟卷点着了放在我鼻子上说:“一定教会王振国抽烟。”喝酒的时候他们也千方百计拉拢我。其实,喝酒抽烟谁不会?但那个时候我不行,我家里很穷,我当兵每月津贴六元钱,给家里邮去四元钱,我自己留下两元钱买牙膏和香皂。不瞒你们说,我一支牙膏用半年,一次就用一点点。

我在部队时,还专门捡人家施工用过的干净水泥口袋,糊了两千多个牛皮纸信封,除了自己写信用,还给战友们用,省钱哪!那时买一个信封是一分钱,所以战友一抽烟我就给算账,我说:“哎,你这一盒烟两毛钱,抽一根就一分钱,你一天抽一盒这二十个信封钱就没有了。”那个时候年轻,我也有虚荣心,看人家叼着根烟卷挺有派的,我就偷偷地拿一根粉笔在嘴上比划一下。我没有钱就得约束自己不乱花钱。我那个时候就是从这样一种出发点来约束和管住自己的。

后来我研究抗癌药,看到穷人没钱买我的药吃,我就想着应该帮助他们一下,所以我更不敢乱花钱了。有一次,我在去机场的路上口渴了,想买瓶矿泉水喝,转念一想再等上半个小时就登机了,飞机上可是免费供水的。等吧!突然机场大屏幕打出来了:“对不起旅客,某某航班延误两小时。”哎呀,这怎么办呢,又想去买水。再一想两个小时也能坚持住。这样登上飞机后,空姐走到身边问:“你是喝咖啡、矿泉水,还是可乐?”我怎样选择?就一个标准,不管口味,只看哪个瓶子容量最大,因为我口渴得厉害呀。

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做到自律,关键是自身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是否在心中有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