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经过不少苦练后,他悟出发自内心如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迷人,从而练成那张价值百万美元的笑脸。

只要多说请、谢谢、对不起,再加上适当的微笑,别人就很难跟你生气,而且也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到你的正向魅力。

第三、发展同理心与同情心,展现人性光辉的一面

西方有句谚语:了解一切,就能宽容一切。说明了同理心强大的力量。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里讲到,一个被社会遗弃、活在边缘的罪犯,自牢中被释出后,借住在一个神父家中。他趁夜阑人静时偷了神父两座银烛台,潜逃时却被警察捕获了。警察把这偷儿抓到神父面前,没想到神父竟然平静地说:这两座银烛台是我给他的。偷儿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因为神父的宽大,这偷儿洗心革面,竟然后来还做了市长,行了许多善事。为什么神父能这么戏剧化转化一个人?因为神父看到了偷儿内心只是因为贫穷、因为被社会遗弃,所以也遗弃了自己,才做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当你拥有不错的正向智商,再加上深度的同理心,看到别人潜在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正向的力量,他们对你有的只有无限的感谢。当同理心发展出来,身为人本来就有的同情心也容易被激发出来。当你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时,你就不会用本来预设的立场去想他(人们太常预设立场了!且往往倾向负面假设),你就能够接纳他们,甚至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们。这样出自内心真诚的了解与帮助,是众人最喜欢的礼物。

就如《心理辅导的艺术》一书中提到:以欣赏的观点来寻求了解对方的方式,对方不只不会反对,甚至会珍视这种了解。因为如此不但提升了被了解者的威势,而且帮助他获得一种为人的价值感。这种了解打破了隔阂人之间的藩篱,暂时地,把一个人从其孤独存在中拉出来,并迎入另一个人的心灵中,且与之契合。就像是,旅行者在一个风雪袭击、寒冷旅途之后,被邀请进入另一个人的家中,在炉火旁安坐了一个小时。……在这世上,很少有像『了解』这么受人欢迎的礼物了。

帮助别人,(5)

《与成功有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提过,有一天他在纽约的地下铁,看到一个父亲带了几个小孩,小孩在一旁喧闹但父亲却不闻不问。到最后柯维忍无可忍,问那个父亲可不可以管一下他的小孩子。没想到这父亲竟然回答:是,我想我是该设法管管他们。我们刚从医院回来,孩子的妈一小时前才过世。我已经六神无主,孩子大概也不知如何是好。柯维顿时怒气全消,十分替他难过,诚恳地跟这位父亲致歉,并问他是否需要帮忙。

这就是同理心的力量,当你了解一切时,就能宽容一切,进而去帮助他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不是古板乏味的教条,展现了人性正向光辉的一面。也难怪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这么说: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及对方的不同角度。

双手紧握沙子,拥有的沙子最少

有的家长可能小时候吃过亏,所以不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当孩子跟同学起冲突时家长还火上添油,唯恐孩子被占便宜而强出头,深怕别人从自家人拿了什么好处。可是自私自利乃良好人际关系的天敌。聪明的人,知道要先付出,才可能会有回报。就如古老经典上流传下来的智慧训示: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么待人。

网络上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孩,向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么把握爱情呢?母亲笑了笑,从地上捧起一把沙子。女孩发现那沙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没有流失,没有撒落。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泄了下来。当母亲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经所剩无几,其圆圆满满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一直得到,害怕失去,正如紧握满手细沙,握得越紧,反而手中所剩越少。如果教导孩子自私,一直紧紧抓住自己的时间、金钱与知识,不懂得去和他人分享,到最后孩子只有手上那一把稀少、失去生命力的细沙。反之,如果孩子打开手心,跟大家分享他所拥有的一切,不吝惜花时间去帮助别人,人际关系自然会好,别人自然会回馈,孩子也会因其恢弘的气度而成功。

善心的人本着助人之心,不吝惜自己的贡献,也不会因为对方不守信用而毁了自己的承诺,因而提升了生命的境界,扩大了个人的格局。这样的人,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教孩子做双手紧握沙子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拥有的沙子最少。

我们以黄金三角的模型解开了人际关系的密码,接下来要谈的是,如何教养孩子以建立成功圆满的人际关系。

培养孩子成功的人际关系

不同教养风格对人际智商的影响

把父母教养类型与孩子人际智商做一个连结,我整理了一个人际智商教养比较表(见下页),此表显示威信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拓展。那么,打算要做威信型父母的你,应该要怎么做?

身教依然是必要之起点

如果父母有随口撒谎的习惯,孩子一定会认为撒谎没关系。如果父母说话不算话,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如果父母平时不尊重孩子,只看孩子的缺点,孩子也没办法尊重他人,欣赏其它人的优点。父母对孩子处境无法设身处地着想,常常板着面孔,孩子也比较难发展出帮助他人所需要的同理心。所以,要培养孩子的人际智商,父母的身教依然是重点。

人际智商教养比较表

父母类型

人际相处教养方式

孩子的人际关系

独立思

考智商

权威型

严格要求孩子有礼貌、守规矩、信守承诺,但倾向负面思考的教导方法容易使孩子不易散发吸引人的正面特质。

孩子严肃拘谨,不容易和人打成一片。如果父母过于严格导致孩子叛逆反抗,可能会造成孩子为反对而反对的心态。

帮助别人,(6)

低至中等

放任型

倾向否定他人、肯定孩子,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比其它人重要。

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中心,认为世界是绕着他转,比较没有同理心,比较不懂得尊重他人,可能会过于骄纵、颐气指使。



疏离型

不会费心思去教导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其事不关己的身教会让孩子变得冷漠。

孩子可能会因为自信不足而显得畏缩害怕,也有可能带上防卫面具显得冷漠疏远、愤世嫉俗,不利人际关系拓展。



威信型

引导孩子去尊重别人的自由与空间,与人为善,追求双赢而非零和。

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欣赏别人的优点,尊重他人,信守承诺。



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养一个小孩真不容易,除了要教他们这么多成功特质之外,连自己都需要改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孩子不能养而不教,就如三字经里所说的:养不教,父之过。其实施行良好的身教,对父母来说也是一大福音。因为我们讲的都是成功特质,当你起而行,把这些成功特质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你不仅帮助了你的孩子,你也帮助了自己,让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何乐不为呢?我做得到,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你唯一需要的,就是意志力与执行力,去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

我大女儿在《我们就这样进台大》一书中提到我的身教如何影响她:爸爸在我五岁时接受了台湾省政府的重任,办理『小康计划仁爱工作』,其目的是消灭贫穷,建立小康社会。当时社会无依老人确实不少,爸爸出钱出力,善用学校资源,将爱心散布到需要帮助的人,使得贫困急难者有所安顿。爸除了教书外,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或放学后及假日,探视这些痛苦的人并给予及时雨,协助其慢慢度过难关,防止新贫户产生。

国中时爸爸协助政府推行残障者心理复健工作,利用谘商原理协助残障者走出黑暗的人生,找回过去的自己。

这段期间爸爸施行了中国童子军的『日行一善』,每逢国父诞辰纪念日举办慈善烤肉活动,带四十来位的学生至六龟育幼院或信望爱育幼院探访孤儿,我时常当跟屁虫。我们在荖浓溪畔玩水、抓虾、采集标本,及到孤儿院与孤儿唱歌跳舞一同享受欢乐时光,看到他们那么喜欢我们带去的小礼物,我真的好高兴,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中国青年守则所说的『助人为快乐之本』。

至今仍然很感谢爸爸的身教及言教,也因为有爸爸的潜移默化,在未来的求学路上,我跟爸一样也很喜欢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不管是功课上亦或心灵上的问题,我都很乐意帮忙。高中几个好朋友一直很感谢我在她们心情最低潮的时候适时给她们加油打气,使她们如愿成为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