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65章

书籍名:《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冯国超


别说  隋炀帝吃不了那么多,就连他带的宫纪太监、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许多剩  菜,就在岸边掘个坑埋掉。可是那些被迫献食的百姓,却弄得倾家荡产了。

江都在当时是个繁华的地方。隋炀帝到了江都,除了尽情游玩享乐,还大摆威风。为了  装饰一个出巡时候用的仪仗,就花了十多万人工,耗费的钱财更是上亿论万。这样整整闹腾  了半年,又耀武扬威地回到东都来。

打这以后,隋炀帝几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从陆路到北方去巡视,征发了河北十几个  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铺一条巡行的道路;为了保护他巡行的安全,又征发了一百多万人  修筑长城,限期二十天筑成。这样,他才在五十万将士的护卫下,在北方边境上巡行了一  转。北方没有现成的宫殿,好在隋炀帝身边的宇文恺是个巧匠,专门为他造了一个活动宫  殿,叫做“观风行殿”。这种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几百人,使用的时候装起来,不用的时  候可以拆卸装运;下面装着轮子,可以随意转动。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发明,可惜只是供隋  炀帝一个人享乐罢了。

隋炀帝建东都,开运河,筑长城,加上连年的大规模的巡游,无休无止的劳役和越来越  重的赋税,已经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的心理却越来越重了。为了  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这一年,他从江都乘龙船,沿着大运河直达涿郡,亲自指挥这场战争。他下令全国军  队,不论远近,一律向涿郡集中;还派人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  的民伕在官吏监视下,日日夜夜在海边造船,得不到休息。他们下半身泡在海水里,时间一  久,从腰以下都腐烂得生了蛆,许多人受不了这样折磨,倒在海水里死了。

接着,隋炀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万辆大车,送到高阳,给兵士运输衣  甲、帐幕;又征发江、淮以南民伕和船只把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和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  郡。于是,无数的车辆,无数的船只,不分白天黑夜,沿着陆路和运河源源不断由南向北,  形成一支滚滚洪流。几十万运输物资的民伕,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饿死,沿路都是倒毙的尸  体。由于民伕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征发拉车,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人民没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只有反抗。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领导  农民在长白山起义,他写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就是白白送死的意思),号召大  家反抗官府,歌中写道: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砍头何所伤。”

接着,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开始不稳了。

上下五千年

140  李密牛角挂书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  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  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  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  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伕、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  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伕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  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  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伕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  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  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  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  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  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  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  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  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  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  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  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  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  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  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  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  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  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  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  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  带头的叫做翟(音zhái)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上下五千年

141  瓦岗军开仓分粮

瓦岗军首领翟让,本来是东郡的一个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打进牢监,还被判了死  罪。有个狱吏同情他,跟他说:“我看你是条好汉,怎么能在牢里等死呢。”一天夜里,狱  吏偷偷地砸了镣铐,打开牢门,把翟让放了。

翟让逃出了牢监,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招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起义队  伍。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来投奔他。其中有一个青年叫徐世勣(音jī),  年纪才十七岁,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计谋。

徐世勣劝翟让说:“这里附近都是贫苦的老乡,我们不应该去打扰他们;我看荥阳一  带,来往的豪门富商很多,不如到那里去筹办点钱粮。”

翟让听从徐世勣的意见,带领农民军到荥阳一带,专门打击官府富商,夺取大批资财。  附近农民来投奔翟让的越来越多,很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

李密投奔翟让以后,帮助翟让整顿人马。那时候,附近各地还有一些小股的农民队伍。  李密到各处去联络,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听从翟让指挥。翟让十分高兴,跟李密渐渐亲近起  来。

翟让虽然有了很多人马,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能推翻隋炀帝。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  邦、项羽,本来也是普通老百姓,后来终于推翻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暴虐,百姓怨声载道,  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强马壮,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打倒暴君,还不是轻而易举  的事!”

翟让听了很高兴,说:“您的意见太好了,我倒没想到这一点呢。”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荥阳太守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将张须  陀带大军镇压。

张须陀是镇压农民军的老手。翟让曾经在他手里打过败仗,这次听说又是张须陀来了,  有点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