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109章

书籍名:《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冯国超


有一次,朱元璋问李善长说:“现在全国到处都在打仗,什么时候  才能太平呢?”

李善长说:“秦朝末年,也这样大乱过。汉高祖是平民出身,因为他气量大,能够用人  材,又不乱杀人,只花了五年时间,就统一天下。现在元朝政治这样混乱,天下土崩瓦解,  您何不向汉高祖学习呢?”

打那时候起,朱元璋就一心一意想学汉高祖刘邦。

朱元璋带着自己训练出来的队伍,连续打下滁州、和州。小明王韩林儿在毫州称帝那  年,郭子兴得病死了。小明王就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做了副元帅。

郭天叙没有什么指挥的经验,加上红巾军中大多将士都是朱元璋的亲信,朱元璋名义上  是副帅,实权全掌握在他手里。没多久,郭天叙在攻打集庆(今江苏南京)的时候,被叛徒  杀死,朱元璋就当了名副其实的元帅。

朱元璋独掌兵权以后,率领大军大破元朝水军,渡江攻打集庆,集庆五十多万军民投  降。朱元璋进了集庆,出榜安民,把集庆改名应天府。打那时候起,朱元璋就以应天府作为  根据地,向江南一带发展。

上下五千年

223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  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  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  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  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  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  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对他说:“这次陈友谅  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  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老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  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赶到采石,求见陈友谅。陈友  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哪里?”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说:“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打发他回去。  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  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人把江东的木  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大将徐达、常遇春  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  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  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  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  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  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  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  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  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  锐,决心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  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  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陈友谅的水军有大批战船,又高又大,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朱元璋的水军,却  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双方连续打了三天,朱军都失败了。

部将郭兴跟朱元璋说:“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立刻命令用七条小船,装载着火药,每条船尾带着一条轻快的小船。那天傍晚,  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一支敢死队驾驶这七条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大船。  风急火烈,一下子就把汉军大船全部延烧起来,火焰腾空,把湖水照得通红。陈友谅手下的  将士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堵住。在陈友谅突围的时  候,朱军一阵乱箭,把陈友谅射死。

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自从刘福通牺牲以后,朱元璋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这  时候,他做皇帝的思想膨胀起来,觉得留着小明王对他是个障碍。公元1366年,他用船  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的时候,派人暗暗凿沉了船,  把小明王淹死。

第二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  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公元136  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就是明太祖。

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  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上下五千年

224  刘伯温求雨

明太祖在统一战争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争城夺地:又吸收了一些谋士,帮他  出谋划策。在这些谋士中,刘基是最著名的一个。

刘基又叫刘伯温,本来是元朝的官员,因为对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满意,常常写点文章,  讽刺时事,后来,被解职回到他的家乡青田(在今浙江)。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的时候,  把刘基请了出来,当他的谋士。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刘基出了不少计策。由于  他足智多谋,得到明太祖的信任。明太祖把他比做西汉初年的张良。

刘基不但谋略好,而且精通天文。在古代,往往把天文现象跟人间的吉凶扯在一起。刘  基对天下形势观察仔细,考虑问题周到,他的预见往往比较准确。但是大家都认为这跟他精  通天文有关。民间传说把刘伯温看作一个“未卜先知”的人物。

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  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枉。”

朱元璋信了刘基的话,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  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

求雨和平反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刘基也不可能有求雨的法术。不过他懂得天文,  可能观测到气象要发生变化,就借这个机会劝谏朱元璋平反冤案。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  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刘基趁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又劝他制定法律,依法办事,防止错  杀无辜的人。

明太祖即位以后,叫刘基做御史中丞,负责司法工作。刘基严格执法。有一次,丞相李  善长的一个亲信犯了法。李善长是明王朝开国功臣,又是明太祖的同乡,势力很大。但是刘  基不顾李善长的阻挠,奏明明太祖,把那个亲信杀了。这件事当然招来了李善长的怨恨。

正巧这一年,京城又逢到大旱,明太祖十分着急。刘基乘机跟明太祖说:“战争中的死  亡将士,他们的妻子需要抚恤;一些在筑城中死亡的工匠,尸骨还暴露在田野上,没人收埋。

把这些事办了,说不定能下雨。”

明太祖一心求雨,当然很快批准了刘基的要求,抚恤了将士妻子,掩埋了工匠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