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威龙中华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威龙中华

第15章

书籍名:《威龙中华》    作者:黑脸


1862年化名上书太平天国,改良政治。不料,书信被清军获得,清朝指控王韬有通太平军之嫌,派兵捉拿。王韬在英国传教士帮助下避居上海英领事馆,后坐英国邮船“鲁纳号”前往香港,从此结束了上海13年的译书生活,开始了长期的20年流亡生涯。王韬在英国的两年,被英国最高学府牛津大学邀请讲学。王韬一生,学贯中西,著述等身,已刊末刊的著作共达50多种,体现了他关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思想。他的著作不仅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还流传到英国和日本,对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王韬在哲学、教育、社会、新闻、经济、文史、史学、民俗学等各个领域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近代史上,实在罕见,因而受到中国及国际上的高度评价。王韬关于政治、文教、军事、外交、经济改革的各种思想是紧密关联的,他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良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振兴中国联系到了一起,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国”的口号,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成就,对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中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功能。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1842年出生于广东香山。17岁时因家贫到上海谋生。1873年受聘担任太古洋行轮船公司总理,并在牛庄、上海等地开设商号、钱庄,成为买办商人,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捐官,至候补道,由于交游广泛,资力雄厚,成为上海滩的名人。1894年出版了《盛世危言》,87篇,全面阐述了改良之道,提出与列强展开商战,培养新式人才,开设议院,实行政治改革及建设近代工商业的道器、体用、本末、主辅等具体措施,人们竞相传阅,以至重印20余次,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一种书。

薛福辰:时任工部员外郎,薛福成的大哥。

薛福成:字叔耘,号庸盦,1838年4月出生于无锡。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中国早期改良思想家。20岁,考中秀才。1865年,成为曾国藩幕僚。从此跟着曾国藩走南闯北,与一群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幕僚朝夕晤谈。1875年应诏陈言,概括成“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两宫太后面谕军机大臣将陈言疏发给各衙门商议。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的震动,争相传抄,成为一时议论的热点。洋务派领袖、直隶总督李鸿章立即延请他加入幕府,薛福成从此成为李鸿章的智囊人物。1890年以三品京堂侯补的身份担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出使期间游历各国,他悟出一个道理:欧美国家之所以先进,中国之所以落后,其要本在于制度的不同。

小翠:当时无数命运悲惨的中国女孩之一。

傅善祥: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职位是女馆中团团帅,官籍隶属东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隐居于上海。

李秀成:1851年加入太平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一名普通士兵成为军事统帅,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1864年天京被清军攻陷,被俘,押南京杀害.

陈玉成:1851年,14岁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1862年被部将出卖,被俘杀害.

另:因为情节需要英法联军进攻直隶,时间上被推前了半年.

回答部分网友的问题:

水之天下:“文中先说要建立一个中华帝国,然后又说建立共和,呵呵,我想这可能有些矛盾.”

回答:其实你注意了吗?说这两句话的人是两个不同的人。关于建设国家的话题,有三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这反映了三个人不同的背景。

哈尔滨猛男:“联络外国的盟友,到时候中国的自主权不是没有了!抗议!”

回答:你先别急,慢慢看。我知道你差点就要骂我汉奸卖国了。可是我可不傻啊,干吗和自己的名声过不去呢?呵呵,猛男兄,你同意小弟的看法吧。

老虎油:“啥也不说,好书就砸。”

回答:每次兄弟的发言都短小精悍,虽然喜欢,但借用水之天下的一句书评“感觉有些短了,好多东西都是匆匆带过,遗憾啊.”玩笑话,不用当真,谢谢你的支持,就是短,我也照加精华。

kdl:关于建立共和在当时适不适合的问题。

回答:首先国家元首的选举不可能是直选。还有就是观念的问题,共和的观念无疑是先进的,其实既是是在古代也有过共和,比如罗马共和国。在说回中国,通过辛亥革命共和就已经深入人心了。这就是袁世凯称帝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认为以当时中国的状况,加以适当的方法,最起码可以把“共和”这一概念加以推广。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土壤和人才,你可以从附录里人物的介绍中看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新旧势力对抗的时代,是一个彷徨迷惑的时代,关键是没有一股强大的新势力和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带领大家走出迷雾。而这些小说中的李健可以做到。退一万步说,这只是小说,不是历史。

邓飞:“中国的脊梁在平民老百姓啊,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

回答:强烈同意,为了写书我查了大量资料,发觉那时的中国真是能人辈出。可叹清王朝保守自大,恐惧革新,自掘坟墓。还使中国错过了大好的发展时机。

第三章  纷乱的欧洲

第一节  再见妮娜

威龙号顺利地在哥伦布的家乡热那亚靠岸,李健找到一个当地的邮差叫他先去都灵为我送信,自己带着王韬,呤唎他们晚一步前往都灵与加里波第见面。

这是李健第2次从这条路去都灵,路上的一切唤起了他的回忆,10年了,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已经整整10年。10年前和加里波第一起走过这条路,在路上他们各自发誓要拯救自己的祖国,并且相互勉励。转眼就10年了。现在意大利的统一就在眼前,而李健的祖国仍在水火之中。李健相信他,他不是一个狡猾的政客,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在他看来军人的责任和荣誉高于一切。所以李健暗自决定一定要帮他完成统一国家的宏愿。

还没有到都灵,加里波第就出现了,他知道消息第一时间就前来迎接李健。李健骑在马上,远远的就看见大路的另一头尘土飞扬,两骑快马转眼到了面前。加里波第这老头,50几岁了,还像个小伙子,一身戎装,笔直的腰板,高昂的头颅,消瘦的脸膛,威严的落腮胡子。十足的军人派头。他笑着眯眼看李健,显然眼睛已经不太好了,好半天才说话:“是你吗?我的小兄弟!”李健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是那么激动,翻身下马,跑上前去,“是啊,就是我!”他也下马和李健热烈的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离。多年的朋友在路上再次重逢,场面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儿妮娜,你还记得她吗?那时她才十几岁。”李健早已经注意到他身边的那位美丽的姑娘。李健微笑的看着她,细细寻找当年那个忧郁女孩的影子,重温当年温馨的感觉。妮娜怕李健认不出来,大方的把帽子摘了,放下长发,让李健看个够。有如缎锦般纤柔的金色秀发自由而写意地垂在背上,白嫩似玉的肌肤,高挑纤细的身材,曲线玲珑的双胸,如花似玉的容颜,一双含情默默的眼睛。如果说傅善祥的美是传统东方的小家碧玉,那妮娜就是正宗西方的别有风韵。李健怦然心动。“怎么?还没认出来吗?”妮娜显得有些失望。加里波第笑呵呵的说,“听说你来了,她无论如何也要和我一起来接你,你要是认不出她的话,她可要伤心透了。”李健听了连忙解释,“哪里的话,我怎么会认不出妮娜呢?只是几年不见,妮娜变得更漂亮了。”“还说呢!自从你离开欧洲之前来看过我们一次,连信也没有写过给我!”妮娜似乎是在抗议。“我这不是连英国都没有去,直接来看你了吗?”这样说足够可以感动任何人拉。妮娜笑的花枝乱颤,“所以我才没有怪你啊,还来接你呢。”加里波第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快走吧,回家再说,他笑的意味深长。

天黑的时候他们进了城,大街两旁都是巴洛克风格的古老建筑,整个城市宽敞的大街像棋盘线一样笔直相交,街道旁多是四层楼的建筑。屋子里闪着灯光,感觉真是温馨。李健将下人安排去了市中心广场附近的旅店,带上其他人去加里波第家里做客。

到了家里李健一一介绍他的手下,也介绍了加里波第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子女。妮娜似乎很在意一个人,就是一直跟在李健身后的美丽的傅善祥,不停的打量着她。等到他们在长长的餐桌旁坐下,她终于又开心地笑了,因为傅善祥没有坐在李健的旁边,而是和埃尔在一起。晚餐很愉快,大家说说笑笑,只是张之洞和丁汝昌比较闷,虽然他们在船上也学了点英语,显然还是不够。李健有心戏弄王韬,调节一下气氛,不怀好意的说:“今天我们没有吃烤鸡,要不然王先生又可以大出风头拉!”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妮娜不解,他就和她讲了事情的缘故,还说了不少上海的趣事。大家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晚。

第二天,李健找到老加里波第,问他在意大利的情况,他是个耿直的军人,所以在政府和军队里都得罪了不少人,多少年了,还只是个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