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威龙中华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威龙中华

第81章

书籍名:《威龙中华》    作者:黑脸


还有各地土改运动,不但成千上万的人被没收财产流放海外,还杀了无数的人,很多人是全家被杀,难道真的要杀那么多人吗?你的事情我本不该过问,可是汉斯曾和我说过,我们有优势海军,完全可以直捣黄龙,攻取北京,那时各地不就不战而降了吗?到时天下都像今天这样恬静平和难道不好吗?”

李健神情黯然,“那道士说的很对,也许我不该固执己见。建党初期我和王韬就讨论过如何夺取中国政权。我也想温和一点,可是两千年了,中国必须经历一次新的洗礼,才可以彻底摆脱浑浑噩噩,一扫民族的积垢弊病,重铸尚武的精神。打破旧世界,建一个新世界,是我的理想。再说,即使取了北京,我怕反而会天下大乱。看看今日中国,北有捻军和回民暴动,南有太平军和白旗义军,各地督抚拥兵自重,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说到这里李健竟有些激动,说不出话来。妮娜神情悲伤,她动情地说:“父亲一生也是为了国家民族复兴,半生穷困潦倒,到处受人排挤。我的两个兄弟追随父亲实现理想,然而富朗克惨死在芬奇,而朗姆至今仍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在中国打仗。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担心收到他阵亡的消息。我爱你,健。所以我愿意跟随你到天涯海角,我从未后悔过,即使在佛罗伦萨身受重伤快要死去的时候,可是如今我看见了太多的杀戮,太多的悲伤。你已经不再是我在热那亚旅店里遇见的李健了,也不是在都灵重逢的李健。虽然你一直都很温和,可是现在所有人都害怕你,连我也开始害怕你。”妮娜说着说着伤感的哭了。李健将妮娜温柔的揽入怀中,好言劝慰,“难得忙里偷闲,我们不要再说这些事情了。你看窗外多好看的晚霞。不管怎样,对你的爱我永远不会变的。”妮娜躺在李健怀里哽咽着说:“‘昨日凌云志,今朝黄粱梦。’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李健无语,两人看着窗外不再说话。李健看着如火的红霞,心境却不再平和,道士和妮娜的话让他感到茫然,也许有这么一天他真的不能驾驭杀戮的战车而令世界疯狂吗?等待他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杭州也是落日西垂,意境却完全相反,夕阳孤烟,沙场悲风。

张威在杭州打打停停,不停的消耗着清军的斗志,也消耗着他们的装备补给。杭州城里聚集了11万大军,每日的消耗巨大。而红军几个月来精心准备在温州金华两地囤积了大量的储备,他们消耗的起。即使在李鸿章阻断福建路上运输的时候,还是有一船一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海上运到温州。同时,南京上海两地的红军明显加强了对清军的钳制,苏州那边,印第安骑兵师和6师已经完全阻断了清军和杭州的一切联系。清军在杭州完全落入了张威设计好的口袋。张威这样大费周折,只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歼灭清军主力,尽量完好的夺取杭州,南京和上海三座繁华的城市。以红军现在的兵力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将十几万清军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如果真的那么做,那么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当初温州大战,几千红军战士牺牲付出的代价让他一直难以释怀。

杭州城内的左宗棠和曾国荃心急如焚,如今他们终于渐渐明白了张威的战略意图,红军攻杭州但是却不取杭州,只是为了引诱他们来这里增援,然后把前来增援的小部队消灭在路上,将大部队聚集在这里,最后逼迫他们放弃有利的城池的依靠出城和红军决战。不幸的是如今他们必须这样做,和红军在杭州城打了快半个月了,消耗却是惊人的,苏州和杭州的联系被中断,意味着他们将不能从那里获得补给和援助。江西的李鸿章被刘永福打得大败,缩在南昌不敢动弹,更不要说什么补给和援助啦。现在十几万人每天粮食的消耗就让人头痛。部队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再这样下去,不用和红军开战,十几万人都会在杭州城束手就擒。左宗棠和曾国荃下决心找一个机会全军突围北上和曾国藩汇合。

曾国藩比他们还着急,形势已经大为不妙了。自己手里还有几万人可以调动,他想让刘松山带着湘军老营去苏州打通和杭州的联系把弟弟曾国荃援救出来。可是张威却出动了海军,呤唎率领海军十几艘军舰分别聚集在南京上海长江江面,一面骚扰驻军,一面阻隔清军与江北的联系。监视南京和上海两地的红军配合海军多次发动突然袭击,突入清军储备军事物资的据点,差点把清军的储备物资给一把火烧了,弄得曾国藩首尾难顾,应接不暇。只能把解救曾国荃的事情放置一遍,听天由命。烦人的是太平军也来掺和,安徽的英王陈玉成连番骚扰安庆,忠王李秀成贤王李世贤在浙江拥立洪秀全的儿子福瑱重新在宁波附近兴风作浪。江西的汪海洋乘着李鸿章新败,在鄱阳湖附近活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湖南有胡金祥到处流窜。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的陈玉成,如今安徽是曾国藩最后的后方基地,红军暂时还没有能力插手安徽,如果连安徽也被搅乱,他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关于突围方向,左宗棠和曾国荃发生了矛盾。曾国荃希望直接从杭州向北突围,先到湖州,再从太湖西侧避开红军在苏州的主力,经过宜兴,溧阳回到南京。走这条路最大的好处是路途比较近,道路通畅易于行军。而且他认为曾国藩还会南下接应。是最好的方案。左宗棠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明白张威现在围而不歼就是在等待他们突围,然后在突围途中展开歼灭战。如果是这样,曾国荃选择的突围路线必然是危险重重。他建议首先来个声东击西,佯装北进湖州,实际向西进入安徽黄山一带的山区,然后化整为零利用地形一边阻击追兵一边向北面的芜湖撤退。到达芜湖后再经过马鞍山返回南京。曾国荃认为这样突围无疑是自寻死路,安徽的山区不适合大部队行进极易被敌人追赶,分割包围,甚至是中埋伏。太平军残部也是在那里活动,到时候很可能前后被打。而且一路上人烟稀少,根本不能进行补给。

两个人不能统一意见,从争辩慢慢变成相互指责。当初攻取南京,红军意外介入,不但使李鸿章左宗棠两人乘机抢了攻陷南京的功劳,还使曾国藩因为擅自动用军费买通红军撤兵受到朝廷的猜忌。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不融洽,最后道不同只能分道扬镳。曾国藩率领从苏州来的5万人向北突围。左宗棠率领本部6万人向西突围。

当天晚上两个人各率人马同时从北面西面两个方向突围。左宗棠自知曾国荃此去路途艰险,为了掩护他故意首先在西面展开突围以掩护曾国荃。

杭州城下,左宗棠率众越过红军设置的壕沟,铁丝网,冲过火力封锁网,大军像潮水一般涌向临安。曾国荃不甘落后,鲍超做前锋,李元度殿后,曾国荃居中。一路向北朝湖州方向突围。双方20万大军在杭州城下展开激烈的混战。到了天亮的时候,两个人各自在付出巨大损失后终于突出红军包围。

曾国荃的人马突围受到的阻力明显比左宗棠小很多,他比左宗棠晚行动却率先突出包围圈。突出包围后乱哄哄的一路狂奔,很快摆脱了红军的追击。下午的时候接近了德清县,再穿过几座小山就可以到德清休息。过了德清县就是湖州。此时部队极其疲乏,大家稀稀拉拉的,枪也背歪了,旗帜也耷拉下来了,连马儿都没精打采的。先锋鲍超督促手下打起精神注意警戒,自己也不敢大意。不断的派遣骑兵四处查看。就在部队缓缓进入山谷的时候,两面山上突然红旗招展,号声四起。接着便是突突的连续不断的枪声。红军果然有埋伏。鲍超从枪声中听出这次伏击他们的部队不同于往常,枪声相当的密集,看来火力很猛。鲍超督促兵士们向前冲锋,却只见他们成排成排的倒在出山谷的路上,两边山头架起了不知什么东西,突突的连续不断的射击完全封住了去路。难道那就是李健机枪吗?

在德清伏击曾国荃的是从福建秘密进入浙江的第三军。张威估计清军回从德清方向突围,早就排第三军在此设伏多日。不过他没有料到的是曾国荃和左宗棠竟然会意见不和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突围。这个情况令他大喜过望,他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集中兵力将他们各个击破。歼灭清军当然是先近后远,他首先选择了曾国荃。

群山之中清军左突右杀,犹如困斗猛兽,鲍超和李元度不计代价的进攻终于夺下一座小山头,撕开了一个缺口,掩护曾国荃逃出了红军的袋子。剩下的清军都没有斗志,纷纷举手投降。九死一生的曾国荃虽然逃出来了,却没有了前进的方向。他收拢被打散的部队,清点人数才发现只剩下不过区区3千人。5万大军被消灭的干干净净。他知道如今再往湖州去就是去送死。气恼的他大骂左宗棠没有跟他一起行动,致使自己兵力淡薄。想起左宗棠,他马上改变方向,向西走直奔安吉逃跑。

詹保柱在德清收拾战场,到处找不到曾国荃等人,知道他们一定是随着小股人马钻出了包围。也没有派人追赶,因为张威命令他打扫战场后立即派两个师向苏州进发协助围歼苏州守敌,另一个师立即前往黄山地区协助歼灭左宗棠。他立在山头上眺望整个战场,这个景象他在江西瑞金歼灭李鸿章的时候也见过,只是今天战场在群山之中,又正逢日落之时,夕阳衬着山川一片鲜红,更感到悲凉。战斗结束了,偶尔还会有军号响起,似乎要重新唤起那千军万马,显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