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月升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明月升

第15章

书籍名:《明月升》    作者:馨然


准是如烟她们为我的手伤问何伯寻来的,心下有了暖意,抬头朝如烟一笑,如烟竟心虚似的低了头,双颊有着不自然的红晕,好象被  我撞破了心事,既这样,赶紧挥手叫她忙去了,好让她自在些。这个小丫头,还真有趣。

第二十七章  寿宴(上)

这些天我留着如蓝在府中绣着要给皇后的寿礼,只带如烟和锦儿进出府中,忙着搜集一些与寿宴有关的“素材”,当然还有一件秘密的事儿,至少现在是这样。

自我“闯祸”后,宋天恒不再让程远之跟着我,想是觉得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保护,哼,反正程远之本就是宋天恒的贴身侍卫,我对此事的反应很平静,倒是如烟她们为我鸣不平。每日我只是例行公事般与宋天恒问安,然后就是我的“自由活动”时间了。宫里“委托”下来的任务想必他有所耳闻,所以这阵子我频繁出入王府,他从不过问。以他对我的偏见还有他现在的性情,见到我就只是一张冷面孔,可谓冷淡之极。郑芳玉似乎很满意我的现状,终于有人和她一起坐冷板凳了。我不甚在意这些,每天忙的焦头烂额,没功夫理睬她。

手上的伤现在已结疤了,淡粉红色一条爬在手掌上,如烟坚持天天给我抹去疤药膏,可要将它变得和手掌一样白,估计需要些时日。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皇后寿宴那天,我不必包成熊掌参加了。

十一月初一是皇后的寿宴,也是我最忙碌的一天。我早早地梳妆入宫布置寿宴的会场。红色的灯笼是少不了的,要突显喜庆的气氛。虽然不可能造出火树银花的烟火架式,但弄点有特色的插花还是手到擒来的。当然备这些鲜花、花泥、小竹篮子只需知会福公公便可,至于操作嘛选了几个聪明手巧的宫女培训后上岗,所以做起来事半功倍。寿宴定在同寿殿举行,这个殿设计的极有特点,窗子距地面较低,有些象现代的外飘窗,且临湖而建,石船舫紧挨着大殿西边的岸,这倒是合了我的心意,让福公公安排了宫里乐坊的人在船舫中演奏,既不占用殿内地方,且音乐透过湖水传入耳中听来更加灵动,前几天与福公公实验了一把,效果好极了,福公公乐的直点头,一个劲儿夸我的点子妙。曲子是我预先交给乐坊让他们加紧练习的,因为不熟悉古代乐符,所以只能照本宣科,亲自吹奏一番让宫坊善于此行的记录下来谱子再演练。因是入冬,下午过后天气还有些寒的,所以我让宫里御厨备了鲜榨热果汁,宴会上女眷颇多,应该会受欢迎。

安排的差不多了,我便带着如烟如蓝到福公公为我安排的暖阁里歇息,这一坐下才觉得脑仁儿阵阵的痛,脑袋也有些晕,如烟她们看出了我的不适,极快地为我备好靠枕,我便躺在贵妃榻上倚着靠枕眯着养神。看来这阵子真是太忙了,这一眯就睡实了,还是如烟把我叫醒,说是看见康王爷王妃已经进宫,我听了赶紧从榻上起来,让如烟为我理理头发,换上带来的那套桔色衣裙,照了照镜子,脸色有些苍白,忙补了补胭脂,收拾妥当后出了暖阁。

第二十七章  寿宴(中)

随着殿外小公公的宣报,我终于见到了宋氏皇族的兄弟手足。都是一男多女的组合,妻妾成群啊。女眷们打扮的姹紫嫣红,环肥燕瘦,各有特色。如今尚在的除了皇上、三哥康王爷与宋天恒之外,还有五哥忠王爷、七哥顺王爷、八哥庄王爷,在朝的品极高的重臣也在受邀之列。因此,我有幸见到了前九王妃韩落梅的父亲—韩延龄韩尚书及七王妃和郑芳玉的父亲—右丞相郑之栋。韩尚书身材中等,谦恭有礼,一袭暗紫红的袍服更显沉稳,只是神态略疲惫,眼中有着一丝叹惜。不知是否又想起了他的女儿?比之郑丞相,可谓左右逢源,大概是这几年在官场上甚为得意,吃的太好了,身子发福的厉害,有点儿象小时候在画报上绘的财主形象,心中觉得有些好笑。

人到的差不多了,寿宴的主角—皇后与皇上在一干公公宫女的簇拥下驾临同寿殿。皇后身穿金红色暗团福裙衫,头戴九凤翔天金丝冠,双耳侧各插一支同色单凤含珠簪,垂下的珠子随着前行的步子打着秋千,别具风情。皇上牵着皇后的手入了殿中的正座,殿下一干人忙齐声恭贺,皇上传了口谕:今日皇后寿诞,君臣同乐,不必太拘泥。众人听后亦纷纷落座,康王爷一家及忠王爷一家与我就坐的地方相临,对面是顺王爷及庄王爷,几位朝中元老重臣被安排在大殿右侧就席。福公公站在皇后身侧见我朝他微微点头,亥首会意,对着窗边待命的小公公一抬手,轻灵优雅的乐声便从殿外飘了进来,因曲调新鲜,殿内众人亦都侧耳倾听。

约半柱香的功夫,皇后略带欣赏的口吻开了腔:“福林,这曲子倒是新奇,可有曲名?”

福公公忙恭敬地朝皇后行个礼,回道:“回皇后,这曲子叫《春江花月夜》,是锐王妃亲自教授乐坊弹奏的。”

“哦?”皇后的目光寻到了我,眼中流露出的神情显示出期待我的下文。

我忙从座上站起身,“皇后,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在明成时一位名士写了诗词,被精于乐理的人赏识就谱了曲弹奏出来,月儿觉得很适合在寿宴中演奏,就交于福公公安排了。”

“真是劳弟妹费心了,这曲子听来优美动听,本宫很喜欢。想来诗词亦应是不凡之笔喽?”

“皇后若是喜欢,月儿现在便可写来。”朝皇后调皮的一笑。

“这…可需很久?”皇后有些担忧,怕我不能参加寿宴。

“无碍,只需片刻”我塞给皇后一个定心丸。

于是,皇后吩咐福公公为我准备文房四宝,我便行草挥墨了。在殿内众人进献寿礼后,我的墨宝算是完成了。将笔搁在笔架上,两边侍候笔墨的小宫女轻轻地拿起纸的两端,斜举着请皇上皇后观读。

皇上看到满纸的行草,用惊异的眼光扫了扫我,点头赞许道:“好字,没想到一女儿家亦能写出如此洒脱的笔法”说罢朝殿内一干人说:“众卿家也过来看看。”

皇上发了话,殿内的人也纷纷向这边聚过来品头论足一番。

“锐王妃真不愧是名符其实的才女,韩大人,你说是不是?”郑之栋言语中颇具挑拨的意味。

韩延龄看了看郑之栋,平静地回道:“郑大人所言极是。”

郑之栋眯了眯眼,拽了拽衣袖,不轻不重地说:“唉,可惜,此王妃非彼王妃,韩大人可要放宽心呀…”嘴角边隐隐的笑意浮动。

韩延龄愣了一瞬间,转而又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有劳郑大人挂心了。”

郑之栋很满意自己成功的刺激了韩延龄,抖抖身子绕到另一边。

我站的离他们较远,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能从神态中看出来是郑之栋说了伤人的话,因为我看到了韩大人袖中微微颤动的手。

第二十七章  寿宴(下)

众人欣赏完我的“墨宝”后纷纷回席,我亦坐下来让小宫女为我倒了杯热橙汁,慢慢地啜了一口,真是惬意。前面舞台已安排了歌舞表演,我终于可以喘口气,歇会儿了。装做不甚在意地朝韩大人那桌扫了几眼,看到韩大人手举酒杯,神情落寞,心思不由一动,拽了拽滑下来的披肩慢慢地踱了过去。

“韩大人,打扰了”语气真诚。

韩延龄抬头见是我,忙起身行礼:“见过锐王妃”

“韩大人客气了”回首朝如烟点了下头,接着说:“这是两套鸭绒的护腰、护膝,旁的是一些收下来的茉莉花,听闻韩夫人身子畏寒,想让韩夫人平日里做些食疗的小菜调养一下,本打算和韩夫人见面时相送,不巧,韩夫人没来,那就烦韩大人带回吧。”

“这…这怎么…”韩延龄不知该如何是好。

“韩大人,不必如此。护腰护膝是府里自己一处做的,连茉莉花也是我自己院中种的。北方天寒,韩夫人身子弱,套上这个正合适,又轻又暖,再辅以食疗的方子,身体会有起色的。”

说罢让如烟交给了韩延龄身后站着的小仆,小仆正犹豫该不该接,韩延龄见我坚持,只好不再推辞,点了头,小仆才恭敬地收了。

“韩大人面子不小啊”一声极不和谐的话插了进来,郑之栋缓步踱到韩大人身边。我瞥见那身肥肉一阵恶心,不找茬你就不舒服是吧,你个爆发户、老地主,心里暗暗骂道。

“老夫是没这个福份哟。”假惺惺地叹惜着。

心里不禁冷笑道,真是过份,太嚣张了!深吸了口气,不紧不慢地说着:“郑大人,此言差已。您老怎么会没这个福份呢,七王妃可是极‘孝顺’的,郑姐姐也得了您老的真传,心思缜密的紧,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能孝顺您这位父亲大人呢。”

郑之栋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听不出我言语中的讽刺之意,脸上的表情变了变,很快又转为平常。

“弟妹原来在这儿,怪不得找不到人了呢。”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七王妃华丽的飘了过来。真是一家人心有灵犀,大概是想帮老爸免受尴尬吧。

“正有事儿要问弟妹,听人混说弟妹被九弟禁足了,不得踏入落梅轩半步,可有此事?想是别人说的玩笑话,九弟怎会如此待弟妹呢”语气中没有半点担忧,倒是透着兴奋。说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巧能让两旁席间的人听到,我知她是故意的,至于传消息的人也只能是郑芳玉,宋天恒的性子绝不会对外宣扬此事,而我是当事人又怎么可能自曝家丑?哎,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正了正神,笑着回道:“是谁在七嫂耳边乱嚼?见不得别人恩爱呀,查出来定要问个明白。”

“臣妾也觉得九弟应是真心待弟妹,真要是对弟妹禁足,可真不公平呢”边说边盯向锐王府的一桌“你说是吧,九弟”,伴着七王妃的话,我再一次成了殿内的焦点,连带着还有宋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