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凤箫折扇美人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凤箫折扇美人

楔子 奇遇

书籍名:《凤箫折扇美人》    作者:冷清明


        话说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夏季的北国乡村,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于周泰、吴萦来说,这片黑土地他们再熟悉不过,十几年前的知情生活,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记忆。如今两人以文史学家的身份来这里调研,心里竟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在黑龙江省文化厅几个同志的陪同下,周泰、吴萦来到了路国忠家,众人热情洋溢地攀谈着。

        “……这个村子的汉语名字叫作东安,满语名字叫作尹钴禄,尹钴禄就是我家的祖姓。清朝以前,这里的人都以放牧、打猎为生,康乾盛世的时候,大家纷纷学汉语,改汉姓,学习农耕。以前满族人喜欢养马,汉族人喜欢养牛,现在想区分满族和汉族很难,就拿我们村来说,大约五分之一是满族,五分之一是汉族,另外五分之三是满汉混血。”路国忠讲述道。

        “路村长知识这样渊博,一身学者风范。”吴萦赞叹道。

        “一个农民,能一口气讲这么多东西,倒教我们这些搞历史的无地自容!”周泰说道。

        路国忠笑道:“说我博通经史、一身学者风范,真是叫我愧不敢当,我们村有一个世外高人,其实我知道的这些知识,也都是从他那儿听来的!”

        正聊着,路国忠家从城里来了几个亲戚,有路国忠的妻子腾文秋欣喜不已,向众人介绍了了一下,来客是她弟弟滕文宾一家三口,还有妹妹滕文香。

        听说滕文宾是历史老师,吴萦兴奋不已,急忙说道:“刚刚路村长讲述了许多自己家族的历史,既然你是一个历史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下你们家族的历史?”

        滕文宾笑道:“我只研究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像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就我姐夫这样的闲人才有时间理会!”

        周泰、吴萦大失所望。忽见外面跑进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嘴里还叫着:“干娘!我来看你了!”一见屋里有许多陌生人,男孩儿忽然停住脚步,显得怕怕的。

        腾文秋叫道:“二郎,到干娘这里来!”

        路国忠向众人介绍道:“这是我干儿子凌烨,就是康熙皇帝玄烨的烨!你们有所不知,他们家族英雄辈出,单说‘火’字辈的九个孩子,竟然个个都是全省有名的神童!”

        周泰一见这小男孩儿相貌堂堂,气质过人,便问道:“小朋友,你是满人吗?”

        “我是汉人!”二郎回答。

        吴萦问道:“那你为什么和康熙皇帝叫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里有火,我的哥哥姐姐名字里有火,我也应该有!”二郎小声回答。

        “你很机灵!”周泰赞道,心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知道自己名字的写法和寓意,真是难得!”

        路国忠的女儿晓萍正和滕文宾的女儿紫光在玩耍,晓萍叫道:“干弟弟,过来咱们一起玩吧?”

        路国忠笑道:“二郎!你认不认识那个城里来的小女孩?你去教她几首唐诗吧!”

        紫光妈妈笑道:“哎呀!我说姐夫,我就是一个语文老师,要说背唐诗,我的女儿还用得着别人教?”

        路国忠笑道:“别看你们都是城里的老师,你们的孩子却未必能胜过我们乡下的孩子!”

        “不如让两个孩子比试一下!我来当裁判!”吴萦说道。

        “好啊!二郎!你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腾文秋笑道,那眼神里对二郎充满了期望。

        却不想二郎一言不发,只是睁着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紫光。

        路国忠劝道:“二郎!要是你肯跟紫光妹妹比赛,干爹明天就煮玉米给你吃!”

        不想二郎不说话,紫光却说道:“姑父,我也要吃玉米!”

        “好,明天姑姑去地里掰,然后再做给你吃好不好?”腾文秋哄道。

        紫光急道:“我现在就想吃!”

        紫光的妈妈严厉地斥责道:“紫光!又不听话了!忘了我在家跟你说的话了吗?”

        紫光被妈妈吓住了,无奈地说道:“明天就明天!”

        路国忠见二郎一言不发,心想他可能是有些怕生,应设法让两个孩子接触,便说道:“紫光!这位小哥哥是好孩子,你快去拿些糖果给他吃!”

        “好!”紫光答应着,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二郎,说道:“给!这下可以比了吧?”

        二郎还是不说话,也不敢伸手来接,紫光索性直接塞进他的兜里。

        见二郎不语,众人更加急切,腾文秋灵机一动,笑道:“二郎,你不是说要给干娘娶个漂亮的儿媳妇吗?你看紫光妹妹漂亮不漂亮?要是你赢了她,她就做你的媳妇!”

        紫光妈妈怨恨道:“哎呀大姐!你这是开的什么玩笑?”

        “你还嫌我干儿子高攀不上你们家吗?你自己瞅瞅,论相貌,论气质,那一点配不上紫光?”腾文秋笑道。

        紫光妈妈漠然不语,晓萍拍手笑道:“好好!让我表妹,做我干弟弟的媳妇!太好了!”似乎她心中认定二郎一定能赢。

        只听二郎说道:“好!那就比吧!”

        众人大笑:“英雄难过美人关!”

        “紫光!把昨天你妈妈教你的那首诗背诵一遍,看看这位乡下小朋友听过没有?”滕文宾说道。

        紫光立即背诵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天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郎略加思索,背诵道: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该,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听二郎随口背诵出同一作者的诗,众人无不惊骇,之后的比较,只要紫光背诵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二郎便能立即背诵同为王之焕的《凉州词》;只要紫光背诵了李白的《静夜思》,二郎便不假思索的背诵《月下独酌》。

        一连几个回合,二郎毫不逊色,紫光的妈妈建议道:“唐人的诗歌浩如烟海,两个孩子这样比下去,到明天早上也不会有结果,不如咱们改作唱歌比赛吧!”

        “要说改作唱歌比赛,你们更加没有胜算了,要知道,二郎家世世代代都是曲艺界的高人!”路国忠笑道。

        滕文香笑道:“我说姐夫,我嫂子是教语文的,我是教音乐的,我们好歹也是城里的老师,还会不如一些个民间艺人?”

        吴萦笑道:“难得两个家庭都精通文学、音乐,这场比赛更加有趣了!”

        周泰提议道:“既然这样,不如让两个孩子演唱你们自家作的歌曲,这样一下就能比较出两家人艺术造诣的高低。”

        众人都表示赞同,紫光随即唱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的教导记心上,

        别人玩耍,不模仿,

        遵守纪律,好榜样。

        歌曲简短通俗,众人拍手叫好,虽然紫光演唱的还算可以,但周泰吴萦心里清楚,这样的歌曲节奏、韵律简单,意境、内涵全无,绝非什么上乘之作。

        众人把目光转向二郎,只见二郎眼珠一转,问道:“是不是只唱一首?”

        “是的!”周泰说道。

        “如果是只唱一首的话,好吧!不过……我肚子有点饿了,没有力气唱了,我现在要回家吃点饭,回来再跟你们比试!”说完转身跑出了门外。

        众人大惊,紫光妈妈取笑道:“这小鬼挺机灵,比试不过就逃走!”

        “我看未必!等一下看看他回不回来再说!”吴萦说道。

        周泰问道:“路村长,这小孩儿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

        路国忠说道:“这家人世代研习诗文、曲艺、书画,个个学贯古今、才华过人,这在我们勃利县也算是家喻户晓,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官府送给他家‘勃利第一名门’的牌匾。他家最有本事的要属‘水’字辈的凌澈,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凡是天下有的东西,没有他不精通的,人都称诵他为‘世外高人’!”

        紫光的妈妈问道:“他有这么有本事,还呆在乡下干什么?”

        “这就叫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有多少次,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请他去城里工作,可都被他推托了,人家不是普通人,想法自然跟咱们普通人有区别!”路国忠说道。

        周泰问道:“十几年前我们在依兰下乡的时候,也曾听说过‘勃利第一名门’的事情,只不过当时只听说‘木’字辈的凌柯先生才是最杰出的!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凌澈的名字!”

        路国忠笑道:“凌澈的年纪比你们略小,那时他正在哈尔滨求学!”

        周泰、吴萦恍然大悟。

        路国忠滔滔不绝,一连讲述了许多关于凌澈的事迹。

        周泰、吴萦听得正入神,忽见二郎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棒热气腾腾的玉米,那玉米被两片叶子包着,二郎深情的望着紫光,将玉米递给了她。紫光欢喜的接过玉米,连声道谢。

        众人惊叹:“这小鬼果然有心!”

        腾文秋更是取笑道:“看来紫光非要嫁给你不可了,现在就对她这么好?”

        周泰及时站出说道:“二郎小朋友,你吃过饭了么?现在可以唱了吗?”

        只听二郎说道:“你们输定了!因为你们会唱的歌太简单,别人也会唱。但我会唱的歌,只有我一个人会唱!”

        “好啊!你快唱吧!”吴萦催道。

        只听二郎唱道:

        你嫌我恣游放荡、人烦厌,

        我笑你深陷凡俗、太痴颠。

        读过些千古名篇,**分、都是倾幽怨:

        ——为争些微名虚利,痛失了多少爱恋。

        管什么旧礼法、尘观念,

        只当心,这玉貌朱颜、轻变换。

        将些个痴情曲、浪漫歌、风流韵,

        趁着我年少无知、都唱遍!

        这首歌风格古朴,韵律和谐,加上二郎演唱得准确动听,二郎获胜的结果不容置疑。

        在乡下能听到格调这样高雅的歌曲,周泰、吴萦大为震惊,慌忙问道:“这首歌曲是谁教你的?”

        “是小灿姐姐教的!”二郎说道。

        “就是凌澈的女儿凌灿!”路国忠说道。

        “你带我们去你的小灿姐姐家好不好?”吴萦问道。

        “好吧!”说着,二郎转身带路先走。

        晓萍和紫光觉得有趣,急忙跟了出去,周泰安抚众人:“我们去去便会!”路国忠也知道人去多了不方便,便任凭周泰安排,和其他人留在了家里。

        一行人寻到村西头一户人家。细看这家的院落,但只觉得:

        这不是农家院,

        倒像是潇湘馆。

        你不见那柳丝儿长垂在门前,

        牵牛花爬满了墙山,

        篱笆院打扫的秩序井然,

        红粉的花儿开满园。

        飞绕在房前,

        有七八个鸽子、两三只飞燕。

        映衬在屋后,

        是流不完的绿水、数不尽的青山。

        谁将这草庐修在了乡间?

        是孔明还是陶潜?

        几人缓步走进屋里,但只见这房间的陈设有条不紊,洁白的墙壁上点缀着几张风格各异的字画,桌椅箱柜都是精巧绝伦之作,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摆放在壁橱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数不胜数的书籍,按门类整齐地摆放了五六架。

        一个**岁的小女孩儿独自在家作功课,晓萍最先跳进屋里说道:“小灿姐姐!这两位叔叔都是城里来的大官,这小孩儿是我的表妹紫光!”

        凌灿抬头一望,瞬间周泰、吴萦各自惊疑:“怎么这小女孩儿的相貌有些面熟!”

        凌灿说道:“你们好!请坐吧!”

        “小姑娘!刚刚二郎唱的歌是你教的吗?”吴萦问道。

        “是呀!怎么了?”凌灿问道。

        “那……你是跟谁学的呀?”周泰问道。

        “是我爸爸妈妈教的呀!你们也想学吗?”凌灿问道。

        忽听屋外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咦!今天有客人来了!”

        周吴二人急忙起身望去,但只见一对三十岁上下的夫妻,两人头戴斗笠,穿着朴素休闲,妻子身材娇小,步履轻盈,手持两柄鱼竿,低头时斗笠沿遮住了大半个脸;丈夫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中拎着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一脸疑惑地望着周吴二人。

        妻子听到丈夫的话,抬头望去,一刹那悲喜交加。

        周吴二人已先脱口叫出:“韩梅!小师妹!”

        “怎么……怎么会是你们?”韩梅惊喜的问道。

        吴萦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已经……我不是在做梦吧?”

        “我也不敢想想,会再遇到你们,你们过得好不好?其他兄弟姐妹好不好?”韩梅热泪盈眶。

        “好!大家都好!我们都以为你已经不在人世了!”周泰说道。

        “说来话长!我一个人迷了路之后,险些冻死在荒郊野外,多亏凌澈救了我!”韩梅望了一下自己的丈夫,然后说道:“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把我困在了这个村子里,等开春能通消息的时候,下乡运动已经结束了,你们也都回杭州了!”

        “你不知道,我们回到杭州,告诉姚师兄,说你已经不在了,他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吴萦说到这里,周泰急忙碰了他一下,暗示他不要说这些事。

        “真的吗?那……姚师兄……他现在好吗?”韩梅问道。

        周泰心里清楚,既然人家都已经是有家的人了,有些话是不该说的,便想了想才开口:“好!他现在是全国有名的文学大师,是咱们当中最杰出的一个,六年前他娶了个哈尔滨的姑娘为妻,生了个女儿,小名唤作珍珠,现在和他差不多大吧!”周泰指着二郎。

        “那后来你为什么不回去呢?至少也该跟我们联系一下呀!”吴萦问道。

        韩梅想想说道:“后来凌澈帮我买了张火车票,要送我回去,都临上火车了,我又决定不走了,因为我喜欢上了这里!你们也知道我的事情比较复杂,没跟你们联系,也是为了减少麻烦!”

        “想不到你流落乡村,一呆就是这么多年,真是让你受委屈了!”吴萦说道。

        凌澈向韩梅责备道:“亏你平常这么喜欢谈天说地的,怎么从来也没听你仔细提起过这两位师兄?”

        韩梅分别给双方互相介绍了一下。又介绍自己的女儿凌灿给两位师兄认识。

        天上忽然掉下两个舅舅,凌灿固然觉得有些莫明其妙,但还是问了两位舅舅好,随后领着二郎、紫光晓萍到外屋玩去了。

        周泰、吴萦、韩梅讲述了各自的遭遇,期间不免声泪俱下。之后韩梅去厨房准备晚餐,二郎说道:“婶婶!我今晚不回家了,留下来帮你做菜好不好?”

        凌灿揪着他的耳朵说道:“你是想留下来帮着我们吃菜吧!”

        二郎无可奈何地撅起嘴巴,像是恼恨姐姐拆穿他的意图。

        韩梅说道:“婶婶一个人就可以了,你招呼好两位小客人,待会儿婶婶炖鱼、烧鸽子给你们吃,好不好?”

        几个小孩子拍手叫好。

        还没来得及开饭,路国忠夫妻忽然赶来,说什么非要带周泰、吴萦、紫光和晓萍回去,凌澈夫妻当然不肯,相持了一会,只带着晓萍和紫光回去了,两个孩子走时还恋恋不舍的,二郎虽然苦恼,但也不好跟去,只是说道:“明天我再去找你们玩!”

        众人聊得爽快,凌灿弹了曲琵琶给客人听,周泰兴致勃发,竟提出写些东西送给主人,凌澈夫妻大喜,急忙准备了笔墨,只见周泰写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俭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见周泰借陆游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借得这样巧妙、合理,凌澈夫妻赞叹不已。

        吴萦对凌澈说道:“不如妹夫也写一首送给我们好不好?”

        凌澈想想笑道:“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叫我来写,终究有些不合适,不过我侄儿正在学习书法和诗文,如今正好考察他一下!”

        大家赞同,只见二郎毫不犹豫,蘸了一下墨,认真的写道:

        社南社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飱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众人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周泰一诗是以作客为主题,二郎随便就能写出一首古人迎客的诗,而且内容、形式和周泰的诗一呼一应,对的这样巧妙。更难得的是,二郎的书法也练就得工工整整。

        吴萦惊道:“小孩子背诵古诗,多半是鹦鹉学舌,能体会其中韵味并做到学以致用的简直万里无一,这小孩儿真是旷世奇才!”

        正说着,忽见屋里走进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进屋便问道:“叔叔!我爸爸让我带二郎回去。”

        那少年戴着厚重的眼镜,身体单薄,见屋里有两位陌生人,也非常懂礼貌地向周泰吴萦问好。

        韩梅介绍道:“这是二郎的哥哥凌灼,他是全省第一神童!”

        吴萦大惊,急忙向凌灼问道:“你也懂诗文、书法吗?”

        凌灼答道:“以前跟叔叔学过一点,上学之后自然也就荒废了,毕竟考试不考,我比较在行的是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

        吴萦大为失望,周泰说道:“不要因为考试不考你就不学,你说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都是外国人的学文,外国人的学问固然要学,像诗词歌赋这些中国人自己的学问更要学好!”

        凌灼以前受到的都是别人的赞美和恭维,今天第一次被人教训,心里自然不舒服。

        凌澈对凌灼说道:“二郎今天又玩耍了一天,回去你爸爸肯定打他,今晚就让他住我这里吧!你回去就说,他的课程我都安排好了!”

        凌灼只好回去,二郎可以不回家了,情绪格外轻松。

        酒后,吴萦取出相机,给凌澈一家三口拍了张照片,下一张准备给二郎拍时,二郎却说等等,只见他迅速取来一本书,书名为《中庸》,然后把鸡毛掸子、花瓶等几样色彩鲜艳的物品点缀在自己身边,然后作出读书的样子,拍了这张照片,二郎的举动既可笑又可爱,众人欢笑满堂。

        第二天一早,周吴二人醒过酒来,天色已经大亮,二人慌忙到主人房里辞行,说是急着回哈尔滨有要紧事,凌澈夫妻苦留不住,韩梅忽然想起一件事物,便急忙翻箱倒柜,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扇坠,交到二人手中,说道:“这东西本来就是姚师兄家祖传的,是师母送给我的,既然我辜负了师父家的一番心意,你们帮我把它还给姚师兄吧!”

        周吴二人接过收好。

        韩梅又嘱咐道:“若是师母一直怪罪我那就算了,若是师母不怪罪我,请趁她老人家心情好的时候,把我的心里话转告给她,就说小梅对师父一家的收留和养育之恩,永生不忘!”

        一听此话,众人伤心不已。

        即将上车时,周泰看了看二郎,向凌澈夫妻说道:“小师妹和妹夫生活无忧无虑,我今天走了,也没什么牵挂,只是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小孩子,我多少有些挂念。其实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神童,未必是什么好事!”

        凌澈急忙谢道:“周师兄说得对!我们绝不会像教他哥哥姐姐一样,为了沽名钓誉,耽误孩子前途的,既然这孩子天资过人,我们对他也会因材施教。做到内外兼修、张驰有道,最大限度的培养他自己对知识的兴趣,和对事务的感知能力,让他自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听到凌澈的见解,周泰放心地点了点头。


        周泰、吴萦二人开着来时那辆吉普车,怀着无限的眷恋,离开了村庄。在车窗内,两人最后一次回头,见到二郎站在路中央,正痴痴地望着远去的汽车,吴萦说道:“你说这个小孩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周泰说道:“凡是战争年代出的英豪,都是向曹操、李世民、**一样的人物;如今是太平盛世,我想这孩子将来会像李白、苏轼、曹雪芹一样!”

        吴萦说道:“我忽然有一种预感,我预感咱们将来还会遇到这个孩子,那时他的名声、地位都会在你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