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易人行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易人行

第179章

书籍名:《易人行》    作者:雨铃




梅霖强咽了一口唾沫,把那句话送了下去,仔细的体味着这句话的意思,最后小声的念出了后面的四个字:“络先绝笔。”

“络先?”梅霖轻轻的念着这两个字,只觉的那股亲切的灵息,越发在自己心头强烈起来。

“应该是个人名!就是写这段话的那个人!”梅霖遥想着,那个人必是羽扇纶巾,意气风发,指点山河,谈笑间灰分烟灰的一个人,这个人一定不寻常。

梅霖遥想着前辈风采,不禁心意驰骋!

也不知过了多久,梅霖才从遥想中走了出来,洞中无日月,也不知是经过了几个黄昏。有一点清楚的知道的是,梅霖真的饿坏了,真可以称的上是饥肠辘辘。

梅霖刚要开口要饭,那只双头巨灵蟒早一头一只大鱼送到了梅霖手边。给梅霖送饭这可是两头比试的大好机会,哪敢怠慢,时间长了,那两头也明白了,这饭送晚了不行,送早了更是不行,直到两头练到了梅霖手未伸、口未张时,刚好送到为止。

两头还要千方百计的比赛谁捉到的东西好,符合梅霖的心意,如果能得到梅霖的半句奖赏,那更是会兴奋上一天。

输了的那头,则一整天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如丧考妣!

两头送上了食物,梅霖抓过来就吃,两头眼巴巴的等着梅霖来判定胜负,进行表彰。哪知,梅霖只顾大口吃着,低头对着那只木匣,一改常态的对两头理也不理,两头不禁对望一眼,极为纳闷。

梅霖此时正在想着,是谁把这个匣子放到这里来的呢?这里连一点人来过的痕迹也没有,如果有人,至少应当有尸骨啊?难道也有人同自己一样,坠落到了这里?不会吧,再说真是人放的,这匣子为什么会放在上壁里面呢?奇怪,太奇怪了!

梅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到秘密一定在匣子里,说不定打开匣子就会明白这一切!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匣子里有什么呢?万一是毒药、机关怎么办?以前的书本上多有记载,贪婪者因此而毙的罄竹难书,自己可别因好奇之心死在这里。到时,如果有后来人来到这里,发现了这里的一切,还不笑话我梅霖一辈子?

他奶奶的,这样的蠢事老子可不干!

梅霖一下子把那只木匣放在了屁股底下,一屁股坐了上去,手托腮帮陷入了沉思。这匣子有着太多的疑问?

洞口的瀑布仍在轰隆隆的流着,梅霖却充耳不闻,又不知过了多久,梅霖突然一跃而起,一把拿出了木匣,嘴里嘟囔一句:“我敢打赌,能写出那些话的人,绝对不是卑鄙小人!”说完之后,一下子打了开来!

这木匣果然没有任何机关,甚至连把普通的锁头都没有!

梅霖把手伸进了木匣,结果碰的好象是一堆绢布。梅霖毫不犹豫的把那堆绢布拿了出来,那堆绢布钉在一起,好象应该是一本书。

“又是输?”梅霖老大的不满,原以为这么秘密的东西里面一定会有夜明珠什么的无价之宝,哪知又是书?他奶奶的,我梅霖这一辈子净跟输打交道了。

梅霖摸了摸绢布头上的一页,是残缺不全的,左下角缺了一大块,隐隐有些灰渍。梅霖仿佛觉的上面写的有字,手一接触到绢布,有一道闪光在脑中划过。

梅霖恍惚之中,看清了那上面果然写有三个大字,是古体大篆。梅霖熟读古书,自然识得,当即大声念了出来:“艮。。。天诀?”

“靠!我以为是谁?原来是你这个祸害!我把你扔了!”梅霖怒气冲冲的扬起手就要把这块绢布像扔石块一样扔出去,手上却传来了一股亲切的灵息,不知为什么,梅霖竟隐隐觉的有些不舍,不舍的当然不是这本书,而是一些连梅霖也说不上来的东西。

梅霖慢慢的把手收了回来,嘴里不停的说道:“你奶奶的,大家为你抢破了头,原来你一直躲在这里!老子倒了八辈子大霉了,你竟然沾在了老子手上。老子抽空就把你烧了!哼,你想害老子,那是连门也没有,只要老子不看你,你就害不了我!”

梅霖说到这里,把那块绢布胡乱的塞进了木匣里,随手扔到洞角去了。

那双头巨灵蟒早看到了梅霖手里拿了个木匣,左看右瞧,嘟嘟囔囔的不理他们,早已气愤不过。

两头互看一眼,心里是一同的想法:“赶紧把这破匣子扔到外面去,免的以后老子不跟咱们玩了!”

两头说做就做,这是第一次对一件事达成了共识,当即两头同时发布命令,巨大的尾巴一甩,向着那木匣卷了过去。

哪知,尾巴甩过去的快,退回来的更快,只听“咣”的一声砸在了石壁上。那小小的木匣竟发出了一股强大至极的攻击性的灵息,使巨灵蟒的尾巴砸了回去。

两头只感到天旋地转,头昏眼花,半晌缓不过劲来,不得不放弃了这一好不容易达成了一致的想法。

此时,梅霖早已沉沉的睡了过去,天塌下来也是充耳不闻,任凭两头闹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梅霖终于仰天打了个哈欠,醒了过来,又随手拿过了那个木匣子,想打开,想了想,大骂一句:“你奶奶的,不是好东西!”

骂完,又扔了回去,不一会儿却又拿了过来。

唉!这洞里实在是无聊啊,无事可干无聊,有了本破书,不能看更是无聊!

梅霖拿来扔掉,扔掉拿来,如此反复数十次,直把两头看的头大了十倍。

终于,梅霖大骂一声:“你奶奶的,祸害就祸害,老子在这洞里生不如死,还不如早看早死得了!”

梅霖一把掀开了那木匣盖,拉出了那本《艮天诀》,用手一摸,说也奇怪,自己的手摸到绢布上,脑中立即直接显现出字迹来。

难道自己手上长了只眼?我怎么不知道,梅霖把手摸到了石壁上,结果眼前一片黑暗,又摸到了巨灵蟒身上,眼前仍是黑暗。

“你奶奶的,看来还是这书在作怪!”梅霖又把手放在了那本书上,眼前出现了一行行的大字。

“能看见东西的感觉真不错!”梅霖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才仔细的去辨别脑中的字,只见第一页上只有两个大字:“论气”!

“靠,这也太浪费丝绢了吧!”梅霖也不多想,随手掀了过去,接下来写的却是:“混沌初开,一气化三清;清者上升为仙,浊者下沉为鬼,人秉正邪两气而生。是故仙人本是一口气,故能飞升隐形,穿山入石,水遁土遁,任意显形。

学法先修气,万法不离其宗。武者,修其内气,强身健体;佛者,自悟成性,万灵一体;道者,顺乎天地,化身于气。天地灵气自涌泉而起,上至泥丸宫,冲顶而出,天地人化为一体,是谓三才归位。

无中无有,有中生有,有像即有质,有力亦有质。灵质本为万法之源,灵息则为万法之驱。质聚则成人,质散则成气,气伸张收缩则成息。

息至质至,质至则万法齐至。

是故气为万事万物之本,天地之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不可不深研细判。”

梅霖读到这短短的一段文字,立即被其吸引住了,只觉的好象碰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神交之友,正可以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形容,只高兴的手舞足蹈,哈哈狂笑不止,只把那两头看的目瞪口呆。

梅霖从这一段短短的文字中看出了三点,一是天地人神鬼的本质原来是气啊!二是修练道术的方法,无非是要练气,冲破泥丸宫。三是两条定律。

用梅霖的话来讲,第一定律就是:任何现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象即有质,有力亦有质,任何的仙术、仙法、仙力、仙能皆由灵质构成,由灵息驱动。

第二定律就是:灵质构成灵气,一气化三清,一切仙力皆来源于灵气。

“靠,原来是这么会事啊!”梅霖只觉的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到达了一个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直想找个人来大声的诉说他的新发现,“要是月姐姐在这里就好了。”

梅霖一把搂住了那只双头巨灵蟒,亲了半天,只把两只头搞的莫名其妙。

梅霖兴奋的半天,恨不得立即就开始练习起来,当即盘膝坐下打坐,这对梅霖来说,要放在以前在武当山的时候,打死也不会干这些无聊的事的。

现在,除了这件事,恐怕连件无聊事也找不出来。

梅霖坐了一会儿,只觉的半点反应也没有,倒把屁股坐的冰凉,脑子里犹如一团乱麻,反来复去的想着那些话的含义,越想想到的越多,想到的越多就越乱起来。

梅霖知道,要练气,首先就必须保持心静,当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渐渐的觉的脚底有一股灵息在聚集。

从此,梅霖吃了坐,坐了吃,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能够感觉到一股灵息沿着涌泉穴,进入了自己体内,到达了泥丸宫。

梅霖没多少耐心,忍不住又翻开了《艮天诀》的第三页,只见上面仍上二个大字:“论人”。

“论人?为什么不是论天?”梅霖脑中出现了一个疑问,现在梅霖只觉的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灵息更加的强大了。

梅霖隐隐觉的这天书好象少了一些什么东西:“也许是神仙不愿论他自己吧!”

梅霖自言自语道,翻开了第四页:“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坤元合德机缄通,五气偏全定吉凶;戴天覆地人为贵,顺则吉兮凶则悖;要与人间开聋馈,顺逆之机须理会;理承气行岂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五阴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未至;五阴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

这一卷与上一卷最大的不同,就是极为深奥,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极多的内容,梅霖只隐隐觉的好象包含着许多的东西,至于具体是什么,却还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