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皇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明皇

第2章

书籍名:《明皇》    作者:Toots


冬日里天黑得早。到了掌灯的时候,安禧还是不愿休息,只是缠着丽嫔,要她陪着把那个没堆完的雪人堆完。

外面雪下得很大,风也很大,丽嫔只好好言劝着,不肯答应。

安禧锲而不舍地在丽嫔身边磨着,不肯去睡:

“娘,就出去一会儿好不好?”

“娘,就去看一眼,想看看父皇有没有把萝卜安上去。”

……

却说丽嫔与安禧走后,秦德同拿着个萝卜匆匆来到溪边,不知该不该把萝卜给皇上。在一边站了好久,也不敢说话——贤皇的脸色很是阴沉。想来是刚才那份奏则引起的吧。

在溪边站了好久,看着纷飞的雪花,贤皇感到有些冷。当年安皇去得突然,身为安皇唯一的儿子,年仅七岁的他就不得不在众大臣的拥簇下登上皇位。光阴似箭,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人们把他与开创一代盛世的洛皇相提并论,称他为圣君。然而,在他的心中,人们称道的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却是一片萧条之意,或许,只有他,不愿意被那太平的金粉蒙住眼睛吧!

皇后走后,他常常会想起景皇晚年的故事:三位封王的皇子为争夺皇位而相互算计、甚至要杀了互相,最后胜利的宁皇,无疑是个好皇帝,但是代价实在是太大——在那次斗争中,就有外敌趁虚而入。他常常会想,如果自己的十七个儿子也争起来呢,会是怎么样的呢。他不敢想下去。

刚才户部送来的折子上说,户部存在巨大的亏空,不知是谁写的则子——没有属名。他很想知道那个写折子的人是谁,如果找到那个人,他要升他的官。

一转眼看见秦德同站在一边,贤皇淡淡开口:“你去宣祺谧进宫,然后叫太子也来。”说完,他便往璇镜宫去了。

此时此刻,明亲王府中,四皇子明亲王祺谧正同十六皇子瑞郡王祺璇在后花园下棋。祺璇是李宸妃唯一的儿子,最是受贤皇疼爱。祺璇的棋技好的惊人,是人人称道的棋王。一如往常,祺谧投子认了输。

“十六弟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让四哥我赢一次啊?”祺谧戏笑着捡着棋子儿。

祺璇嘿嘿一笑,道:“四哥,您看我什么时候让过别人?下棋这事,让了别人就没有乐事了不是?”说到这里,他的话锋突然一转,正色道:“四哥,刚才我出宫时听说户部有人上了折子,说是户部有大亏空。父皇已经着秦德同来宣你进宫呢!”

“是么?”祺谧皱皱眉,“父皇找我,怕是要我去查这事。”他放了棋子站了起来,踱着方步,道:“这事可不好办,是门苦差啊!这一查,牵扯的人就多了。”

“四哥,你会接吗?”祺璇捡着棋子,漫不经心地问道。

祺谧挑了挑眉头,看向远方:“要真办起来,户部不得翻个底朝天?户部的牵连太大了……”他没有把话说下去。

祺璇明白他的意思,理解地笑笑:“可若是父皇硬要你去办呢?”

祺谧正要说话,这时,有下人来传报,说是皇上宣明亲王入宫。祺谧忙换了朝服,叫人牵了马,急急进宫了。

祺璇看着祺谧忙忙碌碌的样子,却是禁不住一笑,捡完了棋子便潇潇洒洒到东市上闲逛去了。这难得闲适的下午,自然是要好好逛逛的。

璇镜宫

贤皇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跪在丹殿下的太子祺煜和明亲王祺谧,心事重重。太子,是他亲手选定的接班人,学识自是不用说,可就是对什么事都不太上心,做什么事都先想到自身利益;明亲王,不用说,无论是学识还是能力,都是一流,做起事来,是滴水不漏,平日里说话办事也都是小心谨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是有一天,他们为了皇帝这个位子斗起来了呢。他再一次想起了这个问题。

好容易收回思绪,贤皇淡淡看了他们一眼,故意漫不经心道:“你们都听说户部的事了,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他紧紧盯着太子祺煜:“太子,你的想法是什么?”

“依儿臣看,这件事应该彻查到底。“祺煜恭敬道。

“唔。”贤皇点点头,“那你再说说怎么去查呢?”

祺煜看一眼贤皇,很快低下了头,不敢说话,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实在是恨透了这种召见,要是在朝会上,此刻早就有人出来为他说那该死的彻查办法了。

“你觉得呢?“贤皇把目光投向祺谧。

“回父皇,儿臣以为,户部的亏空是因为江南几省的税银迟迟没有上交的缘故。”祺谧一本正经谨慎道,“儿臣请命,前往江南各省,催交税银,解户部亏空之难。”一边说着,他一边向贤皇磕了个头。

看着丹殿下的两兄弟,一个是只会说不会做,一个呢,是打定了心思只想管外省的事。贤皇又是一叹:与祺谧比起来,祺煜只能称得上是笨拙了,要是这两兄弟有一天真的斗起来,祺煜决不是祺谧的对手。想到这里,他突然自失到一笑:怎么老是想他们兄弟有一天会斗起来呢,他们兄弟关系可好着呢。贤皇自己安慰自己。可他心中也清楚,如果照这样下去,他们兄弟间一定会为了这龙椅争起来。想到这里,贤皇不自觉想起了祺璇,若是祺璇,他会怎么做呢?

“那好,你就去江南的税银吧!”贤皇淡淡道,“你还有什么要求么?”

祺谧微微一笑,谨慎道:“儿臣想让八弟协同办理。八弟管理户部多年,在这些方面,他到底熟悉一些。望父皇恩准。”

贤皇看了他一眼,挑了挑眉头,心下也是暗暗赞叹祺谧的精明。他意味深长地一笑:“好,朕准了。”

“谢父皇。”祺谧的眉头轻轻一跳,嘴角的笑容也跟着轻轻一跳。

“你去德妃那儿辞一下,今天就动身吧。”贤皇漫不经心淡淡道。

听了这话,祺谧忙退下了。看着祺谧的背影,贤皇感到一些决然,这是他在太子身上没有发现过的。他看向太子,古怪地一笑,叫他也退下了。

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困扰,祺谧来到了阕颐宫。

雪德妃倚在软榻上悠闲地磕着瓜籽儿,她的小儿子十七皇子福郡王祺玫在一边喝着莲子羹。母子俩亲亲热热地说着话。

“母妃,今儿的莲子羹可真不错。”祺玫把空碗推开,笑咪咪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还是母妃这儿好啊!满屋子人侍候着,又暖和,还有好吃的莲子羹。”

德妃慈爱地一笑,拍拍身边的空处,示意他坐过来。祺玫急忙坐过去,顺手抓了一把瓜籽在手里。

“你宫里难到不是满屋子人侍候着,又暖和?”德妃抿嘴一笑,“净在我这儿胡说。”

十六皇子祺璇和十七皇子祺玫是仅剩的两名还在宫中居住的皇子,虽然他们已有资格到外面分府,但贤皇没给出任何理由,就让他俩一直在宫中住着,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大臣认得出他俩,大多数人是只闻其名而不识其人。

“我可没胡说。”祺玫挑了挑眉毛,“您又不是不知道,那弘露漪脾气坏的很,整日里挑三挑四的,好像除了会发脾气就什么都不会似的。整天跟这样一人杵着,哪里还有温暖可言啊。”说到这里,他故意长长一叹,偷看德妃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又满脸堆笑地嗑起瓜籽:“母妃,您当初怎么不给我找一个像四嫂一样的、那么聪明、体贴、漂亮、识大体的女孩子啊。您看四嫂多好,我都羡慕死四哥了。“他看着德妃,像个小孩子一样蹭到她怀中:”母妃,什么时候也替我物色一个像四嫂一样的女孩子吧!“

德妃一笑,推了他一下:“你这孩子,净说些没边的话。弘露漪怎么不好了,你说给我听听。“

祺玫嘿嘿一笑,低了头去嗑瓜籽,没有接话:弘露漪怎么会没有好的地方呢,他也不会忘了的。只是四嫂的印象在他脑中实在是太深了,他总是会不自觉的把她同四嫂相比…

德妃看着她心爱的小儿子,暗暗叹了口气。

“母妃,你听说了么,户部出了大亏空,父皇正着人去查呢。”祺玫有意识换了个话题,“父皇叫宣了四哥进宫,你说会不会把这事落在四哥手上?”

德妃皱皱眉,却又轻松地一笑:“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你四哥不会不接,也不会全接,毕竟还有太子呢。”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慈爱的一笑,道:“你也不小了,这种事是该关心关心了。不过母妃在这里要叮嘱一句,这些事,不要背着你父皇关心,也不要太过于关心。”

“知道的母妃。”祺玫一笑,又开始开开心心地嗑瓜籽。嗑完手中的瓜籽,祺玫拍拍身上的碎屑,站了起来,又伸了个懒腰,眼风一扫,瞥见祺谧在院中准备进来,向德妃一笑:“母妃,四哥来了。”一边说着,他一边向门口走去,却刚好与祺谧撞了个满怀。

兄弟俩一愣,旋即笑了起来。

“你明明已经从窗户里看见我要进来,怎么还会与我撞到。”祺谧揉揉被祺玫撞到的地方,又好气又好笑,“敢情你是故意的?”

祺玫也在揉着撞到的地方:“你不也看到我了么,难得去给你掀一次门帘,就被你撞。我说四哥,没事你走那么急干什么!”他很快一笑,凑上前去,道:“父皇宣你是为了户部的事儿吧,你接了没?”

“这不是来向母妃辞行了么。”祺谧一笑,向德妃行母子之礼:“儿臣向母妃辞行,愿母妃安康吉祥。”

“户部的事,不应该在京中处理么。”祺玫奇怪道,“你怎么要去外省?”

祺谧一笑:“我和八弟一道到江南收取拖欠的税款,不就要到外省去么。”说着,他看向德妃:“母妃,儿这一走,也要费好多时日,不能在母妃身边了,母妃不要挂念。母妃要好好保重身体。”

德妃笑着点点头,慈爱道:“这些我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