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明皇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明皇

第48章

书籍名:《明皇》    作者:Toots




待到太医和丫鬟们都离开,祺月淡淡然来到淑妃塌前:“母妃,还不愿意告诉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么?刚才是儿子来得及时,要是儿子没那么及时呢?”

淑妃静静看着祺月,突然一笑:“没什么的,你不是来了么。算了吧。”她顿了顿,拉住了祺月的手,声音突然有些哽咽:“好久都没看到你了,今儿看你,好像瘦了。母妃要是不在了,你可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啊……”

“母妃,你说的是哪里的话!”祺月打断了她的话,眉头轻轻皱起来。

淑妃微微一笑,淡淡叹道:“你父皇,总归是要作出一个决定了。这十多年的帐,总算是要开始算了。”

“母妃的意思是……”

淑妃看着祺月,淡淡笑着:“刚才那些所谓的刺客,其实是你父皇身边的影子侍卫。”

“母妃,你,做过了什么?”祺月微微一惊,握住了淑妃的手。

淑妃淡淡笑着,借着祺月的力气坐起身子,看向外面:“宸妃娘娘的死,和我有关。”

祺月的眉头微微一皱,等待着她把话说下去。

淑妃看着祺月,笑得很平静:“今天,听母妃讲一个故事,好么。”

祺月点点头,心下有些沉重的感觉。他抬眼看向淑妃,淡淡笑着:“母妃,这个故事,我不想听。母妃,有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何必记得那么清楚呢?”

淑妃一笑:“是么?若真的是这样的话,有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呢?平安,我得不到,一辈子都得不到……”

“母妃!”祺月打断了淑妃的话,“父皇不会那么绝情。如果真的是绝情的话,为什么要容忍了这么多年。难道您以为父皇真的忌惮这些所谓的外戚么?”

听着这话,淑妃微微一怔,心中似乎明白了很多。

祺月看着淑妃,道:“母妃,放下您心中的那些往事,好吗?”

淑妃看向祺月,却是一笑:“如今,母妃只盼着你能平安。”

“平安,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贤皇的声音蓦地从门口传来。

淑妃和祺月一齐看向门口,之间贤皇站在门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刚才听说,有刺客,刺客抓住了么?”

祺月微微一笑,镇定地向贤皇行礼:“回父皇,刺客跑得实在是太快,没能抓住。”

贤皇看向祺月身后的淑妃,倒是一笑,道:“只要没事就好。朕也好久没到你这里来了。今儿就过来坐坐吧。”

祺月听着这话,忙向贤皇和淑妃告退,出宫了。

贤皇静静坐在淑妃的床边,静静看着西斜的太阳,淡淡然开口了:“或许,你可以跟朕讲讲那个故事。”

淑妃的身子一颤,没有说出话来。

贤皇看向她,微微笑着:“朕想知道,当年,柔弱如你,怎么有勇气送上那么一碗有毒汤药。”

淑妃看着贤皇,突然笑了起来,眼泪却不听话地滚下了脸颊:“我不知道。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我有这个勇气。”

贤皇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轻轻一叹:“在心里压了那么多年,一定很难受,对不对?说给朕听,好吗?”

淑妃淡淡一笑,看向贤皇:“其实,皇上,您都知道,何必还要问我呢?”

贤皇微微笑着,道:“这是第一次你这么理直气壮地跟朕说话。从前,你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好像怕什么一样。”

“因为,已经没有什么顾忌的了。”淑妃看向贤皇,“所以,反而放开了,没什么好怕的了。”

贤皇看着她,等着她把话说下去。

“从前,为了祺月,我必须低着头过日子,因为我知道,一旦我不在了,他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淑妃没有再看贤皇一眼,淡淡说着,“如今,他也长大了,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当年的事情,我并不后悔。”她看向外面,说得很平淡:“我也不是什么贤良的人,也是有私心,在那件事情上,或许在知情的人看来,我是受了皇后的指使,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是处于真心。或许曾经,我也想过要得到你的爱。”她看向贤皇,嘴边扬起一丝笑容。

“现在呢?”贤皇轻轻挑起了眉头,饶有兴致地看向她。

“不奢求。”淑妃看着外面,“有些东西,强求不来。就好像你的爱。”

“恨过朕吗?”贤皇看着她。

淑妃看向他,淡淡笑着:“没有。毕竟,我有今天的地位,也是你给的,不是吗?在后宫里,没什么事情值得去恨,也没什么事情值得去爱。你恨的人,或许一夕之间就失去了一切变成了一个可怜人,你爱的人,也许根本看不上你的爱。爱,恨,到头来,受伤的都是自己。”

贤皇的嘴边扬起些许笑意:“这是你的真心话?”

“是。”淑妃笑得很平静。

“朕,会给你一个平安。”贤皇郑重地开口,嘴边的笑容有几分沧桑的味道,“好久没听到这么透彻的话了,只是没想到,说出这些话的人是你。”他站起身来,向外走去:“你好好休息吧,那件事情,忘了吧。”

淑妃看着贤皇的背影,重重叹了口气,仰躺在了床上。

她要的平安,已经到手了,一切,都应该结束了。想到这些,她的嘴边有了几分笑意,仿佛又多了几分年轻的气息,很是漂亮呢!

阙颐宫

德妃坐在窗下的榻上,看着外面已经不再翠绿的桃树,回想起春天桃花盛开时候的灿烂,有些怀念。

“母妃,我回来了。”安桢开心地嚷着,进了阙颐宫。

德妃抬眼望去,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刚才干什么去了?也不怕你十六哥训你。”

“十六哥才不会呢!”安桢笑得很开心,“十六哥是最好的哥哥,才不会训人呢!”她不经意看向外面,嘴边又多了几分笑意:“母妃,您说是不是?”

“祺璇?”德妃似乎自言自语一般开口,“或许真的很好,或许……”

“母妃,您在说什么呢!”安桢不解地看了眼德妃,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刚才我看父皇往淑母妃宫里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宫里都忙的不亦乐乎。母妃,他们在忙什么呢?”

“今儿是你七姐出嫁,你忘了?”德妃微微笑着,怜爱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自然是要忙。你父皇最疼爱你七姐的。”

“为什么父皇最疼爱七姐?”安桢的眉头轻轻挑起,笑得有些勉强了,“难道她比我强很多么?”

德妃看着安福,心中浮起一股无力的感觉,这样一个女儿,说不上是幸,还是不幸,如果有一天,闯了祸,谁又能帮她呢?她突然想起了同样身为公主的安福,她真的不知道比安桢强了多少倍呢!心里这样想,可口中还是得安慰着:“你这话说的,你父皇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是吗?”安桢撇撇嘴,“一点也感受不到,我还是觉得父皇不喜欢我。”
德妃微微一叹,看向安桢,道:“你也闹了一天,早些去休息吧。”

安桢看向德妃,知道是不能再留下去了,只好闷闷地回了房。

不知为什么,她又想起了安雪,安桢会不会是第二个安雪?脑中不自觉想着这个问题,德妃在窗边坐下:如果安桢会成为第二个安雪,她会不惜一切……除掉她!

“娘娘,该用晚膳了。”戴庭恭敬地进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德妃看向她,微微一笑,示意她把晚膳拿进来。

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阵喧哗,然后是贵妃进来了。依旧是一身眩目的金黄色的衣衫,贵妃似乎和几十年前相比没什么大的变化。

看着德妃,贵妃却露出了少见的释然的笑容:“祺琅……死了!”

听着这话,德妃不由得一惊,站了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姐姐,你说,说什么?!”德妃上前一步,拉住了贵妃的手。

贵妃看向她,却是笑出声来:“祺琅死了,死了!”

德妃看着贵妃,一时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好陪着她坐下。良久,贵妃看向德妃,笑得很吃力,眼角终于落下的眼泪:“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报应。”她看着德妃那张永远挂着三分笑意的脸,脸上终于也有了几分笑容:“我只有这一个孩子,只有这一个!可是,如今,他也死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德妃竭力保持着几分平静。

贵妃看向外面,语气愈发平静了:“马惊了,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脖子。”

德妃微微皱眉,还想说些什么。

贵妃看着她,微微笑着,笑得很是惨淡:“不要告诉我这里面有什么意外和阴谋,我想这只是命,改变不了的宿命。”她默然看着天空,仿佛被抽空了灵魂:“多少年,我这么争来争去,还不是为了他?如今……德妃,你知道吗,我只觉得累了,斗不动了。”她看向德妃,嘴边的笑容有几分释然的味道,“我喊了你几十年的妹妹,喊得我心里都恨了,可还是得对着你带三分笑意。我和你斗了十几年,多少次我以为我已经赢了,可是你一句话就扳回了一局,我连哭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笑,笑得我心都要滴血,谁懂得这其中的苦涩。早知道有这一天,我又何苦呢……”

德妃看着贵妃,轻轻一叹,没有说话。

这时,贵妃突然一笑,道:“有时候想想,我们斗了这么多年,什么也没得到,真的很不值得。”

“不值得又如何,我们还是争了这么多年,不是吗?”德妃轻描淡写地说着,“现在再说这样的话,不觉得太晚了吗?”

贵妃看向德妃,笑了:“作姐姐的最后和妹妹说一句真心话,或许你不会喜欢听,事到如今,皇后的位置还是落不到你的头上。”

听着这话,德妃眉头轻轻挑起:“难道还会是别人?”

贵妃淡淡笑着:“你是聪明人,不要被假象蒙蔽了。皇上根本就没有立后的意思,不管我们怎么争,不管我们有多么适合皇后那个位置,我们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