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胡雪岩(共五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胡雪岩(共五部)

第266章

书籍名:《胡雪岩(共五部)》    作者:高阳




『有过的。我不能去!』

『为什么?』

『第一、李中丞对王公有成见,我还为他所用,也太没有志气了。』

『好!』左宗棠接着问∶『第二呢?』

『第二、我是浙江人,我要为浙江出力;何况我还有王中丞委托我未了的公事,就是这笔买米的款子,总要有个交代。』『难得,难得,雪岩兄,你真有信用。』左宗棠说到这里,喊一声∶『来呀!留胡大人吃便饭。』

照官场中的规矩,长官对属下有这样的表示,听差便得做两件事,第一件是请客人更换便衣;第二件是准备将客人移到花厅甚至『上房』中去。

在正常的情况之下,胡雪岩去拜客,自然带着跟班;跟班手中捧着衣包,视需要随时伺候主人更换。但此时只有胡雪岩一个人,当然亦不会有便衣;左宗棠便吩咐听差,取他自己的薄棉袍来为『胡大人』更换。左宗棠矮胖;胡雪岩瘦长,这件棉袍穿上身,大袖郎当,下摆吊起一大截,露出一大截沾满了黄泥的靴帮子,形容不但不雅,而且有些可笑。但这份情意是可感的。所以胡雪岩觉得穿在身上很舒服。

至于移向花厅,当然也办不到了。一座小关帝庙里,哪里来的空闲房屋,闽浙总督的官厅,签押房与卧室,都在那里了。不过,庙后倒有一座土山,山上有座茅亭,亦算可供登临眺望的一景;左宗棠为了避免将领请谒的纷扰,吩咐就在茅亭中置酒。

酒当然是好酒。绍兴早经克复,供应一省长官的,自然是历经兵燹而无恙的窑藏陈酿;菜是湖南口味,虽只两个人对酌,依然大盘长筷,最后厨子戴着红缨帽,亲自来上菜,打开食盒,只是一小盘湖南腊肉。不知何以郑重如此?『这是内子亲手调制的,间关万里,从湖南送到这里,已经不中吃了。只不过我自己提醒我,不要忘记内子当年委曲绸缪的一番苦心而已。』胡雪岩也听说过,左宗棠的周夫人,是富室之女;初嫔左家时,夫婿是个寒士。但是周夫人却深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才气纵横,虽然会试屡屡落弟,终有破壁飞去的一日;所以鼓励慰藉,无怕不至。以后左宗棠移居岳家,而周家大族,不会看得起这个脾气的穷姑爷。周夫人一方面怕夫婿一怒而去,一方面又要为夫家做面,左右调停,心力交痤,如今到底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这对胡雪岩又是一种启示。左宗棠如今尊重周夫人,报恩的成分,多于一切,足见得是不会负人,不肯负人而深具性情者,这比起李鸿章###  以利禄权术驾驭部下来,宁愿倾心结交此人。

因此,当左宗棠有所询问时,他越发不作保留,从杭州的善后谈到筹饷,他都有一套办法拿出来,滔滔不绝,言无不尽。宾主之间,很快地已接近脱略形迹,无所不谈的境地了。

一顿酒喝了两个时辰方罢。左宗棠忽然叹口气说∶『雪岩兄,我倒有些发愁了。不知应该借重你在哪方面给我帮忙?当务之急是地方善后,可是每个月二十五、六万的饷银,尚无的款,又必得仰仗大力。只恨足下分身无术!雪岩兄,请你自己说一说,愿意做些什么?』

『筹饷是件大事,不过只要有办法,凡是操守靠得住的人,都可以干得。』胡雪岩歉然地说,『光墉稍微存一点私心,想为本乡本土尽几力。』

『这哪里是私心!正见得你一副侠心义肠。军兴以来,杭州被祸最惨,善后事宜,经纬万端,我兼摄无篆,责无旁贷,有你老兄这样大才,而且肯任劳任怨,又是为桑梓效力的人帮我的忙,实在太好了。』左宗棠说到这里,问道∶『跟蒋芗泉想来见面了?』

『是!』

『你觉得他为人如何?』

『很直爽的人。我们谈得很投机。』

『好极,好极!』左宗棠欣然问道∶『地方上的一切善后,总也谈过了?』

『还不曾深谈。不过承蒋方伯看得起,委托我的一个小小钱庄,为他代理藩库;眼前急需的支出,我总尽力维持。』『那更好了。万事莫如赈济急;如今有一万石米,在军需民食,能维持一两个月,后援就接得上了。再有宝号代为支应藩库的一切开销,扶伤恤死,亦不愁无款可垫。然则杭州的赈济事宜,应当马上动手。我想,设一善后局,雪岩兄,请你当总办,如何?』

『是!』胡雪岩肃然答说∶『于公于私,义不容辞。』『我就代杭州百姓致谢了。』左宗棠拱拱手说,『公事我马上叫他们预备,交蒋芗泉转送。』

这样处置,正符合胡雪岩的希望。因为他为人处世,一向奉『不招忌』三字为座右铭;自己的身分与蒋益澧差不多,但在左宗棠手下,到底只算一个客卿,如果形迹太密甚至越过蒋益澧这一关,直接听命于左宗棠,设身处地为人想一想,心里也会不舒服。现在当着本人在此,而委任的札子却要交由蒋益澧转发,便是尊重藩司的职权;也是无形中为他拉拢蒋益澧,仅不过公事上小小的一道手续,便有许多讲究;只见得做官用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样想着,他对左宗棠又加了几分钦佩之心;因而厚意替他多做一点事,至少也得为他多策划几个好主意。心念刚动,左宗棠正好又谈起筹饷,他决定献上一条妙计。这一计,他筹之已熟;本来的打算是『货卖识家』,不妨『待价而沽』。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当的酬庸,他是不肯轻易吐露的;此刻对左宗棠,多少有知遇之感,因而就倾囊而出了。

『筹饷之道多端,大致不外两途,第一是办厘金,这要靠市面兴旺,无法强求;第二是劝捐,这几年捐得起的都捐过了,「劝」起来也很吃力。如今我想到有一路人,他们捐得起,而且一定肯捐;不妨在这一路人头上,打个主意。』『捐得起,又肯捐,那不太妙了吗?』左宗棠急急问道∶『是哪一路人?』

『是长毛!』胡雪岩说,『长毛盘踞东南十几年,搜括得很不少;现在要他们捐几文,不是天经地义?』

这一说,左宗棠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对,对,请你再说下去。』

于是胡雪岩为他指出,这十几年中,颇有些见机而作的长毛,发了财退藏于密;洪杨一旦平定,从逆的当然要依国法治罪。可是叛逆虽罪在不赦,而被裹胁从逆的人很多,办不胜办。株连过众,扰攘不安,亦非大乱之后的休养生息之道;所以最好的处置办法是,网开一面,予人自新之路。

只是一概既往不咎,亦未免太便宜了此辈;应该略施薄惩。愿打愿罚,各听其便。


『大人晓得的,人之常情,总是愿罚不愿打;除非罚不起。』胡雪岩说,『据我知道,罚得起的人很多。他们大都躲在夷场上,倚仗洋人的势力,官府一时无奈其何,可是终究是个出不了头的「黑人」,如果动以利害,晓以大义;反正手头也是不义之财,舍了一笔,换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何乐不为?』『说得是。』左宗棠笑道,『此辈不甘寂寞,不但要爬起来做人,只怕还要站出来做官。』『正是这话。』胡雪岩撮起两指一伸,『象这种人,要捐他两笔。』

『怎么呢?』

『一笔是做人;另外一笔是做官。做官不要捐吗?』左宗棠失笑了,『我倒弄糊涂了!』他说,『照此看来,我得赶快向部里领几千张空白捐照来。』『是!大人尽管动公事去领。』

『领是领了。雪岩兄,』左宗棠故意问道∶『交给谁去用呢?』胡雪岩不作声,停了一会方说∶『容我慢慢物色好了,向大人保荐。』

『我看你也不用物色了,就是你自己勉为其难吧!』『这怕——。』

『不,不!』左宗棠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你不必推辞了!雪岩兄,你遇见我,就容不得你再作主张。这话好象蛮不讲理;不是的!足下才大如海,我已深知。不要说就这两件事,再多兼几个差使,你也能够应付裕如。我想(奇*书*网-整*理*提*供),你手下总有一班得力的人;你尽管开单子来,我关照蒋芗泉,一律照委。你往来沪杭两地,出出主意就行了。』如此看重,不由得使胡雪岩想起王有龄在围城中常说的两句话说∶『鞠躬尽痤,死而后已。』便慨然答道∶『既然大人认为我干得了,我就试一试看。』『不用试,包你成功!』左宗棠说,『我希望你两件事兼筹并顾。浙江的军务,正在紧要关头上,千万不能有「闹饷」的活把戏弄出来。』『是。我尽力而为。』胡雪岩说,『如今要请示的是,这个捐的名目。我想叫「罚捐」。』『罚捐倒也名副其实。不过——。』他沉吟着,好久未说下去。

这当然是有顾忌;胡雪岩也可以想象得到,开办『罚捐』可能会惹起浮议,指作『包庇逆党』。这是很重的一个罪名。然而是否『包庇』,要看情节而定;与予人自新之路,是似是而非的两回事。

他心里这样在想,口头却保持沉默;而且很注意左宗棠的表情,要看他是不是有担当?左宗棠自然是有担当的;而且这正也是他平时自负之处。他所考虑的改换名目;想了好一会,竟找不出适当的字眼,便次定暂进先用了再说。

接着,又有疑问∶『这个罚捐,要不要出奏?』他问,『你意下如何?』

『出奏呢,怕有人反对,办不成功;不出奏呢?又怕将来部里打官腔,或者「都老爷」参上一本。』胡雪岩说,『利弊参见,全在大人作主。』『办是一定要办;不过我虽不怕事,却犯不上无缘无故背个黑锅,你倒再想想,有什么既不怕他人掣肘,又能为自己留下退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