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春雪瓶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春雪瓶

第89章

书籍名:《春雪瓶》    作者:聂云岚


不知春姑娘是在西疆哪儿请人做的。”

春雪瓶笑了笑:“西疆哪有这样的的工匠,又哪能买到这样的料子!不瞒玉婶子说,我这套衣裙原是出自京城。”

鸾英:“春姑娘是这次来京后才新添置的?”

春雪瓶含笑地摇摇头。

鸾英惊异地:“春姑娘莫非过去曾来过北京?”

春雪瓶还是摇摇头。她见鸾英眼里充满了困惑不解的神情,便又说道:“实话告诉玉婶:这套衣裙原本不是我的,是我这次来京时西疆的一位亲人送给我的。”她停了停,又若不经意地说道:“听我那位亲人说,这套衣裙还是她在十八年前从京城带到西疆去的。”

鸾英听了也不再说话,只脸上充满了惊诧之色.又盯着春雪瓶的衣裙细细打量片刻,接着,她突然伸出手来撩起衣服下摆襟角处所嵌花边看了看,忽然间,只见鸾英那只撩着衣襟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脸色也突然变白,嘴里也不禁发出一声轻微的惊呼:随即喃喃般地说道:“天啦!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这摆角花边的接头处也和我妹妹那件衣服一模一样!”

德五奶奶见鸾英显出那般神色,也忙凑过来;问道,你又看出点什么异样来啦?”

鸾英忙指着她尚翻在手里的那毒角襟摆对她说道,德五嫂你看,我当年守着裁缝匠给娇龙妹裁做这件衣服时,花边嵌到这摆角处便用完了,我又叫人去新买一段来接上去的,当时因买花边的人未带样去,买回来的那段颜色略略浅了半分,我当时还曾为此怅憾多天呢!你看,春姑娘所穿的这件衣服,摆角处的花边也是接嵌,接上去这段花边颜色较前段淡了半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来!”德五奶奶忙埋下头去看了看,也感到十分惊异,说道:“不错,这接上去的一段是略浅一些,怎的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鸾英凝神片刻,又紧紧瞅着春雪瓶问道:“春姑娘,请恕我多嘴,告诉我,送这衣裙给你的那位亲人是谁?”

春雪瓶早已成竹在胸,不急不忙地应道:“香姑姑姑。”

鸾英先是怔了怔,随即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不禁失声呼道:“啊,是香姑!”接着她又迫不及待地连连问道:“香姑现在怎样?她一切都称心如意吗?”

春雪瓶:“香姑姑姑日子过得非常称心,身体也无病无痛,一家人过得和美极啦!?”

鸾英不禁以手加额,充满虔诚地说道:“这就好了!可怜的香姑,我一直都惦挂着她,也时时都在想念着她呢!”

春雪瓶也不禁被鸾英的热情和一片好心所感动。她为了拨开迷障在她心里的层层迷雾,便又试探着问道:“玉婶怎会认识香姑姑姑?”

鸾英:“香姑原是我那娇龙妹妹的使女,是我娇龙妹妹从西疆把她带回北京来的。她在我家住了两年,后来又由我妹妹作主,将她嫁给一位从西疆军营来的千总、,她才又跟随那位千总回到西疆去的。不想她。去就音信全无,算来已经快整整十九年了。”

春雪瓶不由想起莲姑曾在无意中对她说过的那几句话来.“我娘二十年前便随玉姑进关,曾在北京住过两年,她曾多次眼看到玉姑和人争斗,是见过许多世面来的  。”这话又从鸾英口里得到了证实。可见莲姑所说的那个“玉姑”即是自己的母亲,当然就是玉娇龙了。春雪瓶并不就此罢休,又把话题回到衣裙上来,只要能肯定这衣裙确是玉娇龙的旧物,她就可又多得到一条依据,心里的迷雾也就不难慢慢拨开了。于是,她又试着对鸾英说道:“不想香姑姑姑还有这么一段往事。要是玉婶没有认错的话,这衣裙定然就是玉娇龙姑姑的旧物。”

鸾英解释道:“既是香姑所送,就肯定错不了啦!我心里也在纳闷,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一套衣裙同一样的色,同一样的料,同一样的剪裁,同一样的花,连花边接头都一一样!现在可算已经弄清楚了,我毕竟没有认错。”她停了停,又说道:“我那娇龙妹妹生前对香姑真是宠爱极了,她二人名是主仆,实同姐妹一般。这套衣裙定是香姑出嫁时我娇龙妹妹送给她的。香姑兴许是舍不得穿,才又送给你了。”

春雪瓶感到她心里的迷雾又被拨开一层,她已经能隐隐看到母亲过去的一些影迹了。

鸾英默然片刻,忽又充满伤感地说道:“香姑可能还不知道最疼爱她的玉小姐在她走后不久就已经去世!春姑娘这次来京,她怎么也没请你给我们捎个信来!香姑可能早已把我们都忘记了!”她在说完这番话后,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春雪瓶从鸾英那充满感伤的话语中,只感到一种由怀旧而生感叹之情,却并无半点责怨之意。她从眼前这位雍容端丽的鸾英身上感到一种善良宽厚的心性,她被这种心性所感动,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话语去安慰她才好。一向机敏的春雪瓶也被这复杂错综而形成的局面难住了。

恰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来到她三人面前,说道:“王妃已经问起过春姑娘几次了。现在王妃和各位夫人、小姐已经赏完菊花,正坐在前面亭子里用茶,请春姑娘和两位夫人快快前去叙话。”

鸾英和德五奶奶一听,忙带着春雪瓶向前面亭子走去,德五奶奶边走边不安地说道:“我只顾闲聊,却把赏菊的事儿都忘了,真是失礼得很!”

鸾英却笑着对春雪瓶说道:“王妃召大家进府赏菊,全是为着春姑娘来的,春姑娘才是主客,我们都是陪衬,我却把主客给占来了,再不去王妃定会感到扫兴的。”

德五奶奶也说道:“能得到王妃的宠爱,乃是极大的荣幸。像春姑娘这样受到王妃特别恩宠的,据我所知,除春姑娘外就只有二十年前的玉娇龙小姐了。那次恰好我也在王府里,一切情景都好像和今天一般模样。”她用手向水池那边一指,又说道:“那天王妃骑马,马被坠雪所惊,直向玉老夫人冲去,玉小姐舍命上前将马拦住,才将老夫人救了下来。这事就是在水池那边道旁发生的。当时那一场危险景象,我至今回想起来还感到肉跳心惊。”

鸾英不禁双手合掌,虔诚地说道:“那次母亲遇险,全赖妹妹一片孝心感到神灵前来相助,方才化险为夷。不想为此竞有人编造出许多谣言,胡说妹妹会使妖法,又说妹妹怀有高强的武技,也正是这些可恶的流言蜚语,才把妹妹逼到绝路上去的。”鸾英说完后,不禁又发出一声催人泪下的叹息。

春雪瓶只默默留神地听着。她又从德五奶奶和鸾英的谈话中,听到了一些有关玉娇龙的往事。这些往事都是她不曾听人说起过的。因此,她除了感到新奇外,也使她感到在弄清母亲的身世上又多了一条可循的线索。

三人谈着走着,转过一排石山便已来到了六角亭侧。春雪瓶抬头向亭里望去,见亭子中央摆有一张白玉圆桌,圆桌四方各摆着一个同样白玉雕花圆凳,王妃端坐在上方圆凳上面,十余位满头珠玉、满身锦绣的夫人、小姐,全都聚集亭内,或站在王妃身旁,准备随时听候王妃旨意;或双双伏靠栏杆,彼此互话家常,借此一吐胸中的郁乐。使春雪瓶感到有些刺眼和奇怪的是:王妃独自坐在圆桌上方,其余三方和玉凳都仍空着。因此,尽管亭里坐满了名媛贵妇,王妃却仍然显得孤零零的。更使她不解的是:有的人已经露出疲倦不堪的神情,可仍强自支撑着站在那儿,竟没有一人到那圆桌面前就坐。春雪瓶也不去多想,忙俯身向前,低声对鸾英和德五奶奶说道:“看,那亭里玉凳尚空着,你二老恐已累了,快到那儿坐坐去。”

鸾英赶忙将她衣袖一拉,轻声对她说道:“别冒失!已有王妃在位,谁还敢去与她平起平坐!”

春雪瓶不由将嘴一撅,嘟嚷道:“哪来这样的规矩!”

她三人刚一绕到亭前,亭子里的女眷们一见她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一道道眼光都一齐向春雪瓶身上射来。这位来自西域,在她们心中充满神奇,使她们既感到敬畏而又怀着几分嫉妒的姑娘,没想到竟长得这么秀丽和标致!她那不卑不亢怡然自得的神情,在那一身淡雅中又显出几分华贵的衣裙的裹衬下更增添一种奇妙的风采,好似展翅出林的雏凤,又似带着朝霞飞来的野鹤。她一来到亭前,顿使满亭姝丽都为之黯然失色。端坐在玉桌上方的王妃,一见春雪瓶到来,便满含笑意地抬起手来,向她招了一招,启口说道:“春姑娘,快到我身边来,我正想和你谈谈呢。”

春雪瓶忙迈步走进亭里来到壬妃身旁,王妃指着她右旁玉凳说道:“坐,春姑娘。坐下好叙话。”

春雪瓶望着王妃笑了笑,又回头看了看并立在她身后的德五奶奶和鸾英,略略犹豫了下,这才显得不十分情愿地坐了下来。王妃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春雪瓶那显得不安的由来,便对着鸾英和德五奶奶将手微微一摆,指着其余的两个玉凳说道:“你二人不必拘礼,也来坐下。”

鸾英毕竟出身名门,立即落落大方地坐到下方的玉凳上了。德五奶奶虽亦跟着走了过来,却仍在逡巡犹豫,显得十分不安地说道:“这合适吗?”

王妃笑了笑,说道:“有甚不合适的!你家德秀峰也经常和王爷并座议事,况在今天来府赏菊的女眷们中数你年岁最大。”德五奶奶这才心安地坐了下来。王妃见鸾英和德五奶奶坶已坐定,这才回过头来问春雪瓶:

“王府里好玩吗?”春雪瓶:“好看,不好玩。”

王妃笑了笑:“京城里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