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暗杀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暗杀

第37章

书籍名:《暗杀》    作者:陈建波


但是,这缠绵的睡意不久后便被繁昌一句话儿打得破碎。令他霎时间有了震惊。

繁昌说:“这次,因为许致远的关系,日本人怕是要对许家下手了。”

繁盛沉默了片刻,反问道:“是由你来执行吗?”

繁昌摇头,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让丈母娘写封信,让她的儿子弃蒋投汪,也就行了。咱们这边有人替她送过去。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宪兵队早就对于许家的内情知晓得一清二楚。”

繁盛苦笑,说:“让老太太写信?难。她倘若不写呢,就把她们母女俩抓进大牢,明明确确向许致远发出要挟的警告?你们以为是三国故事呐?我对这种用心、手段实在是不屑。”

繁昌掐灭了烟蒂,在青石板上使劲地踩了踩,说:“那么,你就先去说一说,试探试探。日本人那里,我先挡着。你是许家的女婿,总不忍看着老婆和岳母坐以待毙罢?”

繁盛得了这个消息,自然是倦意全消,连在宅内过夜的心思都没有了,决定出门,去许宅通报一声,预先对那对尚蒙在鼓里的娘儿俩有个准备。他回屋草草收拾了一下,便去唤王管家开门。王管家不明所以,从刚刚捂出点热气的被窝里出来,问询究竟。

繁盛摇头顿足说:“老人家,您快些成不成?我这里赶着去救人呢!”

(四)

且说繁盛离开家门,穿街越巷走偏僻小道,避开巡逻的士兵来到许家,啪啪地拍开门,径直朝里去寻许怡。

许怡从睡梦中惊醒,听得是繁盛的声音,头发凌乱地来开门,问起这样慌慌张张夜来的情由。繁盛神色凝重地说:“去,快去叫老太太起来,有大事!”

许怡连忙去叫起母亲,母女两人在后院厢房内接待了这个不速之客。繁盛使个眼色,让她们遣退闻讯而来的佣人,低下嗓门说:“是,是就来抓我们吗?”

繁盛说:“这事先交由我们家老大办。老大预先和我打了个招呼。主要是日本人想要许致远投靠过来,让你们写家信招降。我估摸此事怕是办不成,你们不会同意,所以赶紧来报讯,想个应对之策。”

许太太颇感意外地望望这个女婿,没想到他会先行认定自己不会去写那封祸害儿子的信件,笑了笑,问:“你们家老大主办此事,他是什么想法?”

繁盛说:“自然是希望你写了。这样都不伤脸面、和气。他又好交差。”

“要是不写,会有什么后果呢?”许太太又追问一句。

繁盛抿紧了嘴唇,想了想,说:“那后果肯定是难以预料的。”

许太太拉起女儿的手,抚摩片刻,说:“我求你件事,明儿天一亮,就带怡儿回你们周家。他虽是许家的女儿,更是周家的媳妇。我料定,日本人是不会不顾令兄的面子,为难她的。至于我一个老太婆,倒无所谓了,就坐在这儿等他们上门来找。”

许怡听母亲这样说,一头扑在她的怀里,抽抽泣泣哭了起来。看着这悲切的场面,繁盛不觉也有些伤感,站起身来说:“不要这样哭哭啼啼的,反而叫我不忍心看下去了。你们在家里先收拾细软,预备明早去周家住。日本人那里,我再托老大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缓过去。”

这一刻,已是深夜。

偌大的海陵城内,除了许府陷入到艰险境地外,其余人家早就进入了梦乡,一片寂静。繁盛出了屋子,叫来佣人替他去后园打开平素几乎不动的窄小后门,出得门去就是深巷幽径。繁盛将手电光亮调到最低,影影绰绰照着脚下的麻石路,回到了益丰粮行处于巷内的后门。这会儿,他怕惊动四邻不去打门,退后两步快速跃起,左手搭住墙头,身体宛如狸猫般灵活,倏地上了墙,轻轻悄悄地往院内一跳。

第七章(6)

饶是他这番动作做得轻捷利落,还是没有逃过屋中人的警觉。

王小姐的声音在寂寥的空气中飘荡:“原来是你,这深更半夜地偷偷离了老婆,跳墙来会情人,好不罗曼蒂克啊!”

繁盛走过去,敲敲门道:“说这些开门风凉话干什么?开门吧。”

门吱呀开了,王小姐穿着件贴身薄衣拦住去路,低声说:“这半夜鬼鬼祟祟的形迹,可不像是正大光明的男子汉做的。”

繁盛伸手揽住她的柔软的腰肢进了门,反手带上门闩,说:“快点儿打开电台,我有急事向重庆禀报。”

“什么事,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的?”王小姐心有疑虑地问着,披起件棉大衣来,去床头挪开一堆杂物,露出下面一块平整的木板来,用指头勾住顶端下凹处往上扳起,双手搬出一部电台来,有点担心地说:“这半夜发报,会被日本人侦测发现的。值得冒这么大的险吗?”

繁盛不理会她,取出笔来在张纸条上草草写了一行字,递给她,说:“抓紧时间发,不让他们有时间反应过来,偶尔为之还是安全的。”

王小姐接过纸条,在油灯下看了一遍,明白了他的意思,狠狠瞪着他,缩回手去说:“这份电文,我可不想发。原来,是救老婆丈母娘的,居然要我深更半夜地挨冻冒险替你办事,我是傻瓜吗?”

繁盛见她使小性子,凑过去摸摸他的脸蛋,笑道:“发吧,发吧,我还能亏待你吗?纵然我和他是勉强撮合的,性命交关之时,也得帮上一把。还有,这件事关系到苏皖战役的成败,可不能置之不顾哦!”

王小姐被他缠得没法子,只得叹口气接通了电源,调准频率,开始和城外水乡地带潜伏的电台进行呼叫联络。那部忠义救国军的值班电台迅速回应。王小姐便急忙把纸条上的内容发送出去:

据悉,日军特高课意欲以海陵城中人质为诱饵,迫降第三战区60师师长许致远。转移人质,保证其安全。请局本部定夺,并转三战区。

半小时后,这个消息便从海陵城外电台转发到重庆军统局。次日,便由第三战区长官部情报处传达到许致远本人。许致远听说母亲和妹妹的安全受到威胁,心急如焚,立即请缨出战,派部队潜往海陵救应。长官部对于他的请求没有答应,表示已经有相关单位介入此事,要他少安毋躁,静候佳音。

而就在繁盛发出情报后,拥着王小姐上床就寝睡熟后的几个小时后。天刚蒙蒙亮时,一叶扁舟已然起航。舱内坐着的是忠义救国军江北特别行动队少校队长李明善。他将刚刚收悉的自千里之外的局本部指令默记在心,前往海陵通知周繁盛。

过后两个钟头,繁盛叫了黄包车将许怡连带着部分东西送回周宅去。许老太太送到门口,死活不愿意和女儿一起走,说是日本人总要得一个人质。自己守在家里,安安他们的心。繁盛他们若有法子帮忙就帮,没法子就算了。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许怡。繁盛无奈,只得退一步先送许怡走。一路上,因为睡眠不足哈欠连天。到了家门口,正巧碰上繁昌出门来。见了这情形,自然明白了兄弟去许家无功而返,许太太是不肯配合写信了。反而将女儿塞给周家,借自己这面旗幌子避难。

兄弟俩碰了面,无须交谈,心知肚明。繁盛拍拍哥哥的胳膊,意思是要他从中周旋,尽力去化解许家的噩难。繁昌笑着点点头,带着护卫去了炭店。

繁盛和许怡进了宅门,绕过影壁,正巧和弟弟繁茂遇上。

繁茂虽然不知道昨晚他们在天井内的交谈内容,但是看许怡这么早凑巧回来,一定是和许家有关系了。他试探地开玩笑说:“哎呀,终于将小嫂子请回来啦。母亲遂了心愿,怕是早上又得多喝几碗冰糖燕窝粥了。”

繁盛和许怡神色古怪地笑着笑,也没答话,径直回自己院子去了。繁茂叹口气,目送他们的背影,心中暗自猜测着其内的含意。玉茹昨夜折腾了好久,睡眠也是不足,起了个大早后两眼惺忪地走出来,见他出神,知道底细,咳嗽一声说:“许家大祸临头,幸亏还有周家这门亲,不然的话,真是走投无路了。”

第七章(7)

繁茂故作茫然,回过头来看她,问:“什么大祸临头了?我看他们夫妻圆合,好事一桩吗。”

玉茹撇撇嘴,说:“哪能看外表呢?许小姐,不,你的小嫂子,这会儿可是六神无主,惶惶不安着。以前说起许家,都为她那位在国军中平步青云的哥哥而自豪。眼下,却又成了带来灾难的根源。日本人要争取他投降过来,无所不用,打起了留在海陵城里老娘弱妹的主意。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行阴,居然叫他来办这件事。我看不是个好兆头。”

繁茂吃了一惊,说:“许致远不是在安徽三战区吗?怎么扯到海陵来了。”

玉茹冷笑道:“不是有耳报神吗,左查右探,就出来了。当初海陵是孙良诚、李长江他们占着,挂的是重庆的青天白日旗。后来一夜之间,添上黄布条姓了汪。实质上还是旧样。但是,万没料到日本人突然插进来了,想躲也躲不了。我看啦,这海陵城中定保还有好戏瞧。李府老太爷在重庆做大官的儿子,没准也会给他惹来麻烦的。”

繁茂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眼见日上三竿,便拎起装书的帆布袋,悬在腕下,往学校去了。

今天,他的课程不多,上了两个班的国文课后,便闲了下来。趁着这空暇,便去了相距不远的德顺元药铺。这时候,李逸仙李掌柜也是预付闲得无聊的样子,依旧高踞柜台之后,品茶默默想着心思。见他进来了,嘿嘿一笑,说:“稀客,稀客。今年开端不错,一家都没病没灾的,值得庆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