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暗杀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暗杀

第45章

书籍名:《暗杀》    作者:陈建波




繁盛一脚踹开柴门,进了屋在惨淡的油灯下依着土灶坐下,拿出盒烟来丢在桌上,说:“我周某人时来运转,要飞黄腾达了。先请你们抽烟,过些天再吃酒,去城里最好的富春酒馆。”

李明善两眼发亮,笑道:“人不能夸,一说就来劲了。老老实实说你的来意吧。”

繁盛哈哈大笑,便把白天里繁昌领着自己去清乡特派公署赴职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李明善听着也觉得奇怪,不知这位周大少爷卖的什么关子。据情报,76号新增力量到达,恐怕就是这位初来乍到的方专员及其手下。繁昌将自己的二弟硬塞进他的班底中,是想暗伏一条眼线,还是另有打算?

三个人思忖良久,不敢贸然。决定向重庆方面发报,告知详情,盼求指示。

这份电文发出后5个小时,大约在次日上午8时左右,重庆方面复电传来,寥寥十数字:是友非敌,可以加入,注意隐蔽身份。

译电员拿着这封译电过来时,繁盛已经和李明善等人坐到了河边槐树下的凉棚里。远望,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水上景色,就着几个美国牛肉罐头喝着瓜干土酒。繁盛一面吃一面叹气一面笑骂道:“我在城里,都是好酒好菜招待你。不想你尽地主之谊,尽弄些陈年罐头来应付,真实不够意思。”

李明善笑道:“且莫心急,灶上炖着和炭炉上煎烤着的,都是你在城里吃不到的东西。”

不一会儿,灶火升腾,炊食已熟,端上来看时,是一大罐子泥鳅麻虾炖豆腐,衬着一抹香油,扑鼻清香。那厢里,更有异香飘来。锅盖起处,是一面径可尺许的烙饼,微焦的饼身中,混嵌着杂鱼和虾米,缀以青葱、红椒,令人睹之嗅之,别有一番风味。

繁盛是城市里长大的人,乡村野食并不熟悉。见了这两样东西,心中高兴,拿起筷子来拣了块豆腐进嘴,叫了声“鲜!”又撕开块烙饼,咀嚼几下,又叫了声:“香!”拍案道:“香鲜可口,好东西,盖过了富春的奇珍异菜!”

第八章(11)

李明善摇头笑道:“周兄不要厚此薄彼,各具风味而已。你肚子饿了,吃着东西,有点滋味的都叫好!胜过世间的其余。言过其实,言过其实了。”

正谈笑风生之时,那边电报送到。李明善看了一眼,递给繁盛,说:“原来是本家亲戚,咱们多虑了。”

繁盛一惊,接过来瞧瞧,松了口气,说:“还说是76号的援兵呢。原来如此。不过,嘱咐我不要露了马脚,怕是另有任务,与我们不是一条线上的。友军,友部而已。”

李明善喝了口烈酒,说:“点根火柴烧掉吧。接着吃菜喝酒。今儿个把你灌醉,再像扔死鱼似地扔进船舱,载着你回海陵去。说不定家里人还以为你这是故态萌发,躲在哪里花天酒地呢。”

(七)

繁盛失踪一天半夜之后,在晚间9时许醉意盎然地出现在海陵城中繁华要道天禄街上。脚步轻浮,浑身散发着酒味和汗臭,像是刚从泔水沟里爬出来的,令人避之惟恐不及。

他和嫂子玉茹碰个正着。玉茹本就喉咙浅,又正值特殊时期,稍稍得了点味,就扶着墙呕吐起来。王管家忙吩咐阿虎服侍她,自己搀了二少爷直奔住所,口中唠叨道:“这一出门,就要酗酒,喝成这副模样,可怎么好哦。”

繁盛故作醉态,脚下踉跄,进了自己屋子,趴倒在床上,拉过被子蒙头便睡。

不一刻,周太太得讯赶来。见了这个宝贝儿子正裹在被子里鼾声连天,俯身用手掌隔着厚实的棉被拍打了几下,气恼地说:“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叫他去丈母家帮忙,他却溜到什么不三不四的地方烂饮。醉成这副模样,害得两家人白白担心了一天。等你老婆回来,得嘱咐她好好收拾你。看她不扒了你的皮!”

老太太这样恐吓着,扭头便走。刚到院外甬巷里,遇到了闻讯而来的繁昌。她白了他一眼,指指院内,说:“去,好好教训他,先给他留点记性。不然,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

繁昌听到“又”这个字,不觉皱了下眉。周太太这才发觉话里有误,也不等他开口,就气咻咻地回后宅去了。

繁昌进了兄弟的房间,也不去叫他,坐在床头点起根烟来,抽吸了几口,说:“别装,还不快起来。我这手上可是美国人的骆驼香烟,上等的进口货,比你那飞马可要好多了。瞧这烟丝,金黄澄澄。瞧着烟灰,雪白如絮。真正上等的好烟啊!”

繁盛撩开被子翻身坐起,伸了个懒腰,说:“还是你厉害,知道诱惑一个酒鬼最佳的方式是烟和茶。你老弟恰好是个嗜烟如命的人,只得勉为其难,抽你几支了。”

繁昌一笑,递烟给他,划根火柴替他点火,然后便默默坐着,不再说话。

繁盛仿佛立刻意识到了他这沉默背后的意思,便也沉默不语。接下去的漫长时间里,这个屋子里弥漫在一片烟雾之中,寂静但隐含着较量。这兄弟二人,都刻意保持着缄默,静候对方主动开口。

有的时候,这样的静默所带来的压力,远胜过怒声责问,远胜过机敏的交锋,疑云重重,敌意重重,使身陷其内的人感受到了莫大的压抑。

最终打破这压抑僵局的,是外来之人的介入。但见院门开处,繁茂捧着个青花瓷壶,托在盘子上,小心翼翼走了进来。隔着3丈之外就大声笑道:“酒鬼醒来!酒鬼醒来!我这新得的铁观音,乃上上佳品。醒你的酒意,不在话下。”

屋内俩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望着窗外。

繁茂进屋,意外地发现大哥也在,说:“好,今晚咱们兄弟三个算是凑齐了。正好也来尝尝我这新到的好茶。”

繁盛点头道:“好,好,好!老大的美国烟,老三的铁观音,还有我这肚子里面的陈年老酒,算得是珠璧争辉了。”

繁茂摇头笑道:“烟、茶俱可,但是你那肚子里的货色就不要拿出来了,味道肯定不好。现而今,大嫂在那儿提到了便泛恶心。”

繁茂进来以后,无形中消解了屋子里的暧昧气氛。繁昌、繁盛都松了口气,暗暗后悔先前沉默相对的做法。繁昌也不提来意,繁盛也刻意不提醉酒的原因。兄弟三人抽烟、品茶,谈笑风生。只说往昔趣事,沉溺到旧时的欢乐回顾中去。直至半夜,方才散去。

第八章(12)

其实,繁昌这次来找繁盛,是有兴师问罪的意思。繁盛这一天半夜的失踪,使他心中原本存留有的三分怀疑陡地上升到了七分。而且,据特高课电台侦缉站的通报,昨天夜里城外南边水乡某地,那部电台打破常规,开始紧急呼叫联络,恰巧被捕获正着。这时间,和繁盛失踪的时间稍加印证,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他本想来此,凭借心理战的手段施展压力,令他慌乱中自露破绽。不料想繁盛居然也以其人之道返还,弄了个不冷不热的尴尬局面。

不过,他本来也没有寄希望于繁盛能就此暴露真相。与此同时,他早先于南部、本田等人在万字会开会,商定以电台侦缉搜寻定位的大致目标区域为中心,暗中调集数千兵力,协同扫荡那处地区。这个命令是在黄昏时分发出的。命令要求各参与部队夜间秘密集结,于半夜时分开发,从各个方向按照分配的路线和所负责的地段,开始密不透风的过筛。

这个秘密电台,在他们监测中出现频率较高,但每次的时间都很短促,使得侦缉机器来不及标定所在的具体方位。经过侦讯专家山田大佐的累次研究分析,加上这次凑巧,终于得出了结论。目的地一明确,自然要以不及掩耳之势予以歼灭。

繁昌这次来,从另一角度可以说达到了目的。即,兄弟繁盛已经回到了海陵,处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不存在殃及池鱼的危险。也许,让他在城里旁观着自己那些可能的同伙们被日本人重拳消灭。是一堂现实不过的演示课,至少会使他们明白一个实际的道理: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他心目中,二弟繁盛算得上是个俊杰。无论阅历、办事能力、交际手段等等,都是上上之选。要是他能投到自己的帐下,兄弟俩携手同心,那无异于如虎添翼。所以,推荐他去方世成那里任职,是自己投石问路的一个妙招。既可以监视这位身世诡异的同僚,又可以测出他的用心来。这不,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效果。

繁盛对于这位心思狡黠的哥哥的一番举动,并没有放在心上。仅仅将它作为一个试探性的行为,等闲视之。他心中正考虑的是,那位已被重庆方面标明是友非敌的方世成专员的真实面目。据他所知,海陵城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难分难清。有新四军的地下情报站,有汪伪76号的情报站,有己方军统,还应该有的是中统吧?

中统机构最近几年,在军统势力日益壮大的形势下,渐渐收缩自己的介入范围。主要经营地盘是政府、文化界。在军事领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特别是上海大区潜伏组织被76号破获后,主要首脑吴可文被俘之后,在苏皖一带更是江河日下,几近销声匿迹,不堪言说。难道,方世成是他们的伏笔?

带着这样的疑问,繁盛正式堂堂正正地步入北山寺大门,开始从政生涯的第一步。方世成对于这位迟缓一天来报道的下属,并没有予以太多的关注。见了他来,只顾低头看文件,抬眼望望说:“你去吧,稽核科那儿,我已经安排好了,直接可以去办公。”

繁盛见他低头罔顾,心中有点好笑,颔首致意后,去自己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