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孤儿寡母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孤儿寡母

第2章

书籍名:《孤儿寡母》    作者:林海


虽然那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艰苦岁月,但对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来说,大自然的馈赠还是足以让他们摆脱那场饥饿的困扰。

在归队前夕,突然有人要给惠岩介绍对象。他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跑过来和爸爸炫耀:“嘿,哥们儿,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听说那可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百里挑一的人材,明天就相亲,帮我去参谋参谋。”爸爸痛快地说:“想不到你这臭小子还这么有桃花运,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惠岩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一个让他后悔一生的决定,因为在第二天的相亲过程中,爸爸在不经意间就用他那传神的眼睛掠走了那个女孩儿的全部感情。

这是我知道的最为经典的一见钟情,惠岩在爸爸的魅力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不仅是妈妈,包括妈妈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爸爸那俊朗的外表和风趣的谈吐所折服。后来回忆时爸爸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一进门就发现对面是一张如此迷人的面庞,清纯秀丽、端庄典雅,就像是从他想像的尽头走来的一样。爸爸自然是大献殷勤,用尽浑身的解数去哄妈妈开心。虽然妈妈一直保持着少女特有的矜持,但爸爸在离开的一瞬间还是准确地捕捉到了妈妈对他深深的眷恋。

爸爸和妈妈走到一起任谁说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所以,在那个过程中应该最受伤的惠岩竟然在最快的时间里转换了角色,他开始在妈妈面前对爸爸大肆吹捧,那种为朋友而快乐的真情流露绝对发自内心。

以后二人的书信便频繁地往来于遵化与迁安之间。爸爸写文章总是气势磅礴、引经据典,书法也是龙飞凤舞,大有一种我为卿狂的感觉,时不时还要夹杂几个生僻的怪字。妈妈只有小学文化,并且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文批武斗中度过的,因此读爸爸寄来的书信很吃力。如果说读懂尚且简单的话,那么回信对妈妈来说就非常困难了。那时,妈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危机感非常强烈,一本《新华字典》时刻在手,稍有时间便拿出来学习。最让人不可理喻的是,通过拜读那些艰涩的书信,妈妈对爸爸竟然油然而生一种崇拜。哎,也许爸爸故意卖弄文墨正是追求妈妈的一种手段吧。

两个人的恋爱是幸福的,可来自现实的阻力却是残酷的。爸爸的家里坚决反对这段感情,而妈妈与爸爸交往的前提就是爸爸要保证复员后留下来。其实,爸爸一心想回长春,但为了稳住妈妈就在口头上答应了。他的想法很简单,谁不想过城市生活呢,再说,只要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女人终归要听男人的,但他没想到自己碰上的这位姑娘偏偏就那么刚性。

爸爸服役七年后复员了,当他兴高采烈地提出要回家与妈妈结婚时竟被妈妈一口回绝了。

妈妈说得很清楚:“一个男人就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你说过会留下来的,而且你也能留下来。如果你说话不算数,是一个食言而肥的人,那么你根本没有资格向我提出求婚。”

食言而肥是父亲情书中用过的成语,在这里成了母亲回击父亲的利器。

爸爸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态度如此决绝,言辞如此猛烈,他的心都要碎了。他已经想了好几个晚上,他不能留下来,那样成本太大,不但不能很好地照顾父母,而且在这里也很难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真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吗?”爸爸问。

“没有!”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

最后,爸爸深情地看了妈妈一眼,收拾完自己的东西,无言地离开了这个小山村。

余下的时光对妈妈来说充满了思念与痛苦,爸爸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打开她心扉的男人,虽然恋爱的日子也是长年不能相见,可是毕竟每个星期都会有来自遵化的信件。这次他狠心地走了,走了之后就再没有一点消息。妈妈有时会想,像他那样优秀的小伙子回去后肯定很快就结婚了,自己再想他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想与不想自己又怎么能控制得住呢?

盛夏的一个晚上,妈妈像往常一样睡不着觉,在炕上翻来覆去。她不停地回想见爸爸第一面时的场景,她甚至有一种冲动想去找惠岩,问问他有没有爸爸的消息。她多么想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只要现在能找到他,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算在海岛,在荒漠,哪怕是在雪峰上她都愿意啊。

妈妈正在心烦意乱之际,突然听到“砰”的一声,窗台上一个玻璃瓶子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而且房子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墙皮一层一层地脱落。妈妈猛地反应过来:地震了。她赶紧推醒旁边睡得正香的外婆,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叫醒隔壁的外公和舅舅,并以最快的速度拉起外婆狂奔出房间。

妈妈刚到院子当中,外公和舅舅也踢开窗户跳了出来。此时,整个房间已经扭曲得变了形,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场强烈的余震,四个人互相搀扶,依旧觉得站不稳脚跟,就听“轰”的一声,成排的房子倒塌了,紧接着厢房也被掀翻在地,全部的家当都被掩埋在废墟里,所有的人都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

就是这一天,唐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要重建家园是多么地困难啊。秋雨连绵的季节,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村民成了真正的难民,大家聚集在高地,用各种材料搭建起简易住宅。口粮紧缺,通常都是几家人在一起搭伙,一天三顿喝玉米粥。相信有过那段经历的人们对此一定终生难忘。

一个黄昏,妈妈在外面的厨房里做饭。说是厨房,实际上就是几块石头堆起的灶台。

她有点心不在焉,就听到有人说:“姑娘,能给我口粥吗?”

妈妈一抬头,意外地发现眼前站立的正是她朝思暮想的人!爸爸身上背的大包小包都数不过来,经过了长途跋涉,显得风尘仆仆。他站在那儿,顽皮地看着妈妈。妈妈则惊呆了,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曾想过一千种和他重逢的情形,却惟独没有这一种。

爸爸接过妈妈手里的饭勺,机械地在锅里搅动,他语气平稳地说:“我回来了,而且决定留下来陪你,相信我,我会信守约定的。”妈妈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伏在爸爸的肩膀上抽泣起来,爸爸的声音也变得哽咽:“我曾经想忘掉你,可是我做不到,当我知道这里发生大地震后,我心急如焚。你的影子时时在我眼前晃动,如果不来找你,我想我一定会崩溃的。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情,我的幸福完全掌控在你手中……”

震后的那个冬天,爸爸和妈妈结婚了。只有一个简易的住宅,几桌简单的酒菜,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他们走到了一起。

对妈妈来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但这幸福永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个冬天可能是华北地区多年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地面的积雪大概有一尺多厚。而且震后普遍缺衣少食,甚至连生火的木柴都没有。在新婚的第一个春节,爸爸的腿被冻伤了,非常严重,开始的时候还坚持着干活,最后干脆就瘫在了床上。一个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年代又哪里有钱看病呢?终于有一天爸爸绝望了,看着精心照料自己的妻子,他掉下了男儿最宝贵的眼泪。

爸爸说:“看来我的腿是不行了,现在它一点知觉都没有,可能我一辈子都下不了炕了,我不能再拖累你,你还年轻,咱们离婚吧!”

看到爸爸难过的样子,妈妈伤心欲绝,但还是安慰他道:“放心吧,你还这么年轻,身体有点小毛病养养就好了,你自己一定要有信心!”

爸爸无助地摇了摇头。

妈妈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勇气,她坚强地对爸爸说:“你必须站起来,知道吗?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将来。不过,即使你一直像现在这样,我也一定会照顾你一辈子的,为什么你能为了我从东北跑来,我就不能永远地照顾你呢,我是那么自私的一个人吗?”

其实,爸爸怎么会想让妈妈离开他呢,那是一个病人在极度绝望下的自我放弃啊。有了妈妈的鼓励,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那是一个漫长的冬天,妈妈每天除了在家照顾爸爸就是到外面砍柴。在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一个女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山林里拼命地砍着,也不知是树上落下的雪水还是妈妈眼里涌出的眼泪,她觉得眼前一片模糊。为了让自己的爱人好起来,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痛苦她觉得她也能够承担。

那么一个小小的简易住宅,在妈妈的精心维护下显得异常温暖,爸爸在东北长大,习惯吃米,妈妈就节约着每一份口粮,换来大米和鸡蛋,变着花样给爸爸补充营养。

冬去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爸爸的腿渐渐恢复过来。终于有一天他能下炕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妈妈推到一边,自己下厨房给妈妈做了一份羊肉丸子汤。妈妈捧着那碗汤,也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也不知是幸福还是痛苦,眼泪掉在碗里与汤混合在一起,连同这些日子的辛苦与焦虑都被妈妈一口吞了下去。

爸爸腿好之后被分到了迁安某建筑公司。他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吃过早饭,骑三十公里的车去上班,直到傍晚才能回家。那段日子虽然很累,但也很惬意。无论在外面多么繁忙,爸爸只要一想起自己那温暖的小家就会觉得全身都很轻松。

两年后,公元1979年中秋节之后的第一天,我——本书的作者,在那个简易住宅里呱呱坠地了,两个人的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