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孤魂公主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孤魂公主

第一百二十七章 谁为我唱金缕?

书籍名:《孤魂公主》    作者:小川爱理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酒至半酣,丝竹声声,吹弹悠扬。一班丽姝舞姬,翩翩然如燕巧飞空。中间一歌姬,二八年华,纤腰垂髻,衣锦貌娇,歌如莺语。佳音好舞,撩动人心,正是:一分酒醉,十分心醉。

        我见他们沉醉歌舞之中,便偷偷起身出舱醒酒。一轮明月当空,几点星辰隐隐发光,湖上花船之中,欢愉声忽远忽近,秋风吹过,甚是清凉。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忽然出现的歌声,令我吓一跳,我连忙回头看,只见金农端着一杯酒对我微笑。“喝吧。所谓一醉解千愁,虽不能治愈你全部的伤痛,至少能缓解一点你此刻的悲伤。”

        “谢谢。”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不过这曲《望江南》——你唱得不怎么好听。”

        金农呵呵一笑道:“目的已达到,不是吗?郑贤弟很担心你。”他一瞥舱内,又道,“皇帝的女人不该撂下客人,独自吹风吧。”说罢,他将酒杯翻个,露出杯底的年款。

        “我就知道不该用官窑,可是,他做的合我意嘛,我们的喜好基本一样。”我一拍脑门,郁闷的嘟着嘴。

        金农将酒杯翻回,平淡道:“原因,我想我没问的权力。我们交往甚浅,自然帮不到你。不过——我与郑贤弟的意图或许相同,你总不能每日郁郁寡欢吧,若想笑着糊弄过去可不行。”

        “想笑,笑不出来。”我微扯了扯嘴角,“但我今日非常开心,真的,希望往后的每一日都如此开心。况且,我已与‘旧事’告别,重新过新日子。呃——尽量。”

        金农淡一笑道:“但愿如此。若你心意已定,旁人也不便再说什么。夜风凉,你莫久待。”说罢,转身离去。

        我将被风吹乱的发丝抿向脑后,倚着船栏凝视倒映在湖面的月亮。从不远处的一艘花船上,传来娇滴滴的女声:“快看!好华丽的龙船!不知是哪位达官显贵在此赏月?若是有幸认识,说不定一步登高呢。不如咱们凑过去看一看,邓公子您说呢?”

        “嗯。”白衣公子漫不经心的回答。当花船一点点向龙船靠近时,借着月光,他终于看清那清绝独世的清丽女子,哑然呆作木鸡。

        “凤儿,你还再傻站着?”郑板桥低音中略带不快。

        我未去看他道:“想是吃酒过多,加上月色甚美,不舍得离开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单单是被休吗?”郑板桥语气生硬,看来略有生气。“为何不跟我说实话?”

        我回头望了他片刻,见他坚持,叹了一声,只好详细讲出。未了道:“我不是不跟你说,一来不想让朋友担心,二来我怕被你说教。现在好了,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浑身轻松且舒心畅快。”

        “当真如此?”郑板桥有些怀疑的看着我,随即摇了摇头。“反正这日子得过,风平浪静也好,大风大浪也罢;笑也好,哭也罢;怎样都是过。你既然想放下也好,互不牵扯又一生。现在想来,怪不得那时皇上看我的眼神总没好意,原来是因为你,我还当是自己得罪他呢。”

        我掩嘴轻笑道:“让你受苦了。”

        “前尘莫提。”郑板桥摆了摆手,“李大人突然来访,可叫我着实惊吓,更别说其他几位。若不是当初我见识了皇亲围绕的场景,这次怕要出丑。”

        我稍皱眉道:“我没料到他找的这般快,是我疏忽大意。原想在扬州不多待,这下倒不用急了。你若不嫌我烦,我就再多打扰你些日子。”

        “那就搬到我府去吧,贱内对你甚是喜爱,平常你二人说个话也是好的。毕竟,有些事我办来多有不便。”郑板桥笑了笑。

        我略一低头道:“这就不必了,我想我还是一个人比较好。再说有童儿,虽说是男子,也有方便之处。至少,免去了被恶少搭讪的麻烦。”

        郑板桥自然的摆弄了一下我额前的碎发,一撇头道:“回吧。莫冷落客人,将所有烦恼抛去,绽放你最美的笑容。”

        我一咬唇,用力点点头,望向舱内一片欢乐景象,抬手一抛长发,笑将开来,从未有过的甜美的笑。“克柔,烦恼抛走了,我们回吧。”话落,我挺直胸膛,优雅的走回去。

        正与李方膺谈笑的金农,见我返回,抬头瞅着我。李方膺微愣,顺着金农的眼神看向我。二人见我甜美笑着,彼此对视微一笑,似放下心来,同时起身朝我举杯。我返回座位,将杯中倒满酒,捧起杯。郑板桥亦与徐氏双手捧杯,我们同碰杯,一口饮尽,同翻杯,旋即哈哈大笑。

        此时,歌姬已退,丝竹节奏渐快,舞姬拂袖愈加卖力,不止心醉,人亦醉。

        “啪。”我放在一旁的箸突然落地。

        “呦。”李方膺一开扇,“这是还得来客的预兆啊。”

        话刚落,月童便走入,先作揖后,走到我身边,附耳低语道:“有一花船主想登船拜见小姐。”

        徐氏见我皱了皱眉,便问:“妹妹,何事为难?”

        “花船中的客人想见咱们。”对于妓家,我倒无妨,只是他们可能不愿与之同席。

        徐氏一听,脸便沉下来。“这哪儿行?莫说这船上还有女眷,单说妹妹一未出阁的闺中小姐,怎能与那种沉湎风尘不清不白的男人见面?万万不妥,拒了吧。”

        “贱内说的是。”郑板桥附和道,“确实不妥当,我知你性子率直不计较,但我绝不允许你沾染浪荡气,我这就去给你拒了。”

        金农眼睛左右一扫,站起身道:“还是金某去吧。你们一个个醉醺醺,言语之间恐有疏漏。”说罢,也不等我反应,径自前去。

        的确,我们皆醉意浓浓,只金农一人尚算清醒。他走后,我一指李方膺道:“都怨你,说什么来客、来客,还真来客了,来一嫖客,晦气。”

        “瞧瞧,醉了不是。箸它自个儿掉的,在下不过是说个巧话罢了。要怨,就怨这音色酒香太醉人,连花船也引了过来。”李方膺摇晃着扇子,带着酒气道。

        “你们二人都莫再说醉话。”郑板桥无奈的叹了叹。

        谁知,郑板桥愈拦,我们二人愈上瘾。后来,演变成相互猜谜罚酒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我先来道:“存心不善,有口难言。”

        “亚。”李方膺嘿嘿笑着看我郁闷的将酒饮尽。“集贤别后前情在。”

        “恻。”我快速答出,这下该你倒霉了。“几点残红落幽篁。”

        这时,徐氏也插一脚道:“筑。”话落,执袖面露红霞。“京,大也。”

        “千乘万骑西南行。”郑板桥摇头作答。我们一愣,随即呵呵笑,这下愈发欢腾。他接着出,“日落香残,洗却凡心一点。”

        “秃。”李方膺赶紧抢答,扇着扇子似奸诈一笑道。“在下可不能让你们抢了去,罚酒吧。”我们只好认罚。他缓缓闭扇出,“旧时草木依然在,竹门犹待一人归。”

        我唯一考虑,心知他这题定是为我而作,抿了抿嘴答:“莫等闲。”又接出,“居云端而山自渺,处日长则见人心。”

        “会意。”郑板桥与李方膺同时答出,旋即我们三人皆把杯中酒饮尽,彼此相视而笑。

        我们这厢一来一去,闹得正欢,笑声传向舱外,金农回头望了一眼,垂首略一叹,继续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二十七八上下,儒生打扮,容仪柔和,翩翩有风度,执一把绿竹双蝶折扇,清透的眼睛令金农有些动摇。

        “邓公子,此船主乃闺中女子不好相见,你还是回吧。”金农客气的拒绝。

        邓公季冷一笑道:“既然是闺中女子,为何露面于旁人?贤兄能见得,为何鄙人就不能见呢?这是何道理?”

        “这——”金农一时哑口。“船上女眷怎能与尔会面?鄙人因船主邀请得见,拒你,亦是船主所托,贤弟莫刁难。”

        邓公季颇为失望道:“这么说——没有她的邀请便不能相见?原来如此……”又问,“贤兄与船主相熟?”

        “不,今日第一次见。”金农猜,此人定是瞧见凤儿容貌,才会这般恳求。“想必贤弟已见过船主容颜吧。”

        邓公季脸一红,羞涩道:“的确如贤兄所言,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不知贤兄可否行个方便,让鄙人得以面见。”

        “不行!”金农喝道,脸顿时严肃。“这种龌龊念头有辱斯文,金某劝贤弟趁早打消。”说罢,他愤袖离去。

        邓公季不甘心的咬了咬唇,忽心生一计,高声吟道:“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此时,金农瞅着醉得东倒西歪的我们无可奈何,有心训斥,却见我们一个劲儿傻笑着猜谜,倒也风雅,实不知该说什么好。忽闻吟诗声传来,更觉烦躁,索性不管,任由我们胡闹。

        夜愈加浓重,正达到高潮,好似笑了将近一辈子的欢笑,让这时刻成为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突如其来的诗,其声婉转仿佛是唱出来的,熟悉的词句,还有那遥远、熟悉的人的潇洒身影浮现在我模糊的眼前。我颤颤起身,晃晃悠悠的走出舱外,走向那声音发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