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百兵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百兵

第52章

书籍名:《百兵》    作者:星子


只说捱过了神兵大赛,便一切完好如初。

但若捱不过呢?

卫靖突然想起武裕夫和他道别之时,曾要向他下跪,此时想来,必然是深深觉得愧疚。

“爹爹要替武大哥打造兵刃,让武大哥去刺杀李靡,这事情若是让李靡知道了……那便和什么几十几兵的东西无关了,王八羔子李靡定要迁怒爹爹了……”卫靖总算明白,父亲也是下定了决心一搏,以报故人恩情。

卫靖吃完了馒头小菜,将头埋在臂弯里,脑中一片混乱。多马车喀拉喀拉地前进,深夜来临,又过去,他又来到了这热闹的大城市——海来市。

他在车站换了小马车继续赶路,天空仍是密密浓云,不时飘下细雨。时至中午,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卫家剑庄。

在卫云五辞世、卫文避居小原村之后,卫长青和卫开来也分了家,各携著和自己亲近的卫家学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卫家剑庄。

大伯这儿的卫家剑庄,外墙是肃穆的白,偌大的院子里有些学生各自交谈著。一名小仆替卫靖向内堂里头通报,卫靖在大院子里四处张望,只见到好几处古朴幽雅的木造房舍,是教导铸剑知识的学堂,和接待宾客的大厅等等。远处一排低矮的房舍,有著烟囱,传出一记记的打铁声响,想必便是这卫家剑庄的铸剑工房了。

“卫靖在哪?”清朗的话声响起,一个身穿灰袍、身形高瘦、面貌斯文庄重的长者,随著小仆快步而出,急切地四顾看著。

“你便是卫靖?”那人瞧见了卫靖,快步走来,后头还跟著几个随从,和两名少女。

“你……”卫靖一时不知所措,连连点头。

“我是你大伯呐!”卫长青朗朗一笑,双手按在卫靖肩上,左右看了看,连连说著:“好……好!阿文他……你爹爹他怎么没来?你父子俩儿在那乡下过得可好?”

“过得还不错,无忧无虑,爹爹也有些想念两个伯伯。”卫靖边说,边将背包里那封书信取出,信封里头还挟著一块古玉。卫长青匆忙拆信来看,连连摇头叹气,语带哽咽地说:“我这弟弟便是太过拘谨、太死脑筋,亲兄弟何必这样客气?唉唉……”

“他叫作卫靖,是你们的堂弟。”卫长青转身拉来那两个少女介绍著。年长那个约大卫靖三岁,她明目皓齿,身材高挑,比卫靖还高了半个头。她摸摸卫靖脑袋,说:“真好,多了个弟弟!”另一个面貌不如姊姊漂亮,脸蛋儿也浑圆些,一双眼睛却水灵闪亮,笑嘻嘻地指著卫靖:“你年纪多大?是我堂哥还是堂弟呀?”

卫靖还没回答,卫长青便说:“卫靖晚你半年出生,是你堂弟。你们是他的堂姊……不!中芸、芷芊……以后,要将他当作亲弟弟一般看待,从今天起,卫靖便是我的义子,我看待他,便如同看待自己儿子一般!”

“什么!”卫中芸、卫芷芊都惊讶地喊,便连卫靖也没料到这几乎没见过面的大伯,只是看了卫文书信,便爽快地收了自己为义子。

“爹爹,你想儿子想疯了?”、“我不能接受突然多了个弟弟!”两个女孩连珠炮似地喊。卫靖只能尴尬地伫在一旁,时而搔搔头,时而摸摸鼻子。

“今天真是好日子,收了一些新入门的学生,又多了个儿子,你们两个,赶快去要你妈准备准备,晚上摆宴席好好庆祝一番。”卫长青爽朗笑著。

卫靖赶忙说:“大伯父,我不是来白吃白喝的,我能够帮你做事。你有什么工作,便交代我去做,我很能吃苦的!”

“阿靖,今儿个我收了一批新学生,你和他们一同学艺,平时便以师徒相称,自家人在一起时,你便叫我义父吧。总之,你这义子我是收定了。过些日子,咱们去接你爹爹,要他来和我一起同住,岂不是好事一桩,这么多年,他应当也想开了,我好想见见这老弟弟!”卫长青这么说时,一面挽著卫靖的胳臂走向内堂,一面拍著卫靖肩膀。卫靖心中暖孜孜的,有股说不出的感动。

内堂古幽雅致,隐隐发亮的黑褐色木质地板铺满了整个厅堂,白墙上悬挂著各式长短刀剑。两个小僮正在中央木桌上一只黑玉石台上点燃了清雅熏香。

卫靖边走,眼睛便盯著那些刀剑兵刃不放,一柄一柄地瞧,经过一柄银亮弯刀之旁,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多看几眼。

“这是我一个学生造的,中上水准。”卫长青微笑地说,主动伸手取下了那柄弯刀递给卫靖,补充说:“那些新同学还在听师兄向他们讲述这儿的规矩,我去瞧瞧,你在这儿别客气,这儿的刀剑你瞧了喜欢,可以取下来把玩。”

卫靖点点头,捧著那弯刀仔细打量,弯刀只有一尺长短,刀刃明亮如镜,卫靖盯著刀面映射出的自己,入神呢喃著:“白玄铜铁,比黄金白银更加珍贵,是最上等的观赏用兵刃钢材……”跟著他用指轻敲,侧耳听那清脆声响,又低声称赞:“造工好,应该打了半月以上,白玄铜铁经苦炼后,坚韧不下那些实战钢材……”

卫长青本要转身走,听见卫靖喃喃自语,缓步倾听,随即朗笑:“果然是我卫家男孩。大伯考考你,卫家剑庄这柄白玄刀,可不是一般剑铺里那些绣花宝剑只能挂著让人瞧。如你所说,这刀能斩石断铁,却不仅仅是千锤百炼之工……”

“银花石粉、青山铁粉,应该还要掺些……”卫靖边说,用手秤著那柄白玄刀重量,用拇指食指捏了个刻度大小,歪著头说:“大概这么多的黑明石灰,便能和纯钢刀互砍了。”

“好!好!”卫长青先是一怔,而后大笑,说:“但黑明石灰加得多了些,只约一半即可……阿靖,你是如何知悉这等高明手法?你爹爹教过你?”

卫靖点点头:“我五、六岁大时,便在自家工房里帮忙爹爹打铁了,这白玄铜铁的钢材,却只见过一次……爷爷写的《卫家剑》、《十八绝顶》,我背得滚瓜烂熟啦。”

“是呀!我就想阿文他纵使隐居多年,必然没将咱卫家铸剑技艺搁下了。”卫长青竖起拇指称赞:“等我差人将剑庄整整,整出个大地方来,作为你爹爹的专属工房,咱兄弟俩肩并肩,必要大大打响卫家剑庄的名号!”

卫长青这么说时,掩不住那满满的欣喜,语调都拔高了许多,他顿了顿问:“对了阿靖,你爹爹平日除了刀剑,有无打造些……特别的家伙?”

“特别的家伙?”卫靖有些不解。


“便如同这对月轮。”卫长青拉著他向前走了几步,墙上挂著一对状如圆月,又似车轮的刀刃,在一圈亮晃晃的利刃圈中,有一截是华贵珠宝覆成的握柄,若人持了这对兵刃,便好似握著两个美艳圈圈一般。

“哇!好漂亮的刀!”卫靖看傻了眼,不自禁想伸手碰碰,却又畏惧那上头泛著光芒的美玉珠宝,深怕碰落了几颗,连忙说:“我们在小原村,接的都是老客户的单子,一年之中偶而才卖出几柄剑,其他时候,都是替街坊邻居打些菜刀、锄头什么的,生意并不好,因为咱们东西太耐用了,一柄菜刀用三年也不坏……”

“这便是纯粹的观赏玩物,拿来打斗,可浪费了……”卫长青似乎还想问些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岔开了话题,摸摸卫靖的脑袋,说要去招呼那些新学生,便转身出了这厅堂。

卫靖自顾自地在这大厅中逛著,在每一把兵刃前停下,细细品味一番,他在梁柱角落瞧见一根长柄大戟,驻足看了好久,忍不住想伸手摸摸。忽而听见背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转头去看,原来是他那两个堂姊来了。

“弟弟你做什么,别乱碰我家东西呐!”那年纪小的少女这么说。

卫靖笑嘻嘻地问:“两位堂姊,你们哪一个是中芸,哪一个是芷芊呢?我怕以后叫错了。”

“大姊姊叫中芸,小姊姊叫芷芊,记清楚啦,不然姊姊可不疼你啦!”卫芷芊俏皮地说,她便是那小姊姊。

卫中芸呵呵笑著,扯了扯卫芷芊的衣角说:“突然之间多出了个弟弟,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你叫得那么亲热也不怕羞吗?”卫芷芊答:“爹爹都这样说了,难道爹爹会错认自家兄弟的孩子吗?”卫中芸说:“这也难说。”

“千真万确!错不了的。两位姊姊往后吩咐什么,我都听呐。”卫靖陪笑点头,本来这两个堂姊言谈之间算不上温柔客气,甚至有些微微轻视,但和贝小路动辄以恶毒言语讽骂相比,此时卫靖倒觉得多了两个青春可爱的堂姊,十分的幸福。

“爹爹正在更衣,准备面见那些新同学。你跟著咱们来吧,你在卫家剑庄,可要守这儿的规矩……”卫中芸边说,便招呼著卫靖往外头走。

卫芷芊在一旁跟著,也不时插口说些卫家剑庄的规矩,多半是些学生们几时起床,几时就寝,负责什么清扫工作之类的。

卫靖也仔细听著,记在心中。随著两个堂姊来到一间小堂外,向里头看去,堂里摆了数十张张小桌,九成的座位都坐了人。年纪有老有少,少的便如卫靖这般大小,老的竟有四、五十岁。

卫中芸向卫靖解释:“这儿是初级学生的课堂,学习五年,便升至中级学堂学习,且能参与剑庄铸刀剑,剑上都能挂上卫家剑庄的印记,习得五年,便能升至高级学堂,成为剑庄里独当一面的铸剑师父,接受我爹爹每日亲传最顶级的铸剑秘诀,待三年后爹爹考核通过,便能独自在外开设卫家剑庄的分铺了。”

卫靖连连点头,问:“那么从初级学生一路学到自立门户,起码也要十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