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百兵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百兵

第213章

书籍名:《百兵》    作者:星子




《百兵》全文完

后记

百兵这篇故事从2005年夏天开始进行,在2007年初结束,全部的写作时间差不多约一年半。

先谈谈我在写作百兵时和以往写作情形上的不同。在百兵之前虽然我已经体验了一年左右的专职写作生活,但那时的写作密度是相对较低的,因为有著大量的积稿,我只需要在正式出版前将先前的积稿修改一遍即可,心血来潮时才会开始写新的篇幅。

但写作百兵时情形就不是如此了,我开始正式进入每个月都要完成预定工作量的状态,这时才渐渐地明白“专职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我再也无法悠哉地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

我终于认清写小说并不如以往想像中那样的轻松惬意,又或者说,在任何兴趣上加诸了压力与责任时,他就不再只是兴趣那么简单。

我必须开始将“想到怎么写之后,再开始写。”、“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就等恢复了才写。”、“心情感受与故事气氛无法呼应时,就等它们‘呼应’了才写。”等以往的写作习惯,调整为“想不到该怎么写的时候,要绞尽脑汁地去想。”、“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要写。”、“心情感受与故事气氛无法呼应时,要试著让它们尽快‘呼应’。”

一开始时我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写作速度也始终拉抬不上来,前半年的缓慢前进,拖累了下半年的进度,使得2006年一整年中,每一篇故事的写作行程,都比预期其中要慢了一到两个月,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工作上的同仁,我都感到相当愧疚的。

就故事上而言,百兵后段在情节与结构上要比以往我写过的任何故事,甚至是同时期、以及接下来预定中几部故事,都要来得复杂严密,故事中卫靖、贝小路、杨仇飞、公孙遥、八长老、周彰等引领故事路线前进的人,他们各有各的想法与作为,我替他们设想各式各样的遭遇和行进路线,再从其中挑出合适的、有趣的、精彩的东西,将之整合为一。

百兵虽然是一部武侠小说,但和以往武侠小说又有若干不同,最大的差异应该是没有具体武功招式上的设定,且没有“内力”和“点穴”这两大要素,甚至于故事中实际的武斗篇幅,也要比传统武侠小说少得多。武斗并非这篇故事的重心,甚至于故事重点之一的兵器本身也不是故事的重心,故事著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卫靖和贝小路相处时的气氛和卫靖与公孙遥相处时大不相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也是我写作百兵时最大的乐趣──去设想两个或是多个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碰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样子的话,会吵些什么样子的架,会做出什么样子的事情来。

卫靖、贝小路、长老、杨仇飞之间的斗智算计也是我在写作百兵时碰上的一大难题,但身为写作者的我并没有故事中描述的角色那样子的聪明智慧,仅能以想像的方式去模拟他们面对事情时的态度和应对,若有不足之处,也只能说我尽力了。

故事中的李岳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在最威风的时候跌入了万丈深渊中,度过了很长一段被所有的人轻贱、藐视、厌恶、唾弃,当他最后阴错阳差地挡下土匪猛袭,终于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声援时,他却无法清楚地知道。本来我想要写死他的,但最终没有这么做,我想起李岳已经死过了一次,就在那数十年前的英雄会上。

我曾在一篇写作记事中这么写著:“故事里的海来市这个虚构出来的城市,是有生命力的。人事物之间的牵连系绊,是真实而自然的。故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自富贵居事件这个时间点一刀划下,得到一张趋近真实的剖面图……”

我希望去创造出一段活生生的事迹、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百兵》只是记述了这个世界在那一段时间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也因此在故事的最后,大扬府上的英雄宴继续进行著,卫靖与贝小路同乘老驴车游通天河,老驴车喀吱喀吱地晃动著,说不定两人又吵架了。

让我们向海来市说再见,向故事中的人道别,旅程结束了,合上书本之后不要怀疑,故事当中的世界仍在运转,当你将耳朵凑近书本闭目凝想,说不定能隐隐听见卫靖和贝小路正在计画新的鬼点子,或者是看到月夜树上的猴儿们看见的东西哟。

2007/1/19  星子(全本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奇书网--Www.Qisu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