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139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一趟回来,装货万斛的大船能赚到上百万贯,就是装货一、二千斛的海船,也可以赚到十来万至数十万贯不等。所得的利钱比买货时的付出多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我们以后也要买上几条可以装万斛货的大海船,去高丽、倭国狠狠地赚他一把银子回来。”

三儿无比向往地说:“强哥,等有大海船的时候,我一定要跟你去。”

“就是、就是,我们都要跟你去。”凤儿有些急不可奈地抢着说:“光是听听大哥讲,就能让我们的心都跳出来,真要是到了那么大的海船上,不知道会有多好玩呢。”

张本忠徐徐说道:“公子说的地方我没去过,但我也听说每年春天是去高丽、倭国的时节。大海船我也不知道,可是就我所知,坐海船出海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若是遇上稍大些的风浪,真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还有几个能像现在站在陆地上般的谈笑自如?”

林强云接上张本忠的话说:“是啊,我也知道‘水上行船三分险’这个道理,更何况是在茫茫的大海中呢。真要是准备出海的话,所有上船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只有每个人都不会晕船了,才具备出海做生意的条件。你们知道这里最大的船有多长多大吗?”

凤儿看了看正在码头上卸货的船只,指着远处的船只张口就说:“最大的船,我想是那边的三条了,大概有十三四丈吧。”

林强云笑着看了大家一眼,发现其他人都把眼睛看着自己,等自己给他们答案,没人想说话。便说:“虽然我也没见过现在最大的船有多长多大,但蒲老板告诉我说,在这泉州做出来最大的海船长达二十四丈,宽为八丈,可装货一万一千斛,装完货后还能坐三四百人。”

“啊!”这一声啊从好几个人的嘴里发出,连张本忠也睁大眼看着林强云,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林强云:“你们都不要这样看着我,告诉你们吧,我还知道海里行走的船可以用钢铁做成像我们长汀县城般大,能装下整个县城里连房屋带人口、粮食和所有的用具呢。不过,我们这些人肯定是看不到这样的大船,除非有人能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行。唉!”

看着一脸落寞的大哥,凤儿吐吐舌头,朝莫名其妙的山都做了个鬼脸,轻轻拉动林强云的衣袖问:“大哥,你还没说要去到全身乌黑和全身长毛的白人蕃国是怎么去的,再给我们说说吧。”

林强云被凤儿一拉,回过神来说:“蒲老板告诉我,大约是每年的八月半过后,只要一起北风,海船就可以装上货物出海向东南驶去,这一路能到澎湖、麻逸(今菲律宾民多洛岛)、渤泥(今印尼加里曼丹)等处;另外,也可以向西南行驶,能到占城(今越南中部),再远至渤泥;也可由占城抵三佛齐(今苏门答腊),越过一个海峡,经细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故临到弼琶罗(今索马里)和层拔(今桑给巴尔),这样几万里远的海路,走一趟可能会要一二年甚至更多时日呢。”

“啊!”众人又是一声惊呼。

林强云向大家挥了挥手,说:“好了,今天虽然没有见到大海,但海船总算是看过了,我们回去吧。”

大家刚要转身回头,一直注意观看海船的张本忠忽然“咦”了一声,拉动了一下林强云的衣服,向一旁没人处走去。

林强云回头对要跟来的凤儿打了个手势,走到张本忠的身边,抚着紧依在身边山都的头,问道:“本忠大哥,什么事啊?”

张本忠小声对林强云说:“公子,我看到刚驶进码头的一艘船上,有个我认识的人,是山东东路应家堡的四堡主应天宝,不知道能不能去和他打个招呼,问清他怎么会来到这里的。”

林强云:“这个应家堡是干什么的,应天宝又是个怎么样的人?”

张本忠:“应家堡是山东路沂川剑客应天韶一手创立,反金抗蒙的山寨。应天宝是堡主沂川剑客应天韶的弟弟,也是他们应家兄弟中的老四,是个豪爽过人又极讲义气的好汉。去年我和张有田、张山、张河他们一起逃往楚州的路上曾得他大力相助,才能顺利地到达大宋境内。”

林强云推了张本忠一把,急声说:“这样的人当然要去和他招呼了。走,我和你一起去,如果他有困难的话,我们也应该尽力帮上一把。”

张本忠感激地说了声:“多谢公子。”向码头江边走去。

林强云回头对陈归永和凤儿他们叫道:“叔,你们稍等会,我和本忠大哥去见个人,马上就过来。”

张本忠急步向刚下船四处张望的应天宝他们走去,一边大声叫:“四堡主,四堡主!”

应天宝听到叫声,转头看到张本忠,咧嘴笑道:“伙计,怎么是你。什么时候到泉州来的,你不是在楚州张通判那儿的吗?”

张本忠一把拥住应天宝,互相用力摇晃几下,拉着应天宝就朝林强云这边走,一边说:“此事说来话长,容稍后再讲。来,来来,我为你介绍一下我家公子。”

张本忠走到林强云身前,伸手指向林强云对应天宝介绍道:“这是我家公子林强云,人称飞川大侠,还有个绰号叫‘诛心雷’。”

张本忠指着应天宝道:“公子,这位就是山东东路沂山应家堡的四堡主应天宝,为人最讲义气,使得一手好朴刀,是条没遮拦的好汉子。”

林强云和应天宝拱手互道:“久仰。”看他们还有几个人走过来,问道:“应堡主你们有几个人,准备到那儿落脚啊?”

应天宝:“多承林公子下问,我们共有七个人,刚从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坐船到此地,还没寻到住处。”

张本忠看林强云对自己点头,就对应天宝说:“伙计,不如去我们的住处挤上一晚,我们有近一年没见过面,可以多谈谈。明天再作打算,如何?”

应天宝笑道:“好啊,难得你伙计还知道我们现在穷得快成了路伎乞丐,就去你哪儿打打秋风,省下几个钱好多混几天口食。”

凤儿看到和大哥说话的人中有一个女子,也好奇地走过来,向君蕙友好地点头示意。

二姐君蕙见凤儿向自己打招呼,也微笑着向她走去,赞叹道:“这位妹妹好漂亮,你穿的衣服真好看啊。”

凤儿既高兴又有些忌妒地看着君蕙发育良好的身材,不无羡慕地说:“真的好看吗,这是我自己做的,大哥也是像你这样说,我还以为他骗我的呢。这位姐姐,你才是真的漂亮,如果穿上好看的衣裳,哪就更美了。能不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啊?哦,对了,应该我先说,我叫沈南凤,大哥和村里人都叫我凤儿。”

君蕙笑道:“沈南凤,南凤,凤儿,真是个好名字。凤儿妹妹,你人这么漂亮,配上这个名字又好看又好听。我姓应,叫君蕙,是本朝原京东东路青州,现在的金国山东东路益都府应家堡人。”

卷二  第二十章

两女孩子一说起话来就叽叽喳喳地没个完,陈归永在一边看到林强云他们已经准备走了,连忙叫道:“凤儿,你大哥要回去了。请那位姑娘一起走吧,回去后你们尽可以说个够。还怕你们的话说不完么。”

他们这样在码头上一耽搁,天已经将至未时末。

罗运天却与七弟这几个人一见如故,相谈得甚是开心。

一路上他把林强云的事情对几个新交的朋友说了,连道听途说的,林强云在瑞金“五通庙”的事迹,也半是真实,半是夸大地讲得眉飞色舞,听得七弟几个人连连称奇。

好在罗运天还记得林强云对他的交代,没有把钢弩和火铳的事情说出来。否则,应家堡的人还不知道会把林强云看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回到蒲开宗家的住处,张本忠把君蕙交给凤儿去接待,自己则安置应天宝六个人住到一个护卫队员让出来的房间里。然后才和他们六个人到客厅,再向双方介绍了主要的几个人。

陈归永等大家客套完毕,喝了口茶后,问应天宝:“应堡主,听你刚才在路上说,那李铁枪李全已经降了蒙古人,反过来屠杀我们汉人,攻破山东境内的堡寨村镇。不但抢掠钱财粮食,还将所有俘获的老少妇孺送去给蒙古鞑子,把人都押到茫无人迹的草原上去做奴隶。这是真的吗?”

应天堡众人一听到李蜂头的名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应天宝哇地一声大吼,强压住怒火恨声说:“怎么不是真的,他还没降蒙古人之前就劣迹斑斑,坏事做尽。山东的好汉们看在他也是反金的份上,也就不为己甚,没有过多地去干涉他。可他一投降蒙古后,越发变本加厉了。就在我们逃出山东之前的六月底,还到密州李文镇去,趁他抢掠掳劫时行刺过李蜂头。可惜,这贼子命不该绝,也要怪我这粗人本事不济,哪样大好的刺杀机会都没能除去这个恶魔。”应天宝在他几个兄弟的补充下,把李蜂头种种为虎作伥的恶行,以及在李文镇发生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林强云越听脸色越是凝重,当应天宝说完后,他铁青着脸看了陈归永和张本忠一眼,问道:“归永叔、张大哥,你们看,那刀剑的事我们还要不要做。若是为他打制了刀剑,就让他多了一份倚势;若是不做么,二万贯这么一大笔钱,实在是放不下啊。”

张本忠沉着脸说:“这件事么……公子实在是要好好地想想,这样反复无常的奸贼,要是有了宝刀宝剑在手,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无辜死在他的刀剑之下!”

陈归永放慢速度,缓缓地说道:“这件事,我倒不这么看,不过是几把刀剑而已,改变不了什么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