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150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你们一看到不对时,要立即跑开,以防被烫伤。”

看到三人都点头,林强云用木棍又在水桶里搅动几下,看清底下确是没有末融化的泥面了,便取过葫芦水瓢把桶里的泥面水舀起一勺,慢慢倒入锅里,再打了一勺后,林强云提下水桶说:“好了,现在三儿你用这根棍子在锅内搅拌,等看到锅里有变化时就马上叫我。山都,放几根柴到灶里烧。”

随着灶下的火越来越旺,油锅里的油和泥面水也在三儿的搅拌下渐渐有了变化,慢慢地由分离的状态浮出一些粘粘的膏状物。

凤儿在灶边看得有趣:“嘻,真好玩,清清的油和水变成了白白的水和膏了。大哥再加些泥面水进去,还有很多猪油呢。”

林强云说:“山都,把火熄灭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反应。凤儿呀,这事得慢慢来,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做,需要边做边看,记住锅里有多少猪油,需要加多少泥面水才合适,这样才不会出错。”

嘴里说着话,心里却在不断地回忆过去参观肥皂厂时的情况。心想:“自己好像记得从油放入锅里开始,做出肥皂来要用七八天的时间。那时肥皂厂用可以拆开的大铁柜装皂基,然后再用铁线切开,晾干后用模型印字的。可现在偏偏把皂化要多久给忘记了,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完成皂化。不管他,先把盐水弄好再说。”

林强云把装盐的袋子打开一看,这才知道什么叫官盐了。

袋子里的盐颜色既黑乎乎的难看,抓一把到手上还能发现里面有不少砂子,这样的盐不要说用来作为煮菜,就是看到眼里也让人觉得直想呕吐。

“凤儿、三儿,”林强云心急火燎地叫道:“你们快去找叔,叫他赶紧到村里的各家各户去看看,凡是有好盐的,除了留下一些暂时食用外,其他的都先借出来,立即拿到这里做‘香碱’用。”

看到凤儿和三儿飞奔而出,林强云一屁股坐到短凳上,叹了口气对瞪着眼看他的山都说:“山都啊,你看看这盐,这是让人吃的盐吗?这些官府的人心也太黑了,一斤盐里面起码也加了二三两砂子黑泥呀,而且一贯钱还只卖给你七斤。这是抢钱呢,你懂不懂。有这样的官府,这样的朝庭……嘿!唉,不管他,还是做我们的‘香碱’正经。”

走到灶前抄起木棍搅动起来。

不多久,陈归永匆匆提着一小袋盐进了厨房,问道:“强云,官盐不能用吗?”

林强云放下搅动的木棍,伸手抓起一把灰黑色的官盐,伸到陈归永面前,气愤地说:“这个也能称之为盐,完全是泥砂呀。这样的盐放到我们的‘香碱’里,还不成了‘黑碱’啊。”

陈归永:“你先不要着急。这里有几斤好的私盐,你先用着,看看够不够,念宗哥和凤儿、三儿正挨家挨户去收集,能收到多少还不好说。”

林强云找来一个木盆,把袋子里的盐都倒入盆中,加了些水进盆里,叫过山都说:“山都,你找根木棍把这盆里的盐搅化,我还要去看住大锅。”

看到锅里的膏状物不断增多,而且渐渐起了翻腾。林强云左手舀泥面水缓缓加入铁锅,右手不停搅拌,不一会锅里的膏状液体翻滚着越溢越高,直到快溢出大锅方才慢慢降下去。吓得林强云立即放慢加入泥面水,出了一身的冷汗。

随着泥面水不断地加入,铁锅内慢慢停止了沸腾,铁锅里全部成了似胶非胶的膏状物质。

林强云把瓢里的泥面水倒回桶内,吩咐山都说:“把火烧起来,我要加盐水进去了。”

盐水入锅,再经林强云一搅拌,锅里的膏状物乳白的颜色渐渐淡了一些,加入的盐水越多,膏状物的颜色就越淡。看到颜色再没有很大的变化了,林强云的心情又高兴起来,笑着说:“好啦,山都先把柴火烧小些,还要好久才能够做成‘碱底’呢。”

刚和凤儿一起提着盐袋回来的三儿忍不住问:“强哥,还要多久‘碱底’才能做好,是不是要一直搅动呢?”

“这可说不定,正常的情况下是二三个时辰,我们为了保险起见,就让它保温半天吧。”林强云继续搅拌的动作说:“再搅拌一些时间后就可以稍慢一点,等到锅底分离到有一定的水后才能停手。火也不能熄灭,用小火保温,让这些‘碱底’全部浮到面上,‘碱底’就算做好,把面上的‘碱底’收到盆里,底下的水和盐另外用桶装了。”

陈归永不解地问:“这样的膏糊就是‘香碱’,怎么拿得住来洗东西,而且也没有闻到香味呀?”

“啊哟,”林强云叫道:“叔不说起我还真把‘香碱’的香料给忘记了,呵呵,,再进行下一步制作‘香碱’的工序时,就加些香料进去,不过那是明天的事了。就是不知道龙涎香放进去后香味能不能散发出来。”

当下林强云和几个人商量好,决定明天早上再起锅制“香碱”,陈归永父子和凤儿则轮着守在这里看火保温。

第二天一早,林强云刚到屋外跑了二趟,就被陈归永拦住拉到他家。

灶膛里的火已经熄灭,大铁锅里的东西变成了半透明的胶状物。锅内不时还会有几个汽泡从粘稠的胶体中缓缓升起,包裹在汽泡外的胶液慢慢变薄,然后啪地一声爆裂,显然盐析也完成了。

林强云小心地把上面的胶液轻轻用瓢舀入盆中,装满了三盆后,底下那些混浊的水另外用桶装好。

“呵呵,”林强云满意地笑着说:“吃完早饭后,我们就来做‘香碱’,看来今天就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完,‘香碱’也就做成功了。”

早餐后,首先是林强云自己迫不及待地提起准备好的石粉向陈归永家跑。

一进厨房就把石粉袋丢到地上,急急地打水入锅,嘴里叫道:“把火烧起来,我把锅洗干净后马上开始做‘香碱’。”

往锅里倒入用秤称过盆里还没冷掉的胶液,林强云按一两一份的称出石粉和‘泡花碱’,把陈归永家的十几个碗都用上,这才坐到小竹椅上。

不久,锅冒起了很多汽泡,“噼噼啪啪”的细微声响声连续不断。

林强云跳起身跑到灶边,捞起木棍伸到锅里又搅拌起来,向正要往灶膛内添柴的山都叫道:“别加柴了,火不要太旺,烧得太旺我怕会把底下的‘碱底’烧糊。”

半个时辰后,眼看汽泡少了很多,林强云叫三儿来接下手里的木棍继续搅拌。

取过装着石粉和“泡花碱”的碗,先把“泡花碱”倒进去一些,再洒入石粉。直到他认为满意了,才从挎包里掏出一块灰褐色的蜡状物,仔细地看了看,又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说:“山都,把你的刀子给我一下。现在不要加柴,让灶里的柴烧完就好。”

接过山都递来的匕首,林强云小心翼翼地把手上的蜡状物刮了一些到锅里,刮下的细屑掉到锅内的糊状物上,眼见得它们渐渐软了下去不一会就融化到膏状物中,锅里也飘升起一阵如同麝香般的奇特香味,一时间整个厨房内芬芳四溢。

待三儿用劲地将木棍搅动了近半个时辰,林强云认为香料差不多搅拌均匀了,用葫芦瓢把锅里的膏状物舀起,伸手拿了个方盆往里装。装了小半盆后放到地上说:“等盆子里的东西凉了以后,就是我所说的‘香碱’。这东西一凉,就会变成不软不硬的碱块,把它切成小方块用来洗浴、洗手再好不过了,洗完后身上、手上还会留有‘香碱’里的香味呢。”

“这里好香啊,”沈念宗走进厨房,指着地上的六个装着白色膏体的木盆说:“这些就是‘香碱’吗?我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伸手就要往盆里抓。

“且慢。”林强云叫道:“叔啊,千万别把手碰到那盆里的东西。”

沈念宗缩回手问道:“为什么啊?”

凤儿说:“爹爹,要不是刚才大哥叫得快,你的手一伸到木盆里,肯定会起好几个大泡。那些‘香碱’是刚刚才从锅里舀到盆子里,还滚烫的呢。”

陈归永也乐呵呵地取笑他:“念宗哥,平常你连路都是不紧不慢地迈着四方步,想不到现在你比谁都着急啊。”

沈念宗也笑道:“没办法,是强云这古怪小子弄出来的古怪东西太多,也太过吸引人了,所以才会让我忍不住要先睹为快。闲话少说,强云,这些‘香碱’要什么时候才可以使用,接下来你又准备做些什么?”

“这要看它们什么时候能冷了,”林强云说:“这种东西热的时候是稀糊的膏状,冷了以后就会就硬。只要它冷硬了,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分割,甚至能在分割成小块的‘香碱’上压出图案和字来。”

林强云想了想,说:“这些‘香碱’做好了后,接下来我要马上先做出一个‘照妖镜’,然后就要去黑风峒,不先把答应过别人的事办好,心里总觉得不太安稳。”

沈念宗有些担心地说:“你去黑风峒时,除了归永和张兄弟外,还要多带上些人,防止那位李元铠有什么不利于我们的举动。哦,你做‘照妖镜’需要些什么材料,汀州这里有没有的?”

林强云:“也不用很多的材料,最主要的是锡和水银这两种,不知汀州能不能买到水银。”

沈念宗一听笑了起来:“呵!锡,到处都有,连我们村每家最少也有个一斤半斤的。水银城里也能找得到,位于长汀城西北‘小楼观’中的道长,他们炼丹就经常要用到水银,所以六弟店里也有锡和水银卖。”

林强云高兴地说:“若是这两样材料六叔店里都有得卖的话,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