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215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早一刻交给你,这种会丢命的危险就早一刻离我而去,我的性命就能早一刻得到保障。这样说,你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急着把它交到你的手上了吧?”

林强云心道:“原来这家伙没安好心,是要把危险转移到我的身上来呀。可惜你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乌金’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根本构不成威胁。”

沉甸甸的布包一入手,林强云就知道这确实是自己这里拿出去的钨矿石,而且份量也还是那么多。他丝毫也不担心份量会少掉,既使少了也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说不定还能从蒲开宗那儿多赚些金子呢。

为了做样子,林强云还是叫四儿把秤取来,他要称过重量后再做打算。万一重量不足的话,又能敲到不少黄金,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再多他也不会反对。

称过‘乌金’的重量不差,林强云反而暗中松了口气,不是他不想多弄些金子,而是听说为了这一点钨矿竟然死了千余人,心里着实觉得不舒服。现在再不用为钨矿死人了,内心深处的负罪感顿时觉得减轻了不少。

林强云包起‘乌金’,严肃地对蒲开宗说:“这一斤四两‘乌金’,最多只能炼出一把刀或是剑。至于炼出来的是刀还是剑,那就要看炼制的过程中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才知道了。所以,最后交到你手上的是刀还是剑,现在我也没法说得准。炼好后我会派人通知你来当面试过,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请回去吧,我要开始准备炼刀剑了。”

林强云到库房里找出在长汀炼好的钨钢,让四儿叫来吴炎,轻抚放在桌上这块四十多斤重的钢条对他说:“吴炎,你用这块钢料打制一把十五到二十斤左右的刀剑,需要多长时间。”

吴炎没有立即回答,走到桌前仔细看了好久,问道:“师傅,这块是什么钢料,能说给我听听它和其他钢料有什么不同吗?”

“这块料花了我整整一天时间,它比现在任何一种钢都更坚硬,也比其他钢料更难打制。”林强云淡淡地告诉吴炎:“这就是加入了‘乌金’炼出来,当世最硬的钢料,我要你用它打制出一把能砍断铁棒的宝刀来。”

卷三  第十八章

吴炎听得两眼放光,捧起桌上的条钢看了看说:“我去试试。师傅,要打成什么样子?”

林强云交代吴炎,只要将它打成刀或剑就行,打成什么模样让他自己做主,只要好看就行。吴临出门之前,林强云又说:“把刀剑打制好后,记得叫我,这种钢料打制的东西淬火和别的有些不同,我要当面做给你看过,以后你才能自己进行操作。另外还要给它配上最好的手柄和刀鞘,否则我们的刀剑质量再好也没用,外表太差了有损我们双木的招牌。”

吴炎说声:“知道了,请师傅放心就是。”心急火燎的跑了。

到泉州以来,林强云最大的心愿是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商船队,以实现他从小就梦想到大海上去自由航行的愿望。本来他打算在最近用买来的两艘五千斛的海舶到广州、温州、台州走走,顺便贩运些粮食回来。一则利用近海航行对护卫队进行比较系统的海上训练,二是可以解决本地粮食紧张的迫切问题。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他已经逐渐有些知道大宋的商业情况:茶、盐、酒乃是朝庭禁榷的专卖品,全部由官府制造发卖。自己想把生意做大,在这样的封建集权专制的制度下,实在是要动足脑筋,想出适合于这种制度下做生意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把生意做大做强,赚取最多的利润。本来,林强云想从简单的布鞋、蚊香为基础做起,然后再向酒、盐、茶等下手,最后向其他的日常生活商品发展,把生意做到大宋全境,做到金国、蒙古,以至于向海外拓展。看来,以前的想法太简单了,事情决不会像自己所想的那么容易。

现在,因为这些不明来意的江湖人出现,打破了他外出贩粮的计划,必须搞清楚他们来此的目的,先解决掉这些充满危险的江湖人才谈得上做生意了。

吴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刀打好,第二天下午兴冲冲地来到书房,兴奋地向林强云叫道:“师傅,刀坯已经打制好了,请到我那间铁匠房去看看。”

林强云高兴地说:“哦,这么快!我还以为最快要二天时间才能打好呢,这就到你的工房去看看。”

吴炎把林强云拉到他专用的铁匠工房,把三尺余长、两寸七八分宽的板刀坯恭敬地送到林强云面前,得意地说:“师傅,刀子已经打制出来了,请指点弟子淬火之术。”

这把板刀的外形倒是很好看,刃口和刀背的三道弧形组合得相当优美,就像一个身材既高又健壮的男人一样。

林强云不动声色地仔细看过打制成形的单刀,用手夹着刀身的各处捋动了几次,抓起一铁根铁钎敲了敲刀身,认真倾听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然后才沉着脸,指点着对吴炎说:“哎呀,差,差,差。你这次是怎么回事呀,打制出来的刀这么差。不行,这是一把废刀,一用就会坏。唉,真可惜,白白浪费掉我十多斤特种钢。你看,刀面太宽也太长了,刃部实在太薄。这样的单刀因为材料过于坚硬,所以强度极低,不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用它发力砍到硬物上就会崩缺断裂,根本算不上是断金截铁的宝刀,连普通钢材打制的刀都比不上,只能报废。”

吴炎的脸刷一下白了,四十多斤世上最硬的钢料被自己用掉将近一半,打出的非但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宝刀,反而被师傅将这把刀说得一文不值。实在是不服气呀,怎么会一砍就崩裂呢?不可能。

吴炎不服气地问:“以前我们打制江湖中人向我们定做的兵器时,都是打成这种样子的,为什么那时候师傅说好呢?”

林强云严肃地向吴炎解说:“你以为这种钢料可以像打制菜刀和普通兵器一样,只是需要锋利就行了吗?要知道,这种钢材打制出来的是宝刀呐。宝刀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断金截铁的坚实刚硬型;另一种是能吹毛断发,落帛而过的锋锐型。这把刀所以说它是废刀,就因为它什么型也不是,既不能断金截铁,也没法磨利吹毛断发,落帛而过。以前我们所打制的刀具,因为是采用钉钢之法,表面一层是熟铁,钢料只有中间的很薄一片,勉强可以说成是能够吹毛断发的好刀。这把刀可是全部用特别坚硬的钢材制造的,所以它就应该是断金截铁型的宝刀。你若是不信的话,不妨用以前教你的方法淬火,好了以后再用它砍一下熟铁,看了结果后你就会明白我说的话了。”

吴炎还真是不服气,也不信邪,果真立即动手进行淬火。他心里想:“这种钢料打制成的刀,还没淬火时,轻轻一下就能把熟铁砍出一个缺口。我就不信,淬完火后的刀会像师傅所说的哪样,一碰就崩裂,肯定是骗我的。”

当吴炎满怀信心把淬炼好的钢刀往一根径约半寸的熟铁棒砍下之后,他顿时傻了眼,站在当地说不出话。

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得他不相信。这用尽力气的一刀砍下去,非但那根熟铁棒没有被砍断,手上这把费了他一天多时间打制淬炼好的刀,反而在刃部崩掉了五六分长的一大块。

吴炎呆呆地站了许久,在徒弟拉动他的衣服后才惊醒过来。他眼瞪瞪地看着手上的破刀,再无力把它抓住,五指一松那刀就往下掉,若非身边的徒弟眼疾手快,只怕吴炎的脚要被掉下的刀凿出个洞来。

“天哪,怎么会这样?”他伤心地叫道,蹲在地上双手捧着脸哽咽道:“果真是如师傅所言,发力一砍硬物,这把刀便折损了。废物,我做出来的东西是废物呀!枉我吴炎还是双木商行铁工场的管事呢,连一把刀也打制不好,还浪费了师傅费了大力气炼出来的宝贵钢料。师傅啊,吴炎甘愿领罚。”

林强云拉起吴炎,安慰他说:“算了吧,不就是一块钢材和一点时间嘛,用不着这样心痛,浪费就浪费了吧。我们还有一半的材料,你用它再打过一把。我告诉你,这次的刀不要那么宽、那么薄。刀背厚为两分,刀身留一分半,刀刃部分最少也应该保持在六厘左右。”

“师傅,这样的话,打出来的刀不是很小,那么小的刀还能用吗?”吴炎不解地问。

林强云笑道:“材料都让你给浪费掉一半了,还想打出多大的刀来?再说了,二十多斤钢材打的刀也不小了,就是没有三尺,最少也该有二尺七八寸长,你总不能把差不多三尺长的刀,还说成是一把匕首吧。”

吴炎一时没想明白林强云的话是什么意思,只依着自己的思路说道:“那倒也是,哪有二尺七八寸长的匕首。”

“还有,”林强云不再去理会吴炎脸上询问的表情,接着交代说:“这种材料打制成的刀具,一定要先修锉成形后再进行淬火,而且淬火后的回火温度需要比平时高出很多,否则就会很容易因为太硬又没有韧性而断裂。”

吴炎问道:“师傅的意思是说,应该先把刀修整好,全部都完成以后,才能进行淬火?”

“对。”林强云转身向门外走,到门边才又回头说道:“把刀做好,在淬火之前,还要先做出一个一尺宽一尺深的铁槽,铁槽的长度要比这把刀长出五寸,再往铁槽内装满化开的猪油。全部准备完毕以后,再来叫我。”

这次,吴炎用了不到一天就将刀打制完成。刀坯才打好,吴炎就把林强云拉到他那儿,非得要师傅守着他干不可。

检查过打好的刀坯,林强云对刀刃部分很不满意,沉着脸说:“我说大徒弟耶,其他部位都还可以,这刀刃怎么没按我交代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