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356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女人们已经开始试着按公子教她们的方法做布鞋了,孩子们也由请来的夫子每天上午教他们认字、学算术,下午则是陈老拐他们带着练武,全都很用功,请公子不用担心。另外,陈老拐叫我来跟公子说,他想求公子让他带那十个灰熊山的人到我们山东路的根据地去,说是只有在那里才有机会报灰熊山数百条人命的血海深仇。”

林强云对他点点头,抬手示意他坐下,说:“这就好,这些天你还是要辛苦些,按我们福建孩儿兵的样子,在这十几个孩子中挑出个什长来,让他试着带领其他孩子们。过些天房子搞好了,你将他们交给本忠大哥和金见。你则要负责制造兵器方面的事情,招收培训工匠、砌炉、建工场这些都有得你忙的。至于陈老拐他们想去山东路的事,我们有到那儿去的船时,会安排他们去的。”

林强云站起来,正容说道:“我在这里再对各位再说一次:愿意跟着我干的,要尽一切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如果自己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的,我也不会阻拦,会给予最大的帮助。但有一点,任何人都绝不允许背信弃义。如有发现,我们决不会放过。好了,今天就这样,大家立即分头去办自己的事。”

众人刚站起准备出去,四海着急地拉住林强云,大声问道:“公子,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不要我做事了?”

林强云吓了一跳,扶着他奇怪地问道:“我何时说过不要你做事,见鬼了么?”

四海低下头,小声嘟喃着说:“大家都有事做,公子不分派我做事,这不是不要我了!”

张本忠听了四海这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说:“我的傻兄弟,你想到哪儿去了。公子若叫你去做其他的事,现时金见和金来都有事忙着,那些探子没人管,传回的消息谁来接收上报呀?再说,亲卫们都没来,现在只有你一个在公子身边,我还怕有危险时没法应付呢。即使公子将你派出去做什么事,我还不依呢,万一有起事来谁能帮上手?”

林强云:“正是如此,你小小年纪也太过多心了,还是都头呢,看看,眼泪都流出来了,让外人见着了会说我们欺负你。”

四海一想公子身边确是没人了,自己再不留下的话,公子有事时,真的会连个使唤的人也没有。他不好意思地环视众人一眼,连忙擦掉急出的泪珠走到一边。

这天下午,孟珙和杜杲一起来到黄春玉家,他们无精打采地走到林强云的住处,进了厅门后就坐在椅子上不住地唉声叹气。

林强云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也就明白了,见了皇帝一定没有办成什么事。

杜杲对林强云说:“林贤侄,朝庭是指望不上的了。廷议时就争吵不休,圣上与史相公决心已下,有意联蒙伐金。此次召对非但不准我援金以求自保的建言,连拨出些银钱组建火铳军也以岁入不敷度支为由,要留待后议。对红袄贼李全,史相公更是不想动他,任凭老夫和枢密副使郑(清之)大人尽力上陈也无济于事。孟元帅的事,史相公和皇上也不准。”

孟珙也说:“林兄弟,请你千万不要放弃,还是要尽量多制出些火铳,说不定还可以用得上。就是朝廷用不上,你们也还可以用来自保。”

林强云听了这些话,一时无言以对。

三人默默地坐了许久,林强云突然奋身而起,震声道:“朝庭不做,我林强云来做。两位大人请放心,林某人会全力以赴的,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协助我大宋长存于世。目前,我想请两位帮我尽快办好一件事:就是我要得到炼制钢铁,制造及运输火药兵器的签押文书,以便在紧急时好对沿边做出力所能及的支援。其他的事则由我自己来想办法解决,我倒要看看,蒙古铁骑究竟有多厉害,是否真如历史……”

卷五  第十二章

林强云心里一惊,立即住口不再说下去,只是往头上抓了几下,以掩盖自己的尴尬。

杜杲奇怪地看了林强云一眼,没说什么。

倒是孟珙不曾注意,一脸激动地说:“好!林公子,林兄弟,这件事我明天就给你办妥。工部侍郎朱在是本帅的好友,只要花些钱钞,想来这件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林强云从挎包内掏出一大叠纸钞放到桌上,往孟珙的面前推过,有点担心地说:“这里是十万贯,不知是否够用,再多的话小子就拿不出了。”

杜杲此时插嘴说:“不管这些钱够不够,且先请孟老弟去试试,办得成就最好。若是办不成的话,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

林强云:“只要有了这项权力,大规模生产没办法进行,但少量的生产我还是能支持的。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我有把握训练出二百到三百人,全部装备火铳的镖局护卫队来。到时,我要让鞑子们尝尝我宋军火器的厉害!

“好!林公子,我信服你。”随着话声,门外走进提着个小包袱的冉琥。

林强云看到他,高兴地对孟珙和杜杲说:“两位大人,这是我的新伙伴冉琥,你们多亲近。”

孟珙哈哈笑道:“不用林公子介绍,我们早就认识。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连冉愚臣这样心高气傲的人也会信服林公子,而且是名不见经传的林飞川。”

四人再谈了一阵,孟珙和杜杲心悬林强云要求的那件事,早早就离开了。

林强云这才将与孟珙和杜杲结交的情况告诉冉琥。

冉琥说道:“这件事情,我要好好地为林公子想想。公子把能告诉我的事情全都告诉我,我们要先确定出今后做事的每一个步骤。”

林强云花了半个多时辰,介绍了制造蚊香、火铳和子弹的情况。说道:“冉先生,我们目前有件事急需要先办,那就是赚钱。有了钱,我们才能放手做其他的事情。另外,请你明天先和本忠大哥、金见去一趟城北厢。我在那儿买了一座大宅园子,你去帮着参谋应该如何安排,需要多久才能搬进去居住。”

冉琥道:“几件事去看过宅子后,我会想好了再和公子细说,现在我先去安顿。”

近几天,临安城流传着一条消息:

艾百万的“艾家金银铺”要在腊月二十九日那天,用“比价”方式,出卖无价之宝。所谓“比价”,就是谁出的价钱高,谁就可以买到。

这无价之宝,据说是一套世间罕见的“水晶杯”。出卖的时间定在那日的辰时正,地点在艾家金银铺。

想购买的人,必须先交纳万缗的“保证金”,另外还要收一百缗“观赏费”。

另外,如果是只想去见识的,也可以,但有名额限制,照样要收一百缗的“观赏费”。

购买不成“保证金”就退还,“观赏费”那可就是艾家赚的钱了。

这条消息以飞快的速度向瓦子坊间传播,连看一次都要收一百缗“观赏费”,可见得这“水晶杯”是多么的珍贵的了。

有好事者据此而衍化出许多故事,关于“水晶杯”具有神奇特异功用的传闻,版本越来越多,传得越来越离谱。

有人说,这水晶杯真是神妙无比,无论斟入什么酒,放置一盏茶的时间后,杯中的酒就会变得醇香无比,再好酒量的人,喝下几杯也会醉倒。

也有人说,这水晶杯倒入酒或者茶后,杯中就会出现各种奇光异彩。还会出现各种奇形怪状的活动图画,引人入迷,最后会被引入杯中,成为杯内的景物之一。

还有人说,常用这水晶杯喝酒、喝茶,能使人延年益寿,甚至久饮而成仙,长生不老。

说的人绘声绘色地讲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就好像他是亲目所见、亲耳所闻的一般。

听的人则听得如痴如狂、目瞪口呆,津津有味。

这个消息对升斗小民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听了只是当作一段奇闻秘事。

但这个消息听在某些人的耳中,却是非同小可,引起强烈的震撼。

数日间,这个消息在有心人操纵下,渐渐地传播到某些人的耳中。

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微有些不大的寒风,衣服多些的人还能耐得住这样不太冷的寒气。

坐落于市南坊中央珠子市的“艾家金银铺”,三开间的铺面,每间都有三丈宽。今天只开了中间的铺面,另两间铺面关闭着。

今天的天气实在是不怎么样,阴沉沉的,天上的云层压得极低,眼见得将有一场大雪。

但金银铺的门面却是张灯结彩,里里外外热闹非凡,似乎这样的气氛能把寒气驱走不少。

从卯时末开始,金银铺的二十多个伙家们,除在内里忙碌的七八个外,其他的就由钱朝奉和另两位朝奉指挥着,成八字形分立于铺子门前两边。他们都是红布巾子裹头,白麻粗布袍子,外套暗红色镶宝蓝边的背子,人人脸露笑容。见到有身份的人过来就鞠躬为礼。

在两排伙家的背后,各有一班吹鼓手,与伙家同式打扮。吹鼓手们不时在朝奉的示意下吹奏一番。引来众多喜欢凑热闹的人围观,更有数十个顽童在四下里围追打闹,更增添这里的热闹气氛。

辰时三刻,第一拨人来到,两班吹鼓手立即吹奏起迎宾曲。

钱阿二颠着屁股,点头哈腰地将三人迎了进去。

这三人虽然全是衣着光鲜,却并无特别之处。

傍观的人中,有个叫谢大的,小声指给同伴说,其中某个是临安知府赵立夫赵大人。

谢大评论说,此人极善钻营,而且他这临安知府之位,就是贿赂了几位参知政事,又钻营了史相公的门路,才得以除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