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377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司马景班气道:“别得意太早,陈都统领还没弄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才会让你给钻了个空子。”

陈君华沉浸在自己的瞑想中,没注意吴炎他们在说些什么话,只是顿了一下后,转而向司马景班说道:“另外,此种‘铁甲车’最适用于野战,司马掌门,我会派骑军和炮队有经验的哨长过来,和木工门下的弟子们一起想办法,商量着做。若是能让它们在一般的平地上进退自如的话,即使走得慢些也不要紧。走得慢,我们就让这种‘铁甲车’和步兵一起配合着使用的,只要能和普通人奔跑一样快就能用得上。当然喽,若是能够让车子跑得和奔马一般快的话,那就最好了。那就可以和骑兵配合在一起使用,肯定能把敌人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想了想,陈君华觉得此事过于重大,实在是不能有所闪失,便又向司马景班和吴炎两人吩咐道:“你们改制成功之后,务必要在拉出去试验之前来告诉我,我要和你们一起去看看它试验的效果如何。只要确实可以用于战场上,你们就放心大胆地大量制造。反正我们现在有钱、有粮,无论你们做多少都能度支得起。若是再搞个产铁的坑冶……唉……”

说到这里,陈君华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精神从极度亢奋中直落到谷底,暗道:“惨了呀,要造大批‘铁甲车’和适合车上所使用的子母炮,那就得有大量的铁料……”

吴炎也跟着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有点担心地说道:“就是啊,这些时间以来,我们随船带来运至此地的铁料和石炭用得很快,再过半个月时间石炭就没有了,得想个好点的办法才行呐。不然我的铁工门上千号人要停工吃老米喽。”

说到坑冶,陈君华才想起自己走了一千多里路程这么一大圈,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三个州是否有产铁、产石炭的地方,不由暗暗责备自己没对这样的大事留心。稍后去见念宗哥和张国明时,一定要他们想个办法。否则,不要说现时全部领地内所需的农具没法满足,就连护卫队钢弩所用的箭矢和子母炮等制敌保命的兵器也没法补充。

司马景班可没陈君华和吴炎般乐观,静静地让他们把话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告诉陈君华说:“陈都统制,这车暂时还不能做。”

陈君华奇怪地问道:“暂时不能做,为什么?”

司马景班如刀的目光督了吴炎一眼,让吴炎惊得缩了一下头,把身体躲到陈君华背后不敢再看他。

司马景班愤愤地说道:“说是暂时不能做,倒也不是我们偷懒,不想做‘铁甲车’。陈都统制大概还不知道,昨日沈先生来告诉我们,东主先时传信到泉州,只是要我们先做一架车出来看看效果如何。若是真的能合用威力又大,确实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多的银钱,才能大量制作,投入到军队中自成一军,让兵卒们训练精熟以后,作为今后征战时的一支主力军来使用。就是这个吴小个子,亏得他还和我老头子一样是个掌门人,花言巧语地骗我说,东主写信来,吩咐我们全力以赴做……嗯……这种车,害得我叫木工门的木匠们把其他要紧的事都停下,先为做车的事操劳……”

吴炎小声辩解道:“师傅确是有信来,要我们做车的么。”

司马景怒声骂道:“你小个子还敢说,东主信中只叫我们先做一架,你却硬是要我们做出几架车。被耽误了多少事你知道吗?气死人了。”

陈君华:“后来怎么了?”

司马景班道:“沈先生说,我们还没有试验过这种车好不好,到底能不能用,在一点也没有把握一定好用之前,就让所有木工、铁工门的匠人放下手头的事情都来做车,耽误了其他大事。而且一下子做出三架这样的车子,既浪费大量银钱,做出的车子又不合用,局主十分生气。指明这事一定是吴掌门出的主意,局主回来后要看情况处罚,并严令我们此后只可以对这三架车进行修改,在没得到他的同意之前,不得再另外制作新的车子。吴小个子,你说,沈先生是不是这样讲的,当时你还求沈先生为你在东主面前讲好话。”

吴炎又缩了一下头,小声嘀咕道:“在泉州沈六先生将师傅的信交给我时讲过,既是师傅专门传信来要做的事,他就全力支持,要钱他给钱,要材料他给材料,需用的钱物都会保证供应到我们的物事做成功……”

“嘿嘿!”司马景班冷笑道:“所以你就借此想得个大功劳,不惜把两门的人都全部用来做这种车了。”

司马景班这样一说,陈君华才想到有一件事没搞清楚,忙向司马景班问道:“司马掌门,做一架这样的车,需要多少人工啊,请给我说说好么?”

“铁工门我不清楚,但我们木工门的三十七个高手木匠,全都为了这三架车子停下其他事没动,连想带做足用去十九天,才把车子装好又拆下。运到这里后也花了一天时间再将它们组装起来。”

近四十个高手木匠用去二十天时间,那么铁匠呢?陈君华认真看了一眼车外包着的铁板,都是由两尺左右大拼接铆合成整体的。再想了想铁匠把这些铁板从炼出的镔铁打成这样薄薄的一片,再冲出孔来铆接成型,所花费的工料就没法说了。这才明白林强云为什么会专门写了信用信鸽传到此地,以表示他真的是生气了。

陈君华知道自己除了训练士卒和打仗外,这些要有特殊技艺的事是做不了也提不出什么办法的,干脆就不再去多讲,让强云他们去伤脑筋吧。主意打定,便对吴炎、司马景班道:“既是如此,刚才我讲那些话的作罢论,还是按强云所交代的话去做好了。你们再商量,我还有事,走也。”

丢下叽叽咕咕小声争吵的吴炎和司马景班,陈君华又回到前衙公堂。这次他不管沈念宗、张国明有多忙,一把拉着他们就向侧边走,小声吩咐道:“你们别出声,我有要紧事商量。”

沈念宗把陈君华和张国明带回自己的睡房,听完陈君华提出的问题后,与张国明相互对看了一眼,俱都露出会意的笑容。

沈念宗先对陈君华说明了林强云对装有铁板为甲车子的态度,以及自己对此事的处理过程。然后笑着对陈君华说道:“呵呵,君华呐,你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到此地这些时间以来,找了本地人问过,也派人去实地看过了。在此三州地境内,有好几处产金之地,另外你最关心的石炭,也在莱阳县境找到有,当地已经有少量人用石炭烧火了。”

张国明抬起头,有些忧虑地目注陈君华,缓缓说道:“陈都统制说的铁料,倒也的确是当前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三州还没听说什么地方有出产的。看来,目下我们只好将铁价提高些许,以高价来吸引宋、金两国及其他地方的行商,让他们从宋、金等各地产铁所在地将铁料大量般贩来此。”

沈念宗:“而且,我们自己也要立即将这种情况告诉强云,让他叫我们在各地的商铺想办法,收购到铁料后马上运回根据地来。为了尽可能买到足够多的铁料以供应用,我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寻到有铁监之处,将其占夺到掌握之中方是根本。”

张国明倒是豁达得很,才一会就能放开心怀,对陈君华笑着说:“另外,陈都统制所说,建筑大型烽火台,我们已经着手令人去办了。不过不是建烽火台,而是筑建成屯垦堡寨,前些时是委派王宝为首,押着一些判了拘役罪的人犯去选择适宜的地点,并先清出地基。如今王宝去了高密城不在此地,屯垦堡寨的事由他的副手担着,只等李蜂头给我们的丁口送到就能立即大举开工。还有,我们这次带来的民户中,有些人带了许多茶苗及种子,我们已经安置好他们的家小,派了一什护卫队和一个当地熟悉地形的人陪他们去寻合适种茶的地点,估计不久就会回来。”

“唔,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了,杨妙真送来的丁口应该在这一两天内就会到达。”陈君华又在心里盘算:“不知送来的丁口中是女人更多呢还是孩子更多?只怕来的人全都是些老弱妇孺,需要几年以后这些人才能派上用场。”

张国明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喜滋滋地向陈君华说:“陈都统制,只要你能保证我们根据地不受外敌攻击,有安全平定的环境让我们休养生息,不出五年……不,只需三年,不用公子增加一分一厘的银钱,仅我这块根据地就能给你提供十万大军的饷银、粮草。并且,我们还会有充裕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来再接收和目前根据地同样大小的一片地盘。怎么样,陈都统制有把握保得我们根据的三年平安么?”

沈念宗被张国明的情绪影响,笑着说道:“君华啊,其他不属军队的这些事你就别操心啦,还是想想如何将各地接收到手的那些杂兵,和这些天招来的这三千多新兵训练好,整编成军,再想出如何能保得我们根据地的平安才是真的。”

沈念宗转而对张国明说:“张大人,恐怕没办法给你三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了。我想,强云不会让别人先下手来向我们进攻的。他的脾性我很清楚,在拿定了主意后,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做到他所要做的事。这块根据地刚刚建立,为了根据地的安全着想,他一定会采用先下手为强的方法,向周围打出去,争取多占土地,扩大我们根据地的地盘。估计在临安处置好陈孝严的事情,把商行开起来以后,强云定然会到山东一趟。他若是回来,那就肯定会有向外扩张占地的征战之事,要开始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