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426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你们都别忘了,今天是我们双木商行‘升元酒楼’开张的日子,强云这个东主必须在中午开席时到场去应酬的。否则,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来到,东主不在场会得罪很多人,往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君华当着这些女孩子的面,自是不好提起“游仙苑”的事,省得不知轻重的她们问起来时,没话好说,那有多尴尬呐。

他没想到,自己不提这“游仙苑”,并不代表别人就不会说,而且这个人竟然是他自己的宝贝儿子。只听得三富笑嘻嘻地叫道:“爹爹,你少讲了一个,还有‘游仙苑’也是今天开张,那才是达官贵人最喜欢去的销金窖、温柔乡。”

若是说“妓院”,三菊自是清楚指的什么,光讲个“游仙苑”的名称,就勾起她的好奇心,不由得向林强云问道:“大哥,‘游仙苑’是做什么买卖的,怎么三富会说达官贵人最喜欢去那里,能说给我们听听吗?”

年龄稍大些的应君蕙一听“温柔乡”三字,结合那“游仙苑”的名称,就知道是与泉州“含香苑”般的行院娼馆一类,专做女人皮肉生意的处所。悄悄拉了三菊一下,以眼色示意她不要多问。三菊一见君蕙的眼色,立时就会过意来,知道自己问了一个不该问的蠢问题,立时红了脸低下头不再吭声。

只有翠娥还是拉住三儿探问不休,害得陈君华眼里冒出火,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恶狠狠地盯着三儿,令得三儿也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答理翠娥。

林强云倒没发觉什么,似平常般的信口说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游仙苑’么,就是平常人们所讲的行院,也就是娼馆。”

此言一出,一众女孩子都脸红耳赤的低下了头。应君蕙跺脚嗔道:“大哥……这种事情也好当着我们这些女孩子们的面说出来么……”

拥在他们身边的亲卫,也有几个忍不住“噗”地一声笑出来,一时间场面显得十分尴尬。

被应君蕙一讲,再加亲卫们一笑,林强云才醒悟到自己这些话说得大是不妥,顿时也闹了个大红脸。

陈君华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声叫道:“好了,好了。天色将近己时,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呢,大家还是赶几步,快些到地头再讲罢。”

林强云他们刚走过小河上的众安桥,就看到三个文士打扮的人在向人打听升元酒楼的去处,估计也是冲着新开张这天“雅座当天予八折优待”这几个写于大牙旗上的字来的。开业这天,当然是越多人来越好,只要酒好,菜也好,价钱在不打折时又相对便宜些,自是会很快出名。只需出了名,那时候再想办法弄出一些别家没有的招牌菜,自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林强云向那三人走过去,大声招呼道:“三位官人,小子正欲去升元酒楼,若不嫌弃腌臜,可和小子一道前行,就在前面不远的北瓦门外的前街。”

有人肯给他们带路,那三个人自欢喜无限,跟在林强云身边就走。路上谈起双方的来历,林强云方知这三个都是由大越国(今越南北部)都城升龙(今越南河内)人。因仰幕中土的繁荣昌盛和文采风流来大宋游玩。为首的人三十五六岁叫李平南,另两个和林强云差不多年纪,也是二十二三的样子,是他的族弟李生春、李生云。

陈君华附在耳边对迷茫不解的林强云小声解说道:“大越国,便是汉代时的交趾郡、日南郡,属交州所辖。到了西汉、隋朝日南郡以南有了林邑国。到本朝立国之时,没能将其征服,那交州靠南一部,还有大理、吐蕃那一带便脱出大宋的版图了。”

“哦,原来如此。”林强云仔细地问了一下,又想了好久才弄明白,所谓的大越国,就是指已经和美国佬打了十来年的越南,他还记得抗美援越的一些事,心里对这三个人有了点好感,想和他们交个朋友,自然说的话也多了些。

眼看到了升元酒楼,林强云对李平南说:“三位李兄,相见也是有缘,在下也想对你们大越国的事情多些了解,不若就和在下一起到酒楼内作个不速之客如何?”

卷六  第八章(一)

李平南本就是带有目的来到大宋的,除了要见识一下这里的繁荣昌盛与文采风流外,还想找到能对他有所作为的助力,自是希望在大宋多交几个朋友,当下也就痛快地答应林强云的邀请。

升元酒楼门前三丈余宽的大街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十多队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游手帮闲,各自在街上做出各种引人注目的夸张动作,不但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也带有与其他各队同伴一较高下的意思在内。这些人每队有一位粗壮的汉子高擎一面大牙旗,不住上下左右挥舞展动,本队中有身手好的,却在牙旗从地面上扫掠过时,在旗上凌空翻出空心斛斗,牙旗过了脚底方才落地,引得围观的人们一阵叫好,令得表演的人得意非凡;也有游手们在当街上叠弄起罗汉,有时一队十来人,包括手持牙旗的都站到最顶上去了,最底下的那位大汉还会逞强向人们呼叫:“再有身手好、不怕跌的上来两个,也还压不倒本队罗汉。”

总之,这些由林强云花了钱请来做宣传的游手帮闲们,无不尽力展示出自己最好的表现,要为这家升元酒楼在开业的今天,招徕到最多的客人。以示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得了多少工钱,就能为主家办成多大的事,希望此后另有大商家开业时,也能如这家的东主般花大钱上门相请。

三开间门脸已经认真的精心修饰过,店前的门脸上画着五光十色的各色花草、虫鱼、人物故事图画,支设了数十根红绿色的杈子,挂有绯绿色的门帘,还有贴金的红纱桅子灯。一到店门前,就能闻到从门帘风飘出的浓郁酒菜香味,引诱好吃好喝的人们不得不往里走。

进了店门,入眼就是一个大大的食堂,数十张方桌排列得整整齐齐,里头已经坐了近七成的座,几个伙家高举食牌四处游走,牌上的两面都写得有酒菜名称,看去一目了然。以便让人客按牌点要酒菜,可以省却不少口舌。为数更多的伙家则是穿行在人丛食桌之间,一边行走一边大声提醒食客们小心碰撞、以防烫伤,到了位置后又大声报出酒菜名称,询问人客对菜式的色、香、味有何意见。

人头涌动中,一片喧嚣杂乱的猜拳拼酒声、呼酒传菜声、醉汉的胡言乱语,以及伙家扶着喝醉之人到一旁休息的好言相劝,偶尔还能听到有高呼索要醒酒汤的叫唤等各种酒楼内特有声息。

这个大食堂专用于相待钱袋羞涩、或是有事待办抽空来填饱肚皮的食客,让银钱不多的人也能在这样的大酒楼里,小打小闹吃上点与别处不同的酒食,满足一下人们的虚荣心。不过,这里卖的是比较下等的酒水、食物,用具也是比较差的瓷制器物。价钱比路边小店高,但也还不会太过离谱,让食客们可以勉强接受得了。

用冉琥的话来说,这个大食堂仅是不赚不赔的生意,为的是要给人一种生意兴隆的错觉,让有钱的大爷们能随大流走进店堂。一旦身上有几个钱的人进了大堂后,自是不屑与这里的粗人同堂进食,那就可以将他们引到二进或是楼上去掏空这些人的钱袋子了。

食堂正中留出了一条丈五宽的通道,数十人相跟穿堂而过,一直进一个半大的门走到二进。门内是一条笔直的主廊,约有二十来步长,上头廊顶屋面切开与主廊一般大的屋顶,升高空出数尺再盖上青瓦,让光线从中透入不会显得阴暗。主廊中也经过一番装饰,地上用盆钵等器具栽花种树,葱茏茂盛生机央然。在主廊中部又分为左右两廊,两廊边是一溜水的小阁子间。走到两廊头上可以听到里面有人高声劝酒,也有人哦然吟唱,甚至还有琵琶弹奏及夹杂女子轻微的歌声。

得到消息迎出来的公治渠,看了衣着略有不同的李平南三人一眼,向林强云解释道:“这里数十间全是低价的包间,专用于比较清贫的文人学子,和为了商量生意买卖的商贩所置。也能向外招来粉头弹唱陪酒。林公子,这三位是……”

林强云笑着对公治渠介绍说:“忘了和公治管事说,这三位是我新认识的朋友,大越国来的。这位李平南李兄,另两位是李生春、李生云。稍后到了楼上请公治管事为他们安置一下。哦,李兄三位现时住在何处,是否愿意到在下家中暂住一时呢?”

李平南虽然不清楚林强云是什么身份,但看到这位升元酒楼的大管事对此人神态,料想他不似是一般客人,想必林强云也不会是个没身份的,便也洪声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林兄弟,我们可是讲好了就不能反悔的。自今天起,我们李家十二个人就赖上你老弟了。”

林强云吃了一惊:“什么,你们有十二个人吗?”

李平南呵呵笑道:“也就十二个人而已,不是很多吧。难道老弟的家太狭小,住不下这么多人么?”

林强云装模作样的苦着脸道:“倒不是房子太小住不下,再多些人我家也能容纳得了。嗳哟,我只想到你们有三个人,花费不会太多,谁知道会有十二个。唉,亏了,这下亏大喽,仅只吃喝的就要花掉不少银钱呐,会把我吃穷的。要花去大把的银钱填到朋友的肚皮里,李兄你说,我这小民百姓能不心痛吗?”

李平南看了林强云夸张的脸色,忍不住凑趣道:“林老弟还是个财迷呐,好好,也别太担心了,我们大越李家人在你家中的一应食宿用度,全都按这里的客栈所需来支付,绝不让老弟吃亏就是……”

林强云与李平南相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李平南一把挽起林强云,大步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