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620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任由赵范如何来请,陈君华总是以借口婉言拒绝,没再带兵去出战。不过,陈君华倒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赵范提出,因城内的兵力不足,要护法军接手城南、城北共三个水门守卫的任务,算是给了这位赵制帅极大面子。

开始,林强云也没什么话说,反正水战队的战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让他们去承担一些无关紧要的任务也好。可是,片刻后林强云就有了另外的主意,他觉得自己的子母炮这样放到城上也不是什么好事,不但要派几乎一半的护卫队去守着,不让人窥探出其中的秘密,还白白浪费了这些战船的机动力量。不如将所有的子母炮全都装回到战船上,命令这二十多条船利用强横的火力,和装有深鼎能无风自动的机动力,出城去把楚州运河不定期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好的使用方法。

主意一定,林强云对正准备离开去组编各部残兵的赵范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建议赵范从明天开始就将这种方案付诸实施。

“哇哈,林大人真乃神人也。”赵范一听林强云竟会不计前嫌,提出个这么有利于守城作战的方案,不禁挑起拇指半拍半赞地大声道:“妙,妙,真是妙极了。楚州运河,乃淮东运输般贩的一大动脉,扬州又是由淮入江通道的要冲之地,李蜂头军完全是靠这条运输动脉以保证其军需的运送,若是林大人的护法水军能将运河掌探在手中。哪怕仅是一小段。也等于截断了李蜂头地粮道,于我扬州守军大为有利。好,此事不须明日,现时就可将事情拍案定下。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双方都不可反悔。”

赵范所说地双方不可反悔,一是指林强云所说的由水战队出城控制运河,二则也给林强云一颗定心丸,他一定会按其提出的。由制司衙门每天度支护法水军所需的军费。

这下水战队和护卫队地人又忙碌了起来,他们连夜将城西和城南的四个炮阵的所有火炮全都从城上撤回,子母炮按原样装回拆下的战船上。一哨共四十架小炮,也分到船上,用以加强船队对运河两岸贼兵地打击力度。

次日,正月十三,水战队的战船依令在早餐后,就分成两队分别开出城东和城南的水门。十八艘战船的一路往湾头方向巡行。另一队只有十艘的船队,则朝扬子桥、瓜洲镇方向行去。他们的任务是到停泊于大江上的大舰上,去补充子母炮和小炮的子窠。

南行地船队只是去补充弹药,对一路所见的贼兵基本上不来惹事就放任不理,只对敢于到运河边人数稍多地敌人示威性的发上几炮,把他们赶开了事。

出城东水门北上湾头的十八艘战船,因水战队裨将宇文金山重伤未愈。还是由部将吴伟才率领。他们给李蜂头贼兵的打击极为沉重,河道里行走的运粮船,不用说一律连人带船全数接收。沿河岸边大道户挑车运的送粮队,则先发射少量子窠将民夫贼兵赶散,然后派人将粮食搬到船上往回运。实在装不下了,就点上一把火将粮、车、担子付之一炬,决不把到手的任何东西留给李蜂头。

他们还没到湾头镇,船队就由十八艘战船激增到一百三十多艘,河边大道上地三起运粮队也被打散,大部分粮食被毁。

下午回到扬州后,让得到报告的林强云笑成了一朵花。他没想到仅用去上百枚子窠,就能换回二十万石米麦、十余万束柴草,水战队出城一趟竟然会这么有赚头。

这一天,林强云派亲卫拿着赵范开出的公文,让他们约了曾昂,一起到六个甲仗作坊,把那里的高手工匠以高出官府一倍的工钱,连哄带骗地弄出近数百人;把作坊里各项应用得上的材料一一大块铁料、缀连护甲的半成品铁片、制箭杆的细木杆、竹材以及鱼胶都搬走大半。去制司总所人,除会子外,库藏的金银、铜铁钱也让亲卫们弄出了不少。连材料带银钱,算来总值有三百余万缗上下。

还是这天,通议大夫,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兼淮东招捕副使下令,由扬州衙门及治所江都县衙一起出面,大办祈安求福及观灯庆典。

此刻,得到通知的城内各家灯笼铺、彩帛铺、纸马铺、竹木加工作坊和所有能动手的各高手匠人,全部开工制作用于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庆典彩灯、花灯和各种元夕节用得上的装饰,所有这一切花销,都全部由官府以粮代钱度支给参与的人户。谁能在这一天里数量做得越多,所得的代工粮食也就能领到越多。至于做出来彩灯等的质量,要求也不甚高,只要能保证在三天里不至于坏掉就行。在这粮食紧缺的战争年月里,粮食比金银更值钱,更能人为其拼命。

另外,裕福商行出面组织城内的各行各业,各家店铺、商号,匆匆忙忙地开始装扮门面,收购各家灯笼铺年前做出,李蜂头贼兵到来后没卖掉的高档彩灯。并按往年观灯的成例,取出各项当用的物事,办理这三天的行头。

在一城人如蜂如蚁般忙得团团转的时候,林强云和陈君华等几个人,则到邗城观音山到法坛呆了一整天,以避开赵范的叨唠。

昨天回到城里后,经过一番梳洗,人们才惊奇地发现,那位救了林强云的黑大汉其实并不黑,反是脸色白净,极为高大俊秀英武的一个年轻人。

林强云、陈君华及武诚等与这人经过一番交谈,方知道这位武功相当不错的年轻人姓顾,自称名叫大郎,是笞州沂水县人。去年正月因开小客栈的父亲,被来住店的一个贼将无缘无故地杀了。当时,他为报父仇就追入沂山与数百贼兵周旋了大半年,在山民的帮助下,以各种明暗的方法杀掉大部贼兵后,又千里追踪直至这里。(其中详情请看本书续篇,第二部【暂定名】《齐鲁欢歌》)

林强云等人感念顾大郎的救命之恩,而且他也是现时已经成为根据地一部的笞州居民,也算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当即向他保证这里祈安的事了后,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派人协助他找到田四和国安用报其的杀父大仇。请他安心和双木商行的人一起,在扬州先休养歇息,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说来也怪,顾大郎一见到年纪才十三四岁的沈南松,马上就被吸引住了,他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了十三四岁的少年,和自己现时的神情极为相似,活脱就是一个自己缩小了的翻版。本来落落寡欢、不喜在人前说话显得沉默寡言的顾大郎,倒是不声不响地远远跟着沈南松,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这种情况被盘国柱发现后,告诉了少主,林强云一转念,不觉失笑,特意找到沈南松和顾大郎,向他们吩咐道:“南松,我给你们介绍,这位就是昨天在战场上救了大哥一命的顾大郎顾兄。大哥请他和我们一起去寻李蜂头及田四、国安用,他在这里的时间,就由你帮大哥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顾兄,这位是我的小弟沈南松,我们孩儿兵的统制,最爱向有武功的人学功夫,有空的话还请顾兄不咎赐教。”


沈南松和顾大郎对望了一眼,两人的眼神一对上,不由得同时一震,两双眼睛几乎也是射出喜悦的光芒。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两个人互相对视着,四道目光对撞下,似是迸发出两簇剧烈的强光,照得两人的脸上都涌起一股红潮。

“咦,你们怎么了?”林强云被沈南松和顾大郎呆站的样子吓了一跳,怪声喝道:“南松,大哥说的话听到了吗?”

“大哥(林兄弟)放心,我听到了,会好好关顾(教会)他的。”沈南松和顾大郎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林强云又好气又好笑,听了沈南松后面的话后又是一怔。

“不过,顾兄必须分给我们小孩儿兵,不得把他安排到别处去。”

林强云:“耶,你这小鬼头,请你帮着关顾一下客人,倒和大哥拿挠起来了。好吧,若是你能请顾兄留在我们的队伍里,我就特许他算是小孩儿兵的人。”

卷八  第二十章

赵葵这些天在作战之余,也在仔细地反思这十天来自己的所行所事。按说,赵葵自小就随父在军营中长大,有人机警多智,深知人材的重要,也是个肚量极大,求贤若渴的人,本不应该对没见过面的林飞川有如此深的成见。

他自己也承认,林飞川这个背着奸诈商贾之名的年轻人,实在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暗赵葵自后悔:“这样的人才因为自己一时不察而失之交臂,实是天大的错误。都怪薛极这伙人平日里不断使人来耳边聒噪,令得我无形中有了先入之见,该死!”

对于人们传说的在兵器上加了道法仙术,那只是欺骗村夫愚妇,无知小民的伎俩。这种子虚乌有的说法,对赵葵这不但武功有一定造诣,文事也相当不错的儒将来说,根本不屑一顾。从几次嗅入鼻端的烟气闻来,赵葵知道,护法军所用的这些厉害无比的物事,肯定是与大军中所使用的霹雳火球、毒烟火球、火药箭等火药一类东西制成的兵器,才能产生这么大的威力。但他又一时间又想不明白,这林飞川怎么能将火药这种物事用在兵器上,而且还使得如此出神入化。

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兄长说了,赵范觉得弟弟的话十分有理,却一时也想不出原委,对此一样不得其解。

“兄弟,若是月初林飞川的护法军刚到此地时没与他们结仇,现时就大可公开向其人探问。”赵范不胜惋惜地叹道:“只是,如今这个仇已经结得颇深。想来是再无得到答案的机会了。”

叹气之余。赵范猛然想起一事,拍案叫道:“啊哈,兄弟今天一说火药兵器之事,为兄倒是想起前年岁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