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682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当然了。冉琥自己主要的精力是放在行在临安和两浙东西路、江南东西路这个京城和大宋最富裕的四个路份。别处且不去说。

光是临安城内外,冉琥就一手操办起十一间金行。其中,临安的总店就位于“升元楼”不远处新购得地四开间、四进地大铺面。这间总店装修好后,比艾迈德艾百万的艾家金银铺还要富丽堂皇还要大,算得上行在最为华丽的一间大店铺了。

得到各地的回报。说是全部都准备就绪,可以开张做生意了。冉琥便先让所有的金行以金银、铜钱、楮币。及各色盐、茶、酒、矾等官引兑换将生意做将起来,待到根据地地纸币发行使用后,便顺理成章的可以一起收兑了。

本来要去益都地行程,因为冉琥的到来说起金行的事而耽搁,正好此时印刷作坊又将改过后的新纸币印成了,所以林强云便忙起了这件事。

这次重印的纸钞,名为“齐鲁纸钞”,按那张人民币的样子,也在顶端“中国人民银行”的位置印上“中国齐鲁金行”六个字的抬头。

并且增印了五文、二文、一文三种,分为十贯、五贯、二贯、一贯。五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十文共十三种面值,正反两面都是用两色油墨,再加红色缩小的官印套印而成。

按张国明、沈念宗两人的打算,第一次印出地纸钞为五百万贯,看情况再临时加印。

林强云却在问清楚了根据地金银和楮纸的存量后,狠下心来要纸钞作坊将全部楮纸都印成纸钞,总数达到三千余万贯。他对张、沈两位说,根据地所发的齐鲁纸钞不像朝庭的会子,以三年为一界就换,而是由各金行在日常使用中以完好的纸钞将破损的纸钞更换掉,要以长期使用为目标。一则楮纸为川蜀所产的专用纸印印制,二则印刷纸钞的油墨是根据地所制的专用油墨无人能做,三者齐鲁纸钞不但是双面套色印刷,还有专门印出的防假水印,如此多的明暗标记集于纸钞上,别人想要造假,相信在短期内是绝没有这样能耐的。

十九日,林强云根据冉琥所说大宋各地开设金行的情况,把这次“举试“得了楮币策论“楮币利弊管见“第一的周夤也一起找了来,商量根据地纸钞发行的相关事宜。

“敬深兄,此次本地楮币”,哦,我说错了,是叫‘齐鲁纸钞’的颁行使用,兄对此有何高见,望有以教我?”林强云已经和冉琥谈了一段时间,周夤进来请他坐下,让其看过印出来的纸钞后就开口相询:“依小弟的想法,纸钞不但要在山东使用,还要将其推广到大宋境内,以便细民、商贾都能用上这种纸钞,以代替沉重的铜钱、金银等蠢笨的钱币。”

“学生只是进了学的秀才,不敢当林大人这,兄,字的称呼,请林大人叫学生敬深或是直呼周夤便可。至于这个纸钞之事么,须得从头说起,要讲的话恐怕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前两天才做过有关楮的策论,想不到这位山东路的权臣就将自己请来问计,周夤有得到重视的感觉,心中暗道:“师尊常夸我有治世理财之长,在众师兄弟中不做第二人之想,自己也确是对后来改为‘川子’的‘交子’‘行在会子’或称为‘东南会子’作过深入的研究,此时的情况有点像殿试一般,得认真对待,别把自己这里的仕途给弄坏了。”

林强云:“敬深兄乃水心先生高足,文章学问得其真传。实是比林飞川高明了不知多少。与你称兄道弟其实是林飞高攀了。若是敬深兄不弃,你也别叫什么林大人,叫我林飞川,我们就这样叫好了。”

看周夤没再说什么,林强云道:“敬深兄所写的‘楮币利弊管见’小弟看了,心中是十分佩服地,但兄台地文章中有些事语焉不详。望兄在此畅所欲言。我们好尽快由官府出面张出榜文。”

周夤要在山东谋取一份出身,自是不敢真的与林强云称兄道弟,但也不好驳了林强云的面子,这时只是整理了一下心中所想,咳了一声清清喉咙。坐正身体严肃地说:“根据地颁行纸钞也好,过去大宋发行交子、会子楮币也罢。以学生之见,说它难,将比上天还难;反过来,说它容易,却又比般贩日用百货容易得多了。”

“哦,敬深兄此话怎讲?”不但林强云出声相问,连冉琥也张大双眼,露出一副好奇的神色对周夤上下打量。

“我大宋立朝以来,自太祖以降,一改唐末五代君弱臣强之势。取‘削夺取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策,强化朝庭集权。如此便消除?崔镇之祸,使得太平,细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各地物产日益丰富。’”周夤端起几上的茶杯,见林强云和冉琥没有不悦的神色,放心地喝了一口将冷的茶水,缓缓道:“本朝因为没了战乱之祸,农业、作坊和商贾般贩秉承隋唐五代之基底继续兴盛,每地地粮盐茶布所产多寡各不相同,或有水旱天灾而至缺收断收之祸。故而须将有余而补不足,各物流通之量大增。

我大宋般贩百货发达,所需铜钱、铁钱日显不足。先是蜀所用小铁钱十贯六十五斤,折大铁钱一贯十二斤,实难合大宗般贩货物之用。故此于太宗末至真宗初,有商贾私以铁钱为本钱地,交子,为市。至本朝南渡后,铜钱铸造量锐减,铜钱私铸为铜器和北流势无可挡,绍兴三十年朝庭正式发行以铜钱为本钱的‘东南会子’流行于东南诸路,故此又称为‘东南会子’。会子初印发行时,朝庭备有本金三百万贯,此后会子印数一增再增,本钱却没加一文,朝庭的会子务无法兑现铜钱,至今时今日,原本每道(贯)会子当兑七百五十文铜钱,由官府厘定为只当二百五十文,民间更降至一百七十文以下。朝庭借此敛民之财以充国用,即此不得细民百姓所喜,此正是难亍颁行会子、纸钞,不得民心之处。”

“以在下之见,会子、纸钞之类要想颁行,不外有数法可采:量本印钞,有多少本钱、货物即印多少纸钞,任人凭钞取兑、购物不缺铜钱、粮货,或者以金银折抵,此仍首要之计。这项在山东根据地通行并无困难,根据地的粮食、百货充足,各地的铜钱、金银都流到胶西周转,不虞纸钞兑换不得。”

“若是‘齐鲁纸钞’少数用于商贾,被带到大宋去,我们双木商行在各地有上千间商铺,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但是,想要将纸钞大量用到大宋境内去地话,那就有很大的难度了。”周夤顿了顿话头,再仔细想了一下应该怎样将话说得透彻。

林强云也知道当初地想法有点不太切合实际,但还不清楚清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不由露出期待的目光问道:“根据地现存的金子有一百九十万两,银子二千多万两,铜钱近六千万璐,别说只印了区区三千多万贯纸钞,就是再印出两个三千万贯也不虞本钱会不能兑换所有的纸钞。

敬深兄,其他有何难度,需要如何解决,还请不吝赐教。”

周夤自信地笑了笑道:“大宋现时虽是已经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也还有十七个路分,共计一百五十余个府、州、军属地,面积可是大得很呐。如欲一种纸钞得到细民百姓心喜使用,就必须得到朝庭的认可,若要得到朝庭的认可,则必要此钞能让朝庭用于度支使费,可以用它购得需用之物。朝庭一旦用此纸钞能购得所缺之物时,百姓所交赋税将出此钞折抵缴纳,官府便不会似自己印出使用的会子般拒收。若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种纸钞便会被人们所接受,流通起来自是顺理成章了。”

林强云一拍大腿,兴奋地叫道:“啊哈,我有主意了,要将多少纸钞弄到大宋地境去使用不敢说什么保证,但在南方使用数千万贯却是绝无问题的。”

冉琥也笑道:“公子说的是,我们只要将仙人镜、万花筒、香碱、洁白糖、糖霜、糖果等价钱高的物事全都按纸钞来收钱,能付我们齐鲁纸钞地价钱又略低于铜钱收取,更以购买时让有纸钞的人优先购得,如此多管齐下,何愁纸钞用不出去。再说了,所有能用得起这些物事的无一不是皇室子孙、官宦、富民之家,加上我们已经在各地开了上百间金行铺子,可以方便这些人用铜钱、金银兑换纸钞,实是可行之事。”

林强云细想了一下,也说道:“既是这样,我们不如将所有双木商行各店铺销售之物,特别是各色刀具铁器、蚊香、虾油,还有我们的粮食、布帛等,全部都以此法收取纸钞,那就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齐鲁纸钞使用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我们双木商行有店铺的地方去。到时候,说不定我们现时印出的三千多万贯钱,要不了多久就能全数发放出去,能够与铜钱般在市面上流通了。”

得到冉琥、周夤赞同,林强云迫不及待地将张国明、沈念宗及安抚使财赋衙门的官吏招来开会商议。综合了各人提出的意见,定出齐鲁纸钞以六贯五百文折算一两金子,一贯折一两银子,一贯纸钞抵小平钱一绢。决定了统一行事方略后,便开始在根据地大张旗鼓的由官府张贴出榜文,周知细民、商贾按此使用纸钞。

安抚使衙门先走的第一步,就是将印成小张的榜文和纸钞样张,分派到根据地所有各间店铺、商行,让他们从即日起按实收受纸钞,购货也用纸钞进行交易。

其次,各护卫队、守备队及各部官吏三月的薪俸提前发放,全部都改为纸钞。并下令所有人手中存有的铜钱,在使用购物之前,全数要拿到金行去兑换成纸钞后方能在市场上使用。

第三步,就是在胶西、福山、蓬莱三处市舶司再开三家金行,将来根据地采购货物的商贾所带之金银铜钱强制换成纸钞,告诉他们用此进入根据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