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建国大业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建国大业

第3章

书籍名:《建国大业》    作者:王兴东 陈宝光


医疗室也起火了!”

    “胜利”号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一具具乘客尸体从不同的走廊抬出来了。

    冯理达惊惑的目光,眼看着冯玉祥健壮宽阔的躯体已经变僵。

    “爸爸!”

    “小妹!”

    残留的黑烟还在船上萦绕,客轮失控在无边的黑海中。

    冯玉祥的尸体被抬下客轮,平缓地放在救生艇上,一动不动了……

    艇上,小女儿冯晓达的尸体放躺在一侧。

    几声凄厉的鸥叫。

    23.西柏坡周恩来办公室

    周恩来得知冯玉祥遇难,顿时无言:“冯玉祥遇难,先不要告诉主席。”

    李克农:“昨天主席还问我冯将军到苏联没有?”

    周恩来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阴雨:“主席正在部署辽沈战役,千万别影响他的情绪。克农,苏联方面怎么解释?”

    李克农:“事故原因一时不明,说是电影胶片引起火灾。”

    周恩来:“电影胶片?”

    李克农:“我看是国民党特务干的。”

    周恩来:“出师未捷呀,说明我们的工作不周到,不细致。”

    24.周恩来办公室外

    毛泽东撑着油布伞路过,耳闻噩耗,惊诧地停住了脚。

    传出周恩来哽咽的声音:“我们对不起冯将军啊!”

    毛泽东心里一震,犹豫着,没有进去,径直走向军委作战室。

07

  25.军委作战室

    作战部部长李涛见毛主席脸色不悦:“主席。”

    毛泽东坐下。

    警卫人员送来一杯热水。

    毛泽东:“东北有消息吗?”

    李涛:“林彪来电了。”

    毛泽东看过电报:“好,东北野战军终于同意中央的部署,”对着地图比划着,一拳砸在地图锦州位置:“置长春、沈阳于不顾,先取锦州。”

    李涛:“拿下锦州,就等于关上了东北大门。主席是想把蒋介石的50万主力全歼在东北,这是相当冒险的一着!”

    毛泽东:“关门打狗,就不怕狗咬。发电报:林、罗、刘……你们应当确立打赢你们前所未有的,歼灭战的决心……”

    参谋在记录着毛泽东命令。

    地图前,所有人目光注视这个即将震惊世界的军事部署。

    电报滴滴达达的声音一直在敲。

    26.毛泽东居所内

    窗外,细雨滴答不止,毛泽东在邀请民主人士名单中,把“冯玉祥”名字画上黑框,一种深层的忧虑啃噬着领袖的内心,他点燃一支烟,没吸,放在桌上。

    李银桥默默地摆上一个铁打的烟灰缸。

    毛泽东语气很低:“哪儿弄的?”

    李银桥:“那个炸弹皮做的。”

    毛泽东看了看,把烟摆放在烟缸上,仍然没吸。

    墙上邀请民主人士的名单……

    毛泽东心事忡忡地起身,拿起伞出屋。

    李银桥看出毛泽东心情格外抑郁,悄然跟出。

    27.西柏坡下滹沱河畔

    黄色油布伞下,毛泽东怅惘地看着雨丝斜筛河面,溅起层层水泡。

    远处是雨封霭锁的太行山,坠入了一个混沌、迷茫不可捉摸的屏障里。

    李银桥默默守望,不敢上前。

    毛泽东伫立许久。

    一把黑伞向黄伞靠近来了。

    周恩来:“主席,回去吧。”

    毛泽东:“我心里堵呀。”

    周恩来:“我也难过,会议未开,先损大将。”

    毛泽东望着流淌的河水,无限缅怀:“冯将军十二岁当兵,五十年戎马生涯,辛亥革命,北京政变,长城抗战,身经百战而无恙,却因为我毛泽东的邀请,死在回国的路上,我怎能不愧疚呀!”

    周恩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主席,我一直在反省,苏联客轮怎么会起火呢?”

    毛泽东:“安全不能保证,民主人士谁还敢来解放区呀!我们请人家不是来殉难的。”

    周恩来:“主席批评得对,回去吧!”

    默然。

    毛泽东:“给冯夫人发个唁电,恳请冯夫人李德全参加政协会议。”

    周恩来:“好,雨大了,回去吧。”

    毛泽东:“我就是要淋淋雨,头脑更清醒,政协会议不是我们党内会议,更不同我们组织军事战役,很多地方由不得我们做主呀。”

    周恩来:“我们会吸取这个教训的,冯将军去了,可他留下了向往,他向往我们这个小山村,因为只有我们能够推翻老蒋的独裁统治,建立一个民主独立的新中国。就这一条,民主人士绝不会止步的。”

    毛泽东抓起周恩来的手:“恩来,你有信心,我就放心了!”他把伞移向周恩来。

    回头望去,不知何时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一些人悄然站在背后,一把把各色雨伞连成一线,像雨中竞开的蘑菇群一直沿伸到驻地。

    毛泽东擦去脸上的雨水和泪水。

01

  28.锦州战场

    字幕:1948年10月1日辽沈战役打响

    解放军用猛烈炮火向义县总攻,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29.葫芦岛.重庆号巡洋舰上

    身披黑色披风的蒋介石带着一行人在甲板上视察,他戴着雪白手套,顺手一摸,摸到一手灰尘,顿时脸色大变。

    旁边的海军司令及众军官一脸尴尬,不敢出声。

    字幕:1949年10月6日蒋介石亲赴葫芦岛辽沈前线

    30.葫芦岛国民党54军司令部内

    那副白手套扔在会议桌上,两旁坐满了国民党海陆空军的高级将领。

    蒋介石愤怒地训斥:“……美国造的巡洋舰,在你们手里弄成什么样子啦?共军有吗?没有!我们的武器装备比共军强大得多,现在就看你们的了,东北存亡,在此一战……”

    蒋介石走到军事地图前用拐杖指点。

    蒋介石:“过去,你们总说找不到共军的主力。现在都集中在辽西走廊上,为我们南北夹击提供了千载良机。要解锦州之围,关键是攻下塔山,共军只有3个师,我们有11个师,又是海陆空协同作战……阙军长!”

    阙汉骞中将军长站起:“有!”

    蒋介石:“我说得对不对?”

    阙汉骞:“完全正确,校长!”

    蒋介石眼露凶光:“好,这一仗我亲自指挥,跟他们拼了!”

    全体肃然起立。

    31.残酷的塔山阻击阵地

    国民党军的大炮和“重庆号”军舰上的大炮一起发射。

    敌机低空投弹、扫射,密如蝗群的炮弹,把工事摧毁,铁轨、枕木满天飞,平地炸成了暄土。

    浴血奋战的解放军被炸伤炸死、震昏无数,血体溅到堑壕壁上。

    敌军冲锋队由连、营、团长带队,督战队断后,密集型进攻。

    解放军指导员高呼:“人在阵地在!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疯狂的扫射,轮番的投弹,前面的敌军倒下了,后面的踏尸而上,吼叫着继续冲,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终于两军绞在一起,抓头发,揪耳朵,摔跤,滚打……战斗白热化。

    辽西走廊笼罩在血红的烟火中。

02

  32.河北西柏坡下滹沱河边

    一河秋水宛如长镜,倒映出岸上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散步的身影。

    朱德:“锦州拿下来了,东北这盘棋就活了。”

    周恩来:“我们打疼了老蒋,听说他吐了两次血。”

    朱德:“接着就是淮海战役,不让蒋介石有喘息之机。主席在想什么?”

    一直没说话的毛泽东:“我在想政协会议的地点。”

    周恩来:“在东北找个大城市,哈尔滨如何?”

    朱德:“沈阳离关内更近嘛。”

    毛泽东幽默地:“如果打下了北平呢?”

    朱德笑望着毛泽东。

    毛泽东递给朱德一支烟,朱德拱手接过。

    周恩来劝止:“主席,老总,河边空气好,多吸点氧,少吸烟。”

    毛泽东拿出烟,没有点火:“你不吸烟的习惯好呀。”

    周恩来:“主席吸得太多,对肺不好。”

    毛泽东:“改不了啦!小时候在农村,吸烟为薰蚊虫。后来上瘾了,思考问题就离不开烟了。”

    周恩来拣起几块石头片,递给毛泽东和朱德:“来!看谁打得多。”

    毛泽东放回烟卷。

    周恩来在河面打出一串水漂:“香港的民主人士,已经出发北上了。”

    毛泽东:“李济深呢?”

    周恩来:“还没有动。”

    毛泽东:“让他立即动身,我们的战略目标,军事南下,政治北上。”说着他打出手里的一枚石子,河面上溅起一串水漂,留下涟漪。

    33.南京西康路.美国驻华大使馆内

    美国大使司徒雷登(60岁)召见国民党招商局局长蔡增基(58岁):“……只要李济深不跟共产党合作,美国支持他成立政府!”

    34.香港.李济深公馆

    蔡增基与李济深边打台球边说着,一旁站立着秘书张序。

    蔡增基:“……任公打得好呀。”

    李济深:“残局也只得这个打法。”

    蔡增基:“当今中国大乱,能够收拾局面的只有任公了。美国政府让我转达,希望任公取代蒋介石。”

    李济深:“由我组阁?”

    蔡增基:“你!”

    李济深:“美国人要踢开老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