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明悍皇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大明悍皇

第129章

书籍名:《大明悍皇》    作者:天青江木寒


此时正站在我的面前,恭敬的看着我。

我笑着对袁崇焕说道: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公然向朕大明挑战,历经数年金人陷抚顺、清河。萨尔浒一战,数十万大军在败。丢开原、铁岭。在陷沈阳、辽阳。可以说是在辽河以东的统治,都送给了金人。”

我看了眼袁崇焕,看到他并没有言语,知道我还有话要说,我接着道:

“在这次的金人进犯朕辽东时,只有你宁远城死守不退,并且击退金人,就你的这份勇气,就可以勇冠三军。你在当时是怎样想抵挡这多金人的?”我这时才把我的问题抛了出来。

袁崇焕这时整了下衣襟,说道:

“回皇上,光凭勇气是靠不住的,用兵之道,最重要的在于事先要制定好计划谋略。谋略,这个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个将官指挥作战,不要担心他没有勇气,最怕的是他没有谋略,如今的将领,最喜欢炫耀自己如何的勇敢,可是开战之前,即没有谋略在胸。开战后,又不知道如何安排调动兵力,这样打仗,自然不能取胜。古代兵法上说,最好的用兵之道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取胜,最后才是用武力战胜敌人。”

我听完袁崇焕的一番一轮,十分的惊奇,但是也知道,我面前的袁崇焕也是历史上的那个袁崇焕,没有一丝的改变。

我又说道:

“谋略,好。但是在之前的于金人的战斗中,都是朕的大明失败,是不是谋略的失败,还是将领的失败?”

袁崇焕又说道:

“皇上,微臣认为。即是谋略的失败,也是将领的失败。”

我惊讶的问道:

“为何?”

袁崇焕想了下说道:

“先以萨尔浒一战为例,我们大明军有四十余万,而金人不足八万人,但是我们败了,就是败在了将领,也败在了谋略。首先说将领,上下不其心,你退他进,你守他攻,没有统一的指挥,四十万人,如同散沙,此是败一。”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又说道:

“兵分四路,兵力分散,无法集中兵力重点打击,金人当时有几种对策,隐蔽撤退,顽抗死守,分路抗击以及各个击破。金人选了最后一个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当时在后金有句传言就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样集中优势兵力,逐路击破我们明军,这个就是谋略上的失败,此是败二。”

我这时才真正惊讶的看着着个历史名将,他所说的都是后人经过很长时间才总结出来的,没想到在这袁崇焕就说了出来。我又问道:

“还有吗?”

袁崇焕马上接着道:

“还有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可悲呀,将领昏庸,无谋无略呀。”说完还长叹了一声。又接着道:

“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都是辽东的重镇,本来凭这些城池的坚固完全可以据守,可是却是出城与金人迎战,金人都是草原人,善骑射,而我们大明军在安逸的日子过多了,怎还有金人的彪悍,出城迎战就错了,更错的是,还和金人比骑射,错上加错,如何城池不丢,最可悲的是,此事,可一可二,竟然是连丢六城还没有将领总结失败的原因,真乃我们大明将领的悲哀。”

说到这,就有点眼红,就呜咽了起来。我也是长叹了一声说道:

“哪你就凭着宁远城的城高水深,这样死守宁远是吗?”

袁崇焕半天后才停止了呜咽,说道:

“坚壁清野,死守宁远,此是其一。军民同心,抗击外敌这是其二,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大明现在拥有最新式的武器——红夷大炮,而金人仍用弓箭刀马。我们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还有就是将士上下统一行动,调度得体,也是我们坚守城池的一个屏障,最后就是如果不是援军的到来,我们还是失败的,毕竟兵力相差太多了。”

看来袁崇焕还不是完全的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有清醒的认识。

我接着说道:

“指挥若定、武器先进、凭城用炮、等待援军。此四条是这次宁远大捷的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呀!对金数年,只此一胜,真是朕大明的悲哀呀,但是毕竟这一胜打破了金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我们大明官心、军心、民心有巨大的振奋作用。以后,就用这凭坚城、用大炮。城炮结合,兵民联防,是阻止后金军强大攻势的有效手段。”

我想了下又说道:

“金人是退了,但是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来。朕恐怕在辽东不会呆很长的时间,朕想看看你对辽东防务的见识。”

袁崇焕马上道:

“回皇上,微臣以为,着辽东到处都是丘陵地势,无险可守,只能以辽河为屏障,但是也之金人的手中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一些城镇严密布防了,把几个城镇连成一片,这样一个城镇被围,其他的城镇就可以阻挡敌人或来救援。这样辽东可保。京城也就安全了。我们大明也就安稳了。”

这时顿了下又说道,显然在来见我之见,把怎样守卫辽东的军务都想好了。

看着袁崇焕的述说,我欣慰的笑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金内乱

  大雪初融,寒烈的北风也不在肆意的狂刮了。在空气中还夹带着暖意,冬季终于过去了。春天悄悄的来到了关外。

转眼间,我在关外宁远城就已经呆了两个来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可是真正的感觉到了袁崇焕的军事才能了。

辽东在这两个月里,可以说是有了个翻天的变化。不但是天气变化了,春暖花开了,大海解冻了,耕种的时节也来到了。辽东的百姓经过了一个战乱的冬季,终于在这几个月的平静中度过了。

到了这个季节,虽然是战乱的时代,但是庄稼还是要种的,否则会挨饿的。很多的百姓都携家带口的来到城外的田地里,开始播种了。

百姓能安心的在城外的播种,最主要的是现在辽东的局势是非常的稳定,战乱也没有了,百姓才放心的出城来。

其实这一切都是袁崇焕的功劳。

在后金人大败撤回盛京后,关外就在大明的统治下了,具体是说是我把辽东的所有局势都交给了袁崇焕治理了,毕竟在具体是军事体系防御上,在大明的这个具体年代里,还是他们自己治理的好。

果真在这两个月里袁崇焕把自己的军事才能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辽西走廊上的三个最主要的卫所,山海关、宁远城和锦州卫。在袁崇焕把三个城市都给连在一起,成为了关外防线的中心线,毕竟在辽西走廊的东面是滔滔的渤海,在西面是热河丘陵,燕山的尾部,这辽西走廊是唯一从关外东北通向关内京城的通路。

首先袁崇焕就把这条通路打造成最主要的防线,在三个卫所的基础上,在把北宁卫,等卫所也给串联在一起。

这样就把辽西的几个卫所都打造的固若金汤,就在后金人在来侵犯的话,恐怕是不会如上次似如破竹般的。

看着这两个月来,袁崇焕的成绩,我也是感到很安心,毕竟在这时辽东边境算是稳定了,虽然现在只是把金人暂时的压制在了关外,但是毕竟是在近段时间内是不会在起事了。

我坐在宁远督军府的书房里,看着从京城里快马传来的各种奏折,全都是好消息,没有一点的坏事,我就把这些奏折丢在一旁,我现在可是不信这些奏折,现在的朝中的官员还是报喜不报忧,这时灭国的体现,难怪大明会灭在金人的手中。

我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轻轻的推开紧闭的窗户,一阵清新的空气带着暖意就吹了进来了,把屋里的檀香味都吹散了。

这时就听到书房的房门被人给推开了,小声的说道:

“启禀皇上,王顺志有消息从盛京传来。”原来是史可法进来了。

我背着手,看着外面的柳枝都发了芽,还有一些小鸟也都飞了出来。在枝头上欢快的叫着。

我听到王顺志有消息了,就是一乐,毕竟我是知道了历史的大致发展方向,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不知道的。就问道:

“盛京有什么情况?”

史可法悄悄的来到我的身后,小声的说道:

“皇上,盛京乱了。”

我的身后这时没有声了,我有点疑惑的转过身来,看了看脸色有点诧异的站在哪里。我说道:

“是吗?具体的说下吧!”

史可法马上说道:

“皇上,真是按照您所说的,金人现在真乱了。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死去,而是据说身受重伤,现在不理朝政了,他指派了四个贝勒同时理政,但是四个人谁都不服谁,有很多事,还都得要去请示努尔哈赤。”

说道这又看了我一眼,我这时又是转过了身看着窗外的春色,但是心里可是没有这份轻松的心情了,对我来说,这次的努尔哈赤在宁远城外兵败受伤,可是在回到盛京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但是现在已经两个月过去了,这个努尔哈赤还活着,没有按历史的发展发生了,看来我的到来历史还是改变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却是不知道,金人的这次进攻辽东,是比历史的时间提前了,因为袁崇焕来到辽东比历史提前了三年,袁崇焕没有经历在福建邵武任知县,历史上这三年袁崇焕是人知县了,但是现在被我给提前调到了辽东。

而宁远城的出现也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也处使努尔哈赤提前两年发兵征辽东,虽然还是兵败在宁远城下,但是最少努尔哈赤还没到短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