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家丑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家丑

第45章

书籍名:《家丑》    作者:谢泽生


‘隔了这么些年,还没’谢‘到这一步。你让我好失望。“他指的是那一年打字室的风波。提起那一场事,齐秋月巴不得撕吃了他。她骂道:”你个不要脸的!没有把我的脸丢尽心不甘?“郑连三说:”你应当嫁给我,却去攀上革委主任。“女人气得半天半天说不出来话,郑连三又说:”如今我是你手里的蚂蚱,不过你的名声可也同我联系到一起了。小心我口供里也把你捎带上!“女人感到受了侮辱,哭了,说:”你恶有恶报!“男人说:”报不报就看你了!“

这是个礼拜天,王贵桥等不着齐秋月回来,打电话问她,她回答说:“忙。”因为一连几个月齐秋月就没回家,王贵桥心里犯疑,亲自来到工地,先是视察,后来要齐秋月陪他回家。到了家里,他生气地说:“以工地为家,那是句口号,你就当成最高指示落实了。”她一下子扑到王贵桥怀里,捶打着,哭着,说:“都是你老不中用,让我人前抬不起头!”王贵桥听他话里有话,问:“咋啦?谁说什么了,还是欺负你了?”她只是个哭,见王贵桥那苍老憔悴的样子,不免有点可怜他,她对王贵桥说:“我算成了你的……”想不起来该说句啥比喻,只说了这半句停住了。进卫生间放水冲洗,出来的时候,头上包着一块白毛巾,脸膛红润润的,腰里缠着一条雪白的大浴巾,双肩露出上半。她轻柔地走过他身边,无限柔情地说:“走呀,叫我回来不就要我这个吗?”她想唤起男人的本事,躺到床上,把浴巾一撂,拍着大腿,说:“上来呀!”王贵桥扑过来就发狠,但越是想发狠,越是不争气……齐秋月气极败坏地说:“就这个本事还想让女人天天守住你,多亏是我,换个人,早去偷汉了。”王贵桥说:“真也难为你了。”

一天午饭时,金丹哭着要吃油旋馍,沙吾同刚刚挖了半瓢面,兑了水,手插到盆里和面,老周嫂子来了,老远就说:“谁招惹丹丹哭了,看我不打他!”抱起金丹哄了哄,说:“大妈给你烙油旋馍。”放下金丹,把和面盆夺过来,说:“看你那架势,就那一捧面,全粘你手上了。”沙吾同赶忙用根竹筷子把手上的面刮下去,看嫂子和面。老周嫂子揉面时瘦削的肩膀一耸一耸,上身有节奏地一扑一仰,两根拖肩长辫子就随着一摆一摆,煞是好看。沙吾同看入迷了。老周嫂子一扭头,看见他那个样子,用手在和面水碗里点了一下,向他一弹:“看啥?”沙吾同笑了。老周嫂子也笑笑,说:“也不嫌丑样子眯了眼。”说着把面团翻了个过儿,又揉。沙吾同看那麻利劲儿,羡慕地说:“真不愧是沙家湾有名的好茶饭。”

这油旋馍,是菊乡的民间小吃。先和好面,放案板擀成半指厚的圆饼,再撒上油、盐、葱拌成的酱,卷成一个圆柱,再用手从两头向中间挤成一个圆团团,使原来的油层展开,再放案板上擀成一个圆薄饼,摊到抹了香油的锅里烙熟,烙好了,焦香焦香,好吃极了。菊乡一带平常来客,或请医生、匠人,都烙油旋馍,以示款待。然而,平常人家谁敢经常吃,有句俗语说:“蒸馍省,锅盔费,烙油旋馍卖了房和地。”这年月,只有那些有劳力没有累赘的单身汉敢烙油旋馍吃。有道是:“单身汉,活神仙,天天烙个小油旋。”沙吾同今日要不是心痛金丹哭,他一个人的口粮两张嘴吃,做梦也不敢烙油旋吃。

老周嫂子把面和好了,盆上、手上干干净净,和的面团细腻、滋润,老周嫂子说:“和面时,先硬一点,用手蘸水,多揉,手上和面盆上的面就沾干净了。和面没巧,越揉越好。”金丹早已等不及了,争着帮爸爸往锅灶里塞柴,还要拉风箱,弄得狼烟大冒,呛得掌锅的大妈直咳嗽,赶紧把离圈的馍渣给她用铲子铲一点到锅台上,她才不混人了。

油旋馍烙好了,沙吾同掰一块给老周嫂子,嫂子笑了,说:“我跟丹丹争着吃?”然后说:“我来有事商量。”又用手指指隔壁那一间,沙吾同说没见谁来背草,随后说到你家商量吧,就手拉着金丹相跟着到了老周嫂子家。这年正月老王大妈下世了,回来也上青山水库了。屋里只有老周嫂子一个人,沙吾同见嫂子用手掩门,有点拘束,老周嫂子说:“看你那样,总摆得像个阿伯哥,规矩成那个样,小叔同嫂子,哪个不是随随便便。”沙吾同笑了,说:“我让闲话说怕了。咱这出身,又让开除回来的,怕惹事。”嫂子说:“胆小鬼。那一年回来造反,那多大胆!”沙吾同说:“落了个啥下场,就差没有掉脑袋了。丹丹她妈……”嫂子忙拦住说:“那也是她的命。”等了一会儿,老周嫂子才小声说:“公社供销社要在咱大队办一个代销点,找一个代销员。你侄子眼看就说得人了,咱家这个样子,谁家闺女想进。广全二叔对我说了,要我到公社跑跑。我到公社找到武装部时部长,时部长答应研究时他提提。时部长人不错,说:”烈士的儿子这么大了,公社也没个啥照顾,你不说,我们就应该想到的。‘后来又说,现在大小是个事,你们大队老支书的女儿小红也在争,这事要办得有把握,能不能让县里、市里打个招呼,他在公社就好搭腔了。“沙吾同听了,一时纳闷了,他现在这个身份,认得谁谁还敢认得他。但他看看嫂子眼里那希冀的样子,不忍说些泄气话。他说:”县里我没有熟人,市里倒有,就是现在人家不认得咱了。试试吧!“嫂子高兴得眼里都放着光,把金丹抱起来,亲了个没回数,说:”等你来娃哥当营业员了,管咱丹丹天天吃糖。“金丹说:”还撕花衣裳。“”对,还撕花衣裳。“金丹说:”就跟这门帘子一样。“老周嫂子的小房屋门上挂着一个蓝底白花的门帘,图案是一个景泰蓝,瓶里长出一束蓝花,蓬成扇状。这是旧社会闺房门帘的最好面料和图案,现在陈旧得连看都没人看一眼了。金丹说着就把门帘往身上裹。两个大人看了,心里都沉甸甸的。

当天夜里,老周嫂子就上青山水库叫儿子回来。第三天,沙吾同就领着侄儿回来坐车来到菊乡市。来娃第一次进大城市,东看看,西望望,看不尽的新鲜。沙吾同催他快走,可往哪去他心里也没有个数,想找齐秋月,女人心肠软些,又想找一中的老同志,老师们都好伸张正义。正这样想着,忽然有人叫他,扭头一看,一辆小车同他并行着,是支左部队的张政委,现在的市革委副主任,曾见过一面。军队对他们这一派一直是不支持,还到处抓他们,他是到了批斗会上,才清楚地看了看这个军人。他咋能同人家搭上茬,他叫我干啥?张政委已摇下半扇窗玻璃,告诉他,他现在急着开个紧急会议,让他下午到革命委员会去。说罢招招手,车子开走了。沙吾同受宠若惊,简直是皇恩浩荡。一是来娃的事,能同张政委接上头,政委是军人,会对烈士家属关心;二是从张政委热情的邀请上看,形势肯定有啥大变化。他领着来娃到菊潭公园玩玩,又到百货大楼,帮来娃给他妈买了一盒香脂,到附近四新食堂吃了碗混汤面,就到市革委去。

  第二卷第十章老周嫂子(3  )

  天晴了,他同陈小焕冤案要昭雪了?他不由胡思乱想起来。

张政委、王贵桥都坐在办公室里等他。他领着来娃进去,坐到沙发上,想等领导先说“形势变化”的大事,再说来娃的事不迟。可是再等也不见两个革命委员会主任开腔。无奈,他只有先说了。两位军人出身的市革委主任听了,心里都很难受,说烈士们生命都献给抗美援朝了,儿子这么个要求我们再办不到,还算共产党员吗?张政委马上向县里通了电话。又等了半个小时,电话铃响了,张政委接了,扭头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多大,文化程度,最后放下电话,对来娃说:“小同志,党和人民绝不会忘记你爸爸和你们一家的。”说得来娃抽抽搭搭哭了起来。末了还说,这孩子以后有机会招工了,招他出来,让他们母子有个好日子。沙吾同领着侄儿千恩万谢。来娃小声问:“不给个执把儿吗?”沙吾同说:“领导会安排的。”话说完了,还不见领导提说“平反昭雪”,想想无望,就说要走,张政委说:“沙吾同同志,让沙回来同志先到传达室里休息一下,有件事同你商量。”看他们那郑重的样子,沙吾同激动得嘴唇都哆嗦了,他问:“是啥事?”王贵桥说:“一会儿再谈吧!”沙吾同把来娃安顿到传达室,坐好,又嘱咐他别乱跑,就急忙回来坐到沙发里,等待着惊天动地的好消息。还是张政委先说,原来是求他帮齐秋月她妈余文秀的忙。

齐秋月为妈妈在菊乡遭受的折磨感到太丢脸,她自己也早就想换换环境,她直接调走困难重重,就想走曲线。先让老爹老娘调到省城,然后把她随迁带走。她爸是老大学毕业生,老地下党员,老革命,大学里一听就不丢手,马上发来了商调函。她妈也算老八路了,也有接受单位。但是,那家接受单位是军工厂,人事上口气很粗,说他们国家机密单位,政审很严格,“叛徒”的问题,人家自己要重新审查,外调人员可能还要到苇子坑找杨兰五。齐秋月担心杨兰五这一回不一定配合。她想事先做做工作,又没有脸面直接去见兰五大叔。想找我夏德祥,也不好再张嘴。就这样齐秋月想到沙吾同,又央了张政委。张政委在沙吾同、陈小焕问题处理上都添了好言,不然,沙吾同最少要判三年。张政委就要去找沙吾同,正巧他来了,就托他的面子去给杨兰五吹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