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日德青岛战争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日德青岛战争

第15章

书籍名:《日德青岛战争》    作者:侯成业


这种日本饭馆在当时中国人没有进去的,它只为省城里的日本商人服务。那时日本还没正式侵略中国,实际是一家日本特别情报接待站。

里面基本没有客人,老板娘非常热情。那日本料理冬生还是第一次享受,他觉着有些奢侈,但又有些心满意足。这更坚定了他要自己闯天下的决心。慧子劝生哥不要走了,就在济南打工,她好有更多的时间和生哥在一起。冬生虽然心里牵挂着山里妹、芳芳、可慧子妹的一片热心也让他难以拒绝,何况总督阁下再三强调,等避过了风头再回青岛港来。冬生想来也是,权当就在这里避些日子的灾难吧!他当即答应了。

老板娘在一旁听得真切,忙对他俩说:“慧子小姐,店里整缺一个采购,多次托人寻找都没合适的。我看这位先生挺合适,如果愿意就留下来吧!”这正合了慧子的心意,她怂恿冬生留在料理馆里。冬生也不推辞,应承了下来。

料理馆里的活不累,每天去菜市场依据老板娘的吩咐把品种购买齐。回来劈劈木柴,打扫打扫卫生,跑跑腿什么的,一天下来倒也闲散。冬生在这里最不愿意过的就是晚上。老板娘三十多岁,丈夫在天津设有总店,一年半年不过来次。有人说:女人三十如虎,四十如狼。那家伙,那淫头,对性的渴望,简直就是咸菜缸,多强壮的男人也会被淹蔫。如今她得了个强壮的中国小伙子,她不会轻易放过。中国男人的味道她还没尝过,她要尝试尝试。

冬生可来了烦恼,日本娘们躺在梧桐木的浴盆里,让冬生反复给她搓洗,连私处都不放过。操着半通不通的日式汉语,时时都在挑逗冬声趴到她的身上去。冬生看着她那老模糠渣的黄脸,想起山里妹、芳芳、还有桂枝那白里透红,美白细腻少女式的脸蛋和那挺秀而丰腴的青春式体形,荡起他对她们的眷恋。看着浴盆里的徐老半娘,那体态猪母癞肉,真是令人作呕,心中油然生出厌恶,冬生恨不能把浴盆掀翻了,一走了之。然而他不能,吃人家饭就得受人家管,老板娘叫干啥就得干啥。他只得逢场作戏,等待出走的时机。

慧子功课松散时,晚上时常地过来看望陪伴冬生,有时也在这里过夜。慧子在时老板娘绝对收敛,装出一副正派女人的面孔,并且非常彬彬有礼,弄得冬生哭笑不得。

一个礼拜天的晚上,料理馆的食客走完了,老板娘跟冬生、慧子闲聊。老板娘说她在东京认识一个早稻田大学的中国崂山的留学生,中国名字叫侯七。她在离开东京到济南时,候七托她捎带了一封家信。她到济南才发现,济南距崂山还有一千里的路程。交通不方便使她无法把信送到侯七的家里。所以现在还带在身边,如果冬生愿意帮忙,她可以交给冬生,等冬生有了机会再传给候七的家人。冬生应诺,老板娘去卧室拿出了信件。可能是路途遥远受潮湿,那封信的收信人的地址,虽是用毛笔写的但已褪色,只能看清山东崂山及其姓名,什么村子看不清了。冬生告诉老板娘,崂山大了,方圆一百来里,得慢慢地去打听着寻找,老板娘也表示只能如此。

日本浪人在济南府设擂台比武打擂,比不过中国人,使用暗器伤人,惹怒了市民,掀起一股反日浪潮,抗议当局把日本人驱逐出去。

开始是少数人集会,可人越聚越多,后来发展成暴力冲击,市民砸毁抢空所有日本人的商铺,料理馆也不例外。那晚老板娘又要淴浴,冬生正在伺候,忽听前面有砸门头铺面的声响,冬生知道不好,因为几天来市民为日本浪人闹事他是知道的。打砸抢又是他干过的勾当,他知道事情不妙,忙对老板娘道:“我去前面看看是怎么回事?”没等老板娘反应过来,他已没了踪影。

他来到他的房间把那把二十响的盒子炮从枕头底下摸出来,掖在腰间,揣了侯七的书信慌忙从后院上了墙,逃出了日本料理馆。他躲过打砸抢的人群,躲过维持治安的士兵,消失在黑夜中。

第九章  山里妹话崂山  爷爷讲述家世

  冬生悄悄地回到了海滩上爷爷的草棚子里。

山里妹、爷爷可高兴了,强嫚也很兴奋,因为在家里时常听哥哥强子讲生哥的事情,说生哥如何如何,让她对生哥蒙上一层神秘感。今日见了,真是名不虚传,那派头,那风度,那气质是不练功夫的人所没有的,整个是一个洒脱的帅哥。强嫚当时就一相情愿爱恋上了,她特别的殷勤,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和冬生沾边的她都抢着干,嘴里总是说着:“我来干吧……”

山里妹在一旁见了又气又好笑,心想:刚见面就爱上了真是一见钟情啊!我看你呀!是自作多情,生哥不是那种人,你啊!就瞎忙吧!

爷爷知道现时的形势对冬生不利,各帮派都在打听冬生得下落。疤根、强子又不知去向,冬生的人又没聚在一起,如果上岸定会招来杀身之祸。爷爷决定他和冬生下海捕鱼,山里妹、强嫚把捕获的海鲜拿到菜市场上去卖了,再换成粮食回来。

一个阴雨天,爷爷和冬生上岸较早,看看天色估摸正是菜市场生意兴隆之时。他俩到岸边的草棚里见山里妹、强嫚到菜市场卖海鲜还没回来,爷爷对冬生说:“冬生,你把网整理收拾好,我把这些鱼送到菜市场去。你千万不要到街里去,惹了事就麻烦了!”爷爷说完背着鱼篓走了。

冬生一个人在海滩上织补鱼网,他在想着山里妹、芳芳、桂枝还有强嫚。强嫚是今天早晨在海上爷爷告诉他的,她是强子的妹妹,并告诉了他强子一家人的遭遇。冬生当时就火冒三丈,他到船尾去摸出盒子炮来,要划船回岸上去找二把头、账先生等人拼命报仇。爷爷费了好长的时间才把他劝服了,爷爷说:“报仇的事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不能盲目地上岸就开枪杀人。等强子回来,咱们和强嫚暗地里认准了,到那时再报仇也不迟。”冬生觉得爷爷说的有道理也就暂时放了下来。

冬生正在想着,山里妹回来了。她见冬生一个人在织补鱼网,忙问:“生哥!爷爷呢?”

冬生抬起头道:“噢,爷爷刚才送鱼去菜市场了,怎么,没遇见?”

“没啊。”山里妹见冬生的衣袖破了,拿出针线给冬生缝补了起来。一边缝一边说:“别动啊,动了攮着可别怪我。”说着故意用针尖轻轻在冬生的胳膊上扎了一下,还没等冬生反应过来,她先“咯咯”地笑了。

冬生说:“好妹子,你看那边船上的人在看你耍杂技呢!”

“谁耍杂技了,真坏。”山里妹在冬生的胳膊上拧了一下,拧的那程度和动态,足使冬生心里热乎乎的,像是初春得暖流涌入心田。他动情地问山里妹:“妹子,爷爷为什么叫你山里妹?”

“这个呀……”一句话戳到了山里妹的心灵上,她的情绪顿时低落了下来。在痛苦的回忆中,她对冬生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沉思了一会,她才说:“我家住在崂山南头的一个山峦上。”一提到家乡她又高兴了起来,问冬生道:“生哥,你去过崂山吗?那里可美了。我家门前有条小溪,还有深深的山涧,那山啊,挺拔秀丽。北九水潮音瀑的水啊!流淌了一万年。我爷爷告诉我说,原来的崂山是一片荒山,寸草不长。东海老龙王修建龙宫,把从海底挖出来的大石头扔在了崂山上,崂山从此又变成了石山。女娲补天时,昆仑山上的石头不够用的,便到崂山上来选石材。女娲饿了想摘个水果吃,见是荒山,便命女童撒下桃、杏等种子。女娲渴了想喝水,见是旱山,便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在山上扎了一个泉眼,那水啊!一直流淌到今天。我爷爷的爷爷告诉我爷爷说,每隔六十年,还甲子年的大年三十的三更子时中的那个时刻,喝到泉眼里流出来的水能活五百年。女娲选好石材临走时,怕东海老龙王再来倾倒碎石填埋了那眼泉水和花果树,便派石老人站在海边看管,那可怜的石老人啊!在海水里站了一万年。我呀!常到海边去为他老人家祈祷,因为他呀!太像我爷爷了。饱经风霜,风雨沧桑。我爷爷作古了,随着古人走了。那年大旱,颗粒无收,花果树无叶。我爹爹出海捕鱼从此再也没回来,我娘把我姐姐卖给了人贩子,后来听说被贩卖到了青岛港租界。我娘想姐姐,就带着我讨饭来到了这里,茫茫人海哪里有我姐姐的影子。几天下来,饥寒交迫,我娘支持不住,便拉着我从那木栈桥上跳了下去。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爷爷的这条船舱里了。爷爷救了我,我也没了去处,就跟爷爷住在船上。我是山里来的,爷爷就喊我山里妹。生哥!这名字好听吧!等你闯富了,有了钱,咱们就到山里去住,那里有我的家——三间石房子。你说好吗?”她抬脸看着冬生,不知啥时她已趴在冬生的怀里了。冬生用手给她擦了把泪水,可那泪水越擦越多,原来已下起了雨来。他俩忙回到了草棚子里去。

“生哥,我刚才说的话,你还没答应我呢!”山里妹是在用心说话,进了草棚子她还没忘。冬生捋了捋她那粗黑的长辫子道:“好妹了,哥答应你,你好生地伺候爷爷,等我闯富了,发了财,咱们就到你家那三间石房子里去住。”

山里妹处在幸福的爱恋中,在她的心灵中,在这世界上,她象是又见到了某种希望,一种她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希望,这种希望存在于明天,存在于将来,存在于她的期待中。这种希望她谁也不能告诉,只能默默地等待。等希望来临了,她才能对别人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