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第6章

书籍名:《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作者:科恩




        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性、有阶段性的过程,其各个阶段不仅与人的个体生命途程相适应,而且与世界历史的途程相适应。黑格尔强调,个体发现自己的“自我”不是通过内省,而是通过他人,通过从个别向全体过渡的交往和活动。

        不过,黑格尔的模式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和抽象的。黑格尔不重视具体个体的独立意义;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削平个体特点,引导精神“认识和追求全体”

        ①。全体在黑格尔那里是以绝对观念的形而上学形式出现的。全体似乎贬低、吞没着个别,使个别成为非本质的东西。可是,具体个体毕竟都是血肉之躯,个体的存在是在一定的、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条件下度过的,这又该如何处置呢?个体有哪些权利与可能呢?个体有没有可以同国家意志相对抗的自己的意志呢?

        古典唯心主义一贯强调“自我”的主体性和根本不可移易性。与此相对立,费尔巴哈强调了自我意识对物质条件的派生性。他首先恢复了被唯心主义者忘记的“肉体”因素的权利。

        “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是不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实体,肉体的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

        ②

        ①同上,第74页。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0,第565页。

--  30

        自  我  论72

        “自我”既然有“肉体性”

        ,因而就不仅是能动的,而且是被动的,它要承受许多外部影响。

        “自我”既然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①如果人的现实存在取决于许多客观条件,人的“自我”

        就必然是多重的:它在欢乐时与悲哀时不同,它在热情状态中与冷漠状态中不同。

        因此,无论个体经验的“自我”或者“纯粹的”

        (逻辑学的)

        “自我”

        ,都不能成为哲学的出发点。

        “……唯心主义在人里面寻找观念的起源是正确的,但是唯心主义却不正确地要从孤立封闭的本质即作为心灵的人,简而言之,要离开你的感性存在而只从我引导出观念……人的本质只存在于交往即人与人的统一之中,这种统一只能以我与你的实在差异为基础。”

        ②

        “自我”

        虽然看来象是完全内在的,但就其实质而言却是对话性的;它不是简单显示出来的,而是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这种交往既有理智方面的,也有感性方面的。费尔巴哈认为,“我与你”

        的实际辩证关系在爱情上显示得最充分,爱情也是道德的基础。

        但是,费尔巴哈把自我意识的起源归结为双人结对式的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两卷本,莫斯科,第1卷,第499页。

        ②同上,第190、203页。

        (参见《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第567页及以下。——译者)

--  31

        82自  我  论

        交往,忽略了黑格尔“全体自我意识”以抽象形式所表示的社会共同成分。个体与社会又成为隔离的东西。要把两者联系起来,就必须看到人不是一般地生活“在世界上”

        ,而是生活在历史的世界上,生活在一定的而又是矛盾和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中,人是这种关系的产物和主体。

        最先做到这一点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同意费尔巴哈的这一说法,即人的“自我”是在交往中或通过交往形成的。

        “……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

        ①但是,马克思坚决反对把“自我”的起源归结为直接人际交往。在现实的交往过程中,别人不是单纯作为偶然的个体出现,而是作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

        ②,亦即作为社会的化身出现。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③

        马克思扩大了需要分析的关系范围,他把多少有些偶然性或者仅仅由个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我与你”

        的相互作用,纳入了同全体性的社会结构的联系,因为这种双人关系是在这种结构的范围内和相对于这种结构形成的。

        此外,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相互作用是具体的,是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而在共同活动中,对象性活动即劳动起着主导的作用。动物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与此不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卷,第270页。

--  32

        自  我  论92

        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劳动工具为媒介。人由于创造出自然不能以成品形式提供的各种对象而仿佛使自己加倍,把自己客体化于他所创造的物中,从而有可能把自己作为活动者同自己活动的产品和结果区别开来。由此才有“自我”与“我的”概念分化和自我认识的必要性,自我认识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①。按照列宁的说法,“力求实现自己,通过自身使自己在客观世界中获得客观性并完成(体现)

        自己“

        ②是人所共有的要求。

        但是,个体生命活动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同社会劳动和社会功能的划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与个体、物与人、决定与自由这些辩证的对立,既互相否定又互为前提。

        马克思写道:“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

        ③

        这样,作为对“自我”问题的认识论、逻辑学、本体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诸侧面的补充,提出了新的、社会历史的观察角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先前的问题也需要重新审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页。

        ②参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23页。

--  33

        03自  我  论

        在19世纪下半叶,探讨意识和个人问题的哲学理论得到心理学研究的补充。

        把哲学问题转译为一门经验科学的语言,初看似乎只是一种具体化而已。在个人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很难说有哪些思想是从前哲学家们基本上没有讨论过的,而这些思想的“接地”有时还显得有些庸俗。可是,向另一抽象层次的转移并不是原有问题的解体,而是它的转换,这种转换显示出新的侧面和角度。

        在对待个人和自我意识的问题上,19世纪下半叶的心理学有过两个极端。人格主义心理学家肯定了“自我”的实体性、非物质性和不可移易性、不能客体化,认为“自我”是心灵或自由意志的体现,这种自由意志只能在内省活动中和直接体验的基础上显示出来。持此说者如利普斯认为,“自我”是一切自觉行动的始因,而自我意识则是人格的基础。

        与此相反,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者摈弃了“自我”具有实体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认为“支配我们行为的不是形形色色的我的幽灵,而是思想和感觉”

        ,强调“人的行动绝对取决于内外环境条件……”

        ①

        但是,这种决定作用的本性是什么,个体形成本人的“自我”

        观念又以哪些心理过程为基础呢?

        19世纪的心理学家虽然强调了个体经验的各个不同侧面,但是也和感觉论哲学家一样没有超出个体经验的范围。例如,约翰。斯图亚特。

        米尔认为,“自我”的确立同对既有行动的记忆相关联。查理

        ①谢切诺夫:《哲学与心理学著作选》,莫斯科,1947,第308、327页。

--  34

        自  我  论13

        。皮尔斯认为,婴儿产生“自我观念”是因为把物体的移动同自己身体的运动相联想,把自己身体的运动当作物体移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