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草原帝国(草原帝国史)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草原帝国(草原帝国史)

第38章

书籍名:《草原帝国(草原帝国史)》    作者:[法]勒内·格鲁塞


  

在沙狄别和不刺汗的统治时期,上面提到的亦敌忽掌握着实际权力。亦敌忽是诺盖或者曼吉特部落首领,在伊本·阿拉不沙描述里,他是真正的“宫廷侍长”。当一位名叫帖木儿的新汗不再忍受亦敌忽的专权时,一场内战爆发了(约1412~1415年?)。结果帖木儿获胜并杀死亦敌忽。  

库楚克·马哈麻汗的长期统治(1423至1459年间)是金帐汗国的解体年代,喀山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建立起来。实际上,与此同时,瞎子巴西尔二世大公(1425~1462年在位)统治下的莫斯科大公国也正由于类似的家族纠纷而陷于解体。在随后的统治时期,库楚克·马哈麻之子和继承者阿黑麻汗(约1460~1481在位)与罗斯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之间进行了终局性的实力较量。为撼动金帐汗国的宗主地位,伊凡三世寻求持异见者克里米亚汗明里·格来的友谊,并且也可能争取到了喀山汗廷的支持。1476年,他委派威尼斯商人马可·拉菲与西波斯国王、土库曼人乌宗·哈桑签订反金帐汗国的第三次盟约。在很大程度上孤立(或者说包围了)金帐汗国之后,他拒绝缴纳例行的表示臣服的贡赋。1474年,阿黑麻派出使者哈拉库楚姆命令他交纳贡赋。1476年,阿黑麻再次派来了使者,要求伊凡三世前往汗国。伊凡三世回拒了。阿黑麻方面也同样作了准备,他通过与波兰国王卡西米尔四世结盟对莫斯科大公国形成包围之势,并向莫斯科进军。为了阻断敌人的通道,伊凡预先占领奥卡河畔的阵地。后来,当蒙古人向西前进时,他又占据了乌格拉河阵地(1480年)。两支大军在乌格拉河隔河对峙很久。伊凡三世拒绝前往“吻可汗的马镫”。但是,要把俄罗斯的命运在这个时候决一胜负,他又有些举棋不定。阿黑麻也是首鼠两端,因为他担心在后方受到克里米亚汗的袭击。这年10月,面临难以忍受的严寒,阿黑麻率领军队撤离了乌格拉河,带着战利品返回萨莱。这场未发一箭的战役实际上标志着俄罗斯的解放(1480年)。  

之后不久,阿黑麻遭到一直在乌拉尔河以东窜迹的昔班部落首领伊巴克的突然袭击,并被杀死。阿黑麻之子和继承人赛克赫阿里与立陶宛人结盟(1501年),对俄罗斯的战端又在重开。针锋相对的,伊凡三世与克里米亚汗联盟。1502年,萨莱被克里米亚汗明里·格来攻占并彻底夷平。  

金帐汗国的历史就此终结了。三个已经脱离金帐汗国的“小汗国”,即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占据了它的地盘。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  

拔都的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来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时间大约在1430年。他统治时期发行的首批钱币标注年代是1441~1442年,我们现在知道他一直统治到1466年。汗国初建时东以顿河下游为界,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向北则一直伸展到耶列兹城和坦波夫。1454年,克里米亚河南岸的巴赫切萨拉伊,即原奇尔克耶城被定为都城。格来王朝一直延续到1771年俄国征服时代,1783年最后并入俄国。格来家族是虔诚的穆斯林,这使得整个克里米亚具有强烈的伊斯兰教特征。不过,在最初的敌对之后,哈吉·格来认识到喀发的热那亚殖民地为他带来的丰厚财政利益,此后一直与咯发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直到1466年他去世。随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发生内讧。最初,次子努儿道刺特赢取了王位(1466~1469年和1475~1477年在位),但是,最后的胜利者是第六子明里·格来(1469~1475年和1478~1515年两度在位)。1468年,为答谢热那亚人协助他捉住努儿道刺特。明里·格来对喀发作了一次答谢访问。与此同时,土耳其苏丹穆赫默德二世派出由帕夏哥杜克阿赫麦德统率的骑兵队,,前往夺取喀发。1475年6月4~6日城破。明里·格来因为热那亚人的一再挽留被困在喀发,并在此被奥斯曼人俘获。然而,过了两年,他作为苏丹的属臣被遣回克里米亚。奥斯曼人直接管理着克里米亚南岸地区,在喀发则新设一位常驻帕夏。从伊斯兰·格来二世(1584~1588在位)在位起,人们开始以土耳其苏丹之名颂读胡特巴。但是,钱币上依然铭铸着格来王朝诸汗的名字。1502年,明里·格来最后击灭了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瓦解的结果导致了第二个汗国即喀山汗国的形成。在金帐汗库楚克·马哈麻统治期间(1423~1459年),一位不走运的王位觊觎者乌鲁·穆罕默德(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与其子马赫穆提克住在喀山。1445年,他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汗国(1445~1552年),新汗国的领土大致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原保加尔王国境内。第二年(1446年),乌鲁·穆罕默德被儿子马赫穆提克暗杀。马赫穆提克统治的二十年(1446~1464年)最终完成了新开国的创建。他的一个兄弟卡西姆(死于1469年)曾逃往莫斯科大公国。约在1452年,莫斯科公国人把位于奥卡河畔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西莫夫城划在他的名下。因此,毫不奇怪,卡西莫夫小汗国从一开始就约束在莫斯科大公们严格的宗主权下,并成为他们干预喀山事务的马前卒。而卡西姆本人更是卖力地与俄罗斯人一起参与了反喀山的战争。  

金帐汗库楚克·马哈麻的孙子、也叫卡西姆的宗王大约于1466年创建的阿斯特拉罕汗国成为金帐汗国肢解时产生的第三个汗国。尽管阿斯特拉罕城继承了已被摧毁的萨莱城的某些商业上的重要性,但是,因为重重围困在东部伏尔加河下游、西突部顿河下游以及南部库班河和捷列克河之间,阿斯特拉罕汗国在历史上并无出地位。更加不幸的,克里米亚和诺盖(乌拉尔河地区)两国可汗们插手它的内部事务,轮流把他们中意的可汗强加给阿斯特拉罕汗国。  

蒙古人是俄罗斯南部和东部的所有成吉思汗汗国人的共同称呼。(在古典史上被不恰当地称为鞑靼人)。尽管这些王朝的血统确实来自纯成吉思汗蒙古人,但是,钦察草原上的这些蒙古人从来都只是该地突厥族主体中的一小撮统治人物而已,并且他们已经完全突厥化了。如果不是考虑到蒙古机构这一点,那么,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与突厥斯坦的吉尔吉斯部落一样,都可以说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汗国。  

这三个汗国的历史实际上是抗击俄国人入侵的反侵略史。喀山汗国是俄国人的第一个侵略对象。马赫穆提克之子和继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起初能抵挡住俄国人,甚至1468年他还征服了维亚特卡,但是,不久他就被迫与俄国人议和,并交还全部俘虏。易不拉欣的两个儿子伊尔哈姆和穆罕默德·阿明为继承王位争吵不休。结果伊尔哈姆获胜,于是阿明转向俄国人求援。俄国人当然不会错失这个良机,他们派出一支军队护送阿明回到喀山,拥立他登上王位(1487年)。但是,1505年阿明起而反叛俄国当局,第二年他击败了一支莫斯科公国的军队。  

阿明死后,喀山王朝绝嗣(1518年)。现在,俄国人和克里米亚人两派开始了王位所有权的争夺。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伊凡洛维齐(巴西尔三世,1505~1533年)将汗国交给阿斯特拉罕家族幼支的一位王公沙赫·阿里,阿里自1516年起就在他的保护下在卡西莫夫城实施傀儡统治。克里米亚汗、明里·格来之子和继承人穆罕默德·格来(1515~1523年)不甘示弱,也如法炮制,于1512年把自己的兄弟沙希布·格来送上喀山王位,并驱逐了受俄国人庇护的统治者。而且,穆罕默德·格来和沙希布·格来兄弟两人在把两部联合起来之后,对莫斯科公国发动了一次突然入侵,兵临莫斯科城郊(1521年)。他们并没有勇气进攻俄国人的都城,只满足于迫使守城指挥官作出进献年贡的诺言。他们返回时携带了大批俘虏,这些俘虏在喀山市场上卖为奴隶。1523年,穆罕默德·格来再一次企图入侵俄国,但受阻于奥卡河畔,这时的莫斯科公国军队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炮。  

穆罕默德·格来未及享受他的胜利,就在1523年遭到一位名叫马迈的诺盖汗的袭击,并被暗杀,克里米亚也遭到马迈汗无情的蹂躏。1524年,沙希布·格来把其子沙法·格来留在喀山后自己返回克里米亚。1530年,莫斯科公国人驱逐沙法·格来,代之以沙赫·阿里的兄弟杰·阿里。沙希布·格来成为克里米亚汗之后,施以各种手段,在喀山引发了反俄国人的民族起义。杰·阿里在起义中死去,沙法·格来在父亲沙希布的帮助下复位(1535年)。1546年,俄国人又一次把傀儡沙赫·阿里带到喀山。但是,俄国人一离开喀山,沙法·格来又返回。这样的反反复复直到1549年沙法意外地去世。随后,俄国人废黜了他的儿子奥特米什,再次代以沙赫·阿里。  

又一次民族运动爆发了,沙赫·阿里的统治被推翻,人们从诺盖汗国召来了阿斯特拉罕家族的一位宗王雅迪格尔。这一次,莫斯科公国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33~1584年在位)决定永远结束喀山独立与臣服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