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猎杀“中国龙”?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猎杀“中国龙”?

第17章

书籍名:《猎杀“中国龙”?》    作者:江涌


……行贿公司可能不仅仅满足获得合同,它还可能希望在将来获得政府补贴、垄断权以及政府对其管理的放松。”

在改革开放初期,众多公用设施欠账多,政府资金缺乏,国内可以利用的资金和融资工具奇缺,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把目光瞄向了外资,多数外资因为“奇货可居”而获得了较高回报。据国家统计局早几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外商对华投资中,供水是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市场体系的完善、投资主体的明晰、资金的充裕、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再大张旗鼓地引进外资,尤其是对具有稳定收益的水业来讲,则是异常的、非理性的。如果没有腐败掺杂其中,没有不可告人的交易掺杂其中,是无法进行合理解释的。

每一个奇异的引资背后,都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2002年3月《南方日报》曾报导,在90年代,沈阳市政府给予兴建沈阳第九水厂的香港汇津公司的保证回报率异常得高:第2~4年为18.5%,第5~14年为21%,第  15~20  年为11%。这种异常稳定的高回报拖垮了沈阳自来水总公司,因为它向市民供水的价格只是每吨1.4元,而向汇津公司买水的价格每吨却是2.5元。这种只有傻子才做的买卖竟然由政府达成。后来,沈阳市原政府副秘书长、前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迟若岩因涉及“慕马案件”落马,由此方才揭开原先的“水务黑幕”。中国在处置国有资产、推进市场化、引进外资过程中,奇异交易众多,有多少黑幕等待揭示?

外资大举收购中国水务资产以及黑幕交易重重,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水协曾上书国务院,力陈跨国水务公司高溢价收购中国水务资产可能造成的“陷阱”和“隐患”,“把水务行业与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同等对待,是方向性错误。应该保证国家对水务行业的控制力,计划产权改革的水务企业在对引进外资还是内资的问题上要慎重,已经引进外资的水务企业应保证国有企业的控股权。”

据悉,在2007年7月,由发改委和建设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针对“外资收购城市供水项目”进行了专项调研。2008年以来,跨国水务的高溢价收购戛然而止,全年似乎未见有一个外资水务项目获批。但是,凭借此前在中国水务市场上的布局,跨国水务已经在中国水资源上占据了诸多控制权,已经引发国内多地水价的上涨。

国人期待,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水务将会成为与石油、电力同等规模甚至更大的产业,长期兼并重组后,产业内也将出现与中石油、国家电力齐名的“中水集团”。政府应当切实破除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大众利益,为中国的水安全、水清洁提供切实保障。

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

肆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两个力量,任何一个力量都强大无比,如果两个力量的结合,当然会所向披靡。

三大评级公司受到广泛质疑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发展越是深入,对信用的要求就越高。为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透明度,信用评级应运而生。信用评级是指专业机构对债务人就某一特定债务能否准时还本付息的能力及意愿加以评估,分为资本市场、商业市场及消费者等三类评级,其中资本市场评级处于核心地位。长期以来,穆迪(Moody  s,美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  s,美资)和惠誉国际(Fitch  Rating,原为美资,现为法资控股)位列国际资本市场评级“三甲”,但是惠誉在市场份额、赢利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远逊于穆迪与标普,因此国际资本市场评级的话语权实际是“两强垄断”。“两强”在部分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同时,推行美国价值观,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成为美国强权的一个新工具。近年来,三大评级机构在中国异常活跃,明里攻城暗中掠地,中国信用评级业正陷入被外资评级机构掌控、垄断之中,其活动往往超越一般经营性领域,直接威胁中国的安全。

三大评级公司受到广泛质疑

美国信用评级制度运作已近一个世纪。美国商法规定,评级公司属于一般股份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为保证评级的公正与客观,“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情报”,评级公司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主要是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同时,评级公司虽对股东负责,但当股东与大众利益冲突时,必须优先考虑大众利益。因此,独立、公正、客观与科学是信用评级公司存在的前提与基础。但是,三大评级公司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早就受到广泛质疑。

三大评级公司并不独立  第一,政府给予特权。SEC奉行“评级公司的地位应由投资者予以确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并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限制”。1975年SEC认可穆迪、标普、惠誉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NRSRO),并规定,外国筹资者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时,必须接受拥有NRSRO资格的评级公司的评估,由此确立了三大评级公司的垄断地位。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理查德?谢尔比指出,穆迪和标普几乎遇不到什么竞争,主要因为这两家公司得益于“受控特许”。第二,政府极力庇护。为防止那些“缺乏道德”的评级公司肆意出售AAA评级,SEC限制其他公司进入资本评级市场。在安然、世通等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发生后,SEC在诸多压力下,也只增加了多美年(Dominion  Bond  Rating  Service  Ltd.)一家评级公司为NRSRO。名义上信用评级受SEC监管,但事实上三大公司极少向SEC报送相关资料,SEC的例行检查平均每五年才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三大公司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监督。

三大评级公司缺乏公正  首先是以美国的标准为标准。评级公司一个重要评估标的是主权国家的信誉,而评价主权国家信誉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市场自由化,这是一个典型的“华盛顿共识”,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不断努力用各种手段推行的美国价值观。经济学界已越来越倾向认为,一度被滥用的“自由化”药方应当慎用,充分的自由化需要必要的条件与环境,并不适用于每个经济体。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为了稳定经济,采取关闭外汇市场的断然措施,虽受美国评级公司的口诛笔伐,然而事后证明马来西亚的管制政策是成功的。而世纪金融大危机已经将美国的“自由化”标准击得粉碎。

其次是长期奉行双重标准。一方面,三大评级公司在美国本土评级时,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报告,但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需要付费)外|Qī-shū-ωǎng|,大多数则是所谓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往往“明察秋毫”。在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的同时,美国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不良投资高达23万亿美元,但三大评级公司都不曾降低美国银行的信誉等级。从“9?11”袭击,到安然等巨型企业财务丑闻,到众多华尔街股票分析师不法行为,到2003年11月摩根大通等知名银行金融欺诈,再到伊拉克战争与持续恐怖袭击威胁,以及美国巨额的已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双赤字”等等,美国金融市场遭遇一次又一次冲击与持续威胁,国际资本一度纷纷逃离美国,但是三大评级公司都不曾也不打算降低美国主权评级。

三大评级公司有欠客观  其一,长期以来,三大评级公司在对亚洲新兴市场尤其是对中国进行评级时,总是因为该地区“环境特殊”而另眼相看。多年来,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和良好发展预期令全球为之瞩目,但直到2003年底,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0年不变,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众多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都认为标普的这一评级“保守得有些可笑”。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曾经指出,评级本身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产物,现代评级业在评级原理、评级方法等技术层面都非常接近,决定评级的关键并不是技术手段,而是立场。

其二,存在明显的利益动机与利益冲突。评级公司首先是赢利至上,必须对股东负责,因此在运营时难免会伤害立意良好的政策目标、危及公益;评级公司的赢利主要来自其所评估的公司,若过于客观,则肯定不受欢迎;评级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存有潜在的利益冲突:被评估企业付钱为自己购买信用等级,而由投资者来使用这些评级结果;评级公司在向客户主动提供信用评级时,往往变相要求客户购买其他服务。1996年穆迪就曾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原因是穆迪在向客户主动提供信用评级时,被怀疑变相进行了捆绑销售,迫使客户购买其全套服务。

三大评级公司在方法上也并不像其标榜的那样科学  主要体现在:一是评级使用的方法与模型过时,其模型引用的数据对于美国本土公司一般一个季度方才更新一次,而对于境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公司的数据更新周期往往超过一年甚至更长,远远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