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第3章

书籍名:《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作者:潘能伯格


早在172年,在关于语言起源的著作中,他描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原则上就像在现代人类学中所做的那样.现代人类学的家谱要追溯到基督教神学.即使今天,它也没有超越这一起源;因为,正如已经向我们表明的那样,它的基本思想依然包含着关于上帝的问题.  我再把这一结论概述如下:

        1。

        人对世界开放以上帝中心为前提.  在没有清楚地表明这一点的地方,“对世界开放”

        这个词也是不清晰的,就好像人被投置在世界上,却毫不涉及人必须超出他当作自己的世界的一切而提出问题这一点似的.  人类此在的这种特性,即他的无限依赖性,只有作为探讨上帝的问题时,才是可以理解的.  对世界的无限开放性只能产生于人超越世界的使命.2。

        如果人们只谈到人注定要有文化,那么,人的开放性就还

--  20

        第一章  对世界开放和对上帝开放11

        没有被足够深刻地领会.按照一种简洁的表达,人天生是一种文化动物,这无疑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人必须不断地把自己塑造成为他的生活面貌将使他成为的样子.  但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如果不是被理解为一种提问和追求的表述,这种提问和追求既不断地超出自然,也不断地超出一切文化塑造,那么,创造文化的活动本身就依然不可理解.3。

        在人那里,与动物被缚在周围世界之上相对应的,既不是同自然世界的关系,也不是同文化世界的亲密无间,而是对上帝的无限依赖.对于动物来说是周围世界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上帝,即一种目标,只有在这个目标中,人的追求才能得到安宁,他的使命才能得到实现.

        注  释①  特别是自从舍勒(MaxScheler)

        以来(参见《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28年发表,1947年第2版,尤其是第36页以下)

        迄今,一方面有波尔特曼(AdolfPortman,《动物学和人的新影像》,1964年版,第64—65页)

        ,另一方面有格伦(《人》,1940年表,1958年第6版,第38页以下)。与此不同,普列斯纳(HelmuthPlesner)

        把人的特性规定为他的独特地位,并由此认为,人不仅与他的周围环境有一种关系,而且也同他自身,即首先同他的肉体有一种关系(《有机体的阶段和人》,1928年版,第66页以下,第295—296页;《笑与哭》,1950年第2版,第52页以下)。同时,这种特性与对世界开放的思想并不矛盾,而是客观上以这种思想为前提.只是由于人在开放的现实性中可以在他

--  21

        21人是什么

        所面对的“它物”

        处逗留,他才能由此返回自己本身.(注释原文未注明出版地点——译注)

        ②  参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年版,第54—55页,第68—69页,第73页以下.  相反的观点当然可以举出兰德曼(MichaelLandman)

        的《哲学人类学》,参见1955年版,第215—216页.③  罗特哈克(ErichRothacker)

        已谈到了这一点(参见《文化人类学问题》,1948年版,第161页,第174页)。在另一种转变中,即强调通过人的文化培养来替补动物性的周围世界这方面,也可以举出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1955年版,第204页以下,第222页以下)

        ,以及他的另一本书《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创造物》(1960年版)。波尔特曼援引了兰德曼的观点,但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上较为谨慎:“只有把人类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看作一个人,一个具有特殊正直态度和特殊方式的对世界开放行为的有机体,一个由语言塑造的社会文化世界的形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发展”

        见《动物学和人的新影像》,1950年版,第80页.④  参见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第42页.  格伦追随了舍勒的观点,参见《人》,第60页以下.⑤  参见格伦,《人》,第349页以下.格伦无疑没有考虑到一种超越世界的对象,从这种对象出发,对一种“不确定的义务”

        的那种知识属于人.  毋宁说,格伦把人片面地看作是“行动着的存在物”

        ,由于他知道把自己的缺点变成克服此在的优点而实现了自身.格伦忽略了,人的动机过剩不仅表明了创造潜能,而且也表明一种依赖性,一种存在的缺乏,这种缺乏同样也倾向于超越所有现实存在的东西.  因此,本文下面强调了现象的这一方面,其论述与格伦的看法有分歧,没有引证他的观点.这已经引

--  22

        第一章  对世界开放和对上帝开放31

        起了一些误解.此外,与格伦不同,舍勒在人对世界开放的现象中发现了潜在宗教方面:“无限制地进入已经发现的世界领域,不停留在任何一件事情中,正是在出现这种对世界开放的行动和永不停息的追求的同一时刻,人必须以某种方式把他的中心固定在世界之外和世界的彼岸”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47年第2版,第82页)。根据舍勒的观点,这种“已经偏离了世界的存在核心”

        的发现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更原始一些,它还表现在“不仅是保护他的个别的存在,而且首先是保护他的整个群体的那种不可抑制的热望之中”

        (第82—83页)

        ,这是一种在宗教中得到满足的热望.  与此相似,普列斯纳也看到人对世界开放性的“引起矛盾心理”

        的特性.  对世界开放一时表现为优点,一时又表现为弱点.  由于人(实际上总是有限的)

        对世界开放的无隐蔽性,便产生了“交付给事物和屈从于事物”

        的威胁.为此,只有一种“最外在的东西”

        ,即“一种拥有权力和威严的最外在的东西”

        ,才能构成“平衡体”

        (《人的地位》,1964年版,第67页)。普列斯纳还断言:“显然,没有这样一种对象,人类行为在他与自己的残缺不全的世界的引起矛盾心理的关系中就不足以维持下去.如何塑造这种行为,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什么,取决于克服此在的方式,它反映在这种方式中,又支撑着这种方式”

        (第68页)。

        此外,请参看笔者的论文《关于上帝的问题》,载于《系统神学的基本问题》,1967年版,第361—386页,尤其是375页以下.⑥  格伦也强调过一点,参见《人》,第88页以下.

--  23

        第二章  以想象克服此在

        在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对世界的开放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上帝的问题.  人要努力超越他在世界上遇到的一切,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他完全地和最终地得到满足.  但是,这难道不是意味着,宁可以禁欲主义的方式疏远世界,也不对世界开放吗?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却是错误的,因为正是与上帝连为一体,才重新把人引入世界.  无论如何,主张人是上帝摹本的《圣经》思想认为,人趋向上帝的使命表现在:当人统治世界时,人是上帝统治世界的代理人.①

        现在我们应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是怎样通过作为对世界开放的存在物的活动而取得对世界的统治的.  对我们来说,这里不仅仅关系到对自然的技术利用.人统治世界这个最明显的形象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其他特性造成的.  这些特性的结合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因此,我们要把语言看作是人类克服此在的第一个主要形式.接着,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人类文化活动的整体,并寻求创造性地克服此在的源泉.  在此,我们必须暂时不考虑语言和文化都完全是社会现象.  关于事情的这

--  24

        第二章  以想象克服此在51

        一方面,我们将在后面加以特别的研究.这里暂时只谈克服此在的过程本身.首先必须考察借助语言的提高而掌握的境遇.②通过对世界开放,人取得了比每一种动物都更加多种多样的印象.当初,人们在事实上总是孤立无援地面对着这种多样性.这就是人在世界上所面临的原初的境遇,特别是孩童的境遇.  因此,辨明方向,取得概观,这是最首要的事情.  辨明方向这一任务是以一种很值得注意的、表明一切人类行为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动物几乎可以说是通过它的器官过滤印象,只有一些很少的印象能够被它意识到,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创造还扩大着世界的多样性,在同他的周围环境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建设着一个独特的、人为的世界,以便通过这个人为的世界去控制通向人的感觉的多样性.新生儿还没有能力辨明方向.  只是在他学会支配自己的行动的程度上,他才熟悉了自己的周围环境.如果孩子的头碰上了床栏杆,他就会觉察到令人疼痛的坚硬感,他也许会再次重复这个动作,以便证明上述感觉是正确的.人的器官的非专业化及其建立在对世界开放中的行动之广泛的冲动自由,都使得孩子能够把人的动作变得多样化,并且把它们彼此结合起来.  由此,孩子越来越学会了解他的周围环境.  在这里,首先是触摸活动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以后就不再需要触摸了.人们学会看出一张桌子是坚硬的,看出一块台布是柔软的.这样,眼睛就从事物里看到了许多当时根本没有感受到的东西,但人们知道,如果自己走过去触摸桌子和台布,就能够感觉到这些东西.  经验越增长,就越是能够一眼发现更多的联系、可

--  25

        61人是什么

        能的外观和用途.  这样,就完全产生了对事物的感知:假如我看到一个苹果,我也就看到了一个形状,即一定的特征的有意义的联结.  假如我把握了这个形状,那么,我就能够在任何地方轻而易举地认出苹果,即使这苹果仅仅在篮子边上露出一小部分.  假如我认识一座房子的形状,那么,当我发现房子的尖顶时,我就知道,这是一座房子.  眼睛根据少量标志推测出一个已知形状的整状,另一方面,唯一被看到的事物体现着丰富的可能的联系和用途.这意味着,我们的感官感知具有广泛的符号特性.  我们感知到的要比感官的感觉原来所包括的还要多.通过感官感知的这种象征性,印象的多样性一方面增加了,另一方面又成为有层次的和清晰的.  已知的事物形象、已经熟悉的联系的圈子越来越大,这样,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就变得自由了.对于语言的产生来说,上述感知世界的发端是已经假定的前提.只是它的范围将借助于语言而获得突然扩展.因此,要想使语言成为可能,第二个前提,即发出各种各样的音素并把这些音素联结起来的能力,就是必要的.当一个婴儿致力发出音素时,他是在期待着听到自己的声音.他可以反复练习这个听到的音素,并把它和其他的音素交替发出.  这样,他就掌握了许多以后可以随意使用的音素.  这种游戏般的发音没有冲动的压迫,完全沉醉于自己所发出的令自己也感到惊异的变幻的声调,准备好了用语言进行表述的元素.一旦一个特殊的音素被用来肯定一个多次再现的形象,这个音素此后就被归属于这个形象,而且只有这个形象才有资格使用这个音素.  这时,语言也就产生了.  在动物那里,比如在一只问候它的主人的狗的吠叫声中,我们也发现有通过

--  26

        第二章  以想象克服此在71

        音素来表示认识这种情况.但是,仅仅在只有某个确定的形象才有资格使用某个确定的音素或者一个音素系列,而其他的形象则通过其他音素来肯定的地方,才能产生语言.这种情况与人赋予他周围事物的独特客观性密切相关.  这些事物不是冲动压迫的自动开启装置,而是出于自身赢得并唤起人们的兴趣的独立的对象.  人因此也感知到自己用来肯定某一已知形象的音素,就好像这些音素是由这一形象引起似的.这些音素被体验为属于这个事物、这个形象.  于是,事物和形象的多样性自然又导致形成新的音素以及音素的联结,以便可以称呼任何一个事物.反过来,对现实多样性的意识也是由此而产生的.音素的发展和对世界的经验互相促进.以这种方式,孩子们完全自发地造就了一门特殊语言的萌芽,即所谓的儿童语言.这些萌芽当然很快就消逝了,因为大人们把事物指点给孩子并规定了与这些事物相应的词,孩子很快就学会用成人的语言来表达.  由此可以看到语言形成的社会条件.  从根本上看,传达构成了主要的刺激,它引导人们掌握大量的词汇.向别人传达自己的经验和愿望的快感鼓励着语言进一步的扩展.借助于这一切,我们只是就名词的构成考察了语言的产生.但是,除了名词之外,还可以构成动词,这对于所有语言的进一步塑造都是重要的.  动词具有一个独特的起源.  孩子们多次用一种音乐和声音伴同着自己的活动,后来这些音乐和声音也就能够用来表示或者引起相关的动作.  一个反复具有某种结果的音素也就变成了称谓.  这种伴随或者引起一种活动的音素和音素系列,如散步的“嗒嗒”

        声或者吃饭的“吧吧”

--  27

        81人是什么

        声,都是动词的来源.  当然,对一件事物或者一种形象的重新确认和对一种动作的说明,决不是一开始就清楚地区分开来的.“吧吧”

        这种称谓指的不仅是吃饭的过程,而且还是食物本身,它是通过食物的外貌引起的.  只是随着句子的产生,名词和动词之间才出现了最终的区分.  在句子中,它们被区分开,以便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本来,每个单个的词都能够具有一个句子的特性.  但是,只有借助语词被置入情景,其意义者是清晰的.如果雷雨正好降临,那么,“闪电”

        这一呼喊就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人们就转过头去,看闪电的闪烁.然而,当空中没有雷雨的时候,单单闪电这个词本身就不能构成一个清晰的表述.为此,人们就必须掌握更多的词汇,而是说:昨天我看见一道耀眼的闪电.  这个句子通过多个单词描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这是可能的,因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特征,就像我们前面在感知的符号特性中发现的那样.但是,句子不仅依次列举了一个事物的各种特性,而且,动词和名词的联结甚至允许使词汇的顺序表现为一个由事物自身提供的序列.  比如,闪电在发光.从“闪电”

        到“发光”

        的进展再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而不仅仅是我们说话的运动.  动词性句子把现实的运动看作是不依赖说话者而发生的事情,用语言表述了它的事实性和客观性.现在我们不能逐一地考察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中有着极不相同的过程.语言在日益地精致化.句子中各词的任务越是被划分开来,并被分配给独特的语词形式,语言就越能不考虑说话人所处的情景而精确地表述一个事实状况.  于是,许多语言就发展出丰富的格位变化的形式.

--  28

        第二章  以想象克服此在91

        由此,单独的词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变格位的词只是一个非独立的成分.没有同另一个相应的词节联系,它就是毫无意义的.  陈述句的重心越来越从单个的词转移到句子的结构.句子本身在扩展.它成为一个结构,不再仅仅由单个的词,而是由整个词汇系列,由主句和从句构成.  这样,语言就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关系体系.  因此,它能说明的联系越是广泛,就越是能够准确地再现一个事实状况.  于是,随着时间的进程,词汇的轮廓变得模糊了.它们又失去了形式的丰富性.句子中的词序和句子本身的顺序如今把握了应该被表述的联系.正是最后这些考虑使语言提供给人的服务变得清晰起来.可以说人们在编织着一张词汇和词汇的关系之网,以便用它阐明现实中的各种事物的联系.  人把起初显得混乱的多样性纳入到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之网中.③通过他在自身的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的人为的世界,他成为世界的主人.  首先,语言介绍的概观是重要的.单个的词代表着复杂的、丰富的感知.人由于能够随意重复一个学会的单词,因而也就能够随意将那个相应的记忆中的影像唤入意识,并表象出这个东西.正是借助于语言,才产生出意识的五光十色的内在世界,即表象世界.即使没有外部对象,这些表象也能够显现出来.尽管这是无声地发生的,但在我们有所表象的地方,语言能力却是作为前提的.  没有语言,就没有表象影像中的无声的思维,就没有意识的内在世界.如果人们仔细地考察一下,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语言来思维和做梦的,那么,人们就会相信上述说法.这样,我们要把总是超越目前时刻的广阔的精神概观能力归

--  29

        02人是什么

        功于语言.  于是,人就能够在事物的广泛联系中把握事物,并从事物自然地处于其中的联系出发支配事物.而这意味着,每一次目标明确地、有计划地对待事物,都是以语言为前提的,也许一些非常简陋的开端除外.  一个目标明确的综括总是以一个广泛的概观为前提,这不仅是指对被感知的事物及其联系的概观,而且是指对大量训练有素的、因而也是可支配的对待事物特殊动作的概观.  这样的概观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获得.因为如上所述,语言使得通过表象把整个联系引入意识成为可能.这样,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已经触及到语言对于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文化本来是指农业文化.以后,物质文化也包括手工业和工业.所有物质文化都建立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待我们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因此,没有语言,这种文化是不可能的.文化在其结构上与语言有很紧密的亲缘关系,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元素之一:就像在语言中一样,人在文化中也创造着一个人为的世界,为的是由此支配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但是,语言的人为世界只是一个符号世界.  它体现在声音中,至多是借助于文字.  语言不能够变更我们周围的事物.  这种变更是借助文化才发生的.  借助文化,人建立了一个人为的世界,因为人对事物进行改造,使它们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但是,人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必须由人自身设计出来的.  然而,物质文化的整个体系同样必须与人的需要一道改变.对此,在后面的讲演中还必须加以认真的讨论.  我只想首先强调,人的本质,人的彻底开放,迫使人除了建立物质文化之外,还要建立一种精神文化.

--  30

        第二章  以想象克服此在12

        人的需要总要超出人在物质财富中能够获得的一切.  人的需要甚至超过了人为的满足这种需要而能够计划和想出的一切.通过物质生产不能再满足的这些需要,正是由此而获得了精神需要的特性,这种精神需要的无限性通过想象的产物表现在语词和声调中,表现在信号和颜色中,表现在钻石和矿石中.  因此,精神文化总是涉及到人类的无限使命,尤其是在艺术和宗教里,当然也表现在法律和道德的观念里.我们在此稍加停顿并回顾一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发现了人类文化活动的基本元素,也发现了它的模式.我们看到,为了应付围绕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多样性,人是怎样创造性地生产出他自己的世界的:在语言中产生出一个体现现实并使传达成为可能的音素和音素序列之网,在物质文化中产生出一个改造自然事物的体系,以便使自然事物顺应人的需要.  现在,我们可以提出下面这个问题了: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