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4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艺术据  说应该掌握这四方八面的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为着要弥补我  们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经验,另一方面也为着要普遍激发上文  说过的那些情绪,使得我们对人生经验不至无动于中,而是  对一切现象都有灵敏的感受力。但是这种情绪的激发不是通  过现实现象本身,而是通过现实现象的外形,这就是通过艺  术所用以代替现实世界的幻相作品。通过艺术的外形来产生  幻相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一切现实必须借知觉和观念才可以  达到人的脑里,此外就无法浸润到人的情感和意志里。这过  程可以有两种情形:或是由直接外在现实本身引起人的注意,  或是通过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包括而且表现这种现实内容  的图画、符号和观念,来引起人的注意。人能够把本来不实  在的东西想象成为好象是实在的。因此,使我们认识到一种  情境、一种关系或任何一种生活内容的东西是外在现实本身,  还只是它的外形,对于我们的情绪来说,这两种途径都是一  样的,都可以按照内容的性质使我们忧,使我们喜,使我们  感动或震惊,使我们亲历身受愤怒、痛恨、哀怜、焦急、恐  惧、爱、敬、惊赞、荣誉之类的情绪和热情。

按照上述见解,一切情感的激发,心灵对每种生活内容  的体验,通过一种只是幻相的外在对象来引起这一切内在的

-----------------------------------------------

2  6

全  书  序  论

激动,就是艺术所特有的巨大威力。

      但是依这样看,艺术拿来感动心灵的东西就可好可坏,既  可以强化心灵,把人引到最高尚的方向,也可以弱化心灵,把  人引到最淫荡最自私的情欲,所以上述见解替艺术所规定的  任务仍然完全是形式的,艺术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对  一切可能的内容和意蕴就只能提供一种空洞的形式。

            c)更高的实体性  ①  的目的说  艺术确实也有这个形式的方面,这就是说,它确实能把  一切可能的材料都穿上艺术的外衣,呈现给知觉和情感,就  象推理的思考也可以运用一切可能的对象和行动方式,替它  们找到根据和理由。但是这种内容的复杂性马上就使我们看  出:艺术所应激发或巩固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和观念不免彼此  交叉,互相矛盾,乃至于互相抵消。从这方面去看,艺术愈  唤起彼此对立的情绪,它也就愈扩大各种情绪和情欲彼此之  间的矛盾,把人弄得如醉如癫,昏头转向,或是就象思辨一  样,使人陷入诡辩和怀疑主义里去。因此,这种材料的复杂  性本身就逼得我们不能满足于上述那样的形式的  ②  定义,因  为理性在深入到这种五花八门的复杂内容时,不免要求从这  些互相矛盾的因素中找出一个更高更普遍的目的,并且知道

“实体”(Substang)即推动人物行动的普遍的力量或理想,参看下文252  页注。

②  “形式的”在这里如同平常一样,意指空洞的或一般的,不考虑到形式所

依附的内容多么复杂。”(鲍申葵英译本注)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3  6

怎样去实现这个目的。正如人们也说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  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  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但是这种形式的看法不久就会引  起这样的疑问:有什么统一体能把这些复杂的构造集中起来  呢?它们应该有怎样的单一的目的作为它们的基本的概念和  最终的目的呢?艺术的概念正如国家的概念一样,既需要有  一个为各个别方面所共同的目的,又需要有一个较高的实体  性的目的。

谈到这样实体性的目的,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一个看法,就  是以为艺术有能力也有责任去缓和情欲的粗野性。

      a)  关于这第一个看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艺术有哪一  种特性,使它能够消除粗野性,驯伏并且涵养冲动、愿望和  情欲呢?粗野性的根源在于情欲一般是完全自私的,一纵即  发,不顾一切,只顾自己得到满足。情欲愈专注,愈狭隘,愈  占领着整个的人,它也就愈粗野蛮横,使得当事人失去控制,  没有能力把本有普遍人性的自己和这强烈的情欲分开,意识  不到自己是一个具有普遍人性的人。在这种情形之下,当事  人往往说,“情欲比我自己还更强有力”,从这句话虽然可以  看出在他的意识里抽象的“我”是和那个情欲分开来了,但  是这只是形式地分开,因为这种分开只不过表明:作为有普  遍人性的“我”毫没有力量抵抗那情欲的势力。所以情欲的  粗野性就在于作为有普遍人性的“我”和情欲的狭隘内容合  而为一,以至当事人除掉为满足那种特殊情欲以外,不再能  行使意志。艺术对于情欲的这种粗野性和未经驯服的暴力首  先就起着缓和的作用,因为艺术把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所感

-----------------------------------------------

4  6

全  书  序  论

所行化为意象摆在他面前,使他可以看到。尽管艺术仅限于  把情欲的图形摆在当事人面前,让他观照,尽管那图形是奉  承他的,那里面也还是有一种缓和的力量,至少是它使当事  人因此意识到他不借这种图形就意识不到的他自己的直接存  在  ①  。他因此就观察到他的冲动和意向,本来这些冲动和意向  驱遣着他,使他无暇反省,现在他已经看到它们作为外在对  象和自己对立,因而获得了自由,不再受它们控制了。因为  这个缘故,艺术家常遇到这样情形:他感到苦痛,但是由于  把苦痛表现为形象,他的情绪的强度就缓和了,减弱了。甚  至在眼泪里也藏着一种安慰;当事人原来沉没在苦痛里,苦  痛完全占领了他,现在他至少可以把原来只在内心里直接感  受的情感表现出来。如果用文字、图画、声音和形象把内心  的感受表达出来,缓和的作用就会更大。因此,有一个很好  的老风俗,在丧葬的时候雇用一些代哭丧的妇人,以便把痛  苦显现为外在形象,可以观照。旁人对他表示同情,也可以  把当事人的苦痛的内容摆在他面前,使他重复地省察和思索,  因此苦痛也就缓和下去了。所以自古以来,尽量哭出来和说  出来都被看成解除愁苦的沉重负担或是至少是暂时宽慰心胸  的一种办法。情欲的力量之所以能缓和,一般是由于当事人  解脱了某一种情感的束缚意识到它是一种外在于他的东西  (对象),他对它现在转到一种·观·念·性·的关系

②。艺术通过它的

直接存在,没有自意识的生活,指情欲中的生活。

①  ②  情感在当事人的心里成了一种观念,所以失去原来的热辣性,对于艺术

功用的这种看法基本上就是尼采和叔本华的看法。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5  6

表象,尽管它还是在感性世界的范围里,却可以使人解脱感  性的威力。当然,人们常爱说:人应与自然契合成为一体。但  是就它的抽象意义来说,这种契合一体只是粗野性和野蛮性,  而艺术替人把这契合一体拆开,这样,它就用慈祥的手替人  解去自然的束缚。人对艺术品的专心致志纯粹是认识性的,因  此尽管艺术首先只培养人注意所表现的形象,后来却进一步  培养人注意那些形象的意义,培养他拿它们和其它内容作比  较,就它们作全盘考虑以及认识全盘考虑时可采取的各种观  点的能力。

      b)  与上述特征密切联系的还有一个第二种特征,被人  看作艺术的实体性的目的,那就是情欲的·净·化,教训和·道·德  ·上·的进益。因为艺术应约束粗野性和涵养情欲那个特征还完  全是抽象的,普泛的,这种教养究竟有什么·明·确的形式和实  体性的·目·的也就成为还待解决的问题。

      b1)  这个净化情欲说  ①  和前一个缓和欲望说固然有同  样的缺点,但是它至少更突出地表明艺术的表现需要一个标  准来衡量它是否有价值。这个标准就在艺术表现能否在情欲  中把纯与不纯的部分分别开来。因此,这个标准需要有一种  能起净化作用的内容,产生净化效果既然看作艺术的实体性  的目的,这产生净化效果的内容究竟有什么普遍性和实体,也  就应该被人认识到才行。

b2)  因此,人们常说艺术的目的在教训。这样就有两

①  净化说起于亚理士多德的悲剧净化恐惧和哀怜说,在欧洲有悠久的历

史。

-----------------------------------------------

6  6

全  书  序  论

方面的看法:从一方面看,艺术的特征在于情绪的激动以及  这种激动——  纵使是恐惧、哀怜、苦痛和震惊等的激动——  所产生的满足,这就是在于情绪和情欲的满足,也就是说,在  于对艺术品及其表现和效果所引起的快慰和欣赏;但是从另  一方面看,这种目的据说却只有在教训,在“有教训意义的  寓言”,在艺术作品对人所发生的效益里,才能找到它的更高  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