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6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生活和意识之间的这种分裂替近代文化和近代知解力带来了  一个要求,就是这种矛盾必须解决。但是理解还不能使自己  从这些顽强的矛盾中解放出来,所以对于意识来说,矛盾的  解决还只是一种单纯的“应该”,而现实还是永远来回动荡不  宁,想找到一种和解而找不到。于是问题就来了:这种到处  存在的本质上的矛盾既然还只是停留在“应该”解决和假定  可以解决的情况里不能自拔,它是否就是自在自为的真实  ①  ,  就是一般的最高的目的呢?如果一般文化都落到这种矛盾里,  解决这种矛盾就成为哲学的任务了,这就是说,哲学就应该  指出:矛盾的任何一方面,只要还是抽象的片面的,就还不  能算真实,但是矛盾两方面本身就已含有解决矛盾的力量;只  有在双方面的和解与调停里才有真实,这种调停并不只是一  种假定或要求,而是一种既已自在自为地实现,并且永远在  实现的过程中。事实上这个看法是和一般天真的信念和意愿  相符合的,因为天真的信念和意愿总是着眼到这种解决了的  矛盾,在行动中把它作为目的来实现。哲学所要做的事只是  就这种矛盾的本质加以思考的洞察,指出真实只在于矛盾的  解决,所谓解决并非说矛盾和它的对立面就不存在了,而是  说它们·在·和·解·里·存·在

②。

鲍申葵英译本作:“真正的完全的真实”。“自在自为的”即  “绝对的”。(奇*书*网.整*理*提*供)

①  ②  黑格尔在这一节里扼要说明他的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区别。形式逻辑

是思维的初级阶段,根据亚理士多德的同一、矛盾、排中三律,只能见

-----------------------------------------------

2  7

全  书  序  论

      前面所说的最终目的,即道德教益,既然要涉及一种更  高的观点,我们现在就要说明这种更高的观点也可应用到艺  术方面。从这更高的观点看,我们上文所提到的那个错误的  观念就不能成立了;按照那个观念,艺术要作为一种手段,  ⒇  借教训和改善,去达到道德的目的以及世界的一般的道德目  的,这样,艺术的实体性的目的就不在它自身而在另一种事  物上面。这个观念既然不能成立,我们如果还继续谈什么目  的,我们首先就必须抛开“目的在哪里?”以及附带的“用处

⒇  出等同和差异,不能见出对立面的统一,即只能见出静止状态,不能见

出发展变化过程。它只是常识和经验科学的武器,所用的只是分析事物  的知解力  (verstand),是低一级的理智功能。辩证逻辑用的是与知解力  相对立的理性  (Vemunft),是哲学思考的武器,是思维的最高阶段。它  以对立面统一为基础,能见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事物本身都  含有自己的对立面,即都有内在矛盾。例如概念本身就含有体现它的实  际客观存在,单是概念还只是抽象的普遍性,个别客观存在也还是抽象  的特殊性,二者统一才成为含有普遍性的具体特殊事物,即否定了原来  的抽象的片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却又在较高阶段保存了双方的本质。  这才是真实,才是理念。这个过程第一步是否定,即事物本身的对立面  否定事物本身的片面性。第二步是否定的否定,即双方统一又否定了对  立面的片面性,理体现于事,事表现了理,相反相成。黑格尔把这否定  过  程称为Aufheben,含有  “弃”  与  “扬”  两层意思,  “弃”  是否定,  “扬”是否定的否定,即“自肯定”。黑格尔又把这过程分为正  (事物本  身)、反  (对立面)和合  (统一)三阶段。他又把“合”叫做“矛盾的解  决”,又叫做“和解”。黑格尔的这种辩证逻辑的合理内核在肯定事物本  身有内在矛盾,发展全由内因决定;其错误在于他虽认识到有矛盾就有  斗争,却坚持这斗争必以和解来解决,所以他的辩证法以一分为二开始,  以合二而一告终。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反映了剥削阶级畏  惧斗争鼓吹妥协的心理。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3  7

在哪里?”这些问题所包含的谬见。其所以为谬见,是由于它  把艺术作品看成追求另一件事物,这另一件事物是作为本质  的于理应有的东西而呈现于意识的;这样一来,艺术作品的  意义就仅在于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去实现艺术领域以外的  一个自有独立意义的目的。与此相反,我们要肯定的是:艺  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去表现  上文所说的那种和解了的矛盾,因此艺术有它自己的目的,这  目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显现和表现。至于其它目的,例如教训、  净化、改善、谋利、名位追求之类,对于艺术作品之为艺术  作品,是毫不相干的,是不能决定艺术作品概念的  ①  。

B.从历史演绎出艺术的真正概念

      从上文用思考性的研究所揭发的观点来看,我们要理解  艺术的概念,就必须按照艺术的内在必然性来理解,而从历  史看,对艺术的真正欣赏与了解也正是从这个观点  ③  开始。因  为上文所提到的那种矛盾不仅在一般偏重思考的文化里令人  感到,而且在哲学本身里也令人感到,哲学只有在懂得怎样  根本地克服这种矛盾之后,它才能理解哲学本身的概念,因  此也才能理解自然与艺术的概念。



黑格尔在批判艺术目的在道德教训说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观点提出了他  的基本论点:艺术自有内在的目的,即在具体感性形象中显现普遍性的

·真·实,亦即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这是  “为艺术而艺术”论。  在这一节里,黑格尔所说的  “历史”主要地指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史。



②  ③  即黑格尔在上节所说的辩证观点。

-----------------------------------------------

4  7

全  书  序  论

      所以这个观点不但标志着一般哲学的再醒觉,也标志着  艺术科学的再醒觉,正是由于这种再醒觉,美学才真正开始  成为一门科学,而艺术也才得到更高的估价。

      因此,我想约略谈一下这个转变  ①  的历史,不仅因为它  有历史的重要性,而且也因为这样办就可以更清楚地说明我  们用作研究基础的一些重要的观点。按照它的最一般性的定  义来说,这个基础就是这样一个原则:艺术美要看作几种手  段中的一种手段,去解决单就本身看都是抽象的心灵与自然  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它们归到统一,无论这种矛盾是在外  在现象中,还是在主观的情感与情绪的内在现象中。
1.康德哲学

      康德哲学不仅早就感觉到这种统一观点的需要,而且对  这观点有明确的认识,把它阐明了出来。一般地说,康德无  论是对于理智,还是对于意志,都把自相融贯的合理性,自  由,以及自己认识自己为无限的那种自意识看作基础。尽管  康德哲学还有些缺陷,这种对理性本身绝对性的认识——  这  是近代哲学的转折点——  这种绝对出发点,却是应该承认而  不容批驳的。但是因为康德依旧把主观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  的对立以及意志的抽象的普遍性与意志的感性的特殊性之间  的对立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他把上文所提到的道德方面

①  即转变到辩证的观点。

-----------------------------------------------

三  艺术美的概念

5  7

的对立  ①  推演到极尖锐的限度,因为他还把心灵的实践方面  看得比认识的方面更高,在这种通过知解力而认识到的固定  的对立面前,康德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统一说成只取理性  的主观观念的形式,没有一个恰当的实在界和这形式对应  ②  ,  此外康德还把这种统一看作基于一些“假定”(Postrlate),这  些假定,依康德看,固然是可以从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但  是它们的内在本质却是不能通过思考去认识的,它们在实践  方面的实现也还止于一种单纯的“应该”  ③  ,可以推延到无限  的未来才实现。因此,康德虽然使和解了的矛盾成为可理解  的观念,他对于这和解了的矛盾的本质却没有加以科学的阐  发,也没有把这和解了的矛盾看成是真正的唯一的真实。康  德在他所谓“·直·觉·的·知·解·力”

                                                              ④  中重新找到了所要求的统一,  就这一点来说,他确实是推进了一步;但是在这一点上他还  是停留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因此他虽然抽象地提到概念与  现实,普遍性与特殊性、知解力与感觉这些对立面之间的矛

即上节所提到的意志的抽象的普遍性与感性的特殊性的对立,亦即“无  条件的命令”(有理性的最高的道德意识)和个别欲望之间的对立。  康德把对立的统一看成只是主观观念上的统一,实在界却没有这种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