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72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只是有空间性的事物才牵涉到这种定性  ①  。  例如轮廓的清晰,直线或圆的完整之类。有时间性的事物也  须有明确的定性,例如节拍的始终不乱。此外,感性材料的  统一还牵涉到一定的音质和颜色的纯洁。例如在绘画里,颜  色不应该是不干净的或是灰暗的,应该是本身明确单纯的。颜  色的美就在于从这感性方面看是单纯的,愈单纯,效果也就  愈大,例如不杂青色的纯黄,不杂蓝或黄的纯红之类。要颜  色保持这样严格的单纯性而同时仍能达到和谐,这当然是很  难的。但是这些本身单纯的颜色是基础,不宜完全放弃,纵  然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用混合的颜色,也不能让它们乱杂无章,  它们还应显得本身是清晰而单纯的,否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  鲜明的颜色而是一些污点。音乐的音质也要单纯。例如弦乐  要靠弦的震动来发出声响,而这种震动是与弦的一定的紧张  程度和长度相关的,如果不按这紧张程度或适当的长度来弹,  音质就失去这种单纯的定性,就要转到别的音调,这就造成

①  这定性指感性材料的统一。

-----------------------------------------------

2  5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声音的不协调。如果发出的不是纯粹的震动而还加上机械的  磨擦弹抚的声音,在声响上夹杂着噪音,结果也还是不协调。  人发出的音调也是如此,它必须是纯粹地自由地从喉嗓和胸  膛发出来,不能让乐器声渗进来搅乱,也不能象哑音那样露  出没有克服的搅扰和障碍。就单纯的感性方面的关系来说,音  质的美就在于具有明确的不摇摆的定性,保持着不受异调夹  杂的鲜明性和纯洁性,音乐有别于噪音和杂音,理由也正在  此。这番道理也适用于语言,特别是母音。例如一种语言的  母音a、e、i、o、u如果是明确而单纯的,它就会象歌声一样  好听,象意大利文那样。复合母音则不然,它的音调总是混  杂的。在拼写中语音常用一些固定的符号,显得出它们的单  纯的定性,但是在说话中,这种定性往往变成模糊的,特别  是在方言里,例如德国南部,斯瓦比亚,瑞士等地的方言,发  的混杂音简直是无法记录下来的。这并非是书写语言的缺点,  而是只由于说方言的人们的笨拙。

关于艺术作品的外在方面的话就到此为止,就它只是外  在方面来说,它也只能具有一种外在的抽象的统一。

      但是理想如果要得到更进一步的定性,那就要靠它的心  灵性的具体的个性结合到外在因素上去,借这种外在因素来  表现自己。所以这种外在因素必须通体贯串着它所要表现的  内在生活和整体性。要达到这一点,单是整齐一律,平衡对  称,和谐或感性材料的单纯性就显得不够。这就要使我们转  到理想的外在定性的第二方面。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3  5  3

2.具体的理想与它的外在实在的协调一致

      关于这一层,我们可以证实的一个普遍原则是这样:人  必须在周围世界里自由自在,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他的个  性必须能与自然和一切外在关系相安,才显得是自由的。所  以一方面是人物性格的内在的主体的统一以及他的情况和动  作,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的客体的统一,这两方面不  是彼此分立,漠不相关,而是显出协调一致和互相依存。因  为外在的客体,就它是体现理想的现实而言,必须放弃它的  抽象的客观的独立自足性和羞怯状态,才能与它所体现的那  个理想处于统一体。

这里我们要从三个不同的观点来讨论这种协调一致:

·第·一,这两方面的统一可以只是自在的统一  和他的外在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隐秘的内在联系。

      ·其·次,因为具体的心灵性及其个性就是理想的出发点和  基本内容,所以与外在客观存在的协调一致也应看作是人的  活动的产品,是由人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第·三,这个由人的心灵创造出来的世界本身也是一种整  体,在它的客观存在中自成一种客体,在这个基础上活动的  个别人物必须和这种客体处于本质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①,只是使人

①  自在的还不是自为的或自觉的。

-----------------------------------------------

4  5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a)主体与自然的单纯的自在的统一  关于·第·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这个原则出发:由于理想  的环境在这里还不是由人的活动建立起来的,它对于人就一  般是外在的,即所谓外在的自然,因此我们首先要谈在理想  的艺术作品中如何表现这种·外·在·的·自·然。

这里我们也可以分三方面来谈。  a)第一,如果按照它的外形来看外在的自然,它就是一  种在一切方面都以·确·定的方式得到形状的实在界。这种实在  界要求有表现的权利,如果使这种权利变成现实,就必须把  实在界写得完全妙肖自然。但是我们前已见过的直接自然与  艺术之间的一些分别在这里还应顾到。总的说来,伟大艺术  家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在写外在自然环境时都是真实的,完  全明确的。因为自然不只是泛泛的天和地,人也不是悬在虚  空中,而是在小溪、河流、湖海、山峰、平原、森林、峡谷  之类某一定的地点感觉着和行动着。例如荷马虽然不作近代  意义的自然描写,而他的图形和描述却仍是很真实的,他对  斯卡曼多和西摩伊斯两河、海岸海湾等画出了一个很正确的  印象,以至近代地理学家还能按照他的描写很精确地推定他  所写的是哪一个地区。一些行乞歌的作者却不然,他们无论  是描写性格还是描写自然,都是枯燥空洞模糊隐约的。中世  纪德国行吟艺人也是如此,他们把圣经故事编成诗,也说情  节发生在某某地点,例如耶路撒冷,不过所给的只不过是些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5  5  3

地名。《英雄书》  ①  也有类似的情形;奥特尼特骑马在树林里  走,和妖龙搏斗,但是周围有些什么人,在什么确定的地点,  故事里却一字不提,不能使人有什么具体的印象。就连在  《尼伯龙根歌》里情形也还是差不多,我们听到诗人提起瓦姆  斯,莱因河,多瑙河等地,但是一切都是不明确的,空洞的。  但是正是要完全明确才能见出具体的个别现实情境,否则就  会止于抽象,就和外在实在这个概念相违背。

      b)  这里所要求的明确和真实要牵涉到一定程度的细节  描绘,通过这种细节描绘,我们对于外在自然才能得到一幅  图画,一种清晰的印象。不同的艺术由于所用的表现媒介不  同,在细节描写上当然就有本质上的差异。例如雕刻,由于  它的形象是静穆而赅括的,外在的细节描绘就比较少,雕刻  所运用的外在界,不是情节发生的地点和环境,只是服装,头  发样式,兵器,坐具之类。古代雕刻家所塑造的许多人物彼  此能比较明确地分辨出来,就只根据服装和头发的习惯样式  以及其它类似的标志。这种习惯的标志与本题无关,因为它  们不能说是属于单纯的自然,它们的功用在消除所雕人物的  偶然的方面,使他们的较普遍较永久的方面呈现出来。

      与雕刻相反的是抒情诗。抒情诗主要地表现内心情绪,因  此在涉及外在界时,不须把它写得很明确详尽。史诗却不然,  它要说出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和·怎·样发生,所

①  德国古代歌颂英雄事迹的故事书。奥特尼特(Otnit)是其中的一个主角。

-----------------------------------------------

6  5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以在各种诗之中,史诗最需要宽广而明确的描绘,就连在外  在地点方面也应如此。由于它的性质,绘画在细节描绘上比  任何其它艺术都较详尽。但是在任何艺术中妙肖自然这一个  原则都不应导入迷途,成为现实自然的散文或是现实自然的  依样摹仿,使外在情境细节的描绘比起人物和事迹的精神方  面的描绘还更显得重要。一般地说,我们不应该为妙肖自然  而求妙肖自然,因为外在界只应表现为和内在界是密切结合  在一起的。

      c)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要点。要使某一个人物显得是  现实的,象我们已经说过的,就需要两方面的条件:这带有  主观性的人物本身和他的外在环境。要使外在界显现为他自  己的外在界,就需要这两方面有一种本质上的协调一致,这  种协调一致可以或多或少是内有的,其中当然要夹杂一些偶  然现象,但是不应因此就失去统一的基础。在史诗主角的一  切心灵倾向里,例如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实践  活动里,应该听得出一种隐秘的和谐,一种主体与外在界双  方的共鸣,使它们融合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