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91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③  指古典型艺术。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5  3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象征艺术的各个发展阶段,就要  用艺术·起·源作为起点,艺术起源是艺术理念本身所产生的结  果。上文已经说过,艺术是从象征型开始的,在开始时象征  所用的形象还是直接的,还不是有意识地作为单纯的图形和  比喻来处理的,这就是说,它还是·不·自·觉·的·象·征。但是要想  认识这种象征的真正的象征性质(无论是单就它本身来看,还  是就·对·于·我·们·的·观·察来看,它都应有真正的象征性质),我们  首先就要研究由象征概念本身决定的一些前提。

我们的出发点可以界定如下:  从一方面来看,象征的基础是普遍的精神意义和适应或  不适应的感性形象的直接结合,这种结合的不完满却是还没  有意识到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结合又必须是由·想  ·象和·艺·术来造成的,而不是作为一种·纯·然·直·接·的·现·成·的具有  神性的实际情况来理解的。因为艺术所用的象征只有在把普  遍的意义和直接的·自·然·现·状·区·分·开·来,而绝对是后来由想象  来看作是实际即寓于自然事物中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出来  ①  。

①  寓  意体作品  (Allegorie)  用假想的具体人物象征某一抽象观念,例如

《西游记》中孙悟空据说是象征人心;隐喻  (Metaphor)是暗含的比喻,  近似  《诗经》中的  “兴”;显喻  (Gleichnis)  明说出的比喻,近似  《诗  经》中的  “比”。

-----------------------------------------------

6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所以象征型艺术所由形成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不由艺术造  成的,在实际自然事物和人类活动中就可以看到的那种绝对  及其实际存在在现象世界中的直接的统一  ①  。

A.意义和形象的直接统一

      在这种观照到的神性的东西的直接的统一  (即神性的东  西和它的实际存在在自然与人里作为统一体而呈现于意识)  之中,自然不是单就它本身来看的,绝对也不是和自然分开  而变成独立自足的,所以还谈不上内在的和外在的,意义与  形象,这两方面的分别,因为内在的还不是本身独立的,和  直  接的现成的现实事物分开的意义。我们在这里仍用  “意  义”这个词,只是指·我·们·的思考的产物,对于我们来说,这  种思考出于一种需要,要把精神的内在的东西在成为观照对  象时所现出的那种形式一般看作外在的。通过这外在的,我  们窥见内在的灵魂和意义,才能了解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  种一般的观照方式之中,必须见出两种情况的本质上的分别:  一种是最初起这种观照的那些民族原来就已清楚地认识到那  内在的就是内在的,就是意义;另一种·是·我·们现在看到那些  民族用来表现他们观感的外在形象,才从其中看出他们原来  不曾看出的意义。

①  即用现成的自然事物来象征绝对或普遍意义。“直接的”  即  “现成的”、

“自然的”,不是由艺术造成的。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7  3

      总之,在这种最早的统一体里还没有灵魂和肉体的分别,  还没有概念和实在的分别;“肉体的”和“感性的”以及“自  然的”和“人类的”这些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和被形容的  实际对象本身分开的。还不仅此,现象界事物本身就被看作  绝对的直接的实际存在或体现,这绝对本身还没有获得另外  的独立的存在,它只有在某一种对象里直接出现,这种对象  就是神或神性的东西。例如在喇嘛教的崇拜仪式里,现实界  个别的人就直接被看作神  (活佛)而受崇拜,而在其它自然  宗教里,太阳,山,河,月以及牛和猴之类个别的动物也被  视为神而受崇拜。就连基督教在许多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形,尽  管采取了比较深刻化的形式。例如按照天主教义,圣餐礼所  用的面包就真正是上帝的身体,酒就真正是上帝的血,而基  督就直接在这种面包和酒里出现;就连路得派新教也相信这  种面包和酒由虔诚的信徒吃了喝了,就变成真正的身体和血。  在这种神秘的统一  ①  里,纯粹的象征还没有出现,后来教义  经过改革,把精神和肉体分开,使精神独立,才把外在的东  西看作只是指引到内在意义的一种标志,从此才有纯粹的象  征。再如圣母像原来也不是看作象征神力的一种形象,而是  看作和神力是直接处在统一体的。

但是上述那种完全直接的统一只有在古波斯民族的生活  和宗教中才得到最彻底最广泛的发展,古波斯人的观念和制

①  即面包和酒与基督的血肉的统一,基督和信徒的统一,在基督教圣餐礼  中信徒各分得一份面包和酒,认为吃下去自己就有了基督的血肉。

-----------------------------------------------

8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度由古波斯教的经典留传下来了。

1.古波斯教  ①

      古波斯教把自然界的光,即发光的太阳,星辰和火,看  作绝对或神,不把神和光分别开来,不把光看作仅仅是神的  表现,写照或感性形象。神(意义)和光(神的实际存在)是  统一的。如果把光看作善,正义,福气,生命的支援者和传  播者,那也并不是把光看作只是代表善的形象,而是把光和  善看作一回事。光的反面也是如此,例如黑暗就等于污浊,祸  害,恶,毁灭和死亡。

这种观照方式又可细分如下:  a)·第·一,神,本身纯洁的,和他的对立面黑暗,本身不  纯洁的,固然都经过了·人·格·化,神叫做奥茂斯德,黑暗叫做  阿里曼  ②  ,不过这种人格化还完全是·表·面·的。奥茂斯德既不象  犹太教的上帝那样是独立自由的非感性的主体,又不象基督  教的上帝那样表现为具有人身的有自意识的  (自觉的)真正  精神。他尽管被称为王,伟大的精神和法官,却没有和光与  发光体这种感性事物分开。他只是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一般

沙拉斯屈罗(Zcroastra,即Zarathustra)是古波斯教即拜火教的始祖,大  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原文是“沙拉斯屈罗的宗教”,为简明起见,下文  一律译为  “古波斯教”。

②  奥茂斯德(OhuraMazda),波斯教的光神;阿里曼(Ahriman),波斯教

的恶魔。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9  3

性,在这些具体事物中,光,亦即神性的和纯洁的东西实际  存在着,他还不能作为精神的普遍性及其自为的存在而离开  一切现实界事物独立自在  ①  。他就象物种存在于各类个体里  那样存在于个别具体事物里。作为一般,他固然高于一切个  别具体事物,所以被称为“至高至上的”,“放金光的王中之  王”,“最纯洁的”,“最善的”等等,但是他毕竟只能存在于  具体的光明的和纯洁的事物里。阿里曼也是如此,他也只能  存在于黑暗,凶恶,死亡,疾病的具体事例里。

      b)因此,这种看法推广到光的整个·领·域和黑暗的整个·领  ·域以及它们之间的斗争。在奥茂斯德的领域里,首先是天空  中的·七·大·星受到崇拜,因为它们代表光的几种重要的特殊存  在,作为一个伟大而纯洁的天上神族,就形成了神本身的实  际存在。每一个大星,包括奥茂斯德在内,都各有固定的日  子出来主宰世界,施福和行善。往下数就是一些小星,伊则  德星族和费尔福星族  ②  ,象奥茂斯德一样,也受到人格化,不  过没有看得见的人的形体。它们对于观照,既没有精神的主  体性,也没有肉体的主体性,它们只作为光的各种现象而存  在。此外一些在外表上并不作为发光体或照明体而存在的个  别的自然事物,例如动物,植物乃至于人类的精神的和肉体  的面貌,个别的动作和情境,整个政治生活,国王和他周围  的七大臣,阶级以至城市和区域的划分,以及它们的首领,最

波斯教的神还和光  (物质的)混为一体,还不是独立的纯粹精神,还不  能自觉。

②  伊则德  (Izeds)和费尔福  (Ferwers)都是次于七大星神的星神体系。



-----------------------------------------------

0  4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好的最纯洁的向人民提供保护和模范的人物,总之,整个现  实界,无一不被看成奥茂斯德的一种化身或实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