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13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9  4  1

里已开始会有显喻,它的主体的名称已明白提出了,这主体  就是意义的不用意象的独立表现。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在  显喻里,原来意象比譬只用意象的形式来表现的东西,也可  以凭它的抽象状态作为意义,摆在它的意象旁边去进行比较,  而单独地获得一种独立的表现方式。隐喻和意象比譬表现意  义,都·不·把意义明白说出,只有从它们的上下文关联中才可  以看出它们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在显喻里却不然,意象和意  义——  尽管时而是意象,时而是意义,或多或少地发挥得较  详明——  是完全划分开来的,每一方面都是独立地摆出来的,  只有在这种分裂状态中才根据内容上的类似把双方联系在一  起。

      照这样看,显喻有一部分可以看作无用的·重·复,因为同  一内容是用双重,三重乃至四重形式表现出来的;也有一部  分可以看作往往是冗长的·词·溢·于·意,因为意义已明摆在那里,  无须通过更多的形象就可以了解。所以显喻比起意象比譬和  隐喻更要引起疑问:这种显喻,无论是单独地用还是成系列  地用,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旨趣和目的?人们通常用生动性和  鲜明性来回答,都不能自圆其说。相反地许多显喻往往使一  首诗枯燥臃肿,单用一个意象比譬或隐喻也就可以一样明晰,  无须再把意义明说出来,画蛇添足。

      所以我们必须把显喻的真正目的看成这样:诗人的主体  的想象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尽管已就其抽象的普遍性而摄入  意识,并且把它表达出来了,还是受一种冲动驱遣,要替这  种内容找到一个具体的形象,使根据意义来理解的东西也可

-----------------------------------------------

0  5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以从感性显现上认识清楚。从这方面看,显喻和意象比譬与  隐喻一样,表现出想象力的大胆,想象力在碰见一种对象  (一个感性事物,一个确定的情境或一个普遍意义)时,在就  这种对象进行工作之中,显示出一种能力,能把外表上相隔  很远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摄取最丰富多采的东西来为这独一  的内容服务,并且通过心灵的工作,把一个五光十色的现象  世界联系到既定的题材上去,这种塑造形象,通过巧妙的联  系和配合把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联结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般  的想象力,它也就是显喻的根由。

      1)·第·一,对显喻的兴趣可以单凭显喻本身而得到满足,  不在这些富丽的意象中别有所求,只求显示出想象力本身的  大胆。特别是东方人表现出这种想象力的尽情恣肆,他们在  南方的平静懒散的生活中,尽情享受他们所创造的形象的富  丽和光辉,把听众也引诱到陶醉于这种懒散生活,——  但是  东方诗人也往往使人惊赞他们的神奇的才力,他们听任最光  怪陆离的观念的支配,在配合上所显出的与其说是单纯的巧  智,无宁说是聪慧。卡尔德隆也用过许多这样的显喻,特别  是在描绘庙会和节日盛装游行以及骏马和骑士的美方面,他  还常把船叫做“无翼的鸟,无鳍的鱼”。

      2)其次,显喻是在同一个对象·上·流·连·眷·恋,从而使这一  对象成为一系列其它隔得较远的观念的中心,通过对这些观  念的阐明和描绘,就提高了对中心内容的兴趣。

这种流连眷恋有几种原由:  2a)·第·一·个原由是心情·沉·浸于使它活跃并且和它紧密契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1  5  1

合的那种内容里,使得它对这种内容所引起的经久情趣依依  不舍。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上文讨论泛神主义时已提到的  东方诗和西方诗的一个基本区别。东方人在沉浸到一个对象  里去时不那么关注自己,因而不感到憧憬和怅惘;他所要求  的始终是他用来比譬的那些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客观的喜悦,  所以他们的兴趣比较是认识性的。他怀着自由自在的心情去  环顾四周,要在他所认识和喜爱的事物中,去替占领他全副  心神的那个对象找一个足以比譬的意象。这种想象既然解除  了自我中心,消除了一切病态,也就满足于对象本身的起比  譬作用的形象,特别是在这对象通过和最美丽最光辉的东西  进行比拟就得到提高和光荣化  ①  的时候。西方人却比较主观,  在哀伤和苦痛中也更多地感到憧憬和怅惘。

      所以这种流连眷恋主要是·感·情特别是爱情方面的兴趣,  它对苦和乐的对象感到喜悦,由于内心里摆脱不掉这种感情,  就不厌其烦地反复从新描绘它的对象。钟情的人们都特别富  于欲望、希冀和变化无常的幻想。显喻也就应归到这些幻想  之列。爱情和感情往往乞援于显喻,特别是当它们占领住整  个灵魂,本身就单独可以引起比譬的时候。这种感情往往集  中于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例如所爱者的口、眼睛和头发之  类。这时人的心灵活跃起来,静不下来了,特别是欢乐和苦  痛的情感静不下来,显得激动,忐忑不宁。这种情况就导致

①  光荣化(Verkla  B  ren)在西方基督教术语里专指人变神像,头上现光圈,亦

可译为神化。

-----------------------------------------------

2  5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把一切其它方面的材料都联系到形成内心世界中心的那一种  感情上去。显喻的根源就在这种感情本身,这种感情从经验  上认识到自然界还有其它事物也一样美,也可以引起苦痛之  类情感,因此它就把这全部对象纳到它自己的内容范围里进  行比较,因此使这内容获得扩大和推广。

      但是比喻的对象如果完全是·孤·立·的·和·感·性·的,而且和同  样的感性现象结合在一起,这样堆砌起来的显喻就还显出思  想不大深刻,感情没有成熟,这种只就外在材料进行东拼西  凑所产生的多样性就会令人感到枯燥无趣,因为其中没有任  何精神方面的联系。例如《所罗门的歌》  ①  第四章里有这样一  段话:“我心爱的人,你真美啊,你真美啊,你的·眼就象鸽子  眼,你的·头·发就象基列山上的羊群,你的·牙·齿就象毛剪得很  齐整的母羊群,刚出浴,每只都生了双生子,没有哪一只不  能生产,你的·唇就象一条朱红线,你说出的话也是漂亮的,你  的两颊在两鬓间就象红石榴,你的颈项就象大卫造来藏兵器  的高楼,上面悬着一千个盾牌和勇士用的各种武器,你的·两  ·乳就象在百合花丛中喂养的一对小鹿。……”

      这种朴素风格在以“奥森”命名的那些诗篇里也经常可  以看到。例如“你象荒野里的雪,你的头发象克罗姆拉山上  的雾,当它从崖石上卷舒上腾,在西方落霞中闪光;你的胳  膊象雄武的芬格尔的厅堂里的两支箭”  ②  。

即  《旧约》中的  《雅歌》,实际上是些情诗。

①  ②  《奥森的诗》见卷一,325页注,芬格尔是诗中一个主角,苏格兰的民族

英雄。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3  5  1

      奥维德让泡里菲姆  ①  说的一段话也属于这一类,不过是  完全追求词藻的:“嘉拉提亚,你比雪白的草原上的白叶还更  白,比花园还更花枝招展,比榆树还更苗条,比琉璃还更光  亮,比温柔的小鹿还更顽皮,比经常被海水冲洗的贝壳还更  光滑,比冬天的阳光和夏天的树阴还更可亲,比果树还更高  洁,比高梧还更好看”……这样就写上十九行诗,词藻华丽,  但是所描写的感情没有多大趣味,也就不能引人入胜。

      在卡尔德隆的作品里也可以找出许多这种显喻的例子,  不过这种流连眷恋较宜于抒情诗中的感情,对于戏剧情节发  展来说,如果它不是由题材决定的,就会起延缓作用。例如  唐·璜当剧情正在发展中详细描绘了他所跟踪一个戴面纱的  女子的美,他的话之中有下面的一段:

不过有许多回,  通过那幅障面纱,  那个黝黑的框框儿,  突然露出一只顶光亮的手,  在百合和玫瑰之中,

这只手是王后,

雪光比起它也是肮脏的黑奴,  五体投地向它顶礼。

①  泡里菲姆(Polyphemeus)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之一,所引一段见罗马

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第13章,嘉拉提亚是一个女水仙,本来爱上阿  什斯,泡里菲姆心怀-喖桑檬钒寻⑹菜寡顾溃鞒龅难涑砂⑹菜?河。

-----------------------------------------------

4  5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但是如果是一种深挚的激动的心情表达于意象和比喻,  显示出情感中精神方面的内在联系,心情或是发见一个外在  自然景象和自己很类似,或是使这种自然景象成为精神内容  的反映,情况就不象上文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