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60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c)形式的人物性格在艺术表现中  所引起的实体性的兴趣  从此可见,这种形式的人物性格一般有两方面的表现:一  方面它们只显出个别主体的意志力,这种主体性格要如其本  然地发挥自己的效力,就按照自己的意志横冲直撞地干下去;  另一方面它们显出一种本身完整的不受局限的心灵,这种心  灵在某一点上受到触动,就把自己的整个个性的深度和广度  完全集中到这一点上,但是由于对外在世界还没有充分经验,  就碰上冲突,没有能力使自己适应这种局面,想出解救的办  法。我们现在所要提到的第三点就是:这种形式的人物性格,  如果从他们所追求的目的来看,虽是完全片面的,受到局限  的,而从他们的意识来看,他们的性格却是充分发展了的,他

①  见卷一:375页注①。

-----------------------------------------------

4  9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们就不仅能·引·起·形·式·上·的兴趣,而且还能引起实体性的兴趣。  我们会从他们身上得到一种印象,仿佛他们的主体性中这种  局限性本身就只是一种命运,换句话说,就是它们的特殊定  性与另一种深刻的内在精神之间的一种矛盾纠纷。使我们认  识到精神方面的这种深刻和丰富的是莎士比亚。他显示出这  类人物具有自由的想象力和天才的精神,能凭思考使自己超  越出环境和具体目的的局限,而显出比自己实际所表现的更  高的人格,因此他们仿佛是受不幸的环境及其所产生的冲突  的逼迫,才做出他们所做的事。这并不是说,象麦克伯所敢  做出的事都要归罪于丑恶的女巫们,女巫们其实不过是麦克  伯自己的顽强意志的诗的反映。凡是莎士比亚的人物所作所  为,即他们所实现的特殊目的,都植根于他们自己的个性,从  这种个性中得到推动的力量。但是就在同一个个性里,这些  人物也同时具有一种高度,把他们实际上在具体的目的、旨  趣和行动方面所表现的人格淹没掉,显出他们是比实际更深  广更高大的人物。莎士比亚的凡俗的人物性格正是如此,例  如斯提芳诺,屈林库罗,庇斯托尔以及这批人物中的绝对英  雄福斯塔夫  ①  ,尽管都是浑身凡俗气,却显得都是些聪明人

①  斯提芳诺  (Stephano),见  《威尼斯商人》,鲍西亚的佣人;屈林库罗

(Trinku-lo),见  《暴风雨》,小丑;庇斯托尔  (Pistol),见  《亨利四  世》,他是福斯塔夫的随从;福斯塔夫(Falstaff)在《亨利四世》和《温  佐镇的快活的妇人们》等剧中都出现过,是莎士比亚所写的喜剧人物中  最成功的一个。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5  9  3

物,有应付一切的才能,过着自由的生活,总之,有可能成  为伟大的人物。法国悲剧却与此相反,其中最伟大最卓越的  人物,如果摆在阳光下细看,往往都是些胀大的恶劣的畜牲,  唯一的才能在用诡辩的方式来为自己辩护。在莎士比亚的作  品里,我们却从来找不到辩护和谴责,只看到对一般命运的  检阅,剧中人物们都用命运必然性的观点来看事物,他们看  自己也象看旁人一样,仿佛跳出自身以外来看自己,既不诉  苦,也不追悔。

      从以上这些观点来看,这一类的个别人物性格是一个无  限丰富的领域,但是写这类人物也有一种危险,即易流于空  洞和平板,所以只有少数大师才具有诗才和卓越的见识,去  掌握住这类人物性格的真实面貌。

2.投机冒险

      我们既已研究了在本阶段可以表现于艺术的内在方  面  ①  ,第二步就要考察一下外在方面,即发动人物性格的那些  环境和情境的特殊性,人物性格所牵连进去的冲突,以及内  在方面  (内心生活)在具体现实里所采取的总的面貌。

      象我们已经多次提到的,浪漫型艺术的一个基本定性就  在于精神性,或反省本身的心灵,形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整  体,因此外在现实对于它来说,不是由它渗透进去的实在界,

①  即上节所讨论的非宗教性的独立的人物性格的内心生活。

-----------------------------------------------

6  9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而是和它割裂开来的纯然外在的东西,离开精神而独立地向  前推进,卷入纠纷,流转无常,全凭偶然毫无目的地到处乱  窜。对于自禁锢于本身范围以内的心灵来说,它碰上哪一种  环境都是一样,哪一种环境出现在它面前都是偶然的。因为  这种心灵采取行动时,重要的目的不在要完成一件首尾融贯  的能持久的作品,而在表现自己,为行动而行动。

a)目的和冲突的偶然性

      出现在这里的情况,如果从另一观点来看,可以叫做从  自然中排除神性的情况。精神已脱离外在现象世界而退回到  它本身,而这现象世界既然已不复由主体的内在精神所渗透,  也就离开主体而独立地进展演变。按照精神的真实本性来看,  它固然凭它本身经过中介而达到与绝对和解,但是我们在这  里既然站在独立的个性立场上,而这种独立的个性只从它直  接认识到的自己出发,并且坚持自己的道路,上文所说的排  除神性的过程也就涉及发出动作的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因此  带着本身偶然的目的走进一个偶然的世界,不能使自己和这  偶然的世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彼此完全契合的整体。这种  目的是相对的(有限的),所处的一种环境也是相对的,这种  环境的定性和牵连关系并不由主体来决定,而是由它在外在  界偶然的自生自发的结果,这种情况就使冲突也成为偶然的,  仿佛象零乱的叉枝乱缠在一起一样,——  这种一切都凭偶然  的情况就构成“投机冒险”,就事件和动作的形式来说,投机  冒险是浪漫型艺术的一个·基·本·类·型。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7  9  3

      从理想和古典型艺术的严格意义来说,动作和事迹要有  一种本身真实的绝对必要的目的,而这目的的内容意义也就  决定这些动作和事迹的外在形象及其表现于现实界的方式。  浪漫型艺术的动作和事迹却不如此。浪漫型艺术尽管所表现  的也是本身普遍和具有实体性的目的及其实现过程,这种目  的本身却不能决定动作及其内在演变过程的次第,而是听任  动作自由地卷入纠纷,听偶然外在事物摆布。

      1)浪漫世界只有·一·个·绝·对·的工作要完成,那就是推广基  督教的影响,鼓舞教会团体的精神。处在一个怀有敌意的世  界,其中一部分是不信基督教的古代文化,一部分是蛮族及  其粗野的意识,如果上述工作是要使教义实现于行动,那就  主要地是一种被动的工作,就是忍受苦痛和酷刑,牺牲时间  性的存在以求灵魂的永恒健全。涉及类似内容的其它工作在  中世纪是基督教骑士们的工作,那就是要把摩尔人和阿拉伯  人那些伊斯兰教徒们赶出基督教国家,尤其是要发动十字军  东征,去夺回基督的圣墓。不过这种目的并不是处在世俗地  位的人们的目的,它要靠只是由许多零星的个人组成的集团  去实现,这些人都是凭个人自愿来参加这种流水般的行列的。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把十字军东征称为中世纪基督教徒  的集体投机冒险,这种投机冒险本身就是零散的,凭幻想的:  它涉及精神方面的事,却没有真正的精神性的目的,就动作  和人物性格来看,它是虚伪的,因为作为一个宗教运动的阶  段来看,十字军东征所追求的目标是极端空洞的,外在的。基  督教应该只有从精神中才得到解救,只有从基督才得到解救,

-----------------------------------------------

8  9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而基督复活后就提升到上帝右边的位置,也是从精神中而不  是从他的坟墓和他从前暂时寄托肉体的地方找到他的活的现  实存在和立足点的。中世纪基督教徒的宗教冲动和追求却只  针对着基督临刑和埋葬的圣地。直接与宗教目的相冲突的还  不仅此,十字军东征另外还带有掠夺和征服这种纯粹世俗性  的目的,这种对外在事物的追求也是和宗教的目的毫不相容  的。人们本来应该追求精神的内在的东西,而他们实际所追  求的却是精神已从其中消失的一个纯然外在的地方;他们还  追求尘世的利益,把世俗的目的增加到宗教的目的上面。这  样三心二意就使十字军东征具有上文所说的零乱性和幻想  性,导致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互相颠倒而不是转化为和谐  整体。因此在具体执行之中,互相对立的因素也没有达到和  解而只是拼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