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76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它们和支撑屋梁的垂直墙不同,并不是为支撑房的东  西而是独立的。这类墙壁上往往靠着麦姆嫩石像,墙壁也形  成过道,墙壁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大幅石刻画,最近发见它  们的那些法国人说它们很象印花布。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比作  书页,虽然局限在一定的空间里,却象钟声一样能唤起心灵  深处的幽情和遐想。这样的门有许多道,两道门之间总是有  成行的狮身人首石像。有时是一个完全由墙围起来的露天广  场,有许多条由石坊围成的通道通到这个围墙。接着就是一  种上面盖着顶的广场,并不用来住人,仿佛是一个石坊的丛  林,上面没有圆顶,而用石板盖起来。在这些狮身人首像间  的通道,石坊的行列和刻满象形文字的墙壁之后,接着就是  一座两翼有厢房的前厅,前面立着方尖形石坊和躺着石狮,或  是在一个前院和一些小径之后,就是全座建筑的终点,真正  的神庙或圣地。根据斯屈拉波的记载,庙的体积并不很大,里  面并没有神像,或是只有一个动物像。这种住神的庙往往只  是一座独立坊,据希罗多德的记载  (《历史》,卷二,155),

-----------------------------------------------

第一章  独立的,象征型建筑

5  4

埃及布陆神庙就是如此,它是从一整块石头雕成的,四壁大  致相等,都是约四十肘宽,上面有一块石头当作顶,约四肘  宽。这类神庙一般都很小,里面不能容纳信徒团体,但是能  容纳信徒团体是庙宇的一个要素,否则庙宇就变成一种匣子,  一种珍宝盒或是一种保有神像的神食之类的东西了。

      这类建筑就是以这种方式向前伸展到若干里路之长,连  同它的动物像行列,麦姆嫩石像,庞大的门楼,墙壁,大得  惊人的石柱,有时宽,有时窄,以及个别的零散的方尖形石  坊之类,它们的目的有时只专为宗教仪式中某些活动来用的。  人们在这些巨大的值得惊赞的人类作品之中信步游览,不免  要想到这些巨石堆砌成的作品对于什么是神圣的这个问题究  竟有什么启示,说出了些什么。因为细看起来,这些建筑一  般都有许多·象·征·的意义交织在一起,例如狮身人首像和麦姆  嫩像的数目,石坊和通道的位置标志出每年的日数,黄道十  二宫,七大行星,十二月的季节之类。有时雕刻还没有脱离  建筑而独立,有时真正的建筑因素如尺寸大小,间隔、柱,墙  和台阶的数目之类的处理方式又显得这些关系的目的并不在  它们本身,即不在对称,和谐与优美,而在它们的象征的意  义。因此,这类作品显得具有独立的目的,它本身就是一种  宗教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君民结合在一起。埃及有许多建筑  工程如水渠,莫理斯湖以及一般水利工程都与农业和尼罗河  的  泛  滥  有  关。例  如  希  罗  多  德  曾  提  到  过  (《历  史》,  卷  二,  108)埃及全国过去都可以通行车马,到了国王塞梭斯特理斯  才在全国修建许多水渠来供应饮水,因此车马就不再有用处。  但是主要的工程仍是宗教建筑,在这上面埃及人出于本能地

-----------------------------------------------

6  4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越砌越高,象蜜蜂营巢一样。他们的财产和其它情况都是规  定了的,士壤是无限肥沃的,不须费力耕种,农业劳动只限  于播种和收获。他们很少有其他民族所常有的那些兴趣和活  动。除掉僧侣记载中谈到塞梭斯特理斯曾航海远征以外,关  于埃及人航海的资料很少。埃及人大体上只限于在本国进行  这些建筑。他们最宏伟的工程都属于独立的象征的建筑这一  主要类型,因为在埃及,人的内心生活,人的目的和外在形  象中的精神性的东西还没有达到自觉,还不能成为自由活动  的对象和产品。自觉性还没有成熟,还沿有结果实,还不是  本身既已完成的,而是在不断努力搜寻猜测之中,不断地创  造下去而却得不到满足,因此也停止不住,休息不下来。因  为本身既已完成的精神  ①  只有在符合精神的形象中才能得到  满足,也才能在所成就的事业中守住一定的界限。象征型艺  术作品却多少是没有界限的。

      属于埃及建筑中这类没有界限的作品之中的还有所谓·迷  ·径,院场连着石柱围成的通道,墙壁与墙壁之中曲折的道路,  错综复杂地缠在一起,象打谜语似的,却又不是出愚蠢的难  题叫游人找到出路,而是让游人徘徊搜寻这种象征的谜语的  意义。因为象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的,这些迷径要摹仿和表  现天体的运行。它们有些是在地面上建筑的,有些是在地下  建筑的,除掉通道之外还有巨大的房间和厅堂,墙壁上都刻  满了象形文字。希罗多德亲眼见到的最大的迷径离莫理斯湖  不远。他说  (《历史》,卷二,148),迷径规模之大是言语所

①  即达到自觉的精神。

-----------------------------------------------

第一章  独立的,象征型建筑

7  4

不能形容的,连金字塔也还没有它大。他认为这座建筑是由  十二代国王陆续造成的。他的描述是这样:整个建筑由一道  墙围看,分两层,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它们总计包括三千  间房子,每层一千五百间。希罗多德只见到地上的一层,这  一层分为十二个毗邻的院子,都开了对立的门,六道门朝北,  六道门朝南,每个院子有双排石柱围成的通道围绕着,柱子  都是用白石精雕的。希罗多德还说,从院子可以走进房间里,  从房间里可以走进厅堂里,从厅堂里又可以走进其它的房间  里,从这些房间里又可以走到院子里。据希尔特说  (《古代  建筑史》,卷一,75页),希罗多德提供上引最后的细节,只  是为着要说明房子和院子是连着的。谈到这些迷径似的过道,  希罗多德说,通过那些盖了顶的房间的许多过道以及院子与  院子之间的无数曲折引起了他的无限的惊奇。普里琉斯说这  些迷径很神秘难解,由于曲折多,使外来人感到厌倦;开门  时声音之大就象打雷。斯屈拉波象希罗多德一样,也亲眼见  过这些过道,所以他的见证是重要的,他说这类迷径环绕着  院子的地面。主要的是埃及人建筑这类迷径,但是在克里特  岛上也有摹仿埃及式的迷径,规模比较小,在摩利亚和摩尔  太也有  ①  。

      因为这类建筑一方面有房间和厅堂,已渐具住房的性质,  另一方面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地下部分的迷径  (他没有得  到允许,不曾参观)却是建筑者们和神鳄的墓地,所以这里

①  克里特岛在地中海里,古代希腊文化中心。摩利亚即希腊的伯罗奔尼撒  半岛,摩尔太也是地中海里一个岛。

-----------------------------------------------

8  4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只有真正独立的象征意义才是迷径的主因,我们可以把这类  建筑作品看作已开始接近古典型建筑艺术的那种象征型的建  筑。

3.由独立的建筑到古典型建筑的过渡

      尽管上文所提到的那些建筑已令人惊异,另外印度和埃  及有些与东方民族所共有的地下建筑还更为庞大,更值得惊  赞。我们在地面上所看到的一些宏伟壮丽的建筑都比不上印  度莎尔赛特  (与孟买相对)和艾尔罗拉以及埃及北部和弩比  亚等地的地下建筑。这些奇特的洞穴首次显示出一种·覆·盖·环  ·绕的迫切需要。人到洞穴里去找庇护,就住在那里,有许多  民族除洞穴之外就没有其它形式的庇身之所,这些事实都说  明他们是迫于这种需要。这类洞穴在犹太山区曾经存在过,往  往有许多层  可以住成千上万的人。在德国哈次山区靠近拉  麦尔斯堡境内的哥拉地方也有些石屋,过去常有人带着储备  的东西到这里来避难。

a)印度和埃及的地下建筑

      但是印度和埃及的地下建筑却与此完全不同。它们部分  地用作聚会场所和地下教堂,建造的目的是引起宗教的惊奇  感和有利于精神集中,带有象征性的设施和暗示,其中有石  柱围成的过道,狮身人总像,麦姆嫩像,大石象,巨大的偶  像,这些石像都是就岩石雕成的,还和原石的无形式的整体  连成一片,就象人们在挖岩洞中要节省支柱似的。在岩壁前

-----------------------------------------------

第一章  独立的,象征型建筑

9  4

方的地方这些建筑物往往是完全是露天的,其它大部分很黑  暗,须用火炬照明,有些部分开了天窗。

      和地面建筑比起来,这些洞穴显得比较原始,所以人们  可以把地面上那些庞大的构造看作只是地下建筑的摹仿和复  制。因为在地下,并没有什么是积极营造出来的,而只是消  极地挖去了一些东西。钻到地下去住和挖洞穴,要比开采材  料,把它砌成房子的形状较为自然。从这个观点看,我们可  以设想洞穴比茅屋草棚起源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