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91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第·一,我们只讨论由雕刻概念本身决定的内容和形式的  本质有哪些·一·般的定性。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古典理想,单就它如何通过雕  刻而得到符合艺术的实际存在来看。

      ·第·三,我们要讨论雕刻如何开始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  材料,扩张成为一个无数不同作品的领域,其中按照某一方  面来看,它也可以用在浪漫型艺术里,不过真正道地的造型  艺术的中心是古典型的  ②  。



即代表普遍理想。

        ②  在这序论部分黑格尔指出雕刻与前此的建筑以及后此的诗歌和绘画的  异同,概括各门艺术递承和演变的痕迹。黑格尔最推崇古典型艺术,而在古典型  艺术之中又特别推崇希腊雕刻以及史诗和悲剧。他在这方面有比较充分的研究,  他的美学观点也大部分从这方面的研究得出来的,所以值得特别注意。

-----------------------------------------------

2  2  1

第一章  正式雕刻的原则

      一般说来,雕刻所抓住的是一种惊奇感,这就是精神把  自己灌注到完全物质性的材料里去,就这种外在材料塑造成  一种形状,使自己从这种形状里看出自己就摆在面前,认出  这种形状就是符合自己内在生活的形象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惊  奇感。在这方面所要讨论的有下列几点。

·第·一,要追问是哪种·精·神·性才能用这种材料把自己表现  为纯然感性的占空间的形象;

其次,要追问应如何塑造一些空间性的形式,才能使人  从美的肉体形象中认出精神性的东西。

      我们一般要研究的是“在空间中伸延的事物的秩序”和  “观念性的事物的秩序”这二者的统一,亦即灵魂和肉体的最  初的美的结合,因为在雕刻里精神的内在的东西只能表现于  它的肉体的实际存在。

·第·三,这种统一或结合就符合古典型艺术的理想,因此  雕刻就成为古典理想中的真正道地的艺术。

1.雕刻的本质性的内容

我们已经说过,雕刻用来塑造形象的原素是占空间的物  质,这物质还处在原始的一般性的实际存在,其中可以运用

-----------------------------------------------

第一章  正式雕刻的原则

3  2  1

到艺术里的特殊具体的因素还只有它的一般性的空间体积以  及就这些体积尽量塑造出美的形象时所能达到的一些较具体  的空间形式。与感性材料的这些较抽象的因素相对应的内容  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精神的由它自己决定的·客·观·存·在,因为  精神在这阶段既还没有和它的普遍性的实体区别开来,也还  没有和它在肉体里的实际存在区别开来,因而还没有达到自  为的存在,还没有回到它所特有的主体性  ①  。这里就包含着两  个因素。

a)客观的精神性

      精神作为精神固然永远就是主体性,它本身或它的自我  的内在本质。但是这个我可以和凡是在知识,意志,思想,情  感,行动和事业中形成精神方面的·普·遍永恒的内容意义还没  有分割开来而坚持他的·特·殊·的·自·性和偶然性。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的·主·体·性就突出地显现出来,因为这种主体性把精神的  客观真实内容全都抛弃掉,和精神只有形式上的联系,而实  际上是一种无内容意义的精神,就这样孤立自足地存在着。例  如在自足自满的情况中,我一方面固然可以完全客观地对待  自己,由于做了一件合乎道德的事,对我自己感到满意。不  过由于这种自我就已把自我从我的行动的内容分裂出来,把  我作为一个个别的人,作为这个自我,和精神的普遍性分割

        ①  雕刻的形象既代表一种普遍的伦理理想(实体),又表现为人的肉体,介  乎一般与特殊两极端之间,还没有充分个性化,还没有达到精神的自觉  (自为存  在),所以见不出  “独特的主体性”或个性。

-----------------------------------------------

4  2  1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开来,以便拿我和这种精神普遍性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中  我对我自己的赞许就形成自满,在自满里这个受到定性的我,  正是作为这一个人,对我自己感到欣喜。这个自我在凡是一  般人所认识的,所愿望的和所做成的事迹之中固然都要参预  进去,但是参预到这种一般认识和行动里去的还是这个特殊  的自我,还是意识中主要内容;或则说,这个人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使他的自我难解难分地完全沉浸到这种内容里去,另  一种是永远自禁于主体的人格  (个人)的小天地里过活,这  二者之间却有极大的分别。  ①

      1)这样脱离实体性的单纯的主体性,就会陷落到欲望的  抽象特殊性和情感与冲动的任意性和偶然性里,因此举动轻  浮,受特定环境及其变化的摆布,一般不能自己作主而要依  靠自身以外的东西。这样的主体只代表纯粹·有·限·的主体性,与  真正的精神性是相对立的。如果这种主体在他的认识和意志  中意识到这种对立而仍坚持这种对立,他就会不仅陶醉于空  洞的幻想和妄自高大的想法,而且还会堕落成为丑恶的性格,  受制于丑恶的情欲,做尽奸盗邪淫的坏事,刁猾,凶残,妒  忌,骄横以及一切其它违反人性的恶劣品质都无所不有,他  就代表人的无内容意义的有限性。

2)这种单纯的主体性的全部范围都应该立即排除到雕刻

        ①  依黑格尔的看法,人的“自我”有两个因素,一是代表普遍理想或客观  精神的我,或则说,社会性的人的我;一是“单纯的主体性”,抽去一切精神内容  意义的我,或则说,动物性的人的我。他要借此说明他所理解的  “客观的精神  性”与单纯的没有实体内容的主体性是对立的。

-----------------------------------------------

第一章  正式雕刻的原则

5  2  1

的内容之外,因为雕刻只宜于表现精神的客观性。所谓客观  性在这里是指具有实体性的,真正的,不可磨灭的东西,也  就是精神的本质,受不到只靠自己的那种主体所遭受的偶然  的暂时性的东西的影响。

      3)不过客观的精神性,作为精神,也不能离开自为的存  在  (自觉性)而达到实际存在。因为精神就只能作为主体而  存在。但是这种主体性在雕刻的精神内容中不是独立地得到  表现,而是完全为实体所渗透,不能离开这实体而只在形式  上反映出自己。所以上述客观性虽有一种自为的存在,但是  这种以自己为对象的认识和意志却不能离开所涉及的内容意  义,而是和这种内容意义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这种包含实体与真理的独立自足的精神性,精神的这种  无拘无碍的尚未向特殊分化的存在,就是我们所说的神性,这  和有限性是对立的,有限性才分化为偶然的实际存在,显出  差异和变动。从这个观点来看,雕刻所要表现的就是单纯的  神性,要把它表现为无限静穆和崇高,不受时间影响,没有  运动,不能显出狭义的主体的人格,也没有动作或情境的矛  盾对立。如果雕刻在形象和性格的刻划方面也要较明确地显  示出人的定性,它也只应抓住这种定性中的不可磨灭的常住  的实体,作为它的内容,而不应挑选偶然的容易消逝的东西;  因为它所应表现的客观的精神性还没有转化为只有把自己了  解为孤立的个体的主体性才有的那种变动不居的特殊个别的  性相。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杂多的遭遇,事迹和行动的传记  里,许多纠纷和偶然事变的错综曲折的过程照例是为着要描  绘出一种性格的,这种性格描绘总是把广泛的细节总结为某

-----------------------------------------------

6  2  1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一普遍的特性,例如善良,正直,勇敢,明智之类。这些特  性就是一个人的经久不变的性格,至于其它一些特殊细节却  只是他的偶然表现。雕刻所要表现的也正是这种常住不变的  东西,因为这些常住不变的东西才是唯一能代表个性中潜在  和实在的东西。但是雕刻并不根据这类普遍的品质创造出一  些寓意体的作品,而是要刻划出一些具体的个别人物,他们  在客观的精神性方面是完满自足的,显出独立自由的静穆,不  受外在事物的搅扰。在雕刻里每一种个性都以实体为基础,占  优势的既不是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也不是浮面的容易  变动的特殊细节,而是神和人身上的永恒的东西,脱净了主  观任意性和偶然的自私的偏见,雕刻就应把这一永恒的方面  表现得通体透明。

b)在肉体中自为存在的精神性

      我们应该提到的另一点是雕刻的内容,由于它的材料要  求它的外在表现须取完整的三度空间的形式,也不能是·单·纯  ·的·精·神·性,即不能是只和自身发生联系,只满足于内省自己  的内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