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76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因此,戏剧中的人物一方面要把他内心中  的东西作为他所特有的东西  (性格特征)而表现出来,像在  抒情诗里那样;另一方面又须在实际生活中发出动作,作为  一个完整的主体而与其他人物对立,也就要有些外表活动,要  做些姿势。姿势像语言一样,也是一种内心生活的表现,也  要求艺术的处理。在抒情诗里已可以看出近似戏剧的办法,它  分配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场面表现不同的情感。在戏剧体诗

-----------------------------------------------

第三章  诗

9  0  1

里主体的情感须外现于动作,所以可以眼见的姿势动作就成  为必要的。姿势把文字的一般意义表达得更生动具体,通过  站相,面相,手势等等显出各人各样的表情,使文字所表达  的一般意义达到个性化和完满化。如果通过艺术处理,使姿  势达到高度的发展,就可以不用语言了,哑剧就是这样产生  的。哑剧把·诗·的节奏运动转化为·肢·体·的节奏和绘画式的运动,  在这种身体姿势和运动的造形性的音乐里,冷静的雕刻作品  受到生气灌注,就变成了舞蹈,所以舞蹈把音乐和雕刻统一  起来了。  ①

1.史诗

    “史诗”在希腊文里是Epos,原义是“平话”或故事,一  般地说,“话”要说出的是事物是什么,它要求有一种本身独  立的内容,以便把内容是·什·么和内容经过·怎·样都说出来。史  诗提供给意识去领略的是对象本身所处的关系和所经历的事  迹,这就是对象所处的情境及其发展的广阔图景,也就是对  象处在它们整个客观存在中的状态。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确定史诗的·一·般性质,  ·其·次要指出真正史诗的特别重要的·特·点,  ·第·三要列举一些不同的史诗作品在史诗形成的历史过程

        ①  这一节说明戏剧体诗是史诗与抒情诗的统一。史诗的特点是客观性,抒  情诗的特点是主体性,戏剧体则以事迹(动作情节)为内容,要表现主体的性格,  情欲和理想于客观的情境和行动。戏剧体诗的特点是用活的人(演员)做媒介,动  作之外还有姿势。姿势一方面发展成为哑剧,另一方面发展成为舞蹈,舞蹈是音  乐和雕刻的统一。

-----------------------------------------------

0  1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中实际采用过的一些·特·殊·的表现方式。

a)  史诗的一般性质  (一)  箴铭,格言和教科诗

    最简单的史诗表现方式由于抽象的凝缩,是片面的,不  完备的。它从具体的世界和丰富多彩而变化无常的现象中挑  出某种本身有根由和必要性的东西,用史诗的文字把它集中  表现出来。

      1.研究这种表现方式可以从·箴·铭这第一种开始。箴铭实  际是写或刻在石柱,器具,纪念碑,礼品等等上面的。它就  像指向某一种东西的手指,用写刻在对象上面的话去说明没  有文字描述时原已摆在眼前的地方性的雕塑出形状的东西,  只简单地标出·这·件东西是什么。在这里人还没有说出他的具  体的自我,他环视四周,看到一个引起他兴趣的对象或地点,  于是就在上面写上一点简练的话把对象的核心说出来。

      2.进一步就是消除既有实物摆在眼前而又加上箴铭的这  种屋上架屋的办法,即对象不在眼前,诗把对象的观念说出  来。属于这种的有古老的·格·言或道德箴规。它们用凝炼的语  言写下了比感性事物更坚固,比纪功坊更持久和更有普遍意  义,比祭祀礼品,石柱和庙宇还更不可磨灭的东西。它们涉  及人生职责,生活智慧以及关于在精神界形成人类知识行为  的牢固基础和联系绳索之类东西的看法。这种掌握方式之所  以具有史诗性质,是因为这类格言所揭示的不是主体的情感  和纯粹个人的感想,而且目的也不在打动人心,激起情感,而  在使人认识到它对于人类就是职责,就是光荣,就是正当道

-----------------------------------------------

第三章  诗

1  1  1

理的那种意义深远的东西。古希腊史诗有时就带有这种史诗  的语调,例如流传下来的梭伦  ①  的某些挽歌就往往用劝诫的  口吻和风格,内容大半是关于社会公共生活,法律和道德之  类的教训和告诫。传说是毕达哥拉斯写的《金言》也可以归  到这一类,不过其中作品全是混合种,大体上虽用某一种体  裁的语调,但由于题材的缺陷,却不能使这种体裁达到完满  的发展,不免掺杂其它体裁例如抒情诗的语调。

3.·第·三,我前已提到过,这类表达方式可以把原来零星  的各自独立的片段联系成为较大的完满的整体。这就简直是

·史·诗的体裁了。因为在这里形成统一体和提供中心的不是单  纯的抒情诗的情调,也不是一件戏剧的动作(情节),而是某  一确定范围的现实生活,诗人把这种现实生活的本质在整体  上和在各个特殊因素方面  (例如完善,职责等等)都带到意  识里来。按照这一发展阶段的史诗的性质,它所要揭示的内  容是本身永恒普遍的东西,都带有一种最富于伦理意味的目  的,例为告诫,教训和促进道德生活之类。所以这类作品一  般都带有·教·科·诗的语调,由于这类金科玉律还是新鲜的,人  生观是新颖的,观点是天真真朴的,比起近代干燥无味的教  训诗却有天渊之别。而且这类诗让描绘因素发挥必要的作用,  教训和描绘所形成的整体就显得在实质上是直接根据经历过  而且理解透的现实生活本身的。作为一种便当的例子,我只

①  梭伦是公元前七世纪雅典立法者;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哲学  家和数学家,一个神秘学派的开山祖。

-----------------------------------------------

2  1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想举赫希俄德的《工作和日令》,  ①  这部史诗用素朴的风格进  行教训和描绘,从诗的方面也使人得到乐趣,和维吉尔的田  园诗  ②  的那种典雅渊博,条理井然,但是跟枯燥的风格相比,  风味就大不相同了。

(二)  哲学的教科诗,宇宙谱和神谱

      上述箴铭,格言和教科诗之类品种都取材于某些·特·殊领  域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用简炼的语言,把某一对象,情  境和范围中带有永恒意义和真正本质的东西比较零星地或比  较完整地表现出来,使人可以认识到。由于当时诗还比较密  切地结合现实生活,诗的艺术就成为起实践作用的工具。此  外也还有一种诗形成·第·二·个系统,比前一种有时较深刻,有  时对教训和促进道德较少注意。属于这种的有·宇·宙·谱,·神·谱  和还没有完全放弃诗形式的哲学作品。

      1.例如克赛诺芬和巴门尼德  ③  叙述爱利亚派哲学的诗  篇,特别是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著作的导言部分就采取了诗  的形式。诗的内容是变化无常的个别特殊现象和永恒不朽的  太一之间的对立。个别特殊的东西不能满足心灵的要求,心

            赫希俄德是公元前八世纪希腊诗人,他的《工作和日令》是一部农事诗,  内容颇似中国的《四民月令》,写农村生活,也包括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格言。他还  写了  《神谱》,见下文。  罗马史诗家维吉尔也写过一些田园诗和牧歌体诗,大半是古希腊田园诗  和牧歌的摹仿,以宫庭诗人而写农村生活,当然没有现实生活的基础。

        ③  这两人都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爱利亚派哲学家,这个学派代表怀疑主  义,较知名的成员是芝诺。克赛诺芬写过一篇诗,叫做《事物的本性》。巴门尼德  的主要著作是  《论自然》,是用诗的形式写的,仅流传下一些断简残篇。





-----------------------------------------------

第三章  诗

3  1  1

灵要追求真理,要用思维的意识去掌握真理的抽象的统一和  完满。心灵面对这种对象的伟大而感到开阔,就和它的威力  进行搏斗,在心情振奋之中,就倾向于采取抒情诗的语调。不  过对深思过的内容进行阐述仍带有实事求是的史诗性质。

      ·其·次,在·宇·宙·谱里提供内容的是事物、特别是自然事物  的变化,是它们在火热的活动中的压力和斗争,这种变化激  发了诗的想像把发生的动作和事迹表现得更丰富更具体,所  采用的方法是对纷纭万状的自然力量隐约地或明确地加以人  格化和象征化,使它们具有人类动作和事迹的形式。这种史  诗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特别适宜于东方的一些自然宗教,首先  是印度诗最擅长于对世界起源以及在世界中起作用的各种力  量,想像出和描绘出往往是离奇怪诞的神话。

      3.·第·三,·神·谱也有些类似情况。要使神谱获得正当的地  位,须有两个条件:第一,多种多样的神不应专以自然生活  为他们威力和创造力的主要内容而排除其它,第二也不能有

·独·一的神恁思想和精神去创造世界,抱着妒忌的一神教的态  度,不许有其他的神在他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