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79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如果说荷马史诗缺乏整一性,只是  由一些用同一个语调的史诗片段拼凑成的,这种看法是粗陋  的,不符合艺术性质的。如果这种看法所指的只是诗人作为  主体在他的作品里不曾露面,那倒是对他最高的表扬;那就  等于说,人们从这些史诗里看不出诗人自己的主体的思想和  情感,这倒是荷马史诗的真实情况。其中所表现的只是事实,  只是全民族的客观的观照方式。不过就连民族诗歌也要一张  口或一副喉舌,从充满民族情感的内心里放声歌唱出来。一  部本身·整·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某·一·个人的整一的精神。



b)正式史诗的特征

      上文讨论史诗的一般性质时,我已约略提到一些雏形的  史诗品种。它们尽管用的是史诗语调,却还不是完整的史诗,  因为它们并没有把一种民族情况和一种整体世界中发生的具  体事迹表现出来,而只有这种情况和事迹才是完整史诗的适  合的内容,完整史诗的基本特点和条件上文已经指出了。

在这番回顾之后,我们现在就要研究可以从史诗艺术作

        ①  在这一节里黑格尔举荷马史诗为例说明一部首尾联贯的完整作品必须  由某一个作者作出。他还没有集体创作的概念,也不明白真正的原始的民族史诗  一般都起源于民间歌唱,在流传中陆续增删修改成的。

-----------------------------------------------

4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品的本质中抽绎出来的一些·特·殊的要求。这里马上碰到的困  难在于就特殊的方面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就没有多少话可说,  我们就不得不研究历史发展以及各民族的个别史诗作品,而  各民族和各时代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就很难得到适用于  一般的结论。不过这种困难倒有一种解决办法,这就是从许  多民族的史诗经典中挑出一种来,把它作为正式史诗的标本  或例证。·荷·马·史·诗就可以作这种标本。所以我想主要地根据  荷马史诗来找出一些我认为符合史诗本质的基本定性。这种  基本定性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我们要研究·一·般世界情况具有什么样性质,才可  以使史诗的事迹得到洽当的表现;

·其·次,我们要研究这种个别的史诗事迹本身·性·质;  ·第·三,我们要看看用什么形式才可以使上述两方面在一  部艺术作品里达到统一,形成·史·诗·的完整体。

(一)  史诗的一般世界情况

      我们开始时就已经说过,在真正的史诗事迹里要完成的  因而要描述的并不是一件孤立的偶然的事,而是一件从时代  与民族情况的整体中派生出来的动作(情节),所以只有把这  个动作放在一个较广大的世界里才能把它认识清楚,在描述  中也要求反映出这种结合在一起的实际情况。——  我现在只  能约略提一提这种一般世界情况基础所应有的正确的诗的形  状,因为在第一卷讨论理想的动作情节所要求的一般世界情

-----------------------------------------------

第三章  诗

5  2  1

况时,已指出这方面的要点了  ①  。

现在我只谈对史诗特别重要的几点。  1.史诗用为背景的最适宜的世界生活情况可以略述如  下:这种生活情况对于个别人物已成了现成的具体现实,但  是和原始生活气息还有紧密的联系,如果让高高在上的英雄  们去开创一种世界情况,决定什么才存在或什么才应该存在,  这种决定就带有主观性,不能显现为客观现实,这就不符合  史诗的性格。

      1a)在史诗的世界情况里,伦理生活的关系,家庭的结合  乃至全体人民在战争时期和在和平时期作为一个民族的团  结,都应该已经建立起来而且经过了发展;但是同时也还没  有固定的道德规章和法律条文之类普遍生效的东西,不顾个  人主观方面生动具体的特殊情况,即使违反个人意愿,对个  人还是有严格的约束力。与此相反,在史诗的世界情况里,应  该成为唯一根源和支柱的是是非·感,正义·感,道德风俗,心  情和性格,而这些因素还没有由知解力固定下来成为散文现  实的形式,和人心或个人思想情感相对立。一个社会如果已  发展成为组织得很周密的具有宪法的国家政权,有制定的法  律,有统治一切的司法机构,有管理得很好的行政部门,有  部长,参议员和警察之类人物,它就不能作为真正史诗动作  (情节)的基础。客观的道德习俗情况固然是意志和实现意志  的结果,但是起意志和实现意志都只能靠行动的人物和他们  的性格,并不是由于道德习俗本已普遍生效而且本身有存在

①  见第一卷223—250页。

-----------------------------------------------

6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理由,它就能获得客观存在(实现)。我们在史诗里固然看到  客观的生活和行动具有根本的共同一致性,但是也看到这种  生活和行动中毕竟还有自由,这种自由就显出个人的主观意  志  ①  。

      1b)这番话也适用于人对周围·自·然的关系,人从自然中  所取得的满足·需·要的手段以及这种·满·足的性质。关于这一点,  我第一卷谈理想从外在世界得到定性时也已讨论得很详细。  凡是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所需要的东西,例如居房和园地,帐  篷,床,刀矛,航海的船,载人去打仗的车,烹调,屠宰,饮  食等等,没有哪一件对人只是一种死板的手段,而是每一件  都必使人感到其中有他的全部聪明才智,有他自己。所以本  来是外在的东西因为和人有紧密的联系而就打下了人的个性  的烙印。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近代的机器工厂及其产品以  及一般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方式,正如近代国家机构一样,也  完全不宜于做原始史诗所要求的那种生活背景。正如知解力  及其抽象普遍概念以及完全不依存于个人心愿的统治权在真  正史诗的世界观里还不能起作用一样,人在史诗世界里也还  没有脱离和自然的生动的联系,还与自然在一起过着时而友

        ①  这一节说明在史诗的世界情况中还没有出现与个人相对立的固定的严  格的道德法律等等的规章制度,个人还有凭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去行动的自由。在  近代国家政权之下,个人与社会分裂对立,就不可能产生史诗。

-----------------------------------------------

第三章  诗

7  2  1


好时而斗争的强烈而新鲜的共同生活。  ①

      1c)这就是我在第一卷  (229—246页)所说的与牧歌时  代不同的英雄时代  (史诗时代)的世界情况。我们看到荷马  用最优美的诗歌和丰富多采的人物性格把这种英雄时代的世  界情况描绘出来了。在他的史诗里,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既  没有野蛮时代的那种实在情况,也没有家庭关系和国家秩序  都已固定下来时那种单凭知解力的散文气息的生活,而是处  在我所指出的原始诗的那种中间状态。这里有一个基本要点:  人物形像都现出自由的个性。例如在《伊利亚特》里,阿迦  门农固然是王中之王,其余的将领都在他的王杖指挥之下,但  是他的统辖权并不是主奴之间命令与服从的死板关系。他要  考虑到许多方面,谨慎从事,因为他下面的那许多君主并不  是一些召之即来的将官,而是和他享有同样的独立自主权。他  们都凭自愿团聚在他的麾下,或是由于各种机缘前来参加这  次远征。他遇事要和他们商量,如果他们不听话,就会象阿  喀琉斯那样离开战场,拒绝参战。正是这种自由参加,凭自  己的意志作抉择,保证了个性的独立不遭到损害,也使整个  局面具有诗的模样。同样的情况在《奥森的诗》也可以见到,  熙德  ②  这位代表浪漫的骑士风的民族史诗的英雄和随从他的

            这一节说明史诗时代人与自然和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自然向人提供满  足需要的手段而人的性格和行动也在这种手段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里讨论文艺与物质生产的紧密联系时所谈的也是这个问题,读  者最好仔细参较。

②  熙德是同名的中世纪西班牙民族史诗中的主角,叙述他领导西班牙人抗  拒非洲伊斯兰教徒摩尔族入侵的战争事迹。



-----------------------------------------------

8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那些将领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就连在阿里奥斯陀和塔梭的  史诗作品里,  ①  这种自由的关系也还没有遭到损害,特别是在  阿里奥斯陀的作品里,那些分散的英雄们彼此几乎没有什么  联系,各自独立地进行冒险事业。其中人民对领袖的关系也  正和希腊将领们对阿迦门农的关系一样,并没有人民要被迫  服从的法律;他们服从是根据荣誉感,崇敬心,在能用暴力  的强汉面前的羞耻以及英雄性格令人折服的力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