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309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按照浪漫型的创作方法来说,近代  诗一般在外在情境方面比较丰富多采,也比较任意,所以就  让自己从这个规则中解放出来了。但是如果动作真是集中到  很少几个巨大动因上,因而在外在环境上也就可以很简单,不  需要更换许多表演地点,在这种情况下,不更换地点就是对  的。这就是说,不管纯然刻板式的地点规定多么错误,其中  毕竟至少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没有理由而经常反复更换地

        ①  三种整一性过去都译为“三一律”,德文Einheit只译为“一”不甚确切,  因为这个词包括“单一”和“完整”两个意义,所以改译为“整一性”。关于地点,  时间和动作  (情节)的三种整一性,西方戏剧理论家历来争论不休,可参看亚里  士多德,高乃伊和莱辛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著。黑格尔的看法是比较辩证的。他  只侧重动作(情节)的整一(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把它结合到戏剧的冲突来看,  动作的整一性要求写出冲突的产生,转化和解决的全部发展过程。同时,黑格尔  指出古典型的戏剧和近代浪漫型的戏剧在整一性问题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

0  7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点,就必然不恰当。因为一方面戏剧动作的集中也应该在外  在因素方面表现出来,戏剧与史诗相反,在史诗里地点应该  有较大的随宜处理和较多的更换;另一方面戏剧不像史诗那  样只诉诸内心的想像,而是要使观众亲眼直接看到。在想像  里搬动地点比较容易,在实际看戏中我们却不应过分给想像  力制造麻烦,要求它接受与亲眼见证相冲突的东西。例如莎  士比亚在他的悲剧和喜剧的作品里都经常换景,在舞台上立  一块牌子标明某一场是在某个地点,这只是一种很笨拙的办  法,而且经常是一种干扰。因此,地点的整一性至少在易于  理解和方便合式这两点上是值得推荐的,它可以避免一切不  清楚的地方。但是想像力在很多的地方当然也有权不受纯凭  经验的看法和描写要逼真这一原则的约束。在地点问题上最  妥当的办法是采取中庸之道,既不歪曲现实,也不拘泥于现  实。

      1b)这种中庸之道也适用于·时·间的整一性。在观念里固  然不难把一些长段落的时间摆在一起来想,而在肉眼观看中  却不能把几年的时间那样飞快地阅历遍。所以动作如果在它  的全部内容和冲突上都很简单,它从斗争到结局所占的时间  也最好要紧凑些。但是动作如果需要许多不同的人物参加,而  这些人物的发展阶段又需要许多在时间上先后隔开的情境,  那就绝对不可能遵守一种形式上的时间整一性,规定出一种  刻板式的期限。如果一部剧本因此破坏了时间整一性就被排  斥出戏剧的领域,那就无异于把感性的实际情况的散文观点  提升为对诗的真实进行最后裁判的标准了。有人说,戏剧的  观众一场只能看上几个小时,戏的情节也就只能发生在几个

-----------------------------------------------

第三章  诗

1  7  2

小时以内,才能使观众一口气就看遍,这是一种单凭经验的  似是而非的看法,是最不足为凭的。事实上凡是费最大气力  去按照时间的整一性写剧本的诗人往往在其它方面陷入最坏  的不近情理的毛病。

      1c)真正不可违反的规则却是·动·作的整一性。不过这种整  一性指的究竟是什么,可以引起很多的争论。所以应详细说  明它的意义。一般说来,每一个动作都必有一个它所要实现  的·具·体的目的,因为只有在动作中,一个人才积极地投入具  体的现实界,而在这现实界中连最普遍的东西也马上就要经  过凝聚和界定,转化为特殊的现象。所以动作的整一性的关  键就在动作目的的实现,这个目的本身是确定的  (具体的),  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情况之中具体地达到终点目标的。但是我  们已经说过,戏剧动作的情境使个别人物的目的要从其他个  别人物方面受到阻力,有一个同样要求实现的对立的目的在  挡住它达到实现的路,于是这种对立就要产生互相冲突和纠  纷。因此,戏剧的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而真正的  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在这个运动过程  中,按照具体的情境,人物性格和目的的特性,这种冲突既  要以符合人物性格和目的的方式产生出来,又要使它的矛盾  得到解决。这种解决必然也像动作本身一样既是主体的,又  是客观的。这就是说,一方面互相对立的·目·的之间的斗争得  到了平衡,另一方面·个·别·人·物·们把他们的整个意志和生存或  多或少地放在他们所要完成的事业里,使得这事业的成功或  失败,全部或部分的实现,所导致的必然的毁灭或和显然对

-----------------------------------------------

2  7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立的目的达成和平协调,也就是决定当事人应得的一份,  ①  因  为他原已把自己和他被迫要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  此,戏剧的真正结局,只有在剧中人物和全剧的关键即动作  的目的和旨趣完全等同起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  达到的可能。

      动作的整一性应该谨严还是松散,要看发出动作的各种  人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是简单还是复杂  (即包含许多穿插的  动作和次要的人物)来决定。例如喜剧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  的情节,就无须像悲剧那样紧凑,悲剧的情节发展大半是比  较单纯的。不过浪漫型的悲剧要比古典型的悲剧情况较为复  杂,在整一性上也较为松散。但是就连在浪漫型的悲剧里穿  插的事件和次要的人物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应该是一目了然  的,和戏剧的结局也应该在题旨制约之下紧密配合而形成圆  满的整体。例如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利叶》中的动作背  景固然是两个家族的不和,而这种不和却是处在两个恋爱的  男女及其目的和结局之外的,并不是动作所围绕的中心,莎  士比亚在全剧收场时对两家不和的结局却仍与以应有的尽管  是轻淡的注意。同理,在《哈姆雷特》里,丹麦王国的结局  也只是一种次要的题旨,但是通过浮丁伯拉斯的上场,它还  是得到照顾而达到圆满的结局。

在某些解决冲突的收场里当然也有可能产生新的题旨和

        ①  应得的一份原文为Los,这个词也有  “命运”的意思,黑格尔向来反对  宿命论,所以从这个词的本义译为“应得的一份”,全句的意思是剧中人物对于最  后的结果是  “自作自受”的。

-----------------------------------------------

第三章  诗

3  7  2


冲突,但是剧情所围绕的那个冲突却必须在已完成的作品里  得到解决。梭福克勒斯根据忒拜神话体系所写的悲剧三部曲  就属于这种情况。头一部内容是俄狄普发现自己在路上所杀  害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父亲,第二部是写他平静地在复仇女神  的林园里死去,第三部是写安蒂贡的遭遇,这三部曲中每一  部都不依存于另外两部而独立地自成一个完整体。  ①

      2.·第·二,关于戏剧的艺术作品的具体的·展·现·方·式,我们  要提出的是戏剧体诗与正式史诗和抒情诗歌在广度,进展过  程和场与景的划分这三点上的主要差别。

      2a)我们已经说过,戏剧不宜扩展到史诗所必有的那样广  度。上文已提出两点基本差别:一种是戏剧不像史诗那样描  述整个世界情况,另一种是戏剧只突出它的基本内容所产生  的单纯的冲突,此外还要加上另一个基本差别:这就是一方  面史诗作者为着便于读者观照所必须以缓慢步伐详细描述的  情节在戏剧表演里却大半要省略去,另一方面戏剧的主要因  素不是实际行动而是内心情欲的展现。内心生活和广阔的实  际现象不同,它凝聚于一些单纯的情感,判断和决定之类,在  另一点上戏剧也和史诗不同,它不把许多事件互相外在地并  列起来,也不把它们看作过去的事,它运用了抒情诗的原则,  以集中的方式描写情感和思想在现在时的生展,而且由剧中  人物亲口说出来。此外,戏剧体诗也不满足于只揭示·一·个情  境,它要展现出心情和精神的荒谬背理的因素也在作为各种  人物的各种情况和目的的整体中的一部分而起作用,这些人

①  梭福克勒斯的三部曲参看第一卷240页注;289页注①;和280页注①。

-----------------------------------------------

4  7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物在他们的行动中同时把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所以比起抒情  诗来,戏剧又以大得多的广度使不同时因素同时并现而结合  成为圆满的整体。一般说来,这三种诗之间的关系是戏剧处  在史诗的广泛伸展和抒情诗的集中紧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