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戾太子重生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戾太子重生

第80章

书籍名:《戾太子重生》    作者:我是一菠萝




“闻到了吗?”张全问刘据。

刘据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闻到了,没想到隔这么远都能闻出来。”

“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听说用鲜血浇灌的草地会长出白色的小花,明天这里一定是一片雪白。”张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的鲜血已经把泥土染成红色,根本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

刘据望了望他,没想到一个军人会说出这样的话。

“回去吧,我想哭。”张全的话让刘据感到好笑,可他又笑不出来。

两人转身慢慢往回走,对面有人骑马赶来,在他们不远处停了下来。来人一身血污,见了刘据远远跪下,用沙哑的声音禀报:“启禀太子殿下,边军苏建将军战死,赵破虏将军重伤,李沮将军请示下一步行动!”

刘据和张全都沉默了,刘据对苏建的接触不多,可张全不一样,他曾在苏建的怂恿下杀了第一个人,在张全看来,苏建很健谈,甚至有些罗嗦,不过现在他再也听不到这种罗嗦声了。好半天,刘据才说:“知道了,你去告诉李将军,让他整顿人马,先把队伍撤回南岸休整。”

坏消息不止一个,当各营主将到来的时候,刘据才发现损失要比他想象中的多,不仅苏建和赵破虏没来,李息与李朔在率军突击时被匈奴重骑兵反冲锋,两人都身负重伤,李锋一听到这个消息,要疯了一样快马冲过了河,张全没有阻拦他,只是让张乐、李陵等人追了上去。李沮自己也负了伤,同样负伤的还有田仁,北军和边军十个营的主将阵亡一个,重伤三个,轻伤两个,加上追击匈奴的徐自为,到场的只有卫广、郭昌和赵安嵇,其它营来的都是副将,苏建部来的竟然只是一名受了轻伤的军候。

到场的众人也没有从激烈地拼杀中恢复过来,张全就清楚地看见魏成明的双手紧紧握成拳,不住地颤抖着,其他人也大多没有声音。他们虽然活了下来,可他们的命是许多亲兵用生命换来的,汉军的将领喜欢从自己的族人中挑选亲兵,也就是说,在他们面前倒下的,有许多都是他们的亲人。

第二天傍晚,各营伤亡情况才被统计出来。边军三万战死了一半,还有近万人受伤,长水、羽林伤亡过半,其它各营也是伤亡惨重,整个汉军战死二万八千人,重伤一万六各人,轻伤超过两万。而匈奴右贤王以下五万人战死,右大都尉以下三万余人被俘,成建制的只有乌维及且提侯带领的两万多人逃走,其余数万人全被打散。

刘据率军在余吾水河边上驻扎了三天,这期间,他让人把伤者尽快送回去,同时掩埋尸体,清理战场。这三天里,没有一个人跑来要求继续追击的,所有的人都被这样的结果震惊了。汉军虽然胜利,伤亡却和对手差不多,大家都没有胜利后的喜悦。

第三天晚上,刘据叫上张全,让他陪自己一起走走,二人谁都没带,在河边慢慢地散着步。

在沉默了好久之后,张全才先开口说话:“这次损失太大了,恐怕我们今年没有能力再进攻漠北了。”

“你是想说这次伤亡太大了吧?”刘据的语气显得有些冷漠,“我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损失,不过,就算损失再大一倍,我也觉得这场胜利是值得的。”

“就因为匈奴人很快会西迁,北疆有可能不再出现大的战事?”张全特意把可能两个字说得很重,他和刘据都知道,北疆是否安宁,还要看今后的治理。

“是的,就为这个。”刘据点点头,“匈奴永远是大汉的一块心病。”

张全突然停了下来:“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匈奴人不是本来就要走吗?”

刘据叹了口气:“不一样的,你还不明白。不如不打这一仗,就算匈奴人走了,留下来的人也不会把我们当成这里的主人,只有彻底打败了他们,才能让草原上所有的人都明白,大汉才是这里的主人,是天下的主人!”

“立威?可惜代价太大了。”张全还是不能同意。

“你会明白的。”刘据不再解释,又继续往前走。走不多远,他又回过头来问张全:“还记得那句话吗?”

“什么?”张全不知道他说的是哪句。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就是要让世人都知道,不要与大汉为敌!”

第二天,刘据带人进驻姑衍山,徐自为已经在这等了三天了,他的越骑营是最后投入战斗的,所以伤亡极小。他试探着小心问霍光:“将军,要不要追击一下?”其实,现在根本谈不上追击,匈奴人早就跑远了,他是想问要不要继续深入漠北。对于他的问题,霍光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第1章  得胜回朝(1)

  刘据终于下令班师回朝了,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已经到手的土地,而是命令边军沿俊稽山、燕然山直至狼居胥山一线建立数座营地,并要求迅速补充北军的骑兵三营,刘据的目的很明确,彻底占据漠南,把漠南变成大汉新的北疆。姑衍山的占领,实际上已将原来匈奴人控制的漠北置于汉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汉军可以以此为据点任意攻击漠北的各个部落。

从三月底,朝庭决定从南越和西羌用兵,到接到刘据的捷报,已经整整过去了五个月。其中也有不少好消息传来,可没有一次能与这次的胜利相比。朝中的文武众臣在高呼皇上圣明的同时,也不断称颂太子刘据的功绩。武将称颂他,是看中他的杀敌数,文臣称颂他,是因为他能迅速结束征战,为朝庭节省下了大笔的花费。

刘彻非常高兴,他让丞相赵周等人准备庆祝及封赏等事宜。庆祝活动好安排,无非就是庆功酒宴、入城献俘等活动,可封赏却让赵周、石庆、公孙贺、桑弘羊等人犯了愁。当年漠北大战,朝庭花费了四十亿钱,结果胜利后对所有将领、士卒的赏赐却比这个数还多。现在北疆战事已平,可西羌、南越的战事还在进行中,而朝庭的花费已经超过了三十亿钱,谁也不知道等西羌、南越的战事结束还要花多少钱。上次西羌大胜,张全回京没有任何封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被赵周等人压了下来,他们想等战事全部结束后再一同封赏。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虽然战事仍在继续,可对匈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大汉开国以后的一大幸事,皇上开口让大家拿一个主意,可大家不想花钱,又不敢失了皇家的颜面,只得将封赏之事一拖再拖,直到北征大军回京也没有一个结果。

刘据率军走了近一个月才回到长安,九月末,当刘据带人来到长安郊外的时候,突然接到皇上的旨意,让他们就地扎营,等待命令,并让刘据带着主要将领先回长安面圣。

刘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带着一帮将领匆匆赶回长安,刘据进了城,立即带着大家进宫,而张全偷偷向刘据告了假,去找李仲元了。他对朝中的礼仪规矩颇感头疼,能不去时就不去。

张全让丁虎、小雷、飞鹰等人自己转转,丁虎和小雷是从西疆急急忙忙赶回来的,而李陵、张乐等人则陪着李锋护送受了重伤的李息、李朔先回府休养。两位老将军总算挺过来了,只恐怕再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两人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尤其是李息,还少了一只右眼。

张全只身一人来到太子宫,李仲元最近一直躲在这里。听说张全回来了,李仲元非常高兴,立刻叫嚷着要带张全出去吃,为了躲公孙兰,他已经多日没有出宫了,现在有张全的保护,他才敢出去转转。

“怎么?那丫头还在找你?”张全没想到李仲元会落到如此地步,所以一到临江楼刚坐下就问他。

“哎,别提了,也不知道这小丫头着了什么魔,天天到细柳营来找我,让我陪她玩,她已经把工匠坊里的东西都玩了个遍,上次差点把火药给烧了,吓得我在太子宫躲了一个多月。”李仲元现在说这事都心有余悸。

张全眯着眼,似听似不听,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李仲元看着他不怀好意的眼神,愣了一下,问道:“喂,你在想什么?”

张全没接他的茬,反问道:“你这么长时间都躲在太子宫,外面那些事怎么办?”

李仲元给自己倒了杯茶,说道:“都安排好了,现在各个作坊都有人负责,从买原料到卖产品都不需要我插手。我还和他们特别交待了,包括你留在神箭营的郝平山,有事来这找我。”

张全接着李仲元前面的问题说道:“我在想,她一定是爱上你了,现在就不知道你爱不爱她。”

“咳……咳……”正在喝茶的李仲元被呛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缓过劲来。张全帮他轻轻地捶捶着背,嘴着依旧说着:“看来你也看出她的意思了,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去去去……”李仲元推开他的手说道,“别把自己装的象个情圣。告诉你,我还没有想过这么早结婚,怎么说我还不到十七岁。”

“十七岁也不小了,在这个时代可以做爹了。你怎么老躲着她?是不喜欢她,还是轮回的时候身体的某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张全一脸坏笑。

李仲元也笑了:“不会是你出什么问题了吧?要不然上次怎么会把那几个姑娘送到我这来?”李仲元说的是上次张全带回来的营妓。

张全笑着伸手就要打李仲元,被他躲开了,两人正说笑着,猛地抬头看到公孙兰就站在眼前,吓得李仲元叫出了声来。

张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平时殷勤的黄老板现在怎么没动静了,原来是早就看到了公孙兰来了,看来这丫头把这里也祸害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