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戾太子重生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戾太子重生

第132章

书籍名:《戾太子重生》    作者:我是一菠萝


一个快死的人了,能把你吓成这样?”

韩说直摆手:“你不明白,在汉军中,尤其是南北两军,只要听到卫青的名字就够了,他的名字比调兵的虎符都管用。”

江充一脸的不信:“我就不信他没有虎符能调兵,再说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鼓动大家把刘据调出长安,这和兵多兵少没什么关系。”

韩说还是不放心,说道:“不行,我还是回去打听一下,看看刘据到底在搞什么鬼。”说着,他也不再说江充等人多说,匆匆忙忙地走了。

江充叹了口气,也没有阻拦他,等他走了才对刘屈氂说:“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用管他,我们合计合计看看下一步怎么办。”

江充和刘屈氂一直忙到后半夜,刘屈氂才回去,江充刚躺下,就听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江充以为是下人,骂道:“敲什么敲?想死啊?”

门外传来了韩说的声音:“是我啊,快开门。”

江充一愣,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穿好衣服打开了房门,门一开,韩说就冲了进来,叫道:“不好啦!出大事了!”

“什么事这么紧张?”

“刘据带北军进城了,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长安城,不仅是南军,就连长安的守军都被看起来了,现在别说是调兵,就是出门都不行了。”

第74章  刘彻之死(9)

  江充一听也吓了一跳,问道:“他带了多少人进城?谁给他权力调兵的?”

“不知道,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了越骑营、中垒营和步兵营的人,估计期门和射声两营也来了。我们全完了。”

“别急别急,”江充努力地想使自己平静下来,“不对呀,我们在这什么都没有做,怎么会出问题呢?”

“是不是东郡那出事了?”

“不会啊?今天我们才收到那的消息,没听说有事发生啊?走,我们出去看看。”

说着,两人就要往外走。可他们刚走到前院,就听到有人砸门,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有人撞开了大门冲了进来。

江充感觉到事情不妙,但他依然强作镇静,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可知这是廷尉府?”

对方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为首一人看了看他和韩说,冷笑一声:“我乃神箭营军侯陈文博,奉命拿你,正好你们俩都在,倒省了我不少事。”接着,陈文博招呼左右:“来啊!把他们俩都绑了!”

“诺!”手下兵丁答应着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把两个人捆成了粽子,江充大声叫骂着,可陈文博理都不理他,而是带人把廷尉府翻了个底朝天,从中搜出了刘丹最近给江充的几封信件,然后才让人押着他们进宫复命去了。

当他们来到未央宫前的时候,天色已经微明,刘据率领的北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长安城。江充被押进宣室殿的时候,才发现刘屈氂及几个南军中韩说的人都被捆着跪在地上,而石庆、公孙敖等大臣则站在大殿之内,大殿之上端坐一人,正是太子刘据。

兵丁把江充和韩说押到殿内,与刘屈氂等人跪在一起,陈文博把搜出的信件呈上,对刘据说道:“启禀殿下,末将已将江充押到,同时在廷尉府中还抓到了韩说。这是从廷尉府中搜出的信件。”

刘据还没说话,江充就大声地叫起来:“为什么抓我?我犯了什么罪?我要到陛下那去告你!”

刘据一招手,几个兵丁上前来按住江充,左右开弓抽了他十几个嘴巴,直打得他鼻血直流,眼冒金星。刘据看着江充被打,心里很是兴奋,但他还是忍住了,他打开刘丹的信件看了看,然后对着江充冷笑一声:“哼!为什么拿你?这些就是罪证,你勾结番王,意图谋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还敢说没罪。”

江充依然不肯认罪,叫道:“那只是我与赵国太子的一般书信,又没有谋反,你凭什么拿我?没有圣旨,你私自调动北军,你才要谋反,我要去皇上那告你去!”

刘据被气乐了,他对江充说道:“好一张利嘴,死到临头还不认罪。你说这是一般书信,可为什么上面写的都是皇上出巡的情况?他一个番国太子,不在封地呆着,暗中跟着皇上想干什么?今天我就让你死个明白,来啊!请圣旨。”

旁边的张浪答应着取出圣旨,又宣读一遍,这下江充傻眼了,他没想到刘彻事先就留有圣旨。旁边的韩说一看,知道要坏事,急忙大声辩解道:“殿下,殿下,江充要谋反,与末将无关啊!末将是无辜的。”

刘据懒得理他,吩咐左右:“有没有关系自会分晓,来啊!把这几人都押下去,严加看管。”

殿上的兵丁答应着,把这些人都押了下去。等他们都走了之后,石庆才说道:“殿下,这些人不一定都有罪吧?还是查清楚的好。”

刘据点点头,这帮人他也不清楚是不是都是一伙儿的,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小心点儿好,于是他说道:“我明白,所以我才让人把他们都关起来,等父皇回来后再做定夺。”

大家都点头称是,石庆又问道:“殿下,既然这帮人已经抓起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刘据想了想,说道:“这几个为首之人虽然抓了,可难保还有漏网之鱼,所以我想让中垒营接替南军,担任宫廷守卫,长安城的安全则由射声和步兵两营负责,越骑和期门两营驻扎在长安近郊,以防不测。南军及长安守军全部调入北军的营中,等到查清楚之后再进行重新调整。”

大家觉得这个安排不错,不过石庆又补充道:“老夫看,还应该快点派人与皇上联系,顺便打探一下皇上的消息。”

公孙敖提议:“要不要派兵接应皇上?”

“不必了,父皇那我已经派人去了,桑大人那还有一道给骠骑将军的圣旨,估计他现在已经带兵去东郡了。我们现在在这只能等,稳定长安才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

石庆也说:“殿下说得对,东郡距长安千里迢迢,现在派兵已经来不及了,况且长安这也要有人镇守,千万别让他人有机可乘。”

天一亮,刘据让公孙敖带着南军和长安守军出城,同时安抚全城,又派官员去长安附近的郡县了解情况,做好善后工作。

几天之后,霍光派张全带人护送桑弘羊进京,同时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皇上驾崩了!

大殿上,桑弘羊一身缟素,哭着向殿上的群臣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那日霍光带人冲进太守府之后,才发现刘彻身边的许多人都被杀了,其中就包括刘彻身边的太监总管郭穰,而公孙遂、任安和苏文等人则被手下的兵丁杀死。而刘彻已经中毒十数日,昏迷不醒了。霍光让人找到吓得瑟瑟发抖的公孙卿,逼他交出解药,谁知公孙卿给刘彻吃的是刘丹交给他的一种慢性毒药,根本无药可救。最后,霍光等人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救回刘彻,可怜的刘彻一世英雄,最后竟然一句话也没留下就一命呜呼了。现在霍光率领大军正护送着刘彻的灵柩返回长安,桑弘羊则是赶来报丧的。

闻听此言,大殿之上的众臣嚎啕大哭,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站在一旁的张全也用手不停地抹眼泪,这样的景象他在东郡时就见过一会,他也知道真心哭刘彻的没有几个,不过样子还是要做的,这可是最后一次对刘彻表忠心了。

等大家哭得差不多了,石庆才建议立即派人去接刘彻的灵柩回长安。同时要求各部做好皇上下葬的各项准备,毕竟皇上的葬礼的规模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第75章  编练新军(1)

  刘彻在第二年的三月才下葬至茂陵,随后,刘据登基,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八位皇帝!

刘据考虑到年号不停更换所带来的不便,所以登基之后,改年号为汉元,以大汉建国、定都长安的那一年为汉元元年,而刘据登基这一年已是汉元九十五年。除此之外,各部官员、各项法令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不过,这些只是暂时的,刘据与张全、李仲元正考虑如何进行全面的改革。

这一天,刘据在宣室单独会见了张全和李仲元二人,三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独处一室,畅所欲言。

张全说道:“据哥,对江充他们的处罚是不是太轻了?”这次谋反大案,除去已经死掉的刘丹、公孙遂、任安、苏文之外,也只有江充、韩说、刘屈氂、章赣、公孙卿等人被砍了头。南军及长安守军中的一部分军官被发配边疆,赵国被除国,改为邯郸郡,所有这些人的族人都没有受到牵连,这让朝中许多大臣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刘据叹了口气:“哎!我原来也想报复他们的,可想想还是算了,反正都死了,还有什么好恨的。再说了,我还想改变这种连坐制度,一个人犯了罪不应该算到一家人的头上。”

“那至少也应该把郡国军中那些刘丹的余党抓出来吧?免得日后他们再兴风作浪。”

“不必了,如果牵扯太大反而会弄得人心惶惶,再说我也要重整军队,到时候再说吧。”

“重整军队?”张全一听来了精神。

“是啊,我准备办军校,编练新军。”

“好哇!什么时候做?”

刘据笑了:“你啊,老是这么激动,你看仲元就好,和没听到一样。”

李仲元正在打盹,根本没听两个人在讨论什么。张全笑了:“他就是没听到,他对军队没什么兴趣,你要是说到挣钱他就睁开眼了。”

李仲元突然睁开了眼睛,问道:“什么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