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幻海逐流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幻海逐流

卷三 义薄云天3

书籍名:《幻海逐流》    作者:晓夜孤寒


再说花青瑛背着昏迷的谷昭跑到街上,花青瑛心里不是滋味了。他这一辈子仗着一身功夫采花中原,有个别管闲事的也不是他的对手。

        后来在陕甘道上,遇见了一个比他小四五岁的年轻人,那年轻人似乎才出江湖不久,当时还一脸稚气,却极富侠义精神。

        花青瑛当时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心想,这么小也敢管爷爷的闲事,弄死他不跟踩死只蚂蚁一样?

        不成想,跟这个年轻人斗了二百来招,便已然不敌。只得逃跑,被他追着足足逃了半个中原,仗着轻功好以及江湖经验丰富,年轻人一时也奈何不了他。

        后来,在淮阴一带被另外一个多管闲事的大侠拦住,在他二人前后夹击之下,失手被俘。

        最来气的是这个年轻人老成持重,并不把他关在当地府狱,而是不远千里专门把他送到苍蝇也飞不出去的刑部大牢。

        在一间腐臭发霉的小铁屋子里,他带着沉重的枷锁一待就是十年。多亏底子厚实,换了旁人不死也疯掉了。

        没想到皇帝大赦,自己好不容易出来,刚摆脱东厂,逃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正要享受十年后的第一朵鲜花时。

        不是冤家不聚头,他又被他切去了办事的家伙。而这个跟他苦大仇深的冤家,此刻就在他背上,而且昏迷不醒。

        我这是干嘛?我怎能救他?江湖中人若是得知,那我岂不是超级大傻子?

        想到这里,花青瑛仇恨之心涌起。刚跑到东城外,一想不对,待会李维来了怎么办?

        于是,他又背着谷昭绕到北城门外不远的松树林。找个小土坑,把谷昭扔在地上,恨恨地看着谷昭。

        心道:谷昭啊谷昭,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吧?什么叫因果报应啊?这就叫六月债,还得快。

        你害了老子一辈子,最终还是老子杀掉你。你切去了老子的家伙,现在老子先切去你的家伙。

        花青瑛不再犹豫,掏出了匕首……××××××××××××××××××××××××××××××××李维却并不知花青瑛和谷昭的故事,见花青瑛和谷昭一道来搭救,原以为都是好兄弟呢。

        李维只顾带着二恶转兜兜,天色已黑,发现二恶不追了,此时也不用担心二恶的雕跟踪。

        便潜到东城外,转了好几圈也不见花青瑛他们的踪影。正坐在一棵树上纳闷,隐听过来几个人,李维急忙躲起。

        不一时,来人走近,其中一人轻声道:“那李维明明是想引开咱们,可恨咱俩竟然傻乎乎地追了他半天。他们定然就躲在附近,大家说话小声点,都留点神。”正是恶罗汉。

        李维心一下子提起来,心想:花青瑛可要藏好,看这架势,又来了许多高手。

        恶罗刹道:“督主到底跟谷昭有何仇恨,点名指姓非要擒住谷昭,甚至比擒李维还要重要。”一个陌生口音道:“嘿嘿,我也很奇怪,督主恨不能撕碎了谷昭,跟九千岁的目标似乎不尽相同啊。”另一人道:“咱们说个悄悄话,不可言传,据我所知,督主进宫后,并未净身而直接跟了九千岁。”恶罗汉道:“这么说,督主是个假太监咯。”那人道:“假?嘿嘿,你可曾注意到督主有胡子否?说话有何特点?”恶罗汉恍然大悟:“是了,督主是太监不假,看来他进宫前便已然没了家伙。”恶罗刹笑道:“天下间竟有人能将督主的家伙切了,太不可思议了。”那人道:“督主神功也是新近才大成。放眼当今天下,当然没人能切下督主的家伙。但督主进宫已然将近十年了,十年前,能切督主家伙的却大有人在。”恶罗刹惊道:“难道就是那个谷昭吗?看不出那小子还挺厉害的。”那人道:“要不然督主为何如此痛恨于他,不过这全是猜测,不可乱说,否则督主知道了定会将我等的家伙切下。”众人轻笑。

        恶罗刹道:“真可惜,这么厉害的一个高手,就这么没了。唉……”恶罗汉道:“猫哭耗子假慈悲,你若不想杀他,干嘛还用夺魂散,夺魂散费了咱们多大劲才搞到那么一点。你给谷昭一次全用上了,以后想用也搞不到了。”恶罗刹骂道:“连老大都不是他的对手,那个李维亦不弱于你我当中任何一人,不给他下毒,难道放单能赢他?”恶罗汉道:“只可惜天下间从此又少了个大高手,现在能让咱们头疼的只有那个秦付天了,到时老子一定要光明正大地去会会他。”那人道:“夺魂散是什么玩意,毒性很厉害吗?”恶罗刹哼道:“中了夺魂散,哼哼,倒不会立即致命,但会顷刻昏厥,昏厥一日方死。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此毒无解药。”李维闻言脑袋嗡嗡直响,不由替谷昭揪心。

        心里琢磨,花青瑛会不会是带着谷昭在城内寻医。二恶等人走后,李维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直到天色大亮,仍未见二人踪迹。

        李维便乔装进城,在城里又搜寻了几日,几乎查遍了城里所有的医馆。

        按恶罗刹所说,知道谷昭已然凶多吉少,想起大局为重,只有寄望花青瑛将谷昭带至福建武犇处,花青瑛知道他二人投奔的目的地。

        李维孤身南下,几日后,顺利来到武犇处。此时,武犇等南居益旧部,已联合福建各府郡十一卫所,共计六万一千六百人,拥兵自立。

        虽未举旗造反,但已然不听朝廷调度。是以在朝廷眼里已然形同造反。

        众人官阶原本属武犇最大,起兵后,决定暂时由武犇为首领。李维一到,很多人都曾跟随李维征战过,再加上李维无论是名气还是职位都在众人之上,李维自然被公推为元帅。

        李维早有心理准备,不再谦让,坦然做了主帅。谷昭仍没下落,他一面派人四处打听,一面整顿军纪军容。

        带兵多年的李维深知此刻重中之重是将手下的这些卫所的府兵在明军主力三大营到来之前,用最短的时间训练成一只能征贯战的强兵。

        李维主持军务,首先打出旗号

        “清君侧,除佞臣,诛阉宦。”为义军正名。然后分封各军要职,职位仍按明旧制:李维为总兵。


        特设副将二人,一是留给谷昭,李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见谷昭尸体前此位暂缺;另一个为武犇。

        挑比较有才干的原永安卫指挥使张平海任左游击,三明卫指挥使余新任右游击。

        其他各卫指挥使何守亮,王一辉,王化明,陈开源,罗永河,赵力,耿武,包英华……等人分别担任都司、守备等职,各统军五千人马。

        每人手下分别有五名千总,每名千总下各设十名百户,百户下有二总旗,每总旗各有五小旗。

        又设了哨长,材官,外委等职,这些职务都是文职。李维旗号一大出,天下憎恨魏阉的文人义士无不望风而投,军内因此倒也不缺文人。

        一一安排完毕,另找了些可靠干练的人担任中军、旗牌、辕门、粮运等要职,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各职司安排完毕,义军马上变得井然有序,一改初始乱哄哄的局面。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维命武犇主管粮运以及招兵买马,招兵对象多是受灾受压迫的穷苦人,李维是要效仿戚继光,一改弊端层出不穷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

        这样招来的穷苦人,听话、肯吃苦耐劳,打起仗来能奋勇争先,不会偷奸耍滑,。